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细二氧化硅改性及其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超细二氧化硅的特征 ,讨论了对其改性并用其制备建筑涂料的方法及过程。以所制备的建筑涂料性能为考察指标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对超细二氧化硅改性的影响以及改性后超细二氧化硅的添加量对建筑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硅烷偶联剂KH 5 60是较好的超细二氧化硅改性剂 ,改性超细二氧化硅的理想加入量为 2 .5 %左右。  相似文献   

2.
硅酸盐矿物酸溶制备超细二氧化硅,原料价格低廉且易得,可大大降低超细二氧化硅的生产成本,但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硅粒子的团聚极大地影响了产品的性能。本文对橄榄石酸溶浸出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类型、分子量大小及用量进行试验研究,考察表面活性剂对防止溶液中二氧化硅粒子团聚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橄榄石酸浸溶液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无定形二氧化硅具有明显的分散效果,加入15%的PEG-6000可获得颗粒边缘光滑,颗粒间界限明显的单分散球形颗粒超细二氧化硅,其平均粒径为11.31μm且粒径分布范围较窄。本研究可为低成本制备超细二氧化硅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细氧化镁粉体的制备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超细氧化粉体的传统制备方法,对制备超细氧化镁的几种制备新方法--直接沉淀法、氢氧化钙法、高分子保护法和白云石制备超细氧化镁方法等作了介绍,并且将其应用于阻燃剂、中和剂、吸附剂、催化剂,抗菌材料等领域.由于超细氧化镁独特的物理性能,决定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细合金粉末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细粉末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介绍了超细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特点、表征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硅灰石粉末的制备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近些年来硅灰石粉末矿物材料的制备、表面改性与应用现状,探讨了其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认为硅灰石粉体主要应用于六个方面,经表面改性的高长径比的硅灰石针状超细粉体的制备和开发应用是目前硅灰石粉体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橄榄石矿物酸溶制备超细二氧化硅,原料价格低廉易得,生产工艺简单,可大大降低超细二氧化硅的生产成本,但酸溶环境对二氧化硅粒径有明显的影响.本文考察了硫酸浓度、液固比、超声分散及金属阳离子对超细二氧化硅粒径大小及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 表明,硫酸浓度过高会导致二氧化硅颗粒的团聚;增大液固比、橄榄石酸溶的同时辅以超声分散、延长超声分散时间可显著减少二氧化硅的团聚;金属阳离子会导致二氧化硅的团聚;在硫酸浓度4 mol/L、液固比60 mL/g、酸溶时辅以超声分散可制备出平均粒径5.39 μm的超细二氧化硅.本研究为非金属矿酸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采用真空气相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超细氧化铋粉体.该技术是在较低的真空条件下,通过加热金属形成蒸气后与氧气发生氧化燃烧反应合成金属氧化物粉体.研究认为,要实现氧化物高纯、超细、粒度和晶形的可控,需通过合理设计反应装置以及对反应过程中各工艺条件的有效控制.着重分析了制备过程对氧化铋粉体的纯度、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加热温度、真空度、蒸发速率、通氧流量和反应时间是影响粉体纯度、粒度和形貌的主要因素.采用该项技术所制备氧化铋粉体的晶形和粒度可控,可以制备平均粒径0.5~2.0 μm、纯度大于99.9%的微米和亚微米级超细氧化铋粉体,是一项低成本、无污染、流程短、易实现规模化的清洁化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电极用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指出球形超细铜粉有助于制备优质电极, 超细铜粉通过表面改性可以显著提高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9.
超细粉碎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超细粉体的特征、用途和制备方法。重点对起细粉碎设备、工艺及应用领域作了详细述评。  相似文献   

10.
分散剂对制备超细氢氧化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菱镁矿煅烧所得氧化镁为原料,水化制备超细氢氧化镁。在水化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加入分散剂,考察了分散剂种类和用量对氢氧化镁颗粒大小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对氢氧化镁进行表征、扫描电镜观察产品微观大小与形貌,在添加适量分散剂条件下,可制得粒径为200~400nm、形状为六边形的片状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11.
王平  李辽沙 《金属矿山》2004,(Z1):418-419
介绍了用工业固废粉煤灰制备水合二氧化硅的方法.依此法,粉煤灰经激活、酸浸、陈化、除杂等工艺,制备出SiO2纯度达91.7%的水合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1/7H2O,品质标准符合HG/T3601.  相似文献   

