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利用反应性接枝和物理共混两种技术,制备了一种适合于粘接聚烯烃树脂和金属铜的粘接树脂。主要研究了反应性接枝配方和物理共混配方对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采用接触角、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等表征和测试手段,对最终的接枝树脂和粘接树脂的极性、粘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的最佳配方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90份,高密度聚乙烯10份,马来酸酐1.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08份,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分别为0.2份。最高接枝温度为180℃。粘接树脂的最佳配方为:PE-g-MAH 100份,增粘树脂6份,调节剂15份。研制的粘接树脂具有和聚烯烃一样的加工性能和条件,同时表现出极佳的粘接性能,主要用于给水用钢丝增强聚乙烯复合管道。  相似文献   

2.
PEW-g-MAH的制备及其对PP/Talc的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裂解反应制备了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蜡,考察了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与相对分子质量、熔点、软化点之间的关系。在锅中用熔融接枝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和马来酸酐用量对产物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发剂质量分数0.1%、马来酸酐质量分数4%、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聚乙烯蜡的接枝率达到1.49%。接枝的聚乙烯蜡可作为一种新型偶联剂用于改性聚丙烯与填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使改性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悬臂粱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反应活性的各种接枝聚乙烯(PE)作为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瓶片的改性剂,使接枝PE上的活性酐基与PET的端羟基在不同的挤出设备中熔融反应,制备相分散均匀、力学性能较好的PET基工程塑料.结果表明,挤出设备的选择对混合效果影响较大,缩聚型反应挤出机和双螺杆挤出机比普通单螺杆挤出机具有更优良的混合效果;各种接枝PE的改性效果优劣次序是:马来酸酐接枝线型低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接枝PE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可大幅度提高反应共混物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EVA-g-MAH)和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PE-LD-g-MAH)为相容剂,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傣脱土(PE-HD/MMT)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有机蒙脱土和PE-HD/MMT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蒙脱土和相容剂含量对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有利于插层。MMT在复合材料中呈纳米级分散。其层间距可由2.10nm增大至3.85nm。MMT含量为3%(质量分数,下同)、EVA-g-MAH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较PE-HD提高43.7%和5.8%。  相似文献   

5.
MAH对LDPE-g-MAH/PA6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接枝共混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MAH)及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尼龙6共混物(LDPE—g-MAH/PA6),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等。结果表明,共混物有较好的相容性,力学性能、耐热性等均较低密度聚乙烯有所改善。当LDPE-g-MAH中MAH用量为1份,共混物中PA6用量为40份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管道防腐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开发高粘防腐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并研究材料粘结、防腐等相关性能与配方、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本文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交联聚乙烯高粘高防腐复合材料,并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与交联聚乙烯配比,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材料粘性力、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3%交联助剂后,可明显改善材料的耐热、防腐性能;加入热熔胶后.能明显改善材料与金属的粘结力,20%的热熔胶的加入量,不仅能够最大化提高材料的粘结力,而且不会造成耐腐蚀性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硅烷(VTMS)、马来酸酐(MAH)为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制备硅烷/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PE-HD),研究引发剂DCP、单体VTMS和MAH含量对接枝产物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产物进行分析,并将接枝产物作为相容剂添加到复合材料中。结果显示:VTMS和MAH能够在PE-HD上进行接枝,随着DCP、VTMS和MAH含量的增加,接枝产物的接枝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和VTMS和MAH单种单体接枝PE-HD比较,硅烷/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MAH/VTMS -g-PE-HD)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相悬浮接枝的方法合成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三单体接枝共聚物(LLDPE-g-MSB),研究了合成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各单体均参加了接枝反应;将接枝物加入聚氯乙烯(PVC)/木粉复合材料,可提高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专利     
<正>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本发明涉及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填料和高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按以下质量份数熔融共混制得:填料0.25~1.00 phr,高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99.75~99.00 phr;所述填料为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该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广;充分发挥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协同作用,并对高密度聚乙烯基  相似文献   

10.
实验通过工艺优化制备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环氧(EP)、苯乙烯(St)制备的PE-g-MAH的熔融指数、接枝率和红外光谱性能。阐述了环氧、苯乙烯加入接枝体系的接枝机理。结果显示红外光谱显示加入环氧的接枝体系中马来酸酐(MAH)基团反应形成了酯,部分环氧接枝到了大分子链上。环氧树脂的加入大大增加了聚乙烯的交联,苯乙烯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体系后能得到很好的接枝率和熔体流动性。  相似文献   

