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双全  李向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5):754-757,844,678,679
地震记录作为地震波传播的时间函数,记录了地震波经地层传播后的响应特征。对地震信号做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复地震道记录,再计算得到瞬时振幅、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属性参数,此三瞬属性参数在油藏储层预测与描述中起重要作用。但瞬时频率属性受相移、噪声及其他因素影响,其可解释性差,很难反映储层含流体后引起的频率变化特征。本文在分析研究常规地震记录瞬时频率属性计算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局部频率属性计算法;将其应用于实际地震储层的含气性检测,并综合利用转换波数据进行交互解释,结果证实局部频率属性能反映储层流体的频变特征,具有更高信噪比及较强可解释性,适用于天然气藏的储层预测和流体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2.
在1988年开始生产之前和1994年以路易斯安那州岸外南Timbalier295油田生产了近一半可采储量之后进行的两次三维地震勘探结果绘制了四维地震振幅和阻抗差异图。我们利用四维技术尝试定量确定油田内浊积岩储层中流体饱和度随时间的变化。在重新确定面元及谱段标准化之后,根据两次地震勘探的差异成象了移动油/气/水前缘的变化情况。两套浊岩储层提供了声阻抗响应的差。根据这套水驱储层中地震振幅随时间的变暗作  相似文献   

3.
李雪梅 《特种油气藏》2003,10(6):93-94,100
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最近在美国墨西哥湾进行的一次时间推移地震。首先,该目的层为一次采油凝析气储层,所观测的四维声波响应是从压力变化中而不是从饱和度变化中得出的;其次。将四维地震结果与生产资料一同使用,从而对优化的历史拟合过程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4.
咸水层封存是CO2地质封存方式中潜力最大的。目前全球比较成功的典型咸水层CO2地质封存示范工程有挪威的Sleipner和Sn?hvit、阿尔及利亚的In Salah、中国鄂尔多斯盆地神华,这些工程提供了长期CCS的经验,对于未来CO2地质封存项目实施具有借鉴意义。从构造、储层、盖层等地质特征出发,结合各示范工程的注入方案和监测方案将各案例进行了剖析,提取了地质及工程参数,分析了各地质特征对CO2地质封存的影响,明确了背斜、断块、裂缝等不同构造特征CO2地质封存的可行性,对比了咸水层CO2地质封存注入方案和监测方案。Sleipner CO2地质封存项目成功的原因在于构造简单、面积大、储层物性好,盖层厚度大且稳定;Sn?hvit发育的断层和In Salah的裂缝也验证了不同构造特征CO2地质封存的可能性,CO2羽流分布受地质特征的控制。咸水层CO2地质封存注入井相对比较少,但是注入量比较大,多以水平井为主。高质量的监测数据可有效降低潜在泄漏风险,多种监测组合有助于CO2长期安全地质封存。  相似文献   

5.
基于统计岩石物理的含气储层饱和度与孔隙度联合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震数据中得到饱和度与孔隙度等储层物性参数是进行储层评价的关键。利用Gassmann方程讨论了储层岩石骨架特征、孔隙流体特征对介质地震弹性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地震弹性属性反演饱和度等物性参数有其实现的特定岩石物理基础.其一是在气/水/油多相流体中,气体的体积模量相对于水/油的体积模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而不能被忽略;其二是岩石骨架的纵波阻抗等弹性属性对所赋存孔隙流体的变化较为敏感。这样岩石的纵波阻抗等弹性参数随含水饱和度变化的变化率会明显增大,从而降低了从地震弹性属性中求取饱和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考虑到孔隙度与饱和度对储层岩石弹性特征影响的相关性,给出了基于随机岩石物理模型的Bayesian技术对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进行联合反演的方法和步骤,并将该方法运用于高孔隙度含气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及含水饱和度的预测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反射地震数据中的低频信息包含了与储层及流体有关的丰富信息,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储层流体流度属性可以为利用地震低频信息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为此,研究并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稀疏反演谱分解的储层流体流度计算方法。首先基于Biot孔隙介质依赖频率的反射系数低频渐近分析理论,推导出了储层流体流度属性的计算表达式;然后利用地震数据低频段优势频率的瞬时谱振幅代替相应频率处的反射系数,给出了储层流体流度属性的直接近似计算方法,其中关于瞬时谱的计算采用了基于交替方向算法的高分辨率稀疏反演谱分解方法,该方法相对于常规谱分解方法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陆上和海上二维叠后地震资料的试处理结果表明,基于高分辨率稀疏反演谱分解的储层流体流度计算方法得到的储层流体流度属性剖面分辨率非常高,对于含油气储层显示了良好的成像能力,降低了储层流体识别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我国陆上勘探对象从构造油气藏向隐蔽油气藏转移、地表地下条件从简单向复杂转移的变化,解决高陡构造成像难、分辨率尚不能满足薄储层预测需求和复杂小断块成像精度不高等难题,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在GeoEast常规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的基础上,针对高密度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解释需求,研发和集成了先进适用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技术,形成了叠前偏移成像技术、低信噪比处理技术、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多波处理技术、现代体属性分析技术、地质异常体雕刻技术、储层描述技术和流体检测技术8个处理解释技术系列,研发的GeoEast V3.0版本软件功能和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可满足陆上、海上、多波、VSP等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需求。  相似文献   

8.
