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4--2009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14起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所有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9年甘肃省共报告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14起,中毒203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3.94%。事件发生主要集中在春夏季,7月和8月高发。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中毒食物主要有毒蘑菇(6例)、菜豆(3例)和发芽马铃薯(1例),有毒蘑菇致死人数占87.5%。结论:蘑菇中毒是导致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的主要死亡原因,陇南地区农村家庭和学校等集体食堂是防范重点。建议采取重点地区重点防控,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干预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并探索该类事件的分布特点、发生原因,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报告,分析甘肃省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的时间、地区、中毒场所分布和致病原因等特征。结果:2004--2010年间甘肃省发生的各类食物中毒事件均呈现集中在二、三季度高发的趋势,其中化学和有毒植物类食物中毒的报告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多发场所主要为家庭(41.2%)、学校食堂(20.6%)和农村聚餐等(19.1%)。微生物类食物中毒所占比重最大(41.2%)、波及人数最广泛(83.9%);有毒植物类发病率最高(37.5%,P〈0.01),其中以毒蘑菇、菜豆中毒为高发病率的主要原因(72.0%、60.2%);总体来讲化学类病死率最高(19.7%,P〈0.01),但病死率最高的前3位原因是肉毒梭菌(50%)、农药鼠药(46.3%)和毒蘑菇中毒(38.9%)。结论:从事件波及范围、构成比来看,微生物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仍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致死性角度看,化学类的农药/鼠药和有毒植物类的毒蘑菇中毒更具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实施美多巴治疗的帕金森患者实施低蛋白饮食干预,对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的140例帕金森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低蛋白饮食)与对照组(不予以干预措施)各70例,比较干预后的UPDRS评分、MMSE指标恢复情况、干预效果、生活质量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SE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低蛋白饮食干预,能够通过饮食辅助方法降低患者的症状,促进智力精神状态的恢复,可提高最终的干预效果及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实现对症状的控制,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高强度间歇训练法(HIIT)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某校大学生12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HIIT运动干预分为2组,组别为对照组60名,研究组60名。对照组未进行HIIT运动干预,每周上1次体育课,研究组进行HIIT运动干预,对2组干预前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健康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男生、女生腰臀比明显小于对照组男生、女生(P<0.05)。干预后,研究组男生50m跑、1000m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男生,立定跳远距离明显远于对照组男生,引体向上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男生(P<0.05);研究组女生50m跑、800m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女生,立定跳远距离明显远于对照组女生(P<0.05)。干预后,研究组男生体脂百分比、脂肪明显低于对照组男生,基础代谢率、综合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男生(P<0.05);研究组女生体脂百分比、脂肪明显低于对照组女生,基础代谢率、综合健康评分、骨折风险系数、骨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女生(P<0.05)。结论:对大学生进行HIIT运动干预后,能够显著改善大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4—2013年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特点和规律,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建议。方法对2004—2013年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学检验。结果 2004—2013年吉林省共报告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1起,中毒1 622人,死亡25人,病死率1.54%,高发季节是第三季度,致病因素由高到低依次是植物类(31起)、不明原因(15起)、化学物质类(9起)、细菌类(5起)、动物类(1起)。植物性中毒事件中城市豆角中毒发生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毒蘑菇中毒发生率高于城市(P0.05)。结论吉林省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是植物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是食物中毒事件中引起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黄虹  庄燕婷 《中国食品工业》2023,(4):117-119+105
探析饮食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组间心理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 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居于更低水平(P <0.05)。干预前,两组GQOL-74问卷4个维度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 0.05);干预后,观察组问卷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00%较对照组84.00%居于更高水平(P <0.05)。因此,饮食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改善子宫肌瘤患者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施行。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分析肾结石患者护理中运用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依据随机抽签法对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择取70例作为对比研究病例,选取时间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之间,在咸宁市中心医院院接受肾结石治疗的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状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的评分情况,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低于实验组,数据之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临床统计学意义显著(P <0.05)。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和生活质量(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交能力)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P <0.05)。因此,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最大程度上减短住院时间,并且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对医护工作的认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探讨其空间聚集性,为预防和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提供措施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全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比较,采用Arcgis 10.6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绘制相关地图。结果 2010—201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共报告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1 110起,中毒49 457例,死亡87例。第三季度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9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月份。在查明原因的事件中,肉与肉制品污染引起的事件数(19.10%)最多。非伤寒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分别占事件总数和中毒总人数的56.04%和61.17%。发生在集体食堂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数(39.46%)和中毒人数(34.79%)最多,发生在家庭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死亡人数最多(83.91%)。广东、四川、云南、广西、山东等地报告的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居全国前5位,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在空间上呈现集聚性分布,热点地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西部及北部、四川省南部、重庆市、湖北省西部及北部、湖南省西部及南部、广东省中部及北部。结论 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事件起数居于各类食物中毒事件首位,建议相关部门在重点时段,对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等重点场所加强监管,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标准及要求,对重点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建议细菌性食物中毒热点地区探索其空间聚集性的形成原因及机制,采取相对应措施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时讯     
《食品与生活》2015,(3):4-5
<正>2014年第四季度全国食物中毒26起死亡10人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1月3日发布关于2014年第四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指出,2014年第四季度国家卫计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6起,中毒1 007人,死亡10人。与2013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3.7%、21.0%和50.0%。多批次进口乳制品不合格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最新一期进境不合格食品、化  相似文献   

