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热油泵机械密封在工况变化时出现密封开启失效。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分析了热油泵机械密封在工况变化时相变半径的变化使得密封相态改变对密封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热油泵机械密封闪蒸开启失效机理,并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了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是密封端面开启的重要因素。最后得出结论:热油泵机械密封在工况变化时会因闪蒸而开启失效,相变半径的变化是影响热油泵机械密封相态稳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热油泵机械密封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热油泵机械密封泄漏问题一直是炼油厂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热油泵的工况条件,其机械密封的选型及密封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正确分析热油泵机械密封的失效,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对保证炼油装置长周期安全开炼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泵206机械密封的结构特点,并从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端面比压,静环浮动性等方面,对影响密封失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密封圈结焦积碳,阻塞了弹簧的补偿和V形密封圈的滑移,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延长机械密封使用寿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变工况时气液两相机械密封端面动压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录  沈齐英  邵予工 《石油机械》2002,30(8):11-13,25
在理论分析变工况时机械密封动环密封圈摩擦力和比压的变化 ,以及端面轴向力平衡变化的基础上 ,采用 1GX70非平衡型机械密封 ,在实验室模拟变工况条件下开展了气液两相机械密封端面动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变工况时处于气液两相的机械密封 ,因端面间液膜闪蒸而导致端面开启 ,动、静环不再平行 ,动环密封圈摩擦力增大 ,动环追随性遭破坏致使密封失效 ;机械密封的动压膜压沿收敛间隙呈正弦分布 ,计算变工况密封开启力时不但要考虑密封端面闪蒸造成沸腾区压力的影响 ,还要考虑动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加氢裂化装置热油泵机械密封频繁泄漏的问题,分析了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的损伤原因。找出了热油泵机械密封频繁泄漏原因,得出了冲洗液温度过高不能冷却密封面,导致密封面热损伤和机械损伤,造成机械密封快速失效,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冷却系统结垢,使摩擦副端面温度过高,是导致热油泵机械密封失效的根本原因。采取软化水 夹套冷却和新增静环背冷等措施,可降低摩擦副端面温度,从而解决密封泄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变工况条件下机械密封端面运动的实验,运用流体膜相变理论,讨论了机械密封在变工况条件下相变半径的变化,提出了解决因相变半径的突变带来的机械密封不稳定的方法,依据变工况汽液两相密封理论,设计了抗变机械密封并成功地应用于100YⅡ-120泵上。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蜡油加氢装置塔底热油泵密封因结焦造成频繁泄漏的问题,分析了产生故障的原因,以低压蒸汽小流量缓慢吹扫波纹管和密封端面的方案,对离心泵密封进行改造。结果显示,改造后,从2011-08运行至今,密封运行稳定,运行参数达到设计值,提高了机械密封的使用周期。此法为波纹管密封在重油介质中易结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同类工况设备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延迟焦化装置重质热油泵机械密封失效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故障点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新型浮环装置和高镍合金材料制造出的高温金属波纹管,组合成一种波纹管机械密封,降低了密封腔温度,均衡了密封腔压力,使密封腔工况适合于热油泵工况运行,延长机械密封使用寿命,同时取消封油大幅度节约运行成本.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泵抽空时密封面开启失效过程中的动压效应实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在抽空状态下机械密封端面间运动状况实验,测量了端面间压力和位移的变化;讨论了汽液两相密封和全液相密封端面开启过程的动压效应的影响;提出动压作用下密封端面开启失效机理;分析了动环密封圈轴向摩擦力与密封开启失效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1.
