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反褶积是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的主要方法,其基本思想可以应用于梁板式高桩码头桩基检测信号处理中。通过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高桩码头群桩结构,以低应变反射波法为检测手段,利用反褶积方法对测桩信号进行处理。数值结果表明,反褶积方法可以有效还原桩身实际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面板激振等操作较为方便的检测方式下缺陷信号不易识别的问题,为高桩码头的方便、快捷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CFG桩是常用的建筑地基处理方式之一,在工程实践中经常出现桩身完整性缺陷、桩长不足、桩底存在沉渣或空隙等质量问题,如何有效检测成桩质量成为工程建设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安徽省某工程CFG桩检测实例,在难以钻芯检测的情况下,对低应变法和钻孔摄像法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技术特点,为后续CFG桩检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主要阐述了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检测工程中的应用。对同一桩分别进行低应变反射波法和钻芯法检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是桩基完整性检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准确、快捷、无损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用低应变检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已经在各种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病房楼工程桩基检测为背景,通过以不同的检测设备测试所得出的测试结果,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用低频设备检测长桩,其数据真实、可信,使低应变在工程检测中得到了很好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用低应变法检测桩基完整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就收集资料、处理桩头、激振方式、分析结果、收集保存数据等方面分析,并结合有关地质资料和施工记录作出对桩的完整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低应变动力检测技术是集波动理论、动态力学测试、信号处理和桩基工程与一体的综合检测技术,因其经济、快捷和抽检比例高的优势,已成为桩身完整性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解行业整体水平和推动检测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检测中心采用能力验证这种国际通行的技术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文小全 《硅谷》2010,(23):180-180,35
对宜春取土成孔柱锤夯扩成桩的CFG桩复合地基按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方式检测承载力是合理的、必要的。但由于一些监督部门、监理部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往往在判断不同施工工艺成桩的检测时,所掌握的尺度不一样,仍要求套用规范对这类取土成孔柱锤夯扩成桩进行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就值得商榷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何宇  李学斌  袁远 《材料导报》2017,31(Z1):139-144
对高速铁路用Cu-Mg合金接触线进行了热变形模拟试验,试验结果显示,Cu-Mg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在400℃时主要以加工硬化为主,而在500℃以上时,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均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加工软化特征,且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低,加工软化特征越明显。结合铜镁合金热变形模拟试验的结果和Arrhenius双曲正弦函数,建立了铜镁合金的本构方程。通过Deform 3D软件平台,并利用铜镁合金的本构方程,对高速铁路用Cu-Mg合金接触线连续挤压生产过程进行了3D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对比模拟结果与生产试验结果可知,两者的温度场分布基本一致,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了验证。此外,结合3D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对高速铁路用Cu-Mg合金接触线连续挤压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分层缺陷进行了分析,认为Cu-Mg合金接触线连续挤压成形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分层缺陷是由于连续挤压过程中正压力异常分布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袁野 《中国科技博览》2011,(10):309-309