11.
MAH改性SEBS性能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燎原  周伟平 《弹性体》2009,19(3):57-59
利用双螺杆熔融接枝反应制备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H).考察各种因素对接枝的影响。研究表明。当MAH的加入量从0.8份增加到1.2份时,接枝率从0.60%增加到0.85%;随着SEBS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反应接枝率逐步降低;对双叔丁过氧异丙苯(BIBP)的用量为0.10~0.12份时,有利于接枝产品综合性能的控制;共聚聚丙烯(CO—PP)的加入能改善产品的加工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黄小玲 《应用化工》2011,40(8):1348-1353
研究试图通过引发剂与马来酸酐实现高密度聚乙烯和木粉间的反应增容,以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同步实现了高密度聚乙烯与木粉的均匀混合、马来酸酐与高密度聚乙烯的接枝和接枝共聚物与木粉表面羟基的界面反应。通过扫描电镜观测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形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和力学性能。分析了引发剂活性和挤出温度对复合材料反应增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中等活性的过氧化二异丙苯与马来酸酐增容后,复合材料木塑两相间的结合情况明显改善,负荷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而高活性的过氧化苯甲酰与马来酸酐对复合材料的增容效果不佳。用过氧化二异丙苯与马来酸酐增容时,挤出温度升高,马来酸酐的最佳增容用量前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是采用低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杨木粉、抗氧剂及防霉剂等混和混炼制备而成。文章对木塑复合材料的配方进行基础性试验研究,并对其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通过比较,在保证其产品性能的基础上,得出了杨木粉的最佳加入量。最后,本文简单介绍了该木塑复合材料的注塑要求,并提出了相关注塑参数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伟博  葛正浩  元庆凯  袁泥娟  田普建 《塑料》2012,41(1):37-38,86
采用硅烷、钛酸酯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制备竹塑复合材料,研究偶联剂的种类和含量对竹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硅烷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两种偶联剂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加入量达到竹粉质量含量的9%左右时,材料的冲击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炭黑填充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炭黑填充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增容剂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填充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渗滤效应,当炭黑含量为12%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增容剂(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却较好地改善了其冲击强度,加入POE还能有效地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并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提高其热变形温度。  相似文献   

16.
硅烷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硅烷交联聚乙烯(PE)电力电缆绝缘料。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础树脂,考察了影响PE接枝交联的主要因素(如基础树脂的配比,交联剂的用量及种类,引发剂、抗氧剂的用量等),得出了具有良好性能的硅烷交联PE电力电缆绝缘料的配方(质量份数):LDPE为85.00phr,LLDPE为15.0H0phr,硅烷W为0.60phr,硅烷Q为1.40phr,引发剂为0.12phr,抗氧剂为0.20phr。  相似文献   

17.
采用模压法制备了空心玻璃微珠(HGB)/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并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HGB种类及用量、硅烷偶联剂用量、模压压力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密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30 phrHGB、硅烷偶联剂用量为1.5%、模压压力为15 MPa时,复合材料的密度降至最低值0.68 g/cm3。在此体系中加入2%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29%,拉伸强度提高14%。  相似文献   

18.
马来酸酐熔融接枝氯化聚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研究了引发剂及马来酸酐用量对熔融接枝氯化聚乙烯的接枝率、硫化工艺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表征研究了接枝结构及机理。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乙烯/聚乙烯共混物,通过共混物的性能考察了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乙烯的自黏性,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和扫描电镜对共混物进行了热行为和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乙烯的效果较好,组分最优配伍时(过氧化二苯甲酰1.6份,马来酸酐8份)接枝物的硫化工艺性、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明显改善,硫化出现了典型的平坦区,拉伸强度达到16.7 MP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均有所提高,接枝后氯化聚乙烯的自黏性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甲基丙烯酸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GMA)为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回收纸塑铝包装粉末(r-PPA)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吸水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对3种相容剂的增容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OE-g-GMA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最大,当添加量为6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未增容体系提高了32.9 %,脆断面出现韧性断裂的“拔丝”现象,且体系出现“类液类固”转变;PE-g-MAH对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影响最大,当添加量为10份时,复合材料的吸水率比未增容体系降低了54.2 %。  相似文献   

20.
《塑料科技》2017,(6):31-35
为了解决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易燃烧的问题,利用聚磷酸铵(APP)、三嗪系成炭剂(CFA)复配成膨胀阻燃剂,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EAEM)作为弹性体加入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制备成膨胀阻燃聚乙烯材料。研究发现当膨胀阻燃剂添加量达到28%时阻燃效果最好,膨胀阻燃聚乙烯的氧指数达到31.0%,并能通过UL 94V-0级。通过对材料极限氧指数(LOI)、水平垂直燃烧(UL 94)、热失重分析(TG)、锥形量热仪(CONE)、力学性能、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膨胀阻燃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阻燃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