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诸宏明 《橡胶工业》2001,48(5):317-317
我公司最近开发了一种双色复合胶管。这种胶管分内外两层 :内胶层要求耐油 ;外胶层要求有较好的老化性能 ,且外胶层厚度必须控制在 0 .5~ 1 .0mm。采用两台挤出机组成的机组和复合机头完成挤出成型。但在试验中发现 ,用原成型模无法挤出符合要求的复合胶管 ,主要原因是外胶层胶料无法完全包覆内胶层 ,且外胶层厚度不均匀。分析认为 ,原成型模缺陷有 :一是流胶道设计不合理 ,胶料在模腔内不能均匀流动到各处 ;二是内、外层胶料在模腔内混在一起流动 ,难以控制。另外 ,该成型模只能成型一种规格产品 ,不经济 ,也不方便。为此对成型模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3.
主要分析了部标U形橡胶密封圈和新型唇口倒角U形橡胶密封圈两种不同的唇口结构,企图证明唇口倒角U形橡胶密封圈是较佳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吴昊 《电镀与涂饰》1998,17(1):31-33,47
优选出一种Ni-PTFE复合电镀工艺,研究了搅拌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镀层PTFE含量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接触角的测量以确定镀层中PTFE含量方法,并叙述了复合镀层在橡胶密封圈硫化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一种橡胶-金属复合高压模,在现有的橡胶-金属复合元件模具上采用实心的注胶筒、注胶塞结构,注胶口设计成喇叭形的结构,胶粒在通过细长喇叭型浇注口时,浇注口以中心为圆心,合理分布,在产品硫化过程中,进胶温度提高,硫化时间缩短,采用高压注射,成型过程一直处于高保压状态,使胶料致密度提高,强度增强,收缩率减少,蠕变、永久变形减少,承载能力加大,耐屈挠性、疲劳性加强,从而得到高性能的减震产品(专利号ZL 01242568.0)。RP-04摘自《实用新型专利公报》2002年第18卷第20号P81橡胶——金属复合高压模…  相似文献   

6.
针对抽风筒的结构,对其翻边成形工艺进行了分析.根据成形难点,设计了新型翻边-整形复合模.解决了用传统翻边模翻边工序多、生产周期长的问题,保证了产品质量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漏盘成形冲孔复合模工作过程的分析,找出了小凸模折断的原因,由此改进了模具结构,通过对小凸模采用全行程导向保护,改善了小凸模的工作条件,保证了模具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8.
PVC/铜复合异型材挤塑模流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PVC/铜复合异型材挤塑模流道内熔融PVC的流动行为,并结合PVC/铜复合异型材的成型特点,阐述了PVC/铜复合异型材挤塑模流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讨论了口模参数的设计及其影响因素、复合点选取的依据及其优缺点,还就定型段、压缩段、分流段和发散段的设计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设计的PVC/铜复合异型材挤塑模流道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大型立式橡胶注射机正被迅速应用于汽车橡胶制品的成型加工,不但提高了制品的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型立式注射机是典型的压力机,在设计中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尤其重要。模具系统的锁模框架是注射机的脊梁,因此其对注射机工作的可靠性有重大影响。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立式橡胶注射机模具系统锁模框架有限元模型,对其重要零部件受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结构进行设计优化,进而达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并保证其工作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胎面/橡胶胎体复合结构轮胎的设计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895年汽车的出现带动了轮胎产业的迅速发展。1911年,Philip Strauss发明了充气内胎、外胎组合的橡胶汽车胎。  相似文献   

11.
徐慧 《中国塑料》2020,34(10):80-85
针对塑件注射成型自动化实施困难问题, 设计了一副单点潜浇口、两板式2次开模注射模来解决这一难题。模具布局为1模2腔。模具中单腔的机构设置情况为:(1)定模侧,设计了一个油缸驱动的定模顶出机构;动模侧,设置了2个特殊的斜顶+滑块复合机构、1个万能斜顶机构、1个隧道滑块机构、及1个顶针顶出机构;(2)定模顶出机构由油缸驱动定模顶出板以驱动6根斜顶杆来对6个倒扣特征进行自动脱模;(3)2个特殊的复合机构分别为:双滑块+斜顶3次复合抽芯机构、单滑块斜顶两次抽芯机构;此2个机构的作用是,通过斜导柱驱动滑块,从而2次驱动滑块内的斜顶实施2次抽芯,来到达塑件局部区域多次多向抽芯的目的;(4)机构中,使用万能斜顶机构能有效减小模具高度尺寸;使用隧道滑块斜抽芯机构,动模一侧增加1次模板开模打开来驱动隧道滑块实施斜抽芯,能有效利用模具开模动力,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