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食源性致病菌的生物被膜是固着在食品接触表面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组织的多细胞群体结构。因生物被膜具有极强的黏附性和抗逆性,常规消杀手段难以对其进行有效防控,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并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被膜在形成机制及防控方法方面的相关研究。以生物被膜黏附性提高、菌体状态改变和抗逆性增强的3个主要特点为核心,总结讨论了细菌的长链附属结构、群体感应系统及胞外聚合物在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将生物被膜的防控策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法3类,分别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作用原理及优缺点,旨在为食品领域生物被膜的高效防控方法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以期更好地实现食品微生物的安全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2.
光动力灭菌是一种新兴的致病菌杀灭技术。它通过光源激发光敏剂,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多靶点作用于细菌细胞膜和DNA,造成氧化损伤并最终导致细菌死亡。传统灭菌方式在应用于食品工业时面临诸多问题,如导致耐药性细菌的出现,难以杀灭生物被膜态细菌,造成食品营养和风味流失,应用成本过高等。光动力灭菌作为非热杀菌技术,不会引发食品的感官变化和营养流失,所需设备简单,不易引发细菌耐药性,并且对细菌(浮游态和生物被膜态)、真菌、甚至孢子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述光动力灭菌的原理和传统杀菌方法的局限性,重点阐述光动力灭菌在杀灭浮游态细菌和生物被膜态细菌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行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成为人们的重点关注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可靠、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保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现如今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其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免疫学、生物学、生物传感器技术等基于生物技术在食品中致病菌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进展,并提出双功能抗体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前景,以期为食品致病菌的微生物快速检测与筛查技术提供方法以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鲜榨柠檬果皮和果肉原汁对7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以及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对柠檬果皮和果肉分别榨汁测定总酸;采用顶空取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鲜榨柠檬果皮和果肉原汁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采用平板抑菌试验研究两种鲜榨原汁的抑菌效果;采用试管法和96孔板法研究两种鲜榨原汁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鲜榨柠檬果肉原汁总酸为98.86 g/kg,鲜榨柠檬果皮原汁总酸为6.05 g/kg;GC-MS结果表明鲜榨柠檬果皮和果肉原汁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以柠檬烯、γ-萜品烯、α-松油醇、柠檬醛等为主;鲜榨柠檬果肉原汁对7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均具有明显抑菌效果,鲜榨柠檬果皮原汁均未出现明显抑菌作用;鲜榨柠檬果肉原汁对部分细菌被膜形成有抑制作用,鲜榨柠檬果皮原汁对部分细菌被膜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鲜榨柠檬原汁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及被膜形成影响的研究为食源性致病菌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食源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MRSA)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相关基因携带情况。采用刚果红琼脂法和96孔板法测定22株食源性MRSA菌株(包括:原料乳分离株4株,鸡肉、速冻水饺和即食食品分离株各6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同时通过PCR方法对MRSA菌株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15个基因进行检测分析。22株MRSA菌株中,刚果红琼脂法和96孔板法分别检测出21株(95.45%)和22株(100.00%)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96孔板法测定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弱、中等和强的检出率分别为54.55%、40.91%和4.55%。MRSA菌株生物被膜相关基因clfA、fib和eno的携带率最高均为95.45%,其次是clfB(90.91%)、fnbB(54.55%)、icaBC和ebpS(都为45.45%)、agr(27.27%)、icaAD和cna(都为22.73%)、fnbA(13.64%),sar,bbp和sigB(都为4.55%)。此外,来自原料乳和即食食品的MRSA菌株较生鸡肉和速冻水饺MRSA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p<0.05)。结果表明,96孔板法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生物膜的形成,而刚果红琼脂法只能定性检测生物被膜的形成,两者的定性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96孔板法定量检测的结果表明食源性MRSA菌株普遍能形成生物被膜,其中存在一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的MRSA菌株,同时大部分MRSA菌株不依赖ica途径形成生物被膜,提示产肠毒素MRSA菌株形成生物被膜定植在食品加工过程的环境中,不易清除,成为食品安全中的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6.
