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日月洲生态观光园进行改造设计,在原有的建筑景观中融入台湾元素与淮安地域元素,从而建立起有文化内涵与底蕴,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态观光园。希望通过本次改造设计,日月洲生态观光园能够拉近两岸联系,带动淮安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城市中的一处栖息所,缓解过度城市化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特色"是民宿的灵魂。位于传统村落的民宿,在保护规划框架约束下,借助地域历史资源优势,从传统文化、自然资源、营建理念、生态技术、在地材料几方面切入,运用不同的"对话"手法,塑造民宿建筑的地域特色,以期助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现民宿建筑突出地域特色的双生共赢。  相似文献   

3.
邝强 《广东建材》2007,(7):169-172
本文紧紧围绕环境敏感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这个主题,针对湖南东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实际,论述景点建筑及基础设施对景区景点景观生态保护及旅游文化的作用,探讨东江湖风景名胜区景点建筑生态技术设计优化方向,倡导建筑生态文明与山水生态文明、地域历史人文、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使"地域"的内涵发生改变,地域建筑存在的基础发生动摇。而生态技术是重构和发展地域建筑的契机。本文分析了生态技术与地域建筑的关系,通过案例研究,探讨生态技术的运用如何突破狭隘的地域主义,产生一种立足现实的地域建筑,为地域建筑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分析河西走廊早期生态环境与人文因素的互动关系,为溯源河西地域建筑形态和发展,做有据可依的地域建筑生态文化初步研究,河西走廊地域建筑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对于地域建筑的生成、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是确定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生态文化指向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农村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实用、生态"的生活环境有更高要求。针对乡村建筑的地域性特点、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从乡村建筑选址,建筑形态空间,绿色建筑技术利用等方面分析,将低技术节能建造手段与现有问题进行结合分析,改善建筑的生态效能,保护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建筑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规划强调淮南地域文化特征的表达,立足地域原有湖面、水道和地形而展开设计,营造反映淮南地域特色的城市湿地。通过整体功能分区规划、主体建筑生态化设计、节能技术的运用、景观设计、物种保护、原建筑的改造利用等多种措施,实现淮南生态、地域、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以此实现对湿地环境的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利用,有效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晋南地区的旅游型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艺术传承以及保护价值,认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应该结合村落的生态理念、人居环境、艺术传承、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有机协调发展。晋南地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要突出地域文化特征,要坚持以人为本,守好地方传统文化的根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积累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对传统建筑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因此,文章旨在通过对渼陂湖生态修复工程中所蕴含的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加强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
结合对淮安日月洲生态乐园青少年科普馆的介绍,简要阐述了在当代建筑形态的审美与价值观转变时,地景建筑出现的缘由、定义,以及在目前国内设计条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倞  宋捷 《风景园林》2019,26(12):28-33
临汾—运城盆地是中国最早的农、盐业生产区之一,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利用地方志、相关水利、农业等历史信息和现代考证成果,结合历史舆图和1968年卫星航拍图,以水为线索归纳其地域景观特征和营建智慧,为传承地域景观、缓解区域城镇化问题和指导未来相关规划编制提供启示。临汾—运城盆地的传统地域景观主要包括引泉、引河灌溉等引水工程主导的区域景观格局和与自然相适应的聚落防洪排涝景观体系,未来规划设计可以重点从4个方面开展:1)利用传统引水工程骨架构建区域景观格局,发挥新的城镇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开展水生态关键区域的精明保护、修复和关键资源的人文复兴;3)延续传统聚落防洪工程智慧,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防洪系统;4)传承城镇水利系统、公共环境和人文空间相复合的传统,实现城镇环境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2.
李华丽 《山西建筑》2006,32(20):52-53
介绍了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阐述了住宅绿化设计中生态环境理念的体现,从建筑产品的生产、施工和使用三方面探讨了建筑节能的实现,论证了环保、生态与建筑节能的密切关系,对未来建筑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毅夫 《中外建筑》2010,(8):150-151
健康环保的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已成为现代居住建筑发展的潮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设计实践,详细分析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要点,并对具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型住宅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思考。实践证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是未来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郊野公园以生态保育、自然保护、休闲游乐、健身康体等为主导功能,其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布局既要与其主导功能相匹配,体现郊野的特色,又要充分尊重上海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体现转型发展的时代特征。结合上海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和思考,阐述了上海郊野公园在功能、资源、建设方式等方面的特色,依据服务设旌的基本功能以及与游客的紧密度,提出郊野公园以基础服务设施、游憩活动设旋、地区服务设旋、临时活动设施为主要类型的服务设旋分类,综合考虑使用合理、生态保护、景观塑造等要求,明确生态、特色、协调等设彪布局原则,以及设施容量、建筠体量和设计风格等方面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水闻名的杭州城市正在对河网进行大规模的规划和整治。河道景观作为杭州地区村镇重要地域性景观,孕育着依水而居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兼有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之属性。该文基于在杭州村镇河道改造中对河道人文遗存保护的思考,通过大量调研整理,提出对河道人文生态景观的设计与保护方法,以实现对杭州地区村镇河道生态改造中人文价值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地域性的回归——重庆山地建筑的生态性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宣蔚  魏晶晶  唐泉 《华中建筑》2010,28(5):40-42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重视建筑地域性的回归。该文结合一次竞赛实例,试图运用自然生态学等相关的原理,分析传统山地建筑形态的成因,发掘传统山地建筑的地域因素。并从建筑骨架、建筑表皮、自然人文环境等方面,对重庆山地建筑的生态性进行探索与继承。  相似文献   

17.
浅谈生态混凝土在福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作为21世纪的建筑材料,除要考虑降低环境负荷,使其具有优良的环境协调性外,还要考虑自然循环、生态保护和景观保护等生态学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生态混凝土在福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胡指南 《山西建筑》2009,35(27):329-330
针对隧道建设过程中的生态问题,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环境保护型设计理念,提出了针对环境保护的一些具体措施,以将隧道建设对生态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9.
金颀 《建筑与环境》2013,(5):130-132
简述绿色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地域建筑的设计理念,当代绿色建筑是以生态学为原理,结合地域性特征最终诉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地域性环境特征、地域性生态技术、地域性经济效率三个方面阐述绿色建筑的地域特色,强调绿色建筑的地域性发展,并思考地域性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遵循“显山露水,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本文介绍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度假酒店方案的设计思路,即度假酒店契合自然山水并与环境融合、山地建筑尊重地形地貌并因山借势;并解析了山地度假酒店在规划布局、单体建筑、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