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新元  刘汉钦 《辐射防护》1989,9(2):156-158
本文介绍了湖南省东南部可能有较高氡浓度的部分非铀矿山井下氡子体α潜能浓度以及地洞内~(222)Rn 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的调查结果。调查了有人为活动的78个地洞。其内289个测点的~(222)Rn浓度和~(222)Rn 子体α潜能浓度的范围分别为0.032—2.57kBq/m~3和0.042—9.63μJ/m~3,所调查的16个非铀矿山的~(222)Rn 子体α潜能浓度平均值的范围为1.3—1.1×10~3μJ/m~3,其中63%的矿山的~(222)Rn 子体浓度超过了 ICRP 关于工作人员吸入氡子体的限值8.3μJ/m~3(0.40WL)。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用双滤膜法对石家庄市室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的调查结果。47个房间室内氡年平均浓度为17.0Bq·m~(-3),氡子体平均浓度是7.14Bq·m~(-3)。氡及其子体浓度的日变化是清晨4—8时出现峰值。季节变化是夏秋季低,冬季高,全年的最低值出现在8月,最高值出现在11月。  相似文献   

3.
铀矿山井下氡及氡子体浓度管理限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剂量限值的变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铀矿井下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浓度管理限值的确定及其参数选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制定氡子体α潜能浓度管理限值时,需要另外考虑γ外照射因素的影响;氡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管理限值仍然可以采用3.7kBq/m^3和6.4μJ/m^3。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983—1990年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的我国部分地区空气中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调查(试点)的方法和初步结果。全国15省选择21个城市以及部分特殊地点(包括部分煤渣砖房、人防工程地下室、海滨、水面和溶洞等)开展了此项调查。调查采用瞬时测量(有双滤膜法、闪烁法、气球法、活性炭吸附解析法)和累积测量(固体经迹蚀刻法)两种方法。考虑到长时间的平均浓度对评价氡吸入危害更有意义,并注意到我国北方农村特殊居室——窑洞和某些高寒城市肺癌发病率可能较高的情况,在调查后期,还组织了专门力量,用固体经迹探测器 CSR,对延安窑洞和哈尔滨居民室内氡浓度进行了测量。调查中室外测点尽量与大气常规监测同位,室内测点注意选取不同的建筑物类型。调查结果表明:(1)这些城市室外平均氡浓度均值范围为(3.3-40.8)Bq·m~(-3)子体α潜能浓度均值范围为(1.54—11.4)×10~(-8)J·m~(-3);(2)室内平均氡浓度范围为(7.5—170.8)Bq·m~(-3),子体α潜能浓度均值范围为(3.0—45.5)×10~(-8)J·m~(-3);(3)在武汉东湖、浙江千岛湖和辽宁大伙房水库三个水面,氡浓度均值分别为4.63、5.50和2.2 Bq·m~(-3),氡子体的等效平衡氡浓度均值分别为3.20、3.62和0.88 Bq·m~(-3),氡子体对水面上方空气吸收剂量率的贡献,分别为1.0、1  相似文献   

5.
采用AlphaGUARD测氡仪及其子体附件AlphaPM对室内氡及其子体浓度进行了长时间监测.实验表明:在室内自然通风和开启空调两种情况下,氡和氡子体浓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都在国标GB/T 16146-1995氡浓度限值以下,但开启空调状态下氡和氡子体的浓度均高于自然通风状态;采用氡子体潜能浓度直接估算得到的氡子体有效剂量率明显高于采用氡浓度和推荐平衡因子换算得到的值,建议在实际评价中直接测量氡子体潜能浓度,来计算室内的氡子体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1984年7月至1985年2月间对广州市区住宅室内外空气中氡(气土)及其子体浓度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室内外空气中平均~(222)Rn 浓度分别为17.8和13.3Bq·m~(-3),平均~(222)Rn 子体浓度(平衡当量浓度)分别为10.6和8.8Bq·m~(-3);平均~(220)Rn 浓度分别为37.0和14.5Bq·m~(-3),平均~(220)Rn 子体浓度(平衡当量浓度)分别为0.92和0.62Bq·m~(-3)。市区居民吸入氡(气土)及其子体所受的有效剂量当量估计为1.29mSv,与 UN-SCEAR 估计的全球温带地区水平相近,其中(气土)及其子体的贡献为0.35mSv,约为全球正常本底地区的2倍。  相似文献   

