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特点:非晶镀Ni—P合金通称为化学镀Ni—P合金.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它利用镀液的自催化反应,无需通电即可在金属表面或非金属表面上沉积一层Ni—P合金。这种镀层致密、孔隙少,镀层结构为非晶状态.具有很好的耐蚀性。在某些介质中的抗蚀性优于不锈钢,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Ni—P—聚四氟乙烯复合镀层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一种含双络合剂的化学镍液中加入PTFE(聚四氟乙烯)浓缩乳液,成功获得了PTFE含量为25%-30%vol的Ni-P-PTFE复合镀层。应用X-Ray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等对镀层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种镀层为非晶态结构,与基体结合良好,具有低的孔隙率和低的摩擦系数,是一种耐蚀、自润滑的表面复合材料镀层。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在铝-硅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以达到强化目的.结果表明,Ni-P合金层与铝合金基体结合良好,且硬度高,抗纤维磨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铜合金化学镀Ni—P表面强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铜合金化学镀Ni-P合金的工艺条件: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对镀层晶态转变、硬度与基体结合力的影响,比较了化学镀前后的耐磨性、耐蚀性。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后,铜合金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铝为基体的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特性,提出能获得高耐蚀性的光亮镀层,含有m_1和m_2复合添加剂的镀液组分和操作条件。并讨论次亚磷酸钠浓度、添加剂m_1和m_2、温度和pH值对Ni-P合金沉积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化学镀Ni—P合金的热处理复合强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化学镀Ni┐P合金的热处理复合强化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市442002)李深涛司徒海文李志辉叶先运1前言从金属表面覆层的角度而言,采用离子注入、激光熔覆、物理或化学气相沉积和等离子体喷涂等表面强化技术获得性能优良的覆层是当前国内外正在蓬勃发展的新...  相似文献   

8.
复合稳定剂在Ni—P化学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阳范文 《表面技术》1998,27(4):23-24
研究了三各稳定剂对化学镀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稳定剂能有效地提高镀液使用周期,沉积速度保持比较均匀,所得镀导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
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耐磨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化学镀Ni—P层进行合金化,获得了一种含W9.7%.P5.9%的Ni—W—P三元合金镀层。研究表明该镀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600℃×1h热处理后,其硬度值达到峰值(约为HV(100)1060);其耐磨性优于Ni—P镀层;在1N的HCl溶液中,和Ni—P层比较,其耐蚀性稍差。  相似文献   

10.
以镀速和耐蚀性能作为判据,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较优的三元Ni—W-P合金镀层工艺,即镀液组成:硫酸镍30g/L,次亚磷酸钠25-30g/L,钨酸钠50g/L,柠檬酸钠75g/L,乳酸15mL/L,硫酸铵30g/L和添加剂20mg/L;pH值9.0和镀液温度(90±2)℃.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Ni—W—P镀层的耐蚀性能优于...  相似文献   

11.
化学镀三元Ni-W-P合金的沉积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菊香  黎永钧  于光  张震 《表面技术》1993,22(6):247-250
介绍在复合络合荆的体系中,用铁族金属诱导共沉积金属钨,得出三元 Ni-W-P 合金镀层的工艺条件,简述镀液成份的作用和对沉积条件的影响,并对镀层的组成、耐蚀性等进行了测试,从而显示了三元合金镀层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周健波  田福祥 《铸造》2005,54(12):1217-1218
摩托车气缸体散热片薄,叶片之间间距小,压铸模动模型芯若采用整体结构难以加工制造.本文设计的压铸模动模型芯采用镶片组合结构,不仅解决了型腔制造困难的问题,而且改善了模具的填充、排气性能,使铸件组织致密,满足了气缸体对气密性的要求.分析了气缸体的工艺性,设计了气缸体的模具结构,论述了其工作原理,并通过胀型力和锁模力的计算,选择压铸机,给出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镁合金化学镀Ni-W-P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在镁合金表面得到保护性镀层,研究了镁合金化学镀Ni-V-P的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对镀速的影响,测定了镀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和结合力,利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镀层镀态的结构组织,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优良的结合力,镀速由镀液组成的浓度控制.  相似文献   