井中地震的接收或激发设备位于井中,接近目的层或目标地质体,避免了近地表和环境干扰,得到的地震波信息能更直接反映地层、油藏或目标体的地质属性,其精度和探测范围介于地面地震和测井方法之间,成为两种技术的空间(纵向、横向)拓展和有效补充;井中地震深度、时间、速度、时变子波、频谱及相对能量关系等信息相对精确,具有识别精度高、数据保真度高的特点。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目标日趋复杂和多种井中地震技术快速发展且日益成熟,井中地震将在复杂构造、复杂储层、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Walkaway/Walkaround/三维VSP、微地震等技术,在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提高分辨率地震处理、储层连通性识别、剩余油预测、油气藏建模等方面,将会发挥独特和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维地震及其实施要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四维地震,即时延三维地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储层开发和管理新技术。该技术研究的是地下储层中流体变化所引起的时延三维地震资料的差异,要求其资料的采集和处理具有重复性或一致性;它与并资料和开发史等资料(例如从开发并中获得的压力、声波和温度等)综合可以十分精确地测量地下反射系数、压力、温度、储层的生产能力和储层流体变化;并通过对泄油路径和剩余油的成像,提高钻井成功率,大大增加油气开采率。四维地震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储层,只有孔隙流体和岩石的压实变化大、温度变化大、压力变化大、净超负荷压力小且储层埋深浅,以及储层所有变化的综合效应在给定的地震分辨率范围内存在地震差异时,才能成功地应用四维地震技术。为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四维地震实施应分可行性研究、现场先导试验和油田大规模应用三个阶段进行。目前,四维地震的成功实例都集中在"现场先导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0.
����⾮�������Է��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储层预测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一项关键技术,由于储层和非储层的波阻抗常常重叠而导致单纯使用波阻抗进行准确的储层预测非常困难。利用测井资料,针对岩性油气藏的具体地质情况,在井点构建能反映储层物性空间变化的特征属性,并利用神经网络映射技术反演此特征属性数据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交互校验技术筛选敏感的地震属性,能有效去除冗余信息,确定最佳属性组合;采用卷积算子将地震资料的低频信息和测井特征属性的高频信息相融合,可以有效地拓宽频带,提高反演结果的分辨率;用概率神经网络建立测井特征属性和地震属性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可以外推反演得到高精度的测井特征属性数据体。对比研究表明,反演的结果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这套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岩性、物性变化会引起地震信号相位变化,因此从地震数据中有效地提取相位信息并进行分析,可识别特殊地质体以及目标储层。为此,提出并实现了相位域储层预测技术,其核心是相位分解与重构,分析和确定敏感相位是相位域储层预测成败的关键。包括三个步骤:一是地震道的相位分解与重构,可得到相位重构后的分相位地震数据以及相位道集;二是敏感相位分析,根据研究区的地震、地质特征得到对储层变化最敏感的相位;三是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分析分相位数据体,主要包括剖面分析以及切片分析等,最终实现储层预测。模型分析表明,在合成地震记录上不能体现薄层波阻抗的横向差异,而合成地震记录分相位数据放大了薄层内细微的横向阻抗差异,易于识别。实际应用表明,敏感相位数据体的地震属性更清楚地刻画了河道,分辨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油气地球物理》2014,(1):63-66
