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软组合概率神经网络分类器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率神经网络分类器具有学习速度快、易于实现的特点,而且其输出是后验概率, 使得分类器的软组合变得容易。利用概率神经网络的这些特点,提出了软组合概率神经网络分类器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3步:(1)对人脸图像做不完全小波包分解;(2)用包含低频成分的小波子空间图像训练概率神经网络分类器;(3)用模糊积分组合训练好的分类器。将该方法与3种基于矩阵子空间的人脸识别方法在JAFFE、YALE、ORL和FERET 4个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识别精度和CPU时间两方面均优于其他3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积分分类器融合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晓敏  林锦国  梅雪 《计算机工程》2010,36(18):188-190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积分分类器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变换,选取合适的小波基函数及有效的分解层数,提取低频分量系数作为分类特征设计分类器。对原图像采用2DPCA进行特征提取设计另一分类器,采用模糊积分的算法融合2个分类器并得出最终分类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模糊积分能够有效融合分类器的互补信息,提高系统的分类性能,从而提高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融合小波和2DPCA进行贝叶斯人脸识别的方法。对原始图像采用小波分解后,利用2DPCA计算人脸的特征矢量空间。首先对低频子图进行贝叶斯人脸识别,然后对得分前五名的图像再次利用高频子图并行进行识别,通过加权排序得到最后结果。实验表明,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该方法降低了运算量,提高了识别率。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主分量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形成低频小波子图,然后用主分量分析法构造特征脸子空间,将人脸图像在特征空间的投影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由BP神经网络和后验概率转换器构成人脸识别器。针对ORL人脸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粒子群BP神经网络人脸识别算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人脸识别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脸图像进行分析,从中提取有效的特征来识别出人的身份,其关键技术在于人脸特征的描述和模式识别.为此,基于粒子群BP神经网络提出了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形成低频小波子图,然后用离散余弦变换将人脸图像在特征空间中提取,并作为粒子群BP神经网络的输入,由粒子群BP神经网络和后验概率转换器构成人脸识别器.针对ORL人脸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新的人脸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即利用二维经验模态分解方法(BEMD)结合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进行特征量提取,将提取得到的特征量用于人脸识别。该方法将图像通过BEMD算法分解为不同的二维固有模态分量(BIMF),然后将得到的BIMF图像进行分块得到BIMF子区域,对每一个BIMF子区域进行分形盒维数估计,采用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实验选用ORL人脸数据库,实验结果表明,用该算法进行特征量提取的人脸识别方法具有理想的识别效果并提高识别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将小波变换和Fisher判别分析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对经过预处理的标准脸像进行二级小波分解,并将第一级低频子带系数与第二级低频子带的积分投影结果一并作为该图像的一次特征;然后再对其进行Fisher判别分析得到一个低维的特征矢量,同时判别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判别分析中采用了一种"同步对角化类间、类内散布矩阵"的策略,避免了传统FDA求解方法受类内散布矩阵Swth出现奇异的困扰.在YALE和ⅡS两个人脸数据库上进行验证,采用了简单的最近邻分类器,结果表明该方法产生的识别性能优于传统的Eigenfaces和Fisherfaces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和最近邻凸包分类器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二维小波变换提取人脸图像的低频特征,然后采用最近邻凸包分类器对该特征进行分类.二维小波变换是提取图像特征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保留原始图像的主要特征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图像维数;最近邻凸包分类器是一种以测试样本点到各类别训练样本凸包的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的分类算法.本文将这两项技术相结合在ORL人脸识别数据库上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光照对人脸识别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小波变换和光照补偿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将人脸图像的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分离,在小波变换的低频子带上分别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和对数变换,将处理后的低频子带进行融合构成新的低频子带。接着对高频子带进行阈值去噪后乘以一个标量,构成新的高频子带。最后利用小波逆变换重构出新的人脸图像并利用PCA算法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削弱光照的影响,提高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主动外观模型AAM(Active appearance model)方法的人脸识别方法。先采用平移不变小波分解图像获得低频系数,把低频系数作为图像的纹理表示,能更充分表征人脸面部的纹理特征。然后采用增量子空间学习算法更新训练样本的特征空间,通过实时对模型的更新和学习,实时更新特征空间更有效地描述样本图像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最后把提取的面部特征点信息作为每个人脸的特征向量,根据最近邻分类器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洪志  邓琨  姚璐  赵蕴龙 《计算机应用》2009,29(11):3037-3039
在原始相对梯度算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相对梯度算子,并将它与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或者二维Fisher线性判别分析(2DFLD)相结合,形成一种基于改进相对梯度算子的人脸识别算法。在AR库和Yale_B库上的实验表明,基于改进相对梯度算子的人脸识别算法对人脸图像的光照、表情等变化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识别准确率明显高于只用2DPCA或2DFLD进行特征抽取的人脸识别方法,以及基于原始相对梯度算子的人脸识别算法。同时采用三种不同大小的窗口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当窗口大小为3×3时,识别效果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12.
