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烹饪食物的常见方法主要有熘、炒、炖、煮、烤等,不同的烹饪方法烧制的菜肴味道不同,而且对食物营养成分造成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提高对食物内部营养成分的利用,本文将对不同烹饪方法对食物营养成分造成的影响及食品营养保护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烹饪过程是指将烹调原料加工烹制成色、香、味、形、质俱佳的食物,又能使食物易于人体消化吸收,达到合理营养,保障身体健康,满足人们在饮食方面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过程。但是,食物中营养往往是被食物的组织所包含。通过烹调,食物中部分营养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解,如淀粉加热后变化为糊精,部分淀粉分解成双糖。又如蛋白质受热会凝固变性,其中一部分蛋白质会分解成肽和各种氨基酸,若溶解于汤中,便形成胶蛋白,更利于消化吸收。加热也可使植物性细胞壁破坏,水溶性物质浸 相似文献
3.
4.
五种豆科野菜的营养成分和烹饪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扬州市郊的5种豆科野菜紫苜蓿、南苜蓿、鸡眼草、大巢菜和歪头菜的水分、蛋白质、糖类、VB1、VB2、VC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这5种野菜的VB2和VC的含量高于一般食物原料。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蒸、煮、油炸、微波等4种不同烹调方法对番薯感官品质及淀粉、Vc、还原糖、蛋白质、花青素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生番薯相比较,各种烹饪方法均导致番薯营养物质的损失,尤以油炸损失率最高;煮法中番薯部分营养成分流入汤汁中,而蒸法和微波能较好地保持番薯的营养品质。仅从营养成分保持而言,微波是番薯最佳的烹饪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烹饪的王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名扬海内外。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与世界各国各民族饮食烹饪相比较,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当代烹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继承前辈烹饪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需要努力改革创新。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营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只有营养合理,各种营养经过合理的搭配和烹调,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昧佳肴,人们食之才会健康。但传统习惯中,由于营养观念淡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烹饪方式对海参体壁营养成分的影响,将鲜活海参分别使用常压烹饪、高压烹饪、重汤烹饪方式进行烹饪。对比不同烹饪方式下海参外观、体壁组织变化、海参失水率、失重率、收缩率、海参体壁营养成分及海参体壁质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高压烹饪组海参体壁水分、水溶性蛋白、胶原蛋白、多糖含量分别为84.27%、0.58%、1.73%、0.76%、2.73%,常压烹饪组海参体壁水分、水溶性蛋白、胶原蛋白、多糖含量分别87.58%、0.36%、1.92%、1.92%,重汤烹饪组海参体壁水分、水溶性蛋白、胶原蛋白、多糖含量分别为86.62%、0.46%、1.82%、0.81%。重汤烹饪组在海参体壁水分、水溶性蛋白、胶原蛋白、多糖含量上介于高压烹饪组、常压烹饪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重汤烹饪下的海参体壁组织较为完整,体壁营养成分保留较多,且对海参体壁的质构影响较小,符合海参烹饪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讨烹饪方式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及相应的优化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将研究不同烹饪方式如何改变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此外,本文还将探讨如何选择适当的烹饪方式,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食品的营养价值,提供有关烹饪方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分析不同烹饪方式对骨膳食营养成分保留度的影响,研究选取从某大型生鲜超市采购回来的带肉牛骨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油煎、低温烹饪和水煮三种不同的烹饪方式烹调牛肉,对比了不同烹饪方法烹调后牛肉质量损失率、蛋白质损失率、脂肪损失率、卵磷脂损失率、钙损失率情况以及感官品质评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低温烹煮后牛肉质量损失率最低,仅为32.74%;牛肉中的蛋白质损失率仅为9.78%;牛肉中的脂肪损失率相对较低,为47.82%左右;同时牛肉中卵磷脂成分保留度较高,钙损失率最低;同时,采用低温烹饪的方法加热牛肉无论在色泽,还是在味道和气味等感官品质评分均高于油煎和水煮,说明低温烹饪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骨膳食营养成分保留度,而且具有较高的感官品质评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对食物健康、食物营养的关注度也进一步提升。不同食物所蕴含的营养价值各不相同,采用科学的烹饪方式,能避免过度损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确保人们食用安全。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科学的烹饪方式在保护食物营养价值中的作用,为食物加工烹饪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指出科学合理膳食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强调烹饪是合理膳食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烹饪方法的科学合理应用,可以兼顾食物的营养与美味。本文就烹饪与食物中营养素展开讨论,简要概述了常用烹饪方法对营养素的作用与影响,并提出了减少烹饪过程中营养素流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烹饪是每个家庭必须进行的日常工作之一,在烹饪过程中,控制食物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将原材料通过烹饪加工成美味可口的食物,确保营养价值丰富,并控制和降低不安全因素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了烹饪过程中影响食物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减少食物原料烹饪过程中的营养素损失,提高食物营养价值,本文研究了食物烹饪过程中营养素损失类型,并从烹饪方法、食物初步处理、烹饪过程3个方面研究了食物原料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控制措施,进一步减少了烹饪过程中食物营养素的损失,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为探明花椰菜不同品种类型间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差异及烹饪对其影响,采集白花菜、松花菜、青花菜以及罗马花椰菜四种花椰菜样品,检测其维生素C、总胡萝卜素、总黄酮、总酚等营养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研究水煮、蒸制、微波及清炒烹饪过程对其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椰菜不同品种类型间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具有较大差异,其中罗马花椰菜中维生素C、总胡萝卜素及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75.67 mg/100 g、39.24 μg/100 g以及4.34 mg RE/100 g。青花菜总酚含量最高,为38.04 mg GAE/100 g,总胡萝卜素及总黄酮含量仅次于罗马花椰菜,松花菜除总酚含量低于白花菜外,其它均高于白花菜;青花菜的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为最高,分别为68.40%和28.00%,罗马花椰菜次之,而白花菜和松花菜的FRAP还原能力较高,且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烹饪处理花椰菜对其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具有不同影响,维生素C含量不同程度损失,总胡萝卜素既有损失又有提升,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整体为提升,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提升,FRAP还原能力下降。不同烹饪处理中蒸制方式对于花椰菜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保持或提升作用较好,其次为微波、水煮及清炒。本实验获得的花椰菜不同品种类型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特点可为特定人群花椰菜消费以及烹饪方式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亦可为居民通过花椰菜饮食营养物质摄入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中式烹饪中较为经典的学说,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式烹饪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和解决。比如烹饪食材的营养成分不同,给人体的吸收和健康带来了新的困扰,由于营养摄入的不均衡而引起的疾病也在增多。本文探讨的即是如何科学利用烹饪食材的搭配来解决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隋唐时期,黄河中游地区的食物加工与烹饪有了较大地进步。主食烹饪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各种面食的制作技术有了较大提高,面食的花色品种进一步增多。副食烹饪水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统的煮、烤、脍等烹饪技术已炉火纯青,新兴的炒菜技术也日益成熟;第二,菜肴烹饪原料得到了极大地扩展;第三,象形花色菜的出现和食品雕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