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光明 《广东建材》2021,37(1):73-75
建筑物中存在许许多多的裂缝,而裂缝又有着各种不同的成因和各式的形态,本文描述了裂缝的形态,分析了裂缝的成因,阐述了裂缝的危害、裂缝的观测和裂缝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房屋常见砌体裂缝的鉴别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砌体裂缝的危害性,对沉降裂缝、温度变形裂缝和结构受力裂缝等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裂缝的鉴别方法,提出了裂缝处理的基本步骤和原则,并给出了常见裂缝的处理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砌体结构的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砌体裂缝的危害性,对沉降裂缝、温度变形裂缝和结构受力裂缝等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裂缝的鉴别方法,提出了裂缝处理的基本步骤和原则,并给出了常见裂缝的处理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砌体结构的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裂缝的成因和构件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经过系统的试验分析和整理,归纳了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常见裂缝问题,描绘了各类裂缝的典型特征及分析了各类裂缝原因,给出了裂缝治理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沥青路面裂缝修补的重要性;介绍了沥青路面裂缝的类型和裂缝形成机理,针对沥青路面裂缝,介绍了沥青裂缝修补养护工艺,并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卢林松 《山西建筑》2010,36(24):169-170
介绍了混凝土塑性干缩裂缝、沉降裂缝、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施工中常见的裂缝,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裂缝的控制措施和预防办法,以期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常见裂缝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岳安秋 《山西建筑》2003,29(3):88-89
简要介绍了沉降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几种常见裂缝的成因和特征 ,详述了每种裂缝的主要控制措施 ,提出从裂缝的表现形态分析结构存在的问题 ,以进行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相似文献   

8.
马建 《广东建材》2011,27(12):67-69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裂缝的危害和防裂的迫切性以及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总结了现有控制裂缝的原则和措施,提出了防止墙体开裂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裂缝的存在大大的加深了碳化深度。为探索裂缝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根据Fick第二定律和热传导方程的相似性,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碳化仿真模型。开展了裂缝混凝土碳化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调整了无裂缝、窄裂缝、宽裂缝有限元模型参数,进而对裂缝处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裂缝宽度比裂缝深度影响更大。提出了裂缝碳化深度增大系数,结合前人碳化深度模型,修正建立了带裂缝混凝土裂缝处碳化深度模型。  相似文献   

10.
房屋结构裂缝具有普遍性,几乎不可避免。它的成因分析和防治都是技术难题。本文归纳了结构裂缝的成因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裂缝调查的内容和裂缝检测的要求。在裂缝处理中,强调了应首先针对裂缝原因采取措施,然后才是裂缝自身的加固和修补。最后,讨论了裂缝处理的宽度限值,这也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王小林 《建筑科学》2012,28(5):30-33
为了查明成兰铁路沿线茂县曲谷沟小学后山崩塌地质灾害的类型、结构形态、规模、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对该崩塌地质灾害开展了工程地质应急勘查工作,采用地面测绘、探井、原位测试等多种勘查手段,查明该崩塌、教学楼的不稳定斜坡(陡坎)成因、类型、规模、范围、稳定状态及危害性,并分析其变形机制,表明:崩塌危岩体规模级别属中型,危害对象等级为一级,勘查地质条件类型为复杂,该灾害体治理工程等级为Ⅰ级。得到的结果可为进一步的评估防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静 《中国园林》2012,28(6):122-124
校园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服务作用。结合安亭中学的景观改造工程实例,从校园的区位环境因素、历史文化积淀、园内景观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改造的必要性,改造工作的原则及人文理念的改造方法,重点阐释了对原有历史和景观的发现、挖掘、保护、改造和再利用。通过简洁、现代的手法,把新景观融入校园的建筑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重建具有视觉、生态和文化三重效益的校园景观,把校园环境变成凝固的诗、流动的画、无言的歌,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一五”项目之一的郑煤机老厂区更 新改造为例,结合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 引入“共轭理论”,通过对保护和开发的内在矛 盾梳理,构建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四种“共 轭模式”:历史和现代的文化共轭、生产和生活 的功能共轭、新增与旧有的空间共轭以及当地 和外来的人群共轭。