14.
根据铝合金涡轮筋多、结构复杂的特点,正确地确定了分型面,选择了压铸机,设计了浇注系统和溢流排气系统,成功地生产出大量合格的涡轮压铸件。  相似文献   

15.
溶液温度对铝合金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化学镀中镀液的温度不仅影响施镀过程的沉积速度,而且还将直接影响镀层成分及镀层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SEM)等测试手段着重研究了溶液温度对化学镀Ni—W—P镀层微观组织、相组成、镀速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85℃时,镀层已完全覆盖基体,表面由胞状颗粒组成,大小比较均匀,颗粒直径平均为7μm左右,无明显的缺陷,W的含量高达9.60g,镀态下的硬度高达HV610左右,镀速为11μm/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Ni-W-P合金薄膜并研究其耐蚀性.方法 在碱性镀液(pH=11)中,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柠檬酸钠为络合剂,以铜锌合金为基材,采用化学镀制备Ni-W-P薄膜.通过X射线荧光仪、SEM、电化学极化曲线等方法 ,研究还原剂次亚磷酸钠浓度、络合剂柠檬酸钠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薄膜厚度、表面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 固定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在还原剂浓度为0.2 mol/L及络合剂浓度为0.26 mol/L时薄膜厚度最大,分别为0.2975、0.1978μm.随着次亚磷酸钠浓度的增大,Ni-W-P薄膜表面致密度增加,孔隙率减少.当次亚磷酸钠的浓度为0.1 mol/L时,薄膜表面的颗粒较细小,孔隙较多;当次亚磷酸钠的浓度为0.4 mol/L时,薄膜表面的孔隙明显减少,表面更加均匀且致密度变好;络合剂和还原剂的改变对薄膜腐蚀电位没有明显影响,腐蚀电流密度在还原剂浓度为0.4 mol/L、络合剂浓度为0.28 mol/L时达到最小,分别为2.38×10-6、2.23×10-6 A/cm2;随着络合剂和还原剂浓度的增大,薄膜表面趋于致密;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膜层厚度明显增大,腐蚀电流密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化学镀4 h薄膜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为1.679×10-6 A/cm2.Ni-W-P薄膜厚度可达到4.14μm.结论 还原剂浓度为0.4 mol/L,络合剂浓度为0.28 mol/L时,薄膜的耐蚀性最好,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利于薄膜耐蚀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压电陶瓷表面化学镀Ni-W-P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镀液各组分和工艺条件对沉积速率、结合强度等的影响,并研究了镀层耐海水腐蚀性能和镀液稳定性,最终确定了合适的压电陶瓷化学镀Ni-W-P合金配方。  相似文献   

18.
铝合金压铸模具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光 《铸造技术》2007,28(12):1600-1602
1压射中心到压铸产品距离的合理范围和缺陷处理 1.1压射中心到产品中心的距离是确定产品压铸质量的关键之一 压射中心距过近,液态铝合金在高温、高压下对模具成型部分浇口处形成强大的雾喷冲击和热磨损,铝合金容易粘在模具上,形成产品表面拉伤,模具寿命降低,增加压铸工艺参数的调整难度;一般来说,压射浇口中心到产品中心的距离不低于压铸产品中心到浇口处的1.2倍,压铸工艺参数的调整难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9.
铝合金化学镀Ni-W-P合金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加热温度对铝合金(6061)化学镀Ni-V-P耐磨性的影响.400℃加热1h,Ni-V-P镀层硬度达到峰值,大约940HV100.但磨损实验发现:试样分别经200℃和400℃加热1h后,试样都产生了镀层碎裂和剥落现象.试样经600℃加热,镀层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这与600℃加热1h后,镀层和基体间生成60-70μm厚的Ni-Al合金层有关.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轴向平行于模具分型面的轴类嵌件的定位困难问题,带三嵌件碗形压铸模采用一种带弹簧的特殊的嵌件定位结构,既满足铸件脱模要求,又保证嵌件定位精确稳固.模具采用多豁口推管推出铸件.模具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成形铸件质量好,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