12.
水镁石化学组成为Mg(OH)2,是自然界中产出的一种含镁量较高的矿物,常呈片状、球状、纤维状集合体赋存于自然界中,莫氏硬度2.5,密度2.35g/cm3,MgO的理论含量为69%,天然产出的水镁石中常含有Fe2+、Mn2+、Zn2+、Ni2+等杂质。过去国内限于水镁石资源地质工作缺乏,在自然界中发现具有利用价值的矿床很少,对其应用未作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相继在青海、四川、陕西、河南、东北地区发现并开发了一批资源丰富,矿石纯度高,白度好,有害杂质少,可直接用于生产填料的水镁石矿。由于水镁石具有高温脱水性能是良好的阻燃材料。而水镁石作为填充型的阻…  相似文献   

13.
利用页岩制取高纯度二氧化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纯度二氧化硅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半导体密封树脂填充料、基片、电子原件、高纯度石英玻璃、光纤维、太阳能电池等。目前,高纯度二氧化硅主要采用以下3种制取工艺:①用硅氯化物如四氯化硅和硅酸酯氧化分解或水解;②用碱金属硅酸盐与无机酸反应,生成硅胺,洗涤,除去副生盐分;③利用高纯度天然水晶。第一种工艺原料昂贵,生产效率也低(第三种工艺资源受限,无法批量生产;第二种工艺虽简便且价廉,但不易制取高纯度二氧化硅。 在碱金属硅酸盐中,硅酸钠一般是用硅石、硅砂,加入碱分,加热熔融成玻璃料,再溶解制成。…  相似文献   

14.
以Ni(NO3)2.6H2O为原料,用KNO3-NaNO3混合熔盐法制备了超细NiO微粒。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及同一温度下采用不同原料配比对NiO微晶晶化过程的影响。用XRD、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混合熔盐法能制备出平均粒径为0.60μm的NiO微粒,以小颗粒立方晶粒为主要形态,晶形发育完好。  相似文献   

15.
超细煅烧高岭土制备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亚平  唐建明 《非金属矿》2004,27(6):37-38,41
介绍了超细煅烧高岭土制备新工艺.即运用YMP拉杆式超细磨粉机制备超细粉体(1250目以上)、应用GDL粒化煅烧炉进行煅烧、再用YMP拉杆磨进行打散获得产品。整个工艺过程简便、高效、可靠,其主要特点是投入少、能耗低、生产的超细粉体产量高、质量稳定。对于年产1万t左右煅烧高岭土的生产企业来说,该工艺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珍一  刘曙光  彭辉  李龙振  王戌 《非金属矿》2012,35(1):27-29,36
通过间歇鼓泡碳化法控制碳化时的波美度、通入CO2的量和浓度,并以六偏磷酸钠、草酸和硫酸锌作为添加剂,制备了一种超细轻质碳酸钙材料.将所得产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白度测定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波美度为10~12、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30%~40%,在反应进行到50%~70%时分别加入1.5%~3%的六偏磷酸钠、草酸和硫酸锌,能够得到粒度为130~200 nm、白度达到90%且分布均匀的片状超细轻质碳酸钙.  相似文献   

17.
在室温常压下,通过对两种变质程度不同的烟煤进行CS2/NMP混合溶剂萃取和反萃取,制备出两种棕褐色的精煤颗粒,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精煤颗粒超细微,粒径达到纳米级;颗粒近乎无灰,主要基团为脂肪族、醌基与芳酮、酚醇醚及取代芳烃。  相似文献   

18.
超细粉体的应用与分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超细粉体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对超细粉体分级技术及设备作了全面地介绍,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技术,对超细粉体分级技术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属超细粉体制备方法的概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超细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质,在现代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金属超细粉体的研制非常活跃,发展迅速。文中简要地介绍了金属超细粉体的研究和发展以及21种金属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干法改性工艺制备了活性nano-ZnO粉体;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nano-ZnO/PE抗菌母料及抗菌材料。使用接触角、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表征手段对活性nano-ZnO粉体进行了表征,使用Haake流变仪、偏光显微镜及抗菌测试等手段对nano-ZnO/PE抗菌母料及抗菌材料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活化处理后,nano-ZnO团聚被打开,表面性质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与塑料基体的相容性增加。所制备的抗菌材料,nano-ZnO分散均匀,流动性较好,在nano-ZnO含量低至0.5%时即可得到优良的杀菌效果,验证其抗菌机理是离子溶出和光照氧化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