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室内静态试验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中原油田明15块对空气泡沫/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合明15块油藏条件的具有超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复合驱的起泡性能、油水界面张力、热稳定性等;比较了表面活性剂驱、空气泡沫驱和空气泡沫/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的驱油效果;优选了空气泡沫/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的注入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空气泡沫/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驱和空气泡沫驱。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驱发挥了空气泡沫驱的扩大波及体积和表面活性剂驱的提高洗油效率的作用,试验区块开发状态得到改善,区块递减明显减小,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刘珑  范洪富  赵娟 《油田化学》2018,35(4):738-743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开发低渗透油田、稠油油田方面相比于其他合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介绍出发,阐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油田的现场应用方法——地面法和地下法,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势及不足;通过分析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稠油油田和低渗透油田的现场应用实例,提出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改善开发状况较差油田的驱油效果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并总结了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应用》2019,(12):49-54
介绍了一种驱油用氨基酸型氟碳表面活性剂。该驱油体系由0.1%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0.4%Na2CO3、1 650 mg/L缔合聚合物组成。测定这种驱油剂各个组分不同浓度的乳化性、泡沫性能、界面张力、表面张力、耐温耐盐性等,确定体系配方。实验结果表明:1%这种泡沫驱油剂的界面张力可以达到10-3mN/m,有利于使得油层从砂层上剥离,抗盐度可以达到40 000 mg/L,洗油率为95%左右,耐温性很好,可以达到200℃。由于这种泡沫驱油具有耐盐耐高温的特性,因此可以适用于各种油田。与纯水驱相比,从动态驱油结果表明这一驱油剂可以使得油田采油率提高8.47%。  相似文献   

4.
低界面张力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唐善法  薛汶举 《油田化学》2015,32(4):520-540
通过泡沫综合性能评价及油水界面张力测试,优选了低界面张力氮气泡沫体系,优化了注入参数,对比了泡沫驱、聚合物驱、低交联聚合物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并模拟现场油田进行了聚合物驱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后低界面张力氮气泡沫驱实验。优选的低界面张力氮气泡沫体系配方为:0.3%复合起泡剂(椰油酰胺甜菜碱DK+烷基醇胺PM(5∶1))+0.1%稳泡剂PA(天然高分子衍生物),该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0.0531 m N/m,泡沫综合指数Fq为10312.5 m L·min;最佳气液比为1.5∶1,注入方式为共混注入,注入速度72 m L/h。驱油实验表明,该低界面张力氮气泡沫驱体系的驱油效果(提高采收率11.4%)优于表面活性剂/聚合物(SP)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9.61%)、低交联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7.13%)、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6.37%);在模拟该油田水驱(采出程度36%)、聚合物驱(采出程度45%)及二元复合驱(采出程度47%)后,低界面张力氮气泡沫驱仍可提高采收率10.8%。  相似文献   

