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对城市河道生态空间恢复的思考,结合山东省临沂市沂河综合治理的规划实践,探讨了城市背景下河道生态恢复的技术与方法。实践证明,在原有河道空间及附属生态空间现状基础上,采用分层、分段、分类方式进行3级改造,不仅扩充了生态容量,改善了景观质量,而且最终实现了生态恢复、景观改善、文化融合、经济整合、整体把控的五位一体城市河道提升改造目的。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河道的基本类型,以及生态河道建设的重要性;从建设生态河堤、留出生长空间、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建设美观实用的景观和水工建筑几个方面分析了河道规划设计中生态水利工程理念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张龙  王东焱 《山西建筑》2014,40(30):189-191
分析了城市河道生态改造的迫切性,针对城市河道水体与河道岸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河道生态改造方法,并指出河道生态改造应结合景观设计方面进行思考,以达到城市河道应用与美化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正>福建莆田市钟潭溪河道整治工程完工,一条集防洪排涝、绿化景观、生态休闲为一体的首条水景生态走廊呈现在市民的眼前。本次钟潭溪河道整治采用混凝土砌块(荣勋砌块)生态挡墙,在保土、抗洪的同时,挡墙上能生长植物,形成自然景观,也为鱼类等生物提供一个安全的产卵区,确保生物多样性和栖息空间。在河道两边各设计一条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张谊 《中国园林》2003,19(1):52-54
从保护生态和满足人的视觉,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中河道驳岸的类型及现状河道驳岸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生态驳岸的涵义,以及在进行河道驳岸建设时,如何根据不同的河道类型选择不同的生态驳岸。  相似文献   

6.
严会刚 《建筑知识》2014,(9):183-184
在山区河道治理中,人们往往注重工程规模形象,不惜重金,打造坚不可摧的浆砌块石或混凝土材料的结构的护岸工程,很少去考虑河道与周边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的统一,所以往往治理后的河道与周围的环境不相协调,而且河道的环境条件模式化,并使生物种类单一化,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重。本文介绍了山区河道整治现状及不足,重点阐述了河道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及治理目的,提出山区河道生态治理的理念和主要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说明了河道生态治理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凤喜 《江西建材》2024,(1):141-143
文中以某生态水利工程为依托,提出河道规划设计在生态水利工程中的实践;根据传统河道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从平面设计、河道河床设计、断面设计以及生态利用等方面深入分析河道规划设计在生态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河道是生态、景观、排洪、文化的综合空间载体。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老城区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城市的风景魅力日趋失色。该文在对南通日新河问题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控源截污、清淤底泥、引水保质、生态修复”四种叠加组合方案进行实践,探究了城市河道逆转环境退化的技术路径,为同类老城区垂直硬质驳岸兼具泄洪功能的河道的活力再生及系统改造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中难得的滨水绿色资源,既是一条独特的城市风景线,又是生态景观、休闲娱乐及生态旅游重要的景观环境承载面。当前,在全球倡导生态建设理念及我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下,城市河道区域成为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热点,修复城市河道生态、改善河道景观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泸州渔子溪河道景观提升规划以南寿山为背景,结合区域景观资源特色,从功能、交通及生态方面提出景观空间提升策略,通过营造功能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便捷的慢行空间系统、通透的景观视廊及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自然休闲廊道,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以生态游憩和主题文化体验为内涵,实现"山、水、城、人、文"的有机共生。  相似文献   

10.
城市复合生态的管理、生态空间的管理尤为重要,应以预防污染、清洁性生产为前提,积极进行生态社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升复合生态与生态空间管理工作水平,达到预期的管控工作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往往得不到满足,导致河道生态环境逐步退化。阐述了河道内生态需水的确定原则,分析了现行各种计算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针对多沙河流特点,提出将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分为汛期输沙需水量和非汛期生态需水量。以沙河水系为例,选择黄庄水文站断面,对其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硬质堤岸生态修复技术——以温州城市河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温州城市河道堤岸的现状结构及其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温州城市河道绿化植物的选择及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以温州市区河道横河为例,采用耐污性强的活性微生物制剂,结合各种功能性水生植物的生物性能,及采用陆生植物的水培技术和生物浮岛技术、生物膜技术、曝气复氧技术等综合技术来分解、吸收水体的污染物质,再利用滤食性水生动物的介入来转移水体的污染物质,达到人工重建河道水生态系统的目的.研究表明,城市河道水体的富营养化和环境生态等问题可以采用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治理.该工程的成功实践与应用推广为城市景观河道生态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河道治理已从传统的功能治理发展为生态治理。泉州市梧垵溪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是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典型案例之一,其通过采取划定生态蓝线、拓宽生态河道、减少裁弯取直、砌筑生态挡墙、保护生态河床、开展清淤疏浚、截污纳管、创新支护技术、生态补水、提升景观绿化以及实施河长制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和管理措施,大大改善了河道生态水环境,既提高了防洪排涝标准、提升了水质,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4.
黄蕾 《居业》2022,(2):107-109
全域公园城市理念为城市生态河道的景观建设提供了先进理论保障,也为克服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提供技术支撑。为进一步探究全域公园城市理念下生态河道景观建设的内涵,拓展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新思路。本文基于淄博市南部排洪沟设计工程,就全域公园理念下生态河道景观设计总体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案与技术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期望能够给同领域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深圳雨源型河道生态补水的水质要求,以多级好氧强化除磷(APO/M)技术为主体工艺,建设一座规模为2×104 m3/d的生态补水回用厂。工程实践表明,以APO/M工艺为主体的污水深度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对COD、NH3-N、TP和SS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满足深圳市生态河道补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准Ⅲ类水标准(总氮除外)。该工艺出水可作为河道生态补水,还具有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紧凑且占地面积小、稳定并抗冲击负荷等技术优势。同步研究发现,APO/M工艺中特别设置的消氧段实现了AP池、O池和M池的协同,达到了生态补水的目标要求,增设消氧段(HRT=1 h)有效实现了AP池和O池的溶解氧梯度,并减少了AP池和O池的综合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6.
谈塘西河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桃志 《安徽建筑》2014,(1):135-136
文章结合塘西河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案例,介绍了城市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功能定位是河道治理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为今后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本。  相似文献   

17.
滨水环境作为城乡魅力的重要载体及生态安全廊道,在城乡生态景观环境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捞刀河水系水塘垸沿岸滨水环境为对象,研究河道在满足防洪排涝等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建立多样的水绿交融开放空间,以形成连续性的生态廊道网络,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增强绿色开放空间的可达性,改善人居环境质量,达到强化...  相似文献   

18.
生态河道的坡岸绿化技术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道生态系统中的河岸侵蚀和滨水缓冲带建设备受关注。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介绍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物稳定3类生态护坡技术:对比了工程实施后河道坡岸10个月来的坡岸土壤剪切力、生境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和示范工程表明,采用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可以稳定坡岸、改善坡岸的栖息地质量、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生态河道的坡岸绿化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绿化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河道生态需水量的研究现状出发,总结了目前关于河道生态需水量的主要研究方向。对比分析现有的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其适用性。依据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的现存问题,对河道生态需水量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西宁市湟水河道污染及治理和河道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西宁市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认为西宁市城市河道应从污染治理、生态河岸建设及生态河道修复、生态调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进行综合治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有所好转,城市品位有所提高,为西宁市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