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杏保健功效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杏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功效的药食两用植物,尤其是银杏提取物(EGB)广泛应用于医药和 食品行业。该文概述银杏化学成分及保健功效,并对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绿豆壳中提取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低浓度AlCl3为显色剂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黄酮的含量,研究了以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绿豆壳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研究表明:在70℃下,以10倍于20目豆壳粉的70%乙醇,粒度20目,振荡分离3.5h,绿豆中黄酮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超声波法提取绿豆中黄酮类物质的主要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固液比1∶4,超声功率500W,超声时间12min,浸泡时间2h,此时黄酮的总提取率可达1.492%。从而为绿豆的综合利用及功能性食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影响超声波法提取绿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因素,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1∶5,超声时间12min,超声功率400W,绿豆的浸泡时间为3h,此时黄酮的总提取率可达1.487%。为绿豆的综合利用及功能性食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银杏黄酮抑制脂质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银杏黄酮的有效活性形态,为银杏黄酮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将苷元型和糖苷型银杏黄酮分别添加到大豆油和鼠脑组织匀浆中,考察它们对高温下大豆油氧化的抑制效果和对由FeCl_2-H_2O_2诱导产生的丙二醛(MDA)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苷元型和糖苷型的黄酮均能有效地抑制脂质氧化,且在相同浓度下苷元型比糖苷型银杏黄酮有更强的抑制脂质氧化的能力(p0.05);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苷元型银杏黄酮有更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银杏不同部位中黄酮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稳宏  王锋  李多伟  韩枫  郭莹娟  金汤  高新 《食品科学》2005,26(12):187-189
采用有机溶剂索氏提取法进行提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仪器对银杏叶、银杏果梗、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黄酮成分含量进行了检测。通过对比研究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的检测结果,得出准确高效的银杏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发现银杏黄酮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检测结果普遍高于商效液相色谱的检测结果,而HPLC法相对干扰较小,重现性好,更能反映其内在质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煮制过程是绿豆饮料加工的重要步骤,试验分别考察了料液比、煮制温度、煮制时间和p H值对绿豆煮制液中黄酮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黄酮含量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煮制温度和p H值对煮制液黄酮含量影响显著。最佳的煮制工艺参数为:p H值为7.5,煮制温度80℃,煮制时间1.6 h,料液比为1∶10(g/m L)。在此条件下,煮制液中黄酮含量为1.90 mg/m L。  相似文献   

8.
银杏黄酮的药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告近年国内外在银杏黄酮药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银杏黄酮的制备、测定方法研究均有新的进展 ,其调血脂、舒张血管、抗氧化、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药理作用的确定为银杏黄酮的开发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银杏黄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银杏黄酮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抗氧化、调血脂等药理作用,对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应用前景广阔。现对近年来国内外银杏黄酮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绿豆蜂蜜营养保健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绿豆、蜂蜜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绿豆蜂蜜保健酸奶的最适配方。结果表明,绿豆浆与鲜牛奶以13∶(v/v)的比例混合,加5%的蜂蜜、4%~5%的蔗糖、0.1%的琼脂,按3%的接种量接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2∶1),在42℃下发酵3h,可以制得优质绿豆蜂蜜保健酸奶。  相似文献   

11.
前处理对真空冷冻干燥绿豆芽成品率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绿豆芽的前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生产过程中存在成品率低的缺点进行了重点研究,在保持成品较好的色泽、饱满度的前提下找到了提高产品成品率较佳的前处理方案,即采用5%的盐水漂烫,然后用20%的糊精溶液浸泡处理,最后用5%的乳糖和5%的食盐对物料进行复合调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绿豆皮黄酮对H2O2诱导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提取绿豆皮中黄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效成分;通过H2O2诱导HUVEC细胞损伤,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试验被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组、维生素C组、绿豆皮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0,60,80μg/m L),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生化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及培养液中的超氧化物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H2O2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内皮细胞活力,并引起细胞凋亡。其中1 000μmol/L H2O2处理HUVEC后,与正常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受到抑制,而绿豆皮各剂量组能显著提高细胞和细胞培养液中的GSH-Px、SOD、GSH活性,降低MDA含量,同时降低细胞中LDH活性并增强细胞培养液中的LDH含量。结论:绿豆皮黄酮能抑制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减轻H2O2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其机制是:绿豆皮黄酮抑制损伤细胞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  相似文献   