5.
针对稠油油藏储层特征与开发现状,基于静态泡沫性能与驱油性能评价,复配了3种具备不同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并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辅助CO2驱油效果,明确了表面活性剂的主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1,S2和S3辅助CO2驱油对渗透率级差为3.0的非均质岩心水驱后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9.7%,13.2%和15.2%,优于直接注入CO2的驱油效果,说明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稠油油藏高含水阶段CO2驱油效果。其增油机理主要为表面活性剂驱油贡献及其与后续CO2产生的泡沫的驱油贡献。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越强,乳化现象越明显,驱油效率增幅越大;静态发泡能力越强,与CO2在岩心中越容易产生泡沫;强发泡能力-弱稳定性表面活性剂与CO2产生的泡沫更容易实现深部调驱。随着非均质岩心渗透率级差从3.0增至9.0,3种表面活性剂辅助CO2驱油效果均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S1辅助CO2驱油的采收率增幅降至12.6%,相比于S2和S3,S1对岩心非均质性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因此,对于目标油藏,具备强乳化、强发泡能力且兼顾弱泡沫稳定性的复配表面活性剂S1辅助CO2驱油效果最佳,对非均质性变化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低渗储层是我国陆地油田开发的重点,但其渗透率低、孔喉细小渗流阻力较大,采用常规水驱开发采收率较低,开发效果差。表面活性剂驱、混相驱、泡沫驱等可以提高低渗储层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本文对表面活性剂驱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OCS驱油剂用作不同断块油田表面活性剂驱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OCS驱油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和乳化性能及驱油效果,考察其在不同断块油田表面活性剂驱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OCS表面活性剂含量为0.05%-0.4%时,驱油体系与不同断块油田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可降到10-2-10-3mN/m数量级,说明OCS驱油体系具有较好的界面活性和适中的乳化性能。物理模型驱油试验结果表明,在水驱基础上,注入0.3PV的OCS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原油采收率可提高18.08%。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凝油注水开发效果差的问题,为了明确一种能与原油形成原位微乳液的高效表面活性剂IMS驱替 高凝油的适应性,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高凝油相互作用和单一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体系及泡沫驱油实验。研 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的表面活性剂IMS可将界面张力降至0.6×10-3mN/m,所形成的微乳液优先増溶高 凝油中的轻质组分,难以显著改变高凝油的析蜡点和凝固点。质量分数为0.1%~2.0%、用量为0.25~0.5 PV的 表面活性剂IMS吞吐或驱替,原油采收率增幅在1.7%~12.3%,进一步焖井浸泡不能明显改善驱油效果。聚合 物或泡沫的引入能够增强表面活性剂驱油能力,对应二元复合驱体系(1.0%表面活性剂+0.2%聚合物,0.5 PV)采 收率增幅为18.4%,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泡沫驱(1.0%和0.3%,气液比2∶1,起泡液0.5 PV)采收率增幅分别为 17.3%和16.8%。但是二元复合驱的注入压力高,在低渗高凝油藏中存在堵塞风险,而泡沫体系驱的注入压力相 对低,是提高采收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深部调剂和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结合是一门新兴的稳油控水技术.深部凝胶调剖处理后,采用表面活性剂驱替,即发挥凝胶深部液流改向的作用,使后续注入的表面活性剂体系及后续水能够有效地进入低渗透等开发程度不够的地层,充分发挥化学驱油剂的作用来提高采收率.通过室内实验,对调剖剂和表面活性剂进行优选及评价,并在杏南开发区过渡带一口井上开展深部凝胶调剖-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现场试验,以探索提高局部发育河道砂体储层采收率的方法,寻找改善这类油田开发效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应用》2017,(1):118-123
张天渠油田属于特低渗油藏,其主力开发层位长2,经过近2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综合含水84%,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且采出程度达到20.5%,水驱采收率标定25.0%,已达到水驱开发比较理想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开展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研究,通过表面活性剂单剂优选、复配筛选、临界胶束浓度测定,优选出4种表面活性较优的驱油体系,并进行性能评价及岩心驱替实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可使张天渠油田长2储层驱油效率提高17.7%。  相似文献   

11.
李春  伊向艺卢渊 《钻采工艺》2008,31(1):107-108,142
CO2驱油在很多油田得到了应用,但其气窜、波及系数低、采出程度不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泡沫调剖应用的关键是选择性能优良的起泡剂,文章基于草舍油田特点及表面活性剂对比试验,选择表面活性剂YFP-2作为起泡剂。封堵实验结果表明,阻力因子大于2.4,产生的泡沫足够稳定,能有效地起到封堵作用;残余阻力因子大于1.64,表明经过泡沫流甚至经过后续水驱的岩心中仍然保持一定的流动阻力,具有使流动介质转向的能力。因此YFP-2可用于草舍油田CO2泡沫调剖。  相似文献   

12.
CO2泡沫调剖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春  伊向艺  卢渊 《钻采工艺》2008,31(1):107-108
CO2驱油在很多油田得到了应用,但其气窜、波及系数低、采出程度不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泡沫调剖应用的关键是选择性能优良的起泡剂,文章基于草舍油田特点及表面活性剂对比试验,选择表面活性剂YFP-2作为起泡剂。封堵实验结果表明,阻力因子大于2.4,产生的泡沫足够稳定,能有效地起到封堵作用;残余阻力因子大于1.64,表明经过泡沫流甚至经过后续水驱的岩心中仍然保持一定的流动阻力,具有使流动介质转向的能力。因此YFP-2可用于草舍油田CO2泡沫调剖。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提高低渗储层采收率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泡沫驱可通过提高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采收率,表面活性剂均可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果。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采收率,本文开展了泡沫驱与表面活性剂驱的复合驱替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注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降低原油与驱替液之间的界面张力(IFT),可提高采收率和驱替液的粘度,增加体积扫油效率,将天然气添加到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液体中会形成一种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泡沫(ASPF)型驱替液,本文介绍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泡沫在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的结果,目前的采收率为原始原油地质储量的65.5%。  相似文献   

