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酵调味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控制技术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是发酵调味品中最大的安全隐患,研究其检测和控制技术是发酵调味品安全控制的重点。文章论述了发酵制品黄曲霉毒素检测控制的重要性及相关的技术,分析了发酵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浅谈发酵调味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酵调味在原料贮存、制曲、发酵等过程中产生黄曲霉毒素,是重大食品安全隐患.黄曲霉毒素能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有效控制发酵调味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郫县豆瓣是中国传统发酵调味品,在郫县豆瓣生产过程中,会受到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为了解黄曲霉毒素B1污染现状及季节变化对豆瓣受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给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郫县豆瓣食品安全水平。该研究通过不同渠道采集郫县豆瓣共296批次,其中在春、夏季节和秋、冬季节分别为124批次和172批次,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其一年总体平均含量为3.311μg/kg,合格率为94.60%;在春夏季节其平均含量为3.566μg/kg,合格率为92.74%;秋冬季节其平均含量为3.057μg/kg,合格率为96.47%。郫县豆瓣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总体不容乐观,但在秋冬季节郫县豆瓣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比春夏季节豆瓣中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轻,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对黄曲霉毒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发酵豆瓣中黄曲霉毒素B1的防治、检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调味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和M1的方法。对四种调味品进行加标回收和精密度实验,黄曲霉毒素的回收率均在85%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7%~4.82%。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重现性好,可以满足调味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川菜之魂——郫县豆瓣是中国传统地域特色发酵调味品,黄曲霉毒素B1作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重点,一直受到各方的重视。为了解郫县豆瓣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现状,提高郫县豆瓣食品安全水平,研究从不同消费渠道分别采集密闭和散装样品124批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其平均含量为3.566μg/kg,检出率为96.77%,合格率为92.74%。黄曲霉毒素B1污染郫县豆瓣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但大型商超和批发市场可作为城乡居民购买首选之地,谨慎对待农贸市场中销售的非知名企业散装产品。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对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及其毒素污染常发生于乳制品中,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均可有效地吸附去除黄曲霉毒素。就黄曲霉毒素、乳酸菌生物防治作用、乳酸菌对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治作用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进行综述,为提高我国发酵乳制品的卫生安全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这种物质长期存在于人类食品以及动物的饲料中,导致食品或者是饲料被污染。人类食用被污染的食品会造成急性中毒或者是慢性中毒现象,严重情况下会引发肝脏坏死出血,导致人类出现肝癌。这种物质是一种天然的毒素,食用普通的食品烹调方法不会降低其在食品中的含量,最佳的控制方法就是避免食用污染的食品。发酵调味品生产中主要使用的是曲霉菌,一定程度上给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生产用菌程度不同就会  相似文献   

8.
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混合发酵生产豆瓣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为响应值做响应面和等高线,考察了制曲时间、制曲温度、米曲霉/植物乳杆菌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曲温度为30.81℃;制曲时间为104h;米曲霉与植物乳杆菌的比值为4:1.并将最佳条件下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与米曲霉单一发酵时进行了对比,体现混合发酵法在抑制豆瓣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甜面酱是一种营养丰富群众喜爱的调味品,也是酱渍小菜的主要原料。 传统工艺生产的甜面酱,是天然发酵酿制而成的。酱质浓郁、芳香,滋味鲜甜醇美。但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野生菌大量繁殖,很难避免产生黄曲霉毒素B_1污染和对人体有害的青绿霉菌同步生长,这是传统工艺的最大缺点。  相似文献   

10.
对几株从发霉粮食中分离出的黄曲霉菌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发酵培养和产毒能力的HPLC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分离菌株均为黄曲霉菌株且含有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关键基因aflR;黄曲霉菌株之间产毒能力差异巨大:黄曲霉菌株3.4408产毒量最高,黄曲霉菌株HDWS产毒量最低,黄曲霉菌株3.2572甚至不产生黄曲霉毒素;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中部分黄曲霉菌株产生4种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AFG2,黄曲霉菌株HDWH只产生黄曲霉毒素AFB1、AFB2。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发霉粮食中分离出数株黄曲霉菌菌株,并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了探究分离菌株与黄曲霉标准菌株之间产毒能力的差异,通过对分离菌株和黄曲霉标准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和HPLC测定,分析确定产毒能力。结果表明黄曲霉菌株之间产毒能力差异巨大:黄曲霉菌株3.4408产毒量很高,黄曲霉菌株HDWH产毒量很低,黄曲霉菌株3.2572甚至不产生黄曲霉毒素;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中部分黄曲霉菌株产生四种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AFG2,黄曲霉菌株HDWS只产生黄曲霉毒素AFB1、AFB2。  相似文献   