肉制品生产中细菌生物被膜的危害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慧  韩剑众  曲道峰 《食品科学》2012,33(21):351-354
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的一种生命现象,由微生物及其分泌物积聚而形成。形成生物被膜的细菌具有极强的抗药性、抗吞噬及抗趋化作用,对肉制品加工业的危害极大,可使微生物残存增加,普通的清洗和消毒无法达到除菌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及特点,重点阐述其对肉制品行业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天然产物右旋龙脑和肉桂醛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征。方法: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单独对游离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PC)的前提下,分析两种天然产物共同作用下对游离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及对生物被膜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BC)。结果:右旋龙脑对游离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MIPC为0.56mg/mL,对游离态鼠伤寒沙门氏菌的MIPC为0.58mg/mL,对混合菌的MIPC为0.60mg/mL;添加肉桂醛时的3种培养状态下MIPC均为0.40μL/mL;在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共同作用下(即0.50mg/mL右旋龙脑和0.40μL/mL肉桂醛)对游离态菌体均可完全抑制,而2.50mg/mL右旋龙脑和2.00μL/mL肉桂醛共同作用下可以完全抑制生物被膜态的菌体。结论:两种天然产物对生物被膜态菌体的最低抑菌浓度远远大于游离态菌体,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在抑制游离态菌体和生物被膜态菌体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传统的检测手段不仅检出速度慢而且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差。现如今随着生物和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涌现了许多新兴的检测方法,生物传感器便是其中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市场的技术。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实现高效快速实时检测和监控食品中的微生物,从而为建立新的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体系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阐述了不同类型的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方面的应用进展,对比了各类传感器的优缺点,总结存在阻碍商业化发展的因素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生物被膜中的微生物生活在一个由胞外聚合物(EPS)形成的环境中,它的形成是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个保护模式,允许细胞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并分散到新的环境中。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菌形成的生物被膜对食品工业的危害极大,可使微生物残存增加,加工设备无法严格清洗、消毒,导致产品受到污染。该文在收集、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介绍了生物被膜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和形成机制,概述了生物被膜的危害、控制及检测方法,旨在提高人们对生物被膜的认识,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致病菌是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因素之一。乳酸菌通过生态位竞争、形成酸性环境和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对食品中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本文对乳酸菌生物保护剂的拮抗机制、作用的特点和优势,乳酸菌对各类食源性致病菌的拮抗作用研究以及在乳制品、肉制品、海产品和果蔬制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充分挖掘乳酸菌资源,利用乳酸菌生物保护剂控制食品中致病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物被膜对食品工业的危害极大,可使微生物残存增加,加工设备无法严格清洗、消毒,产品受到污染。本章综述了食品加工过程中生物被膜的形成特点及其控制方法,并对近几年生物被膜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生物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传统的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主要依赖培养基对存活的细胞进行选择分离和传代,虽然这种方法很有效,但其检测周期长、程序复杂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检测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建立了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的检测技术。本文对应用生物传感器对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的发展及其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食品供应的全球化导致食源性疾病传播快、分布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病原检测需要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方法.核酸适配体是可以识别并与多种类型靶标分子的单链DNA或RNA结合.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易储存,为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核酸适配体的特点和筛选技术,综述了基于核酸适配体的...  相似文献   

14.
以食源性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BoxBehnken试验,确定混合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最佳条件;通过96微孔板法分别测定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ryptone soybroth,TSB)、葡萄糖和NaCl对单一菌和混合菌在最佳条件下形成生物被膜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菌生物被膜的最佳培养基p H值为7,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22 h;采用质量分数为1.6%的TSB培养基时,病原菌在最佳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黏附率最大;碳源促进了生物被膜的形成;NaCl质量分数大于0.4%时,食源性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受到一定抑制。综上,培养条件能够影响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中细菌生物被膜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物被膜是自然条件下细菌在固态表面生长时采取的一种较为独特的群体生活方式,该方式较浮游状态存在显著生物学特征差异,对食品的危害更为严重,但目前国内外食品领域对其研究较少.本文在收集、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介绍了细菌生物被膜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概述了各种影响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因素与机制,旨在提高人们对细菌生物被膜的认识,防范和减少细菌生物被膜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危害,同时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6.
菌膜是微生物黏附在介质表面形成的大量细菌群居的一种生存状态,结构致密的菌膜能够使细菌更强地抵御外界的不利环境而生存下来。在食品工业中,菌膜的形成使污染的细菌难以被彻底清除;而在医学领域,由于菌膜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其成为许多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和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菌膜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对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17.
乳及乳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在我国由乳及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乳品中毒事件屡有发生,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人畜共惠传染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发表了拙见。目前我们面临现实的或潜在的乳品安全的严峻挑战,应当高度重视,采取积极对策,严肃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食源性致病菌是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食品中的致病菌是影响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方面,因此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检测技术体系可以极大地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限。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法,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强、检测重复性好和便于微型化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分析领域。该文综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及其毒素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简单分类,及其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存在的发展瓶颈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食品加工中,食源性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存在会引发大量食品污染等安全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了单一菌生物被膜,然而对混合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较少。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食源性混合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规律及混合菌生物膜中菌种间的相互作用,初步探讨了群体感应在混合菌生物膜中的作用,以期为食品领域应对和破解食源性混合菌生物被膜污染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食源性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其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基质中,在食品加工运输过程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人们摄入受污染食品会引发各种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近年来,基于功能核酸的DNA酶生物传感器凭借其高稳定性、易于合成修饰、成本低廉等技术优势,其在致病菌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基于比色、荧光、电化学等致病菌检测技术。该文基于DNA酶生物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发展近况,对2种DNAzyme检测机制进行综述,并从分类及应用范围进行介绍,为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