7.
针对运用动态稳定技术实现氡室氡浓度稳定的密闭型氡室,推导了氡室氡及其短寿子体浓度的变化规律公式;通过详细分析首次补氡和中途补氡过程中密闭型氡室中放射性平衡变化规律,得出密闭型氡室进入放射性平衡期后,氡箱中的氡及其短寿子体长期处在平衡或近平衡状态,工作在平衡期的氡室可以开展仪器标定、调整结合态份额等实验和工作。该研究方法和成果为进一步开展氡室氡子体潜能浓度控制、放射性气溶胶浓度控制、氡子体动力学行为研究提供了方法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1986年测量了太原地区环境大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观测时间为一年。氡及其子体潜能浓度的年均值分别为10.6Bqm~(-3)和3.5×10~(-8)Jm~(-3)。氡及其子体浓度的最小值出现在夏季,最大值在冬季。10月份的月均值接近年均值;如果调查不能在全年内进行,则10月份是较理想的调查时间。  相似文献   

9.
压抽混合式通风是长距离独头掘进巷道内控制氡及氡子体浓度重要的通风方式,研究该种通风方式下巷道风流中氡及氡子体浓度分布规律对指导其通风和辐射防护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氡与氡子体之间的衰变关系,建立了风流中氡子体α潜能浓度与氡活度浓度之间的简化数学计算模型;接着,分析了独头巷道受限空间内氡及氡子体的来源,并基于巷道风流的紊流传质理论,建立了压抽混合式通风方式下风流中氡活度浓度与氡子体α潜能浓度分布的数学计算模型;最后,针对一个具体的独头巷道,探讨了通风量和岩壁氡析出率对整个巷道内氡浓度和氡子体α潜能浓度分布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独头巷道内降低氡及氡子体致工作人员剂量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居民所受到的天然辐射作用的总剂量中,氡及其子体的吸入占有主要部分。在进行综合生态测量时,在俄罗斯的不同地区进行了氡及其子体的测量;这些地区是:圣彼得堡地区、俄中部地区和阿尔泰地区。使用了以径迹蚀刻和活性炭探测器为基础的剂量计,对环境氡浓度进行了测量;这是两种适用的低成本方法。以0.5的平衡系数和推荐的0.061mSv/(Bq/m~3)有效剂量当量系数计算了氡子体活度和有效剂量当量。在21个村镇对1000多所住宅及公共建筑物和工业建筑物进行了室内测量。工作时间主要在夏季。径迹探杯安置时间为2~3个月,而活性炭探测器则为6~10d。对测到的实际存在的氡及其子体的浓度水平和有效剂量当量(EDE)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90年1—2月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抽样调查了原子能院80户居民住宅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居民住宅室内氡浓度的范围为16—209Bq/m~3,算术平均值为49Bq/m~3,中位值为38Bq/m~3,调查数据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几何平均值为41Bq/m~3。由此估算的我院居民因氡及其子体照射所致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的均值为1.4mSv。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氡浓度和氡子体α潜能积累方程,从理论上研究了铀矿井中氡子体浓度与氡浓度和矿井通风的关系。指出了回风流中氡子体浓度与氡浓度比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通风换气的时间和入风流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铀矿井下的独头巷道是氡及其子体浓度分布很高的场所。为指导抽出式通风独头巷道的排氡和排氡子体通风设计,初步完善了独头巷道通风气流中氡浓度与氡子体α潜能浓度之间的简化数学关系,分析了通风阻力对独头巷道岩壁氡析出率的影响;分别得出了抽出式通风独头巷道风流中氡浓度与氡子体浓度分布的数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得到了排氡和排氡子体最小风量的计算公式;针对具体的独头巷道,研究了巷道内氡浓度及氡子体浓度的分布规律以及排氡和排氡子体最小风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距离抽出式通风独头巷道入口越远,巷道内氡浓度及氡子体浓度越高,氡及氡子体的浓度均随通风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岩壁氡析出率而增大;排氡和排氡子体所需的最小风量均随岩壁氡析出率而增大,随巷道长度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空气中氡水平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介绍对上海地区环境氡水平调查的方法及其结果。各类建筑物室内氡浓度(Bq/m^3)的调查结果为:市区37间新式公房、32间旧式里弄房和19间郊区房的均值(范围)分别是10.5(1.53-29.8)、5.45(0.43-13.1)和8.6(2.26-30.8);19个地下室和16个地铁车站的均值(范围)分别是55(7.66-185)和16.8(<3.7-88.8)。市区8处和郊区18处室外氡浓度的均值(范围)分别是4.78(0.69~21.6)和6.12(1.87~12.3)。还测量了室内外氡浓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和氡子体的α潜能浓度。  相似文献   