15.
低气液比泡沫驱的室内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常规泡沫驱注入气体的费用比较高,制备了由双子型表面活性剂9BS-5-0、甜菜碱及NaOH组成低气液比泡沫驱油体系.通过实验测定阻力因子、阻力系数评价了泡沫封堵能力,泡沫所产生的阻力系数与质量分数为0.15%的聚丙烯酰胺相当.评价了不同气液比(0.05:1~2:1)时低气液比泡沫驱的效果,在表面活性剂中混入少量气体后...  相似文献   

16.
起泡剂在不同驱油方式下的驱油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起泡剂XHY-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展了空气泡沫驱和表面活性剂驱两种驱油方法的效果研究。单管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驱油方式下,采收率增幅均随起泡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逐渐稳定;起泡剂质量分数相同时,空气泡沫驱采收率增幅高于表面活性剂驱;在XHY-4加量为0.1%时,泡沫驱增幅为8.5%,表面活性剂驱为3.4%。双管并联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驱综合采收率增幅为5.47%,高渗管为7.6%,低渗管为3.3%,含水率由99.55%降至94.95%;泡沫驱综合采收率提高16.5%,高渗管为13.82%,低渗管为19.53%,含水率由98.08%降至70.97%。表面活性剂驱以提高洗油效率为主,而空气泡沫驱以提高低渗管波及体积来提高采收率,低渗管累计增液量为0.14 PV。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定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水驱油效率变低、注水开发效果变差的问题,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研究。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表面活性剂HB-DB-1体系,该体系在0.2%质量分数、0.3 PV注入体积条件下可提高采收率11.1%,并可降低驱替压力。优选出试验井组HK17A,编写井组现场试验方案,预计井组可提高采收率2%~3%。  相似文献   

18.
鲍博  史嘉威  冯嘉  杨再雍  彭宝亮  赵双良 《石油学报》2022,43(3):432-442+452
实现老油田和非常规油田提高采收率评价方法的创新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微流控技术可以复现油藏微米、纳米级孔隙结构,并且原位观测微米、纳米级孔隙结构中油藏流体和驱替相流体的流动和相变过程。与传统岩心驱替实验评价方法相比,微流控技术同时具有实时可视化、受限尺度小、样品消耗量少和测量时间短等优点,使之逐步成为研究和筛选驱替剂的有效评价技术方法。得益于优异的界面活性,表面活性剂已成为化学驱中备受关注的一种驱替物质。通过对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表面活性剂驱油的最新实验研究进行调研,详细介绍了微流控技术研究表面活性剂强化驱油的系统组成,重点分析了表面活性剂乳化体系驱油机理和表面活性剂非乳化体系驱油机理。在表面活性剂乳化驱油体系中,针对不同油藏类型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包括微乳液体系的驱油机理和乳状液体系的驱油机理。在表面活性剂非乳化驱油体系中,详细分析了传统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以非乳化作用强化驱油的机理,并对微流控技术在油气田开发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寻找可应用于三次采油的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以内酯型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为驱油剂,系统评价了其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界面活性、乳化性能及耐温耐盐能力,并通过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了其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内酯型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00 mg/L,具有良好的表面和界面活性及乳化性能,其乳化性能比石油磺酸盐稳定;具有较强的耐温耐盐能力,适用于高温高盐的油藏环境;内酯型槐糖脂表面活性剂的有效驱油质量浓度为10 mg/L,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驱油效率成倍增加,当其质量浓度达到10 000 mg/L时,可提高采收率7.15%,具有良好的驱油性能.通过实验还发现石英砂对内酯型槐糖脂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较少,说明其是比较经济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20.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油藏普遍采用加表面活性剂注水开发、油田采收率低、油井见水早、注水压力高问题,应用高分子粘性表面活性剂进行驱油效率等室内评价。结果表明,与普通的表面活性剂相比,OR表面活性剂粘度较高,溶解性好,抗温性较好;该表面活性剂比低粘度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好,尤其在微裂缝岩心,其驱油效果比低粘表面活性剂效果明显,其主要原因是OR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一样有粘性作用,既降低油水粘度比,又提高油水流速比,提高波及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