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3种关于羊毛与桑蚕丝混纺织物定量分析的方法,即75%硫酸法、浓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并指出了75%硫酸法对羊毛损伤较大的问题。文中探讨了浓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的羊毛纤维质量修正系数,并采用75%硫酸法、浓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测试了羊毛与桑蚕丝混纺针织面料及梭织面料中羊毛的含量。结果表明:浓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对羊毛纤维质量损失影响较小;对于羊毛与桑蚕丝混纺针织及梭织面料,浓盐酸法及甲酸-氯化锌法测得羊毛含量与面料实际配比比较接近,而硫酸法测得羊毛含量与真实配比相差较远,且羊毛损伤较大,可以采用浓盐酸法或甲酸-氯化锌法代替75%硫酸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弥补手拆法-二甲基甲酰胺法和二甲基甲酰胺-甲酸/氯化锌法在棉/粘纤/氨纶混纺产品定量分析上的不足,采用甲酸/氯化锌-二甲基甲酰胺法对此类混纺产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棉/粘纤/氨纶浅色系混纺样品进行定量分析便捷可行,且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75%硫酸法、氯化钙/乙醇法、硝酸钙法和甲酸/氯化锌法对羊毛/桑蚕丝混纺产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讨了4种方法不同的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钙乙醇法、硝酸钙法和甲酸/氯化锌法的实测含量与实际含量较接近,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分别使用0.5mol/L次氯酸钠法、75%硫酸法、甲酸/氯化锌法对11种配比的毛粘试样和普通样品进行试验,分析在一定范围内可优先选择的试验方法。结果如下:羊毛含量>25%时,建议采用0.5mol/L次氯酸钠方法;羊毛含量<25%时,建议优先采用甲酸/氯化锌的方法。75%硫酸法适用范围较小,适用于毛含量<25%的浅色样品。  相似文献   

5.
依据GB/T 2910.1—2009、GB/T 2910.6—2009和SN/T 3315.4—2012,采用甲酸/氯化锌法、60%硫酸法和手工拆分法对C/CVP交织物进行定量分析比较试验。依据CNAS-TRL-002:2020和JJF 1059.1—2012,详细分析3种试验方法条件下测量不确定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60%硫酸法的精密度要优于甲酸/氯化锌法,3种试验方法结果的不确定度之间存在差异,甲酸/氯化锌法的准确度要优于60%硫酸法,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来源是操作复现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A类)。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桑蚕丝/羊毛混纺产品的三种定量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40℃甲酸/氯化锌法和70℃甲酸/氯化锌法对浅色产品适用,深色产品不适用,75%硫酸法(40℃)对浅色、深色产品都能适用。  相似文献   

7.
现行标准中涉及的丝/毛定量分析方法有5种,为了从中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法,选用不同风格的丝/毛面料,用手拆法、甲酸氯化锌法、59.5%硫酸法、75%硫酸(室温)法和75%硫酸(40℃)法进行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59.5%硫酸法、甲酸氯化锌方法和手拆法的测试结果差异在1%以内;75%硫酸法在40℃条件下,羊毛的测试值比前三种方法的差异偏大,在2%以内;75%硫酸法在25C条件下的测试结果与其他方法的偏差较大,有些达到3%以上。该研究表明,在进行丝/毛面料定量分析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GB2910.18-2009的硫酸法和FZ/T01112-2012的甲酸/氯化锌法规定的羊毛/桑蚕丝混纺织物定量分析对深色样品存在不完全溶解的问题,本文利用保险粉,对85/15的羊毛/桑蚕丝深色面料先褪色,后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为使用保险粉褪色对样品的损伤可忽略不计,对实验数据不会造成影响;褪色后使用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实测混纺比例比褪色样品的准确性高;甲酸/氯化锌法比硫酸法的实测值更为接近已知样品的混纺比。  相似文献   

9.
羊毛/桑蚕丝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有75%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本文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准确性,试验表明,甲酸/氯化锌法对羊毛基本没有损伤,所得结果更接近真值,且用时较短,可在日常检测过程中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快速地定量分析纤维素纤维/氨纶针织产品,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了20%盐酸法定量分析纤维素纤维/氨纶针织产品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20%盐酸法中氨纶质量修正值d=1.00;20%盐酸法试验标准偏差小于手工分解法和N,N-二甲基甲酰胺法;其试验结果较手工分解法和N,N-二甲基甲酰胺法更准确。  相似文献   

