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由福建省桩基检测技术信息网与省工程建设科技标准化协会桩基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福建省桩基检测技术2003年学术交流会”于2003年10月10日在福州举行。这次会议得到了桩基检测技术信息网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各成员单位大都派了代表参加,到会正式代表39人。省工程建设科 相似文献
4.
5.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土力学术基础工程学术委员会于1995年11月22日至24日在顺德市召开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有来自全省各地的设计、施工、科研、质量监督、检测和大专院校的代表共156人。会议入选论文62篇编成论文集,共分五部,一为综述类,计有论文9篇;二为试验研究、设计计算计13篇;三为施工技术计18篇;四为地基处理与加固计10篇;五为质量检测计12篇。我院末荣工程师和曾繁禹高工合写的“群桩荷载传递的三维非线分析”,笔者的“正多边 相似文献
6.
第八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年会于2007年9月11~14日在上海延安饭店召开。这次会议共有来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设计施工部门等100多个单位的桩基工程领域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中国工程院刘建航院士、江欢成院士、叶可明院士、国内岩土工程知名学者刘金砺、龚晓南、黄绍铭、刘祖德、顾晓鲁、侯学渊、高大钊、张建民、滕延京、陈竹昌等以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上海市力学学会、香港工程师学会等相关学会的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第八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年会于2007年9月11~14日在上海延安饭店召开。这次会议共有来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设计施工部门等100多个单位的桩基工程领域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中国工程院刘建航院士、江欢成院士、叶可明院士、国内岩土工程知名学者刘金砺、龚晓南、黄绍铭、刘祖德、顾晓鲁、侯学渊、高大钊、张建民、滕延京、陈竹昌等以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上海市力学学会、香港工程师学会等相关学会的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9.
《工业建筑》2005,35(3):37-37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础学术委员会与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委员会桩与深基础分委员会拟定于 2 0 0 5年 9月在浙江宁波召开第七届联合年会 ,本次会议的议题为 :1)桩基工程理论与实践 ;2 )讨论《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 94 )的修订方案。现开始征集本届年会论文。应征论文可用手写稿或打印稿 ,字数 (含图表 )不超过 6 0 0 0字 ,但要求文字及图表清晰 ,可供出版社编排。征文一式 3份 ,请于 2 0 0 5年 5月 31日前寄至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 30号 (邮编 :10 0 0 1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 李大展收。论… 相似文献
10.
11.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桩基学术委员会及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协会地基基础委员会桩与深基础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桩基会议,于1994年12月1日至4日在桂林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计110人。 相似文献
12.
13.
第七届桩基工程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9月27日至28日在浙江省宁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金国各地和浙江省的代表共173人。会议其收到论文94篇,论文集《桩基工程技术进展(2005)》选入论文60篇。笔者撰写的“管桩(机械)快速接头的技术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参与撰写的“管桩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均入选。论文集内容包括:桩基工程规范标准、试验研究与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与应用、施工技术与应用、检测技术和复合地基技术六个方面。论文大体反映了我国土力学和岩土工程科技工作者最近两年来在桩基工程方面的研究成果、工程实践经验和新技术研发概况。 相似文献
14.
第七届桩基工程学术讨论会日前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和浙江省的代表共173人。会议共收到论文94篇,论文集《桩基工程技术进展(2005)》选入论文60篇。论文大体反映了我国土力学和岩土工程科技工作者最近两年来在桩基工程方面的研究成果、工程实践经验和新技术研发概况。有21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介绍,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杭州跨海大桥工程南岸施工现场。这次学术会的召开,对促进桩基工程技术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第七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讨论会在宁波市召开@蔡长赓$广州军区建筑设计院 相似文献
16.
17.
本刊编辑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82,(1)
一、国内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倡议,邀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于1982年3月22~2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岩土力学数值分析和解析方法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包括来自全国各大系统的32个单位92人。会议交流论文70篇。会议分成:岩土力学模型与参数选择;岩石 相似文献
18.
19.
别墅倾斜之谜已是 7年前的事了。某外商开发的别墅区 ,基础采用380沉管灌注桩 ,据称外商不了解中国的规定 ,未在开工前申报质量监督手续 ,直到桩基础已施工了 10多幢后才通知质监部门。质监员到现场后还发现有 1幢已浇筑了首层柱。质监部门要求按规定进行动测普查和单桩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受检桩的成桩质量和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事后开发商对抽检数量颇有异议 ,认为其自身的质量控制工作已做得很好 ,每根桩收锤时均有拍照记录 ,施工后的检测数量就没有必要这么多了。而且还要求对已隐蔽的那 1幢别墅的桩基补办验收手续。但质监部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