10.
兰芹 《食品安全导刊》2023,(12):130-132+136
目的:探究微型营养评定法结合饮食干预对老年椎管骨折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老年椎管骨折术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型营养评定法结合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上臂肌围、小腿周径、身体质量、营养状况、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上臂肌围、小腿周径、身体质量,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中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与前白蛋白水平,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低(P <0.05)。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较低(P <0.05)。结论:对老年椎管骨折术后患者实行微型营养评定法结合饮食干预,能增加患者上臂肌围、小腿周径,提升患者身体质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故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余卉 《中国食品工业》2023,(17):23126-23128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55)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55)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的WPMAC评分(疼痛、僵直、功能困难/躯体功能、总分)、干预前后的SF-12v2评分(躯体功能、躯体功能对角色的影响、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心理健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WPMAC评分比较(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F-12v2各领域评分比较(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12v2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通过饮食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9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送检标本93份,送检标本类型有剩余食物、肛拭子、呕吐物,检测细菌感染情况。结果:93份送检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显示,感染的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35.48%)、变形杆菌(26.88%)、沙门菌(10.75%)等,单一感染占80.65%,二重感染占18.29%,三重感染占1.08%。在2020年1-12月,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12月均有发生,变形杆菌除了11月以外,其他月份均有发生,2020年1-12月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分布在5-9月,8月份达到高峰。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菌、蜡样芽孢杆菌均可在剩余食物、肛拭子、呕吐物中检出。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春末、夏季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仇雨干 《美食》2010,(11):56-56
9月20日下午,谁安市淮阴区卫生局成功组织开展了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区卫生局、区卫生监督所、区疾控中心计30余人参加了演练。本次演练包括疫情报告、应急启动与应急处置、应急响应终止三部分内容,重点演习了食物中毒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检查、采样检验,以及临时行政控制等工作流程,全面展示、检验、提高区卫生监督及疾控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报告联动、现场处置等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怡 《中国食品工业》2023,(4):123-125+128
研究旨在观察饮食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选取咸宁市中心医院8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平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饮食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饮食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饮食习惯,结合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饮食方案的制定以及对患者饮食习惯的调整。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评分显著优于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评分状况(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呼吸功能改善效果更显著,数据有差异(P <0.05)。护理前肺功能包括PEF(呼气流量峰值)、FEV1(第1s肺活量)、FVC(用力呼吸量)与FEV1/FVC(第1s肺活量与用力呼吸量比值)在内的指标无差异(P> 0.0...  相似文献   

15.
《美食》2007,(6):18
卫生部近日发布了2007年1—9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2007年1~9月,卫生部收到全国(除港澳台1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2002起,报告病例76227人,死亡393人。西藏自治区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08-2010年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食物中毒.方法 对2008-2010年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到的所有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全国共报告食物中毒1 218起,中毒35 672例,死亡518例,病死率为1.45%.报告事件高峰在6-10月,其中9月最多.致病因素依次为不明原因480起,微生物类320起,植物类279起,化学类122起,动物类17起.结论 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食物中毒中,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微生物所导致食物中毒;而毒蘑菇、农药/鼠药是导致食物中毒事件中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张敏 《食品安全导刊》2023,(22):119-121+139
目的:探究常规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及饮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常规护理+呼吸功能锻炼+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营养指标变化、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变化等。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疗效(33,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疗效(25,71.43%)(P <0.05);观察组的蛋白质、血清白蛋白、热量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PSQI、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以及饮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疗效、改善营养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4—2011年甘肃省突发并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甘肃省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1年甘肃省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73起,中毒2 311例、死亡53例,病死率为2.3%。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10月,其中9月中毒人数最多。致病因素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30起、植物性和动物性13起、化学性为25起;致死人数较多的因素依次为农药/鼠药(30例)、毒蘑菇(7例)、肉毒毒素(4例)、亚硝酸盐(4例)和其它(8例)。结论: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所导致食物中毒仍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农药/鼠药中毒和蘑菇中毒是导致食物中毒事件中的主要死亡原因。农村是食物中毒的防范重点。  相似文献   

19.
朱颖 《中国食品工业》2023,(18):122-125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在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9月本院接收的6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t=0.042、0.025;P=0.966、0.980);干预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低(t=7.253、3.286;P=0.000、0.000)。两组干预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0.114;P=0.909);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时,观察组比对照组高(t=6.520、12.364;P=0.000、0.000)。遵医服药、按时漱口、合理饮食、适当活动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评分高(t=15.66、12.409、11.418、13.929;P=0.000、0.000、0.000、0.000)。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t=4.404、4.188、4.967、3.834;P0.000、0.000、0.000)。营养良好率、轻度营养不良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而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营养护理干预用于糖代谢异常孕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糖代谢异常孕妇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营养组29例、对照组29例,给予营养组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应用营养干预措施。统计两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转阴率以及治疗后两组的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体质指数)。结果:营养组随访率高于对照组(P〈0.05),2年后糖代谢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除比较2hPG、TG、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孕妇糖代谢异常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