接触式机械密封在运转中主要处于混合润滑状态,其端面间隙与表面粗糙度处于同一数量级。为探究混合润滑状态下接触式机械密封的摩擦磨损特性,分析端面温度和摩擦扭矩等性能参数受工况参数的影响规律,结合平均雷诺方程以及ZMC接触模型,求解混合润滑端面间的接触特性,建立混合润滑磨损模型,研究接触式机械密封在润滑条件下,摩擦特性参数随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开展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介质压力增加,微凸体接触力占比增加,通过改变端面间接触状态来改变摩擦状态;随转速增加,端面间接触状态不变,但转速加大了端面间磨损距离与温度,进而导致磨损加剧;在压力影响试验中,密封环温度和密封腔温度随压力变化成正比,且每次压力变化都使得密封环温度产生阶跃变化。所得结论对机械密封因过热和磨损导致的失效现象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仲剑锋  于天明  郝木明 《石油机械》2008,36(1):22-24,32
利用中低速泵用密封实验装置,在变工况下,对双列反向螺旋槽上游泵送密封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密封端面液膜压力、液膜厚度、端面温升等重要参数。分析了变工况下密封端面间液膜压力、液膜厚度随转速的变化规律,并测量了不同介质压力下密封端面的温升。实验结果表明,双列反向螺旋槽上游泵送密封在压力、转速变化的条件下能实现非接触运转,保证端面处于流体润滑状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完全适应变工况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3.
针对聚乙烯装置中火炬凝液泵机械密封多次失效的状况,结合火炬凝液泵的作用及结构,对机械密封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双端面密封替代单端面密封的技术改造措施,应用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仪—长输油处主输油泵进口机械密封损坏和失效的原因分析,并参考国外机械密封在设计上的成功之处,对机械密封进行了匹配性研究和改造,在不改变原有密封载荷系数的情况下,采取措施改变密封端面的摩擦状态,变气液相为全液相,从而彻底消除了主输泵密封装置的泄漏隐患,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抽空状态下机械密封端面状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继革  段慧玲  彭慧芬 《石油机械》1999,27(11):20-22,40
通过概述机械密封抽空失效的机理,建立了泵在抽空状态下机械密封动、静环的运动方程,经过龙格-库塔法数值求解得到机械密封端面状况随时间变化的理论曲线。采用传感器及计算机A/D数据采集板对机械密封在抽空状态下的端面状况做了动态测试,获取了在抽空状态下动静环的位移、端面压力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曲线。实验曲线与理论曲线的比较表明,机械密封在抽空状态下,存在振动、端面开启和静环被抽出等失效形式,泵密封腔压力和介质温度是影响抽空后端面状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轻质烃类机泵双端面机械密封常采用PLAN 11+PLAN 52辅助系统。通过分析双端面机械密封的密封原理、密封辅助系统的结构功能,结合P313#离心泵双端面机械密封泄漏现状,对密封辅助系统中储液罐内缓冲液液位升高和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确保冷却水循环系统畅通、选用合适的缓冲液、定期检查缓冲液液位变化情况以及定期检测出入口管线温度等预防机械密封失效的措施,可为机泵的平稳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浆液离心泵作为脱单塔的关键设备,其输送介质为含有颗粒的粘着聚合物悬浊液,机泵轴封采用常规双端面机械密封,常因颗粒物料窜入机械密封动静环端面、动环与轴套间及弹簧里面,造成浆液离心泵机械密封失效。通过分析浆液离心泵机械密封失效原因,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有效的解决密封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常温蜡油泵机械密封失效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指出由于密封流体——蜡油的粘度较大,从而导致弹性元件失弹并分析得出蜡油粘附摩擦副端面是机械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通过调整密封结构及冲洗方案,可解决机械密封失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防止离心泵内液体漏出泵外或空气漏入泵内 ,需要使用轴封装置 ,近年多采用机械密封。我公司使用的油泵均为离心油泵 ,经过生产实践发现 :1当泵输送的油品温度过高时 ,机械密封的密封腔及动静环端面温度升高 ,动静环端面间的液膜受热被破坏 ,端面产生强烈磨损 ,致使密封失效。 2在机械密封运行过程中 ,密封介质中含有的悬浮颗粒杂质进入动静环密封面 ,使其磨损 ,造成密封失效。为解决上述问题 ,采取了水冷却和添加外冲洗辅助系统等措施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械密封失效泄漏问题 ,但在机泵运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泵抽空等现象 ,为此对…  相似文献   

20.
主要分析了造成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强调系统性的记录分析,重点介绍了因端面失去润滑膜、磨蚀损坏以及材料匹配不当引起的机械密封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