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攀钢2^#高炉开炉达产的情况。根据过去开炉的经验,采取了一些新的技术措施,在开炉后6天,高炉利用系数达到1.938t(m^3·d)。  相似文献   

2.
桂国华 《钢铁》1999,34(5):9-10,18
详细介绍了酒钢1号高炉(1513m^3)1998年4月停炉进行改造性扩容大修后6月13日新1号高炉(1800m^3)开炉后高炉快速达产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刘蓉 《重钢技术》1998,41(2):59-61
经过试车、烘炉、装料等充分准备工作后,重钢2号高炉(620m^3)等六代炉役于1998年2月2日点火开炉。开炉非常顺利,炉况顺行稳定,开炉两天后,各参数基本达到正常水平,第13天日产生铁1000T,高炉利用系数达1.61。  相似文献   

4.
宝钢1号高炉于1997年5月25日开炉,经过充分准备和精心操作,设备运行良好,炉况稳定顺行,开炉后15天日产达到8116t,利用系数达2.01t(m^3.d)。在开炉的第一个月内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创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李永祥  张振伟 《炼铁》1997,16(3):11-14
梅山3号高炉(1250m^3)1995年12月16日开炉,开炉进展顺利,达产过程中出现了炉身结瘤现象,通过加锰矿和发展边缘气流操作,消除了炉瘤,1996年3月11日利用系数达到2.0,在此基础上高产、稳产,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杨雪峰 《炼铁》2000,19(5):9-13
昆钢6号高炉(2000m^3)是我国第一座大量引进国外二手设备建成的现代化大型高炉,它综合采用了多项先进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由于开炉准备工作充分,开炉后高炉操作调剂得当,开炉后3个月就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孙国龙 《炼铁》1999,18(9):12-16
包钢3号高炉通过扩容改造(容积由1800m^3扩至2200m^3),技术装备水平大为提高。由于采用矮胖型高炉以及不断改善原燃料条件和优化高炉操作,3号高炉开炉达产顺利,投产20天利用系数就达到了1.700,之后又连续12个月的平均利用系数达到1.810。这使包头特殊矿高炉冶炼技术指标取得了突破,达到了普遍矿的冶炼水平,开创了包头特殊矿冶炼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介重钢炼铁厂对60年代初投产的3^#高炉(620m^3)槽下矿仓发行的基本技术内容,筛分系统的设计优化及开炉后的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9.
王长霖 《炼铁》1998,17(2):13-16
合钢3号高炉(314m^3)第一代炉役寿命达到12年7个月(无中修),单位炉容产铁量达到6185t/m^3,其主要的长寿经验是:重视设计、施工及开炉工作,尤其是炉体冷却的能力设计较大,确保了冷却设备的安全工作;抓好精料工作;加强高炉的日常操作;加强炉役一期的操作及维护。  相似文献   

10.
梁世标 《炼铁》1997,16(6):10-13
韶钢1号高炉(第二代)从1987年9月开炉到1997年1月停炉,连续生产了9年零4个月,单位炉容产铁6167.8t/m^3,达到了冶金部制定的长寿标准,该高炉主要的长寿措施是改善入炉料质量,加强高炉操作,稳定炉况、预防结瘤,加强炉役后期的操作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不同级别高炉的基建投资和和生铁成本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启常  王泰昌 《炼铁》1998,17(3):19-23
通过对三个不同级别高炉(300m^3、1200m^3和2500m^3)单位投资成本和生铁经营成本的对比分析,可知单位生铁投资成本2500m^3级高炉最高,300m^3级高炉最低,而单位生铁经营成本2500m^3级高炉最低,300m^3级高炉了高。如果投资成本和生铁经营成本统一起来考虑,则每吨生铁总的成本大体在同一水平上,因此当前大中小高炉并存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宣钢第一炼铁厂2^#高炉停炉重点中修后,在没有煤所来源的情况下,采用喷柴油烘热风炉,用焦炭烘高炉的方法,实现了顺利开炉,快速达产。开炉后两天利用系数达到1.76t/m^3.d,创厂开炉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3.
马钢2500m^3高炉无钟炉顶节流阀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管孝群 《炼铁》1995,14(3):37-40
马钢新1号高炉(2500m^3)在开炉装料测试期间,对无料钟炉顶节流阀的特性作了了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建立了节流阀开口开度、物料流量和开度、物料流量和排放时间以及物料初速度和开度等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用活塞行程标定节流阀开度的方法,其结果保证了新1号高炉开炉后物料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4.
姜敏  庞国民 《炼铁》2000,19(5):6-8
上钢一厂2500m^3高炉开炉选用了优质的宝钢焦炭,确定了合理的开炉工艺参数,采用了先进的热风炉烘炉工艺和料面测量技术,并加强开炉管理,结果高炉开炉顺利成功。高炉开炉后,通过调整多环布料模式,加强高炉操作及炉内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5.
窦庆和  聂世锋 《钢铁》1998,33(5):5-8
介绍了安钢新1号高炉在1995年建设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开记后的生产效果。高炉投产后7天达产,一个月后利用系数为2.5t/(m^3·d)1996年产铁30.34万t,平均利用系数2.76t/(m^3·d)。  相似文献   

16.
赵武 《承钢技术》1995,(2):36-39
承钢3^#高炉在改善原料,发行设备的基础止,提高风温,加强炉内操作,降低焦比,增加风量,降低休风率,提高冶炼强度,利用系数不断提高,至1994年利用系数达到2.326t/(m^3.d),比1985年提高了0.8t/m^3.d,实现了高炉冶炼的强化。  相似文献   

17.
田路生  候军 《马钢技术》2000,(B05):51-54
马钢12号高炉(300m^3)第五代生产七年九个月(无中修),单位炉容产铁6013t/m^3,达到了国家冶金局制定的300m^3高炉长寿标准,该高炉长寿的主要经验是对冷板进行改进、强化高炉操作与管理及加强冷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侯文占  刘晚来 《炼铁》1998,17(5):5-8
石钢3号高炉(300m^3)第二代炉投在未进行中修的情况下,连续生产了8年零1个月,单位炉容产铁6376.3t/m^3。其长寿的主要经验有:不断改善原燃料条件:强化高炉操作与管理、加强冷却系统维护与管理以及采取护炉措施等。  相似文献   

19.
秦勇 《炼铁》1994,13(6):21-24
南钢高炉自1991年11月底实行高炉标准化操作至1994年7月,高炉利用系数提高0.567t(m^3.d),崩悬料次数减少114次/月,焦比降低6.0%。  相似文献   

20.
柳钢高炉进入1977年来以来,采取以精料为基础,逐步实行小高压操作以及加强对高炉炉况管理等措施来强化冶炼,1997年上半年,冶炼强度由1996年的1.227t/m^3.d提高到1.333t/m^3.d,高炉利用系数由1.822t/m ^3.d提高到2.244t/m^3.d。入炉焦比由624kg/tFe降低到533kg/t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