11.
目前羊毛、桑蚕丝的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主要采用GB/T2910.18—2009中的75%硫酸法和FZ/T01112—2012中的甲酸氯化锌法,但浓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配制及使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浓盐酸法,将浓盐酸法与GB/T 2910.18—2009中的75%硫酸法、FZ/T01112—2012中的甲酸-氯化锌法方法进行对比,测试羊毛与桑蚕丝不同混纺比例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结果表明,采用浓盐酸法测试羊毛与桑蚕丝混纺产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浓盐酸法溶解桑蚕丝时对羊毛的损伤较小,试验误差最小,结果重现性最好,且试验时间较短,易操作。  相似文献   

12.
葛元宇  王洋 《中国纤检》2014,(21):66-69
本文采用甲酸/氯化锌法、硫酸法和混酸法三种方法对不同混合比例的棉/莱赛尔样品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适合棉/莱赛尔混纺织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棉/粘胶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粘胶混纺产品定量分析可以采用化学溶解法和细度仪分析法,选用甲酸/氯化锌和59.5%硫酸对棉/粘胶混纺产品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利用显微投影计数法对该产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甲酸氯化锌对棉纤维的损伤较大,所测棉纤维的含量偏低;纤维细度仪法测量棉/粘产品时,测试纤维根数越多,测试结果越准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羊毛和丝的混纺产品进行化学定量分析,采用了甲酸/氯化锌溶液的方法,计算出了羊毛的质量修正系数,合理性分析表明该质量修正系数是切实可行的;与GB/T2910—1997中的75%硫酸溶液检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甲酸/氯化锌溶液法的测试结果稳定、精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甲酸/氯化锌法、60%硫酸法、近红外光谱法、显微投影法4种方法在丝光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甲酸/氯化锌法和近红外光谱法都无法用于丝光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定量分析,60%硫酸和显微投影法用于丝光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定量是可行有效的。同时对投影法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分别选用甲酸氯化锌、59.5%硫酸、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混合液和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4种试剂对牛角瓜纤维/粘胶纤维的混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上述4种方法均可以进行牛角瓜纤维/粘纤混纺产品的定量检测,其中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法测试结果准确度高,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建议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不同清洗方式对棉粘胶混和物产品化学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选择两种质控样分别用40℃甲酸/氯化锌法、70℃甲酸/氯化锌法、盐酸法和59.5%硫酸法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了各方法分别用玻璃砂芯坩埚抽滤清洗方式和网筛过滤清洗方式所得数据。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网筛过滤清洗方式试验数据复现性差,测试结果易偏离真实值;玻璃砂芯坩埚抽滤清洗方式试验数据准确,复现性好。推荐使用玻璃砂芯坩埚抽滤清洗方式进行棉粘胶混和物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用羊毛和丝在甲酸/氯化锌溶液中溶解性能不同的原理,用甲酸/氯化锌溶液溶解已知混纺织物中的丝纤维,通过试验得出了羊毛与桑蚕丝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的甲酸/氯化锌溶液溶解浓度、时间、温度等试验条件,并与现有方法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甲酸/氯化锌法对羊毛/丝混纺产品进行化学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羊毛和丝在甲酸/氯化锌溶液中溶解性能不同的原理,用甲酸/氯化锌溶液溶解已知混纺织物中的丝纤维,通过试验得出了羊毛与桑蚕丝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的甲酸/氯化锌溶液溶解浓度、时间、温度等试验条件,并与现有方法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甲酸/氯化锌法对羊毛/丝混纺产品进行化学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各国对于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所不同,常用的有化学分析法、纤维投影法和手工分离法等。选用甲酸/氯化锌、59.5%硫酸、37%盐酸对棉/莱赛尔、棉/莫代尔、棉/粘胶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利用显微投影法对上述产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上述方法均可以进行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判定,其中化学分析法的测试准确性高于显微投影法,化学分析法中37%HCl法实验结果一致性好,操作方法较简单方便,建议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