二维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基于整体脸的方法,保留人脸部件之间的拓扑关系.而非负矩阵分析是基于局部特征的识别,是通过提取局部信息来实现分类.文中将两种思想的优点融合在一起,提出非负二维主成分分析.该方法改善传统非负矩阵分解只是从矩阵分解的角度考虑,没有加强分类的问题.此外,该方法在矩阵分解之前不需要将图像矩阵转换为图像向量,能快速降低鉴别特征的维数.在ORL和FERET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其它方法,且更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指出在二维主成分分析中,特征向量的任意两个分量之间是相关的,并给出此相关性的数学表达,进一步提出最小化相关性的二维主成分分析。该方法改进二维主成分分析的目标函数,最大化特征向量间总体散度的同时,最小化特征向量各分量间的相关性。最后,在Yale标准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有较强的特征抽取能力,在识别性能上优于二维主成分分析及对角二维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包融合+2DPCA方法,先对图像进行二层小波包分解,再选取最利于判别分类的4幅高频子图进行融合,将融合子图与低频子图分别进行2DPCA降维和特征提取,最后进行决策级融合,得到识别结果。在Yale和JAFFE标准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能有效提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Gabor不确定度的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继华  王仕民  郭帆  余敏 《计算机应用》2011,31(9):2502-2505
多尺度Gabor特征的维数和数据量过大,不适合在ARM板上直接实现完成。利用计算每个尺度Gabor特征不确定度并采用加权融合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图像维数和数据量过大的难点。加权融合过程包括多尺度Gabor特征的提取、不确定度权值的计算和加权融合过程;同时使用了类Haar特征提取人脸、利用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对人脸图像进行降维。基于EELiod 270嵌入式开发平台,使用ORL和Yale图像库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并与其他人脸识别算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保证识别率的同时,算法运算量大幅度下降,且实时识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单样本手掌静脉识别率较低的问题,研究了一种结合手掌静脉2DPCA特征和分区LBP特征的识别方法。利用图像重采样和奇异值扰动方法生成虚拟样本,利用2DPCA从生成的虚拟样本图像上提取静脉特征进行识别;利用LBP从原单样本手掌静脉提取分区特征进行识别;利用决策层融合方法将以上两种方法进行融合。在Poly U手掌静脉库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手掌静脉的单样本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7.
CCLDA算法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进行处理,该算法易造成数据维数很大,计算量复杂并容易出现“小样本”等问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2DPCA和CCLDA相结合的协同处理方法并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并且在ORL和XM2VTS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识别效果上有比以往的算法更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a novel subspace method called diag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DiaPCA) is proposed for face recognition. In contrast to standard PCA, DiaPCA directly seeks the optimal projective vectors from diagonal face images without image-to-vector transformation. While in contrast to 2DPCA, DiaPCA reserve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variations of rows and those of columns of images. Experiments show that DiaPCA is much more accurate than both PCA and 2DPCA. Furthermore, it is shown that the accuracy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by combining DiaPCA with 2DPCA.  相似文献   

19.
一种产品的设计、制造、流通、使用、维修乃至报废的全生命周期都将产生大量信息。针对产品生产、供应链、使用、维修、回收全过程跟踪管理和追溯产品信息问题,本文提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将智慧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追溯;设计静态智慧信息节点应用于轮毂生产和物流全过程的跟踪和追溯;设计全智慧信息节点用于车轮运行状态的检测和报警;通过智能化采集技术快速获取产品信息,并完善产品使用信息,实现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的统一管理,并为产品的报废回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 multi-objective 2-dimensional vector packing problem is presented. It consists in packing a set of items, each having two sizes in two independent dimensions, say, a weight and a length into a finite number of bins, while concurrently optimizing three cost functions. The first objective is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number of used bins. The second one is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maximum length of a bin. The third objective consists in balancing the load overall the bins by minimi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ximum length and the minimum length of a bin. Two population-based metaheuristics are performed to tackle this problem. These metaheuristics use different indirect encoding approaches in order to find good permutations of items which are then packed by a separate decoder routine whose parameters are embedded in the solution encoding. It leads to a self-adaptive metaheuristic where the parameters are adjusted during the search proc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strategies is assessed and compared against benchmarks inspired from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