12.
中高温大曲中黄曲霉的分离鉴定及其安全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手段从中高温大曲中分离纯化得到黄曲霉菌株NJSYS-15。通过菌落观察、镜检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得知其为黄曲霉属;利用AFPA培养基验证其产毒能力,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其产黄曲霉毒素B1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其在液态发酵进行到9 d时,黄曲霉毒素B1达到最高值13.6μg/kg。在进行固态模拟发酵时,黄曲霉菌株的接种量加大至10‰,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3.2μg/kg,仍在国家标准限制以内。  相似文献   

13.
酱油起源于我国,历史悠久,不但是东亚各国的主要调味品,而且已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性食品,因此深为有关中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逐渐阐明了它的生理活性的机能。近日在我国报刊上曾报导过酱油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或说酱油中含致突变性物质,导致胃癌等等,引起了部分人的疑虑。笔者愿就这两个问题,综合中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提出酱油是安全性非常强的见解,或对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有所研益。If油用曲霉并非黄曲霉毒素产生苗1961年所发现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今日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酱油及酱是使用与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ASp…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能够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提取主要降解成分,并对其降解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对发酵液进行酶的提取,并对酶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确定种子培养基培养12h,发酵24h后,采用65%硫酸铵沉淀后的酶活性最大,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达到80.25%。结论: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菌株于40℃下种子培养12h,发酵24h,经过65%硫酸铵沉淀得到粗酶提取液,其蛋白含量为532.9μg/mL,与黄曲霉毒素B1反应72h后酶活最大,对毒素的降解率可达到81.23%,并且经过全波长扫描得到此酶在240~267nm有最大吸收峰。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产黄曲霉毒素曲霉菌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发酵豆酱中。以黄曲霉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nor-1基因作为靶标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以含nor-1基因的质粒为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将其应用于豆酱发酵过程中nor-1基因的动态监测,并与传统平板培养法测定产毒曲霉菌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两检测方法呈较好的相关性,Pearson等级相关系数为0.808,P=0.098。灵敏度及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达10CFU/mL,特异性针对含nor-1基因的曲霉菌。所建立的方法检测时间短,仅6h即能完成整个过程,相比传统平板培养法,具有优势。该研究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快速、灵敏、准确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检测豆酱中黄曲霉毒素相关基因nor-1,能够在黄曲霉毒素产生前期,对产毒曲霉菌污染状况进行监测以更好控制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提高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植物乳杆菌CGMCC1.103对寄牛曲霉及黄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B1有抑制作用,通过将植物乳杆菌CGMCC1.103与米曲霉沪酿3.042混合接种后的孢子活菌计数与酶活的变化来探讨植物乳杆菌CGMCC 1.103对米曲霉沪酿3.042孢子生长的影响,研究将2种菌混合发酵生产豆瓣以控制其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降解黄曲霉毒素B1酶的提取及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能够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提取主要降解成分,并对其降解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对发酵液进行酶的提取,并对酶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确定种子培养基培养12h,发酵24h后,采用65%硫酸铵沉淀后的酶活性最大,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达到80.25%.结论: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菌株于40℃下种子培养12h,发酵24h,经过65%硫酸铵沉淀得到粗酶提取液,其蛋白含量为532.9μg/mL,与黄曲霉毒素B1反应72h后酶活最大,对毒素的降解率可达到81.23%,并且经过全波长扫描得到此酶在240~267nm有最大吸收峰.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品之一,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对人体有益的健康功能为人们所喜爱。茶叶在生长、采摘、加工、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毒素是世界上已知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存在极大威胁。黄曲霉毒素主要有四种常见的亚型,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毒性最大的黄曲霉毒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致癌物。因此评估茶叶中是否存在黄曲霉毒素及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综述了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致病机理,以及茶叶中可能产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和黄曲霉毒素在茶叶中的检出情况等,并探讨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潜在风险,为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喝普洱茶致癌"、"普洱茶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等言论时有传出,引起市场以及饮茶人恐慌。本文对普洱茶中黄曲霉污染状况以及近年来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黑曲霉等优势菌群不仅会抑制黄曲霉的生长及产毒,还可降解其毒素,但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抑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同时,普洱茶由于含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对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潜在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可能来自于鲜叶采摘、产品加工、产品流通及仓储等各生产环节的外源性污染。随着质量安全意识的日益提升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洱茶的质量安全风险管控越来越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清洁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普洱茶真菌毒素污染风险也必将得到越来越有效的控制,广大消费者可不必为此忧心。  相似文献   

20.
酿造食品中是否有黄曲霉毒素,这要作具体分析.一般来说,酿造食品多是对其原料进行灭菌后,接入人工培育的纯菌种发酵制成的.只要生产管理良好,就不会有黄曲霉菌污染,当然不会有黄曲霉毒素产生.日本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