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芹 《江苏建筑》2001,(1):59-62
全玻璃幕墙是随着玻璃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多样化而诞生的,它为建筑师创造奇特、透明、晶莹的建筑提供了条件,全玻璃幕墙己发展成为一个多品种的家族,它包括玻璃肋胶接全玻璃幕墙、桁架式(玻璃肋)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拉索(杆)式连接全玻璃幕墙。 全玻璃幕墙改变了过去着重用玻璃表现窗户、表现建筑、表现质感、表现体型的传统手法,而是更多地利用玻璃透明的特性,追求建筑物内外空间的流通和融合,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玻璃的整个结构系统,使这种结构系统从单纯的支承作用转向表现其可见性,由于这种奇特的效果,各类大型公…  相似文献   

2.
张芹 《上海建材》2000,(6):18-19
全玻璃幕墙是随着玻璃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多样化而诞生的,它为建筑师创造一个奇特、透明、晶莹的建筑提供了条件,全玻璃幕墙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品种的家族,它包括玻璃肋胶接全玻璃幕墙、桁架式(玻璃肋)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拉  相似文献   

3.
全玻璃幕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靳金 《上海建材》1998,(5):15-16
1 全玻璃幕墙概况 全玻璃幕墙是随着玻璃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的多样化而诞生的,它为建筑师创作一个奇特、透明晶莹的建筑提供了条件,全玻璃幕墙已发展成一个多品种的幕墙家族,它包括玻璃肋全玻璃幕墙、点式连接全玻璃幕墙和拉索式全玻璃幕墙。 点式连接全玻璃幕墙也有人称作接驳式全玻璃幕墙。它改变了过去着重用玻璃来表现窗户,表现建筑,表现质感,表现体型的传统手法,而是更多地利用玻璃透明的特性,追求建筑物内外空间的流通和融合。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支承玻  相似文献   

4.
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玻璃幕墙利用玻璃的通透性,应用在各类大型公共建筑中,且已发展成为玻璃肋胶接全玻璃幕墙、桁架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等。文中介绍了点连接全玻璃幕墙的连接方式,详细介绍了索桁架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值和索桁架在不同受力情况下预应力损失值的设计取值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拉杆(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是将玻璃面板用钢爪固定在杆(索)桁架上的全玻璃幕墙,它由玻璃面板、支撑结构以及悬挂在支撑结构上并按一定规律布置的高张拉强度的杆(索)桁架三个部分组成.本文对拉杆(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明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点式连接全玻璃幕墙亦称为点驳接式玻璃幕墙,由三部分组成:玻璃、支承玻璃的结构系统、玻璃与结构系统间的连接构件(驳接头).控制点式连接全玻璃幕墙质量应从幕墙的各种组成构件的加工质量和最终的安装质量着手,因国家至今尚未制定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使得我们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尽快制定出相应的验收规范及标准,来控制点式连接全玻璃幕墙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物通透性,立面常采用全玻璃幕墙。由于面板及其支撑体系都是玻璃,而玻璃是一种脆性材料,因此对全玻璃幕墙的设计和安装需格外谨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并参考国外相关规范,详细阐述了大跨度全玻璃幕墙的几个设计要点:玻璃面板、玻璃肋整体、玻璃肋连接和玻璃肋顶部吊夹等,以期为大跨度玻璃幕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许水金 《建筑技术》2004,35(9):656-657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餐厅部分幕墙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倾斜抓点式肋驳接玻璃幕墙,其构造见图1。面积2000m2,水平倾斜度78°。面板采用双钢化低辐射中空玻璃,肋玻璃采用双钢化夹胶玻璃。抓点系统采用SUS316不锈钢铸造而成(图2)。1倾斜抓点式肋驳接幕墙的特点(1)采用玻璃作为幕墙的支撑结构,幕墙通透性好,结构无锈蚀问题。(2)玻璃幕墙玻璃肋与水平倾斜78°,玻璃肋与钢板连接主要借助于连接面的摩擦力,故对玻璃肋的连接钢板安装技术要求高。(3)玻璃肋玻璃与面玻璃通过抓点驳接系统和结构胶形成完整体系,受力简单明确。(4)玻璃与玻璃肋间通过夹板和…  相似文献   

9.
一、点支式幕墙的现状开放与交流、舒适与自然已成为欧洲公共建筑的发展趋势,点支式玻璃幕墙的特点顺应了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上。点支式玻璃幕墙进入中国建筑业的历史不长,在欧洲已近30年的历史。它是随着玻璃制造业、金属结构的加工技术、密封材料的发展而产生的现代建筑技术,这一体系的最大特点是最大限度的表现了玻璃的通透性,最充分地显示金属材料的结构魅力。它可以按照不同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出独特的结构支撑体系,所以这种体系可以适应不同建筑的需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建筑的语言。点支式玻璃幕墙是将玻璃的固定方式由传统的框接(明框或隐框)变为采用金属栓驳接。一般每块玻璃只需四个固定点,由不同形式的金属受力支撑体系固定金属栓。玻璃可以是单层或是中空的钢化玻璃,  相似文献   