低应变反射波法是桩身完整性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野外采集快速、方便;测试资料分析精确;费用低廉等优点,是公认的桩基工程成桩质量检有的有效方法,可为基桩质量检查的分类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应用原理,并结合我市某实际工程,对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鉴于反射波法在低应变检测中主要受较大长径比、桩侧土剪切模量及微小缺陷、桩顶非裸露自由等条件限制存在的局限性,而小波变换时频特性优良,适用于基桩检测信号中探测奇异成分,故通过建立三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对模拟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后发现:对顶部裸露自由桩,小波变换可获取微小桩底或缺陷反射,可减小长径比、桩侧土剪切模量、缺陷面积的限制;通过平台激振,使平台在有效尺寸范围内实现对桩底的深度检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法,并主要介绍了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基桩质量检测波形的因素,运用应力波反射法检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具有检测速度快、费用低、便于全面普查桩的质量、判别桩的完整性和质量缺陷,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对强夯地基质量的检测效果,该研究设计了基于声波透射法的大面积强夯地基检测方法。根据实际工程条件选择检测设备并分析检测原理,通过声测管布置平测各检测剖面,并统计声学参数存在异常的声测线;然后检测声测管存在弯斜的区域,在修正管斜数据的基础上剔除突变的声测线;选取声速、波幅等声学参量,判定强夯地基质量。根据试验可知,在5-7基桩单桩检测中,该桩在5m处存在严重缺陷,集中在1号声测管周围,缺陷投影位置与大小与声波和低应变曲线特征相一致,检测结果与开挖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从而证明了该文因具有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肖仁成  赵锡宏 《振动与冲击》2006,25(3):147-149,154
经长期对桩的承载力的现场测试研究发现,动力打桩公式在测试贯入度时无法考虑土体对桩的影响,而“低应变”法的击振能量太小,同时要计算“参振系统”的参振土体的质量,特别是,该计算方法又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高应变”法对一般单桩的击振能量:赶大导致桩士系统进入较大的塑性破坏。因此,采用一维单自由度模式分析系统最小击振力,利用一维杆件振动模式导出桩土系统的0阶与1阶振动频率(准静态),得出桩顶振动位移与桩土系统最小击振力的函数关系,能够克服“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存在的缺陷。实践检验表明,所提出的测试方法能较好地解决桩基础承载力测试的工程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原理,通过该方法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检测中应用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在现场检测中影响桩身缺陷反射信号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低应变法检测桩基完整性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入手,结合检测实践经验,着重探讨在低应法检测桩基完整性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准备工作、实际操作等环节。即如何做好测试工作“事前”、“事中”控制,确保检测工作规范进行,以期采集到反应桩身质量情况的真实、有效数据,为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判定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7.
用振动与冲击方法检测桩或桥墩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建筑的基础需要桩、建桥需要桥墩,它们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桩或桥墩建造好以后必需进行检测,并进行评价,如:完整桩(无缺陷);基本完整桩(有轻微缺陷,不影响正常使用);缺陷桩(有明显缺陷,如隔层、断口……);严重缺陷桩(有严重缺陷,如断桩……)。对于后两种必需采取补桩措施,并且对补桩也要进行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在桩上进行建筑施工。我国应用振动与冲击方法检测桩已近20年了,方法也日益成熟,现已被认可并作为工程技术规程的有:1 反射波法图1所示为反射波法现场仪器配置示意图,此法能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推定…  相似文献   

18.
王世泽 《硅谷》2013,(2):175-176
讨论桥梁基桩工程中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法,以及实际应用过程中基桩缺陷的判定,并以"二七长江大桥配套工程Ⅳ标"部分基桩为实例对桩基缺陷和完整性进行判别及分析,简要总结了对缺陷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激光超声技术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压缩的增强型激光超声检测方法,并将其用于金属表面裂纹检测。该方法结合激光束空间分布调控技术,激发线性调频超声表面波信号,进一步利用匹配滤波算法对线性调频激光超声表面波信号进行脉冲压缩,可大幅度提高激光超声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建立空间调制激光超声数值计算模型,研究线性调频激光超声信号激励方法;基于数值模拟获得的线性调频激光超声检测信号,开发基于匹配滤波器的激光超声脉冲压缩信号处理方法;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表面裂纹缺陷与不同空间调制情况下的脉冲压缩信号效果,探究该方法对于激光超声检测信号信噪比的增强能力,并最终通过试验验证。结论表明,基于脉冲压缩技术的增强型激光超声检测方法,可以大幅度抑制噪声信号,提高针对金属表面裂纹的缺陷检测能力,解决激光超声无损检测信噪比低,灵敏度差的问题,也为该方法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甘肃长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4#建筑物基桩低应变、基桩静载荷试验为研究对象,运用桩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桩基低应变,得出机械成孔灌注桩桩体的桩身强度和完整性,并采用施工现场静载荷试验,得出了混凝土灌注桩的竖向承载力、沉降量变形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于相似工程的基桩检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为类似条件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