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晶种作为晶形控制剂,采用碳化法制备了亚微米纺锤形碳酸钙。研究了晶种添加量、碳化起始温度等因素对碳酸钙颗粒形貌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TEM)、BET法比表面积测试等对样品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种在碳化过程中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提供成核位点,使生成的碳酸钙微晶在其表面生长成纺锤形。在碳化起始温度为30~35 ℃、晶种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条件下,可制备单个颗粒粒径为400~600 nm、长径比为4的亚微米纺锤形碳酸钙。  相似文献   

2.
黄洁芳  刘俊康 《应用化工》2015,(3):423-427,430
采用EDTA络合沉淀法在室温下合成了近球形亚微米级硫酸钡颗粒,并实现粒度及分布可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粒子的形貌、粒度、晶相等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反应机理,考察了p H值、反应物浓度、陈化时间对粉体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EDTA-2Na的存在能有效控制硫酸钡颗粒的粒度及其分布,在p H值为8~9,硫酸钠浓度为0.25 mol/L,且不经陈化的条件下所制备而得的硫酸钡颗粒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度达到1.0μm。  相似文献   

3.
采用EDTA络合沉淀法在室温下合成了近球形亚微米级硫酸钡颗粒,并实现粒度及分布可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粒子的形貌、粒度、晶相等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反应机理,考察了p H值、反应物浓度、陈化时间对粉体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EDTA-2Na的存在能有效控制硫酸钡颗粒的粒度及其分布,在p H值为89,硫酸钠浓度为0.25 mol/L,且不经陈化的条件下所制备而得的硫酸钡颗粒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度达到1.0μm。  相似文献   

4.
李永辉 《河北化工》2014,(11):11-12,16
研究了超声波法制备纳米硫酸钡,考察了反应物浓度、超声功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TEM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比为40%、反应物浓度为0.25 mol/L、超声反应15 min时,超声反应温度30℃为最佳条件,硫酸钡粒径最小。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乳液相比,固体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较强的界面稳定性、多功能性、低毒性等优势,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而相较于尺寸较大的微米级Pickering乳液,亚微米Pickering乳液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有效的递送效率,有望进一步拓展Pickering乳液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但由于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制约,刚性的固体颗粒难以在较小的有限油水界面排布,增加了亚微米Pickering乳液的制备难度。本工作以制备稳定的亚微米Pickering乳液为研究目标,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天然多糖–纤维素纳米晶(CNCs)为颗粒乳化剂,角鲨烯作为油相,考察了颗粒浓度、油水比例、水相成分、超声时间及频率对Pickering乳液粒径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最终得到了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抗离心稳定性的粒径为638.7?8.40 nm的亚微米Pickering乳液(CNCs-PE)。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了CNCs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了Pickering乳液结构。利用CCK-8法评价了CNCs和CNCs-PE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两者都具有良好的细胞安全性。此外,将其用于吸附模型抗原OVA,吸附率达到约80%,且肌肉注射部位的切片结果也表明其注射安全性良好。此结果为亚微米Pickering乳液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并有望拓展CNCs稳定的亚微米Pickering乳液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迟志玮 《山东化工》2022,51(1):65-67,79
研究装药密度、氧化剂、约束条件等对烟火药燃爆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要确定烟火药的组分组成和粒径,氧化剂颗粒的粒度对烟火药的燃烧性能有着重要作用.选用溶剂-反溶剂法制备亚微米级烟火药用氧化剂氯酸钾,需要考虑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溶剂与反溶剂的比例、搅拌速度、溶剂与反溶剂的混合速度四个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溶剂-反溶剂法研究四个影响...  相似文献   

7.
纳米硫酸钡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级硫酸钡具有高比表面、高活性、分散性能好等特殊性能,在塑料、高档油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普通硫酸钡及纳米硫酸钡的制备工艺,并对比地介绍了普通硫酸钡和纳米硫酸钡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CuCr_2O_4,以硝酸铜、硝酸铬为原料,添加柠檬酸、尿素和PEG200配制混合溶液,借助自主设计的自蔓延燃烧合成炉实现了浓缩溶液的连续自蔓延燃烧。通过调整PEG200加入量,获得了高度蓬松的无定型态燃烧产物。对燃烧产物进行煅烧处理,研究了煅烧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样品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影响。经15℃/min升温至950℃保温0.5~1.0 h煅烧处理,燃烧产物转化为晶体结构完整、粒径分布在亚微米范围的CuCr_2O_4亚微米晶,所得CuCr_2O_4粉体特别适合作为铜铬黑颜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纳米硫酸钡粒子超重力法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超重力法进行了纳米硫酸钡粒子制备研究,考察了超重力制备纳米粒子的影响因素,并对产品进行了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该法可以制备出粒径小,分布窄的纳米硫酸钡粒子。  相似文献   

10.
以醇和水的混合液为分散介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亚微米级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分别讨论分散剂的用量以及分散介质的溶解度参数对PS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散介质溶解度参数和单体苯乙烯的溶解度参数越接近时,所制得的PS微球粒径越大,反之越小;随着分散剂PVP量的增加,微球的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所制得的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光滑,呈均匀的球形。  相似文献   