13.
绿豆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得到绿豆皮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10 nm下对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固液比与提取次数5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设计L16(45)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时间15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80 ℃,固液比1:10,提取次数2次,绿豆皮中总黄酮的提取量为3.879 mg/g,平均回收率为100.84%,精密度试验RSD为0.18%.  相似文献   

14.
绿豆综合开发及利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根据目前绿豆市场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结合绿豆自身特性优势,着重论述绿豆改性淀粉开发,绿豆蛋白利用及绿豆膳食纤维生产加工等方面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工艺参数等情况,对绿豆综合开发和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分析绿豆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采用20%、40%、60%、80%乙醇对绿豆皮黄酮粗提物进行梯度洗脱纯化,以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bility,T-AOC)、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 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 2′-azinobis-3-ethylbenzothia zoline-6-sulph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等为指标,筛选出具有最高抗氧化活性的组分,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60%洗脱液中绿豆皮黄酮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48.03%;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57.53%;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2.02%;T-AOC的抗氧化活性为207.64 U/mL,显著高于其他洗脱液(P<0.05)。绿豆皮中具有最强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包括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及圣草酚-6-C-β-D-吡喃葡萄糖苷(eriodictyol-6-C-β-D-glucopyranoside)。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萌发绿豆芽粉对酸奶品质及营养的影响,选取不同品种绿豆,以萌发绿豆芽粉和纯牛乳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制凝固型萌发绿豆酸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重量法对萌发绿豆芽粉的牡荆素、异牡荆素和纤维素含量进行测定,以探究添加萌发绿豆芽粉对酸奶品质及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萌发...  相似文献   

17.
绿豆皮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水提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绿豆皮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水提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和液料比为自变量,以绿豆皮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优化得到绿豆皮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19 W(实际采用400 W)、超声温度70 ℃、超声时间75 min、液料比45∶1(mL/g),在此条件下绿豆皮总黄酮提取量可达(10.18±0.03) mg/g。在对绿豆皮水提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中,发现经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的绿豆皮水提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VC相当,而其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低于VC,绿豆皮水提黄酮对2 种自由基清除的IC50分别为6.57 μg/mL和54.21 μg/mL,VC的IC50值分别为6.12 μg/mL和16.58 μg/mL。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绿豆为作用载体,研究了肠炎沙门氏菌(ATCC13076)在绿豆芽的不同发芽阶段中的内化定殖能力及消除绿豆芽中定殖的肠炎沙门氏菌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在绿豆发芽前期的4个不同时段(0~48 h内):吸胀期(G_1,0 h)、萌动期(G_2,12h)、发芽初期(G_3,24 h)、发芽期(G_4,48 h),分别接种10~2、10~4、10~6和10~8 CFU/mL的肠炎沙门氏菌时,其在绿豆芽中的内化定殖能力不同。接种浓度为10~2CFU/mL左右时,肠炎沙门氏菌在发芽初期(G_3)和发芽期(G_4)的内化能力较强,另外两个阶段比较微弱。接种浓度不低于10~4CFU/mL时,肠炎沙门氏菌在吸胀期(G_1)的内化能力最强。在吸胀期(G_1)接种10~8CFU/mL的菌液时,最高内化量可达2.6×10~8CFU/g。紫外照射消毒处理对内化定殖的肠炎沙门氏菌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而次氯酸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浸泡处理对内化的肠炎沙门氏菌的去除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绿豆为作用载体,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在不同发芽阶段的绿豆芽中的内化定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紫外照射和化学消毒剂处理两种方法对定殖在绿豆芽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消毒处理,探索消除绿豆芽中定殖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在绿豆发芽前期的4个不同的时段(0~48 h内):吸胀期(G_1,0 h)、萌动期(G_2,0~12 h)、发芽初期(G_3,12~24 h)、发芽期(G_4,24~48 h),分别接种不同浓度的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10~2、10~4、10~6、10~8 CFU/m L),鼠伤寒沙门氏菌在豆芽中的内化定殖能力不同,但在绿豆发芽的生长周期(约为144 h)结束时,4个不同接种时段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内化量趋于相同。对绿豆芽中内化定殖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消毒处理结果表明,紫外照射消毒处理对内化定殖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而次氯酸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浸泡处理对内化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去除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以南瓜、绿豆为原料开发了一种降暑饮料,结果表明:在pH值为8,浸泡温度为40~50℃,浸泡时间为8h时绿豆脱皮效果最好。南瓜汁与绿豆汁的最佳混合比例为3∶7,增稠剂采用0.10%黄原胶和0.10%CMC,饮料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