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醇化方式对烤烟品种翠碧一号(CB-1)片烟醇化效果的影响,对CB-1烤烟在自然、标准和洞库醇化期间的含水率、pH、化学成分含量、碘值和感官质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醇化6~21个月,烟叶含水率和碘值随醇化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pH、淀粉、氮、蛋白质和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和感官质量得分先升后降。洞库醇化的烟叶含水率最低,pH最高,氮、蛋白质、烟碱含量和感官质量总分均高于标准库和自然库醇化,标准库醇化的烟叶碘值高于自然库和洞库醇化。自然库醇化的烟叶适宜醇化期为15~18个月,标准库醇化的为12~15个月,洞库醇化的为18~21个月。标准库醇化的烟叶醇化速度最快,洞库醇化的烟叶保质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植物油在储存过程中氧化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等级的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在常温储存条件下的过氧化值、碘值、茴香胺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Rancimat方法推出的货架期与实际储存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过氧化值与茴香胺值变化趋势相同;碘值变化不明显;在反映油脂氧化程度时过氧化值较茴香胺值和碘值变化更为灵敏;Rancimat方法外推出的货架期与实际储存期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3.
烟叶生物酶活性与其等级和醇化时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云南烤烟K326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醇化时间和等级烟叶中的4种生物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蔗糖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醇化烟叶的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范围分别为4.3~10.3 U、1.7~4.2 U、7.7~18.7 U和0.8~3.8 U.醇化时间对生物酶的活性有较大影响,醇化时间较短的烟叶生物酶活性相对较高,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生物酶的活性逐渐下降.同时,烟叶部位等级与生物酶活性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同醇化时间的烟叶中,中部烟叶(C3F)的生物酶活性均高于上部(B3F)和下部烟叶(X3F),上部与下部烟叶中生物酶活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片烟的醇化质量,降低仓贮成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兴义、贵阳、贵定醇化库,对6个原料基地中部位片烟醇化过程中的相对含水率和p H值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醇化库受自然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全年月平均温湿度较高的醇化库加速片烟的自然醇化速度,缩短片烟自然醇化的时间.2)3个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的相对含水率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跨区域贮存的浓香型和清香型烟叶相对含水率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本地生产、本地贮存片烟的相对含水率的变化幅度.3)片烟醇化过程中,3个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的p H值都持续下降,说明片烟在醇化过程中碱性物质减少,酸性物质增加,其中兴义库的清香型片烟和中间香型片烟p H值下降幅度大于贵阳库和贵定库片烟,但3个醇化库的浓香型片烟p H值降幅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马铃薯作为食材,菜籽油、胡麻油和米糠油3种常用食用油作为煎炸用油,测定不同煎炸温度、不同煎炸时间下3种食用油酸值、碘值、过氧化值,评价不同食用油煎炸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 表明:经过5h的连续加热,3种食用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含量都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增大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碘值随着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增大逐渐下降,3...  相似文献   

6.
醇化烟叶表面可培养微生物的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K326烤烟品种为材料,对不同醇化时间烟叶表面的可培养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这些微生物的种、属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醇化烟叶表面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醇化烟叶表面的细茵主要包括芽孢杆茵和肠杆茵两个类群,其中,芽孢杆菌属的细菌为优势微生物类群.此外,醇化烟叶表面细菌的数量和烟叶部位等级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中部烟叶样品中细菌的数量高于下部烟叶样品,而上部烟叶样品中的细菌数量最少.而真茵的数量和种类与醇化时问和烟叶样品部位等级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以醋酸镍为催化剂快速测定油脂碘值的方法,并与韦氏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下,以大豆油为试样,韦氏法反应30 min时碘值(I)为125.8 g/100 g,反应转化率为99.2%。以醋酸镍作为催化剂,反应10 min碘值(I)即可达到125.9 g/100 g,反应转化率为99.8%。8次平行实验中,韦氏法和醋酸镍催化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299和0.456,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仅为0.81%。因此,醋酸镍催化法测定油脂碘值具有方法准确、操作简便、毒性小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油脂碘值快速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在凹凸棒土载体上的多元(Fe、Cu、La)镍基催化剂用于食用油脂加氢,通过碘值的测定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并讨论了不同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栝楼籽仁的成分,测定了其油的酸价、皂化值和碘值.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了BHA、BHT、VC、VE、VC棕榈酸酯、异VC和PG7种抗氧化剂在标准添加剂量下对栝楼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栝楼籽仁中粗脂肪含量高达51.30%,粗蛋白含量为32.89%,总糖、水分、灰分的含量分别为3.02%、7.64%和2.86%.酸价(KOH)、皂化值(KOH)和碘值(I2)分别为0.78 mg/g、201.97 mg/g和159.55 g/100 g.与不加抗氧化剂(CK)相比,7种抗氧化剂对栝楼籽油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BHA的抗氧化能力比其它6种抗氧化剂强的多.BHT的抗氧化能力略强于PG、VC、异VC、VE和VC棕榈酸酯.  相似文献   

10.
在花椒油中添加 VE考查了紫外光、温度、空气、氧化剂对花椒油碘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紫外光辐射或 0.1%KClO3、空气和0.4%过氧水氧化 3 h,不加 VE花椒油的碘值变化率(△I/IO)比加 VE 的油分别大 3.72%、3.81%、4.72%和 4.25%;100 ℃温度下受热 3 h,不加 VE 花椒油的碘值变化率比添加 VE 大 1.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