11.
A high-throughput (105.5 g/h) passive four-stage asymmetric oscillating feedback microreactor using chaotic mixing mechanism was developed to prepare aggregated Barium sulfate (BaSO4) particles of high primary nanoparticle size uniformity.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chaotic mixing could be induced by three unique secondary flows (i.e., vortex, recirculation, and oscillation), and the fluid oscillation mechanism was examined in detail. Simulations and Villermaux–Dushman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almost complete mixing down to molecular level can be achieved and the prepared BaSO4 nanoparticles were with narrow primary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SD) having geometric standard deviation, σg, less than 1.43 when the total volumetric flow rate Qtotal was larger than 10 ml/min. By selecting Qtotal and reactant concentrations, average primary particle size can be controlled from 23 to 109 nm as determined by microscopy. An average size of 26 nm with narrow primary PSD (σg = 1.22) could be achieved at Qtotal of 160 ml/min.  相似文献   

12.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二氧化钛纳米晶薄膜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研究焦点,制备二氧化钛薄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高活性二氧化钛光催化薄膜的制备(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丝网印刷法、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水热结晶法、电泳法等),负载二氧化钛薄膜常用的载体,以及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并指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黑灰-芒硝法制备纳米硫酸钡,考察了不同改性剂对纳米硫酸钡的结构性质影响,利用TEM、比表面积对其进行表征,发现自制复合表面改性剂对超细硫酸钡粒径及比表面积的影响很大,有利于粒径的减小及比表面积的增大,粒径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当添加量达到0.1%时粒径最小,比表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4.
纳米钡铁氧体制备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二永  罗驹华 《化工进展》2012,31(8):1767-1774
阐述了国内外纳米钡铁氧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纳米钡铁氧体在磁性和吸波性能等方面都展现了优异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纳米钡铁氧体制备新工艺,溶胶-凝胶法因其在控制产品的成分及均匀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而成为纳米钡铁氧体粉体和薄膜的主要制备方法,但有些新工艺的机理还需深入研究。分析表明纳米钡铁氧体的制备还需进一步完善,并提出纳米钡铁氧体与导电聚合物的复合、纳米钡铁氧体的掺杂及掺杂后与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是纳米钡铁氧体制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卤水法制硫酸钡产品中的氯、硼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卤水法制硫酸钡在生产过程中吸附、包裹了许多无机离子,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与应用。为了及时了解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大量实验,建立此方法。论述了一种测定硫酸钡中氯、硼两种杂质离子含量的方法。此法准确、精密度高,实测样品中氯和硼的回收率分别为98.2%和102.1%,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1.53%和2.22%。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一致,且快速、简便,可作为卤水法制硫酸钡产品中的氯、硼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童孟良 《无机盐工业》2012,44(12):26-27,35
研究了以白云石为原料经过煅烧、消化、二次碳化、过滤、洗涤、干燥制备碳酸钙纳米棒的工艺。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重点考查了二次碳化工序反应温度、氢氧化钙质量浓度、晶型控制剂用量及添加的分散剂种类对产品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次碳化工序中,在碳化温度为20 ℃、氢氧化钙质量分数为6%条件下,加入2%(质量分数)晶型控制剂和聚乙烯醇分散剂,可以制得平均直径约150 nm、平均长度约1 μm、平均长径比为6~8的碳酸钙纳米棒。  相似文献   

17.
采用Zetasizer Nano S9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纳米磷酸铁粉体进行粒度测定的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分散剂及其用量、超声时间、磷酸铁在测定液中的含量等因素对粉体分散性能及粒径测定的影响,确定了纳米磷酸铁粉体粒度分析的最佳条件,即以蒸馏水为分散介质,质量浓度为1 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分散剂,纳米磷酸铁质量浓度为0.2 g/L,超声时间为15 min时,激光粒度仪测得的结果与扫描电镜表征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以碳酸钙、氧化钙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组成的悬浮体为研究对象,模拟了碳酸钙在涂料及密封胶中流变行为,探讨了碳酸钙颗粒形貌、粒径及表面状态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貌碳酸钙制备的悬浮体分散稳定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立方形、纺锤形、链状。立方形碳酸钙配制成的悬浮体触变性最好,屈服应力最大;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越大,粒径分布区间越窄,颗粒规整程度越高,其悬浮体触变性及屈服应力也越高。随着包覆量增加,触变性增强,但包覆量超过3%(质量分数)时,呈现出负触变性。  相似文献   

19.
以BaCl_2、Na_2SO_4为原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为络合剂,采用络合法合成了均一粒径的BaSO_4微球,并利用XRD、FTIR、XRF、SEM及DLS对BaSO_4微球进行了表征。考察了EDTA×2Na用量、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二次调节pH对BaSO_4微球形貌和产率的影响。BaSO_4微球合成的最佳条件为:c(BaCl_2)=1.0mol/L,n(EDTA×2Na)∶n(BaCl_2)∶n(Na_2SO_4)=1∶1∶1,反应温度55℃,pH=9.0。结果表明:合成产物是BaSO_4,单分散且粒径在1.3~1.8μm范围内的微球占总颗粒数量的47.01%,产率为74.15%。二次调节pH=7.0可将BaSO_4的收率由74.15%提高至87.88%,但除了获得粒径1.5~2μm的BaSO_4微球外,还会获得大量亚微米级BaSO_4颗粒,导致产物粒径均一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