根据四种共轭模式对郑煤 机老厂区进行改造,建立以文化、功能、空间和 人群的内在平衡。旨在探索一种既能保护工业 遗产,又能让其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共生模式, 为城市老工业区持续更新和有机演进提供研究 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筑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建筑装饰艺术是其中最精美的语言,它记载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进步,它描绘出风土人情与时代风尚。本文主要论述了建筑外形式装饰艺术的涵义及设计要点,对建筑装饰艺术的形态构成、造型与装饰、装饰的视觉效应以及建筑外形式装饰艺术的个性和设计中应注意处理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砌体结构具有辉煌的历史,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砌体结构的处境十分艰难。文章分析了国家的“禁实限黏”政策的影响、传统砌体块材外观质量的局限、未经正常设计的砌体建筑抗震性能缺陷以及城市建筑向高层发展挤压了砌体结构的生存空间,厘清了砌体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国家“双碳”目标下,砌体结构建筑的可持续性能够很好地适应城镇绿色低碳建设及新农村低层建筑的建设需求,是砌体结构建筑发展的良好机遇;从高性能砌体材料、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砌体结构适用范围与标准、抗震性能、村镇低层砌体建筑简化建造、复合墙体和配筋砌体、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砌体结构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机遇,提出了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云才  刘玲 《中国园林》2023,39(10):51-55
绿色基础设施提供的非原位生态系统服务通过服务流动耦合存在空间分异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并以需求效度表征远程供需空间和数量上的匹配程度,才能真实反映绿色基础设施的绩效能力。在生态智慧的引领下,运用远程耦合框架对供需关系进行重新思考,通过空间关联、空间过程和空间协同的系统性内涵,深化绿色基础设施非原位生态系统服务在空间上的认知,同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及其评价体系为远程空间的复杂关系呈现提供理论和量化途径,重建绿色基础设施绩效评价的技术框架。最后,基于远程耦合的空间系统、路径系统和交付意愿实现供需匹配、分配和利益的正和博弈,同时认知绿色基础设施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识别、测度和制图绿色基础设施“供给-流-需求”的全过程,反馈需求效度并进行重点空间的调控,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绩效评价的实施框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发展,如何促进后疫情时代工程项目组织韧性的培育,提高工程项目组织应对风险的能力成为重要课题。基于此,对影响工程项目组织韧性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识别出20个组织韧性的影响因素,运用DEMATEL-ISM方法,构建了DEMATEL散点图及ISM层级拓扑图,从而系统、清晰地呈现出工程项目组织韧性影响因素之间的可视化关系,进而对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因果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组织学习、组织承诺”为组织韧性的根本因素,“组织领导、组织敏捷性、人力资本、积极情绪、战略共识”五方面因素指标具有较高的影响度及中心度,“组织协调”的被影响度最高。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提升工程项目组织韧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概述了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检查鉴定的背景和必要性,阐述了进行检查鉴定工作的技术依据和政策依据,介绍了进行检查鉴定的工作程序以及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检查检测、结构和构造的检查检测以及设计复核和承载能力验算等。特别对硅酮结构胶的取样测试进行了实例分析,介绍了硅酮结构胶实验室测试的两种方法,给出了拉伸强度、延伸率、邵氏硬度、质量损失率等主要实验参数的测试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吴忠宾馆整体平移工程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城市规划的需要,吴忠宾馆需要移位。介绍了高53.7m的宁夏吴忠宾馆的平移设计与实施,包括工程特点与难点、移位方式选择、下滑梁及基础、反力系统设计、托盘梁系设计、墙柱切割、平移工程、工程监测、PLC液压同步控制技术、到位连接、工程实施情况、沉降问题、平移总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情况等。吴忠宾馆成功平移为高层建筑保护提供了新的选择,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海岛是陆海交界的特殊生态区域,随 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海岛面临的生态风险日 益增加。基于福建省海岛的调查研究,针对海岛 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现实背景,以海岛型 乡镇为切入点,提出了“生态问题识别—情景预 设—情景模拟—动态兼容”的多情景海岛空间 规划方法,从而适应不同生态水平的海岛开发 利用要求,避免城镇发展造成海岛生态环境的 严重破坏。并以位于河口的海岛型乡镇——琅岐 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从规划修 改与调整、规划衔接与传导以及规划弹性与时 序等方面,探讨了基于生态保护的多情景动态兼 容规划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