15.
许多发展国家所进行的辐射-保健研究表明,居住房屋中的氡浓度从几个单位到几万Bq/m~3,而允许的最大浓度为50—400Bq/m~3。在所有自然的和技术成因的电离辐射源所造成的总当量剂量中,~(222)R_n及其子体产物的贡献平均为45%。在原苏联某些地区的建筑物中氡的浓度很高。在自然和人为2种因素同时作用的地区,该问题尤为严重。本文介绍了氡的危害、室内氡浓度的基本检测方法。及造成危害的氡的基本来源。  相似文献   

16.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不同条件下土壤和室内的累积氡浓度测量。CR-39在探测氡及其子体衰变的α粒子方面是十分有用的。在由斯威士兰大学资助的项目中,完成了室内和土壤中氡的测量。本次测量的结果是由67个土壤测量和77个室内测量获得的。室内氧浓度变化为21~180Bq·m~(-3),1m深处的土壤气中氡浓度变化为2~8kBq·m~(-3)。室内氡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为73Bq·m~(-3),几何平均值为63Bq·m~(-3);土壤气中氡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为4kBq·m~(-3)。获得了室内氡浓度与土壤气中氡浓度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RHZM-Ⅰ型氡及其子体连续监测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氡及其子体连续监测仪,它采用特殊设计的静电高压收集衰变室(圆柱体筒)、专用泵取样气路系统以及入口过滤和探测装置、纯氡探测装置。含有两个探测器(测量氡子体的φ20mm的硅探测器和测量氡浓度的φ30mm金硅面垒探测器)。计数容量99999999;测量范围:氡浓度0~10MBq/m^3,氡子体浓度0~1MBq/m^3,氡子体α潜能浓度0~0.01J/m^3。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操作方便、自动显示、数据存储、串口传输与打印、超阈报警等特点。能实时显示计数,并在设置的时间间隔内,仪器以两种方式给出氡浓度、氡子体浓度或总α潜能浓度。  相似文献   

18.
大气中氡放射性活度的测量可以归为三类:(1)氡气浓度的测量;(2)总子体活度或子体潜能浓度(工作水平)的测量;(3)每种子体浓度的测量。与子体活度的测量不同,大气环境中氡气浓度的测定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确定氡在天然辐射中占的比份;大气示踪研究及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海南省温泉设施内氡及子体浓度水平以及温泉利用带来的辐射剂量,采用连续测量方法,对海南省4个地区的典型温泉酒店内不同环境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开展了现场测量。结果显示:温泉酒店室内氡及其子体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7.7±21.1) Bq/m3和(16.3±13.9) Bq/m3,氡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参考水平和我国现行国标GB 18871—2002规定的室内氡控制水平;温泉酒店室内环境空气中氡子体所致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1.03 mSv,处于我国正常本底水平范围;客房内氡及子体浓度普遍高于酒店大厅和酒店工作人员的工作间,大厅及工作间相对较低的平衡因子佐证通风状态良好,提示温泉酒店内氡浓度与通风状态密切相关;观察到温泉水利用可以导致客房房间内氡浓度暂时性升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1984年7月至1986年7月间对广东省(包括海南岛,但不包括西沙和南海诸岛)居民室内外空气中氡(气土)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的调查情况。布设测点时参考了地表γ辐射剂量率水平分布,将全省分为6个调查测量区域,共布设了330个测点,其中室内220个,室外110个,调查测量在秋季或春季进行,采样时间统一在上午8—10时。结果表明:全省居民室内外空气中~(222)R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0和15.4Bq·m~(-3),~(222)Rn 子体α潜能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68×10~(-8)和4.67×10~(-8)J·m~(-3),~(220)Rn 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8.1和22.1Bq·m~(-3),~(220)Rn 子体α潜能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53×10~(-8)和3.81J·m~(-3)。全省居民吸入氡氧及其子体所致年有效剂量当量估计为1.31mSv,其中(气土)及其子体的贡献为0.40mS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