10.
非承重玻璃肋点支承全玻璃幕墙承重索的截面选择、初始预应力取值及玻璃肋稳定分析等设计核心内容缺少相应的研究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通过对非承重玻璃肋点支承全玻璃幕墙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承重索的截面计算和预应力取值理论和玻璃肋稳定分析方法思路,得出了水平风荷载对承重索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以及温度作用对承重索的影响较大、截面不宜随意加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杭州剧院     
《建筑细部》2005,(E05):13-13
杭州剧院位于杭州市武林广场,其点支式玻璃幕墙面积约为2600m^2,正立面采用了方钢管与预张力拉杆支撑体系,两侧面为肋驳接全玻璃幕墙,玻璃采用21.52mm*(10-1.52-10)厚透明钢化夹胶玻璃,点支式幕墙配件采用坚朗250系列,  相似文献   

12.
周勇 《安徽建筑》2003,10(5):27-27
全玻璃幕墙是随着玻璃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的多样化而诞生的,由于它为建筑师创造一些极具个性的建筑提供了条件,因而受到许多设计师的推崇和广泛应用。它改变了过去建筑着重表现体型、线条的传统手法,取而代之是利用玻璃透明、清澈的特征,追求建筑物的通透质感;追求建筑物内外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是将玻璃面板用钢爪固定在张拉索结构的全玻璃幕墙。它由三个部份组成:玻璃面板、张拉索结构、锚定结构。 张拉索是跨越幕墙支承跨度的重要构件,张拉索悬挂在锚定结构上,它由按一定规律布置的高张强度的索或索和连系杆组成。张拉索起着形成幕墙系统,承担幕墙承受的荷载并将其传至锚定结构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点式玻璃幕墙利用玻璃的透明性,追求建筑物内外空间的流通和融合,使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支承玻璃的整个结构系统,使结构系统由单纯的支承作用转向表现其可见性,从而表现出建筑装饰的艺术感、层次感和立体感。自从八十年代罗浮宫采用了点式玻璃幕墙,点式玻璃幕墙技术已被  相似文献   

15.
杨文武 《福建建材》2012,(1):40-43,45
通过厦门某工程的点支式玻璃幕墙玻璃肋支承系统结构设计分析,其计算公式未能在现行规范内全面适用。建立竖向玻璃肋点支承、水平全玻支承系统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根据力学模型计算分析及型式检测,结果表明:该玻璃幕墙全玻支承系统结构是可靠的、有效的。玻璃肋为脆性材料,不同于金属材料,不考虑材料截面塑性发展系数。采用硅酮结构胶或硅酮建筑密封胶对幕墙点支承系统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不同,但对竖向肋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玻璃幕墙的发展幕墙系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全玻璃幕墙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和业主的青睐,特别是在一些商务办公楼或在一些标志性建筑的裙楼位置,为了达到建筑师需要的通透简洁的效果,全玻璃幕墙系统的运用也就变得顺理成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系统也存在较多问题,多见于玻璃肋的自爆及后期维护等。  相似文献   

17.
澳门某工程二期的幕墙总面积达12万m2,11.6 m高的玻璃肋幕墙系统面积约800 m2。该超高玻璃肋幕墙系统采用玻璃肋和玻璃面板分别坐地的构造形式,以确保建筑外观尽可能满足通透简洁的设计要求。由于该项设计超出了JGJ 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AS-1288关于坐地玻璃肋高度限值的规定,通过采取合理的设计构造措施,使该幕墙系统能较好地适应主体结构的变形。经理论分析、幕墙性能试验测试以及工程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超高坐地式玻璃肋幕墙系统能较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王振宇 《安徽建筑》2011,(2):22-23,41
玻璃作为一种现代建筑材料,改变了现代城市建筑的面貌。它巧妙地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文章通过玻璃幕墙和玻璃砖两方面阐释了玻璃这种现代材料的特点及其与现代建筑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开放与交流、舒适与自然已成为欧洲公共建筑的发展趋势,点支式玻璃幕墙的特点顺应了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上。点支式玻璃幕墙进入中国建筑业的历史不长,在欧洲已近30年的历史。它是随着玻璃制造业、金属结构的加工技术、密封材料的发展而产生的现代建筑技术。这一体系的最大特点是最大限度的表现了玻璃的通透性,最充分地显示金属材料的结构魅力。它可以按照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4,(11)
高度500m以上的超高摩天大楼都采用玻璃幕墙,这是由玻璃的待殊性质所决定的。玻璃的透明、轻质、高强、耐久四大特性,使其成为不可代替的墙体材料。超高建筑常采用超白玻璃和sGP夹层玻璃以提高其安全性。本文介绍了几座500m以上的已建成和在建的建筑玻璃幕墙。另一方面,建筑师大胆想象,个性突出,种种奇特的建筑处理手法造就了许多时尚的建筑工程,本文对一些新奇的建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