<正>从四维地震数据中获取储层饱和度和压力变化的定量信息对油气田管理和提高油气采收率非常重要。但在空间上动态变化小于地震分辨率的非均质储层中,常规四维解释方法不能记录到个别岩性体的定量变化。缺少与某一种已有的四维效果相关联的特殊岩性的信息,不利于对油藏的了解与预测。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静态和动态岩石物理模型(岩石物理模板)、实时可视化进行四维叠前反演数据交互解释的方法。该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将四维效果和特定岩性体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长远目标,将化石能源燃烧生成的CO2捕集后注入到高含水油藏,不仅可提高原油采收率,而且能在油层中实现CO2地质封存,有利于实现油气增产和降低碳排放的双重目标。针对高含水油藏的特点,从CO2驱油和地质封存机理、赋存方式、埋存量计算方法以及CO2运移、泄漏风险预测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基于高含水油藏CO2驱油与地质封存的中外研究现状,结合与之密切相关的科学领域及其矿场面临的难题,提出了CO2与储层岩石和流体反应、驱油机理和封存方式、赋存量、封存效率、泄漏与风险防控等亟需深入研究的10个关键问题,为CO2驱油与地质封存研究方向及产业化技术储备提供参考。CO2驱油与地质封存问题的解决,对服务于“碳减排”和“碳增汇”,实现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今油气勘探目标已逐步向岩性、裂缝、断块等隐蔽油气藏转移,勘探难度加大,因此要求充分挖掘、利用地震资料中的丰富地质信息,同时结合地质、钻井等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储层、流体性质等综合解释。地震属性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有力工具。本文简述了地震属性技术及其发展,通过实例充分展示了GeoEast解释系统提供的地震属性技术在精细构造解释、储层预测及油气检测等方面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时间延迟地震方法监测储层的变化能极大地改善储层特征描述和储层管理。流动过程的相关地震响应(取决于时间)需要下列输入数据:(1)地质模拟/地质统计模拟,(2)流动模拟,(3)岩石物理学,(4)地震成像。本文首次提供综合应用这些学科的一个项目结果。在这次初步研究中我们已经考虑正演问题:形成一种详细的地质模式,进行流动模拟,使动力岩石属性与地震属性相关连,最后,成像不同时期的储层。  相似文献   

16.
注水时移地震监测作为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正逐渐被国内外许多大的油气田所关注,但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效果好坏与用来实施监控油气藏变化的技术有着密切关系,好的方法更能够有利于采收率的提高。在油气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流体的分布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储层地震反射波速度、密度以及波阻抗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一般很小,只会在地震资料上引起很小的异常,特别当地震资料存在噪声干扰时,利用常规油气藏监测方法实施监测时就变得非常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引进了具有抗干扰能力的描述混沌的非线性参数,通过对地震数据提取Lyapunov指数属性来研究油气藏注水后储层物性变化的特征。理论模型研究表明,Lyapunov指数属性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较好地反映储层注水后流体的变化情况,在信噪比大于2.5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利用它来预测储层注水后的注水分布范围和注水部位的注水强弱情况。该研究成果有利于时移地震监测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衰竭开采式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通常只是降低储层孔隙压力,产生微弱四维地震效应,制约了四维地震技术在气田开发生产中的应用。针对此难题,本文利用南海A气田两期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四维地震监测试验。通过细致研究模型、精细一致性振幅补偿处理和精心地选取地震参数,发现该区气层在开采5年后,其储层顶面某些振幅类属性减弱5%,显示衰竭式开采气藏存在四维效应,因此可利用四维地震方法监测油气藏开采动态,为油气田开发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湾South Timbalier 295区块浊积岩储层的4D地震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uth Timbalier 区块295油区二次地震测量的振幅有着很大差异,它与各个储层的油气产量有关.K8砂体(溶解气驱储层)表现为与气逸相关的振幅增加;而K40砂体(水驱油储层)的振幅随着水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对二次测量各自进行处理后(叠后)优化二者之间相关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重建面元,互相关,通带滤波和互均衡等.我们开发了一种表征两次地震测量间相关性的统计方法,利用这种统计分析可把记录岩石流体特性变化引起的振幅差异与地震数据错误相关导致的振幅差异区分开来.时延地震分析提供了一种对油气生产过程成像的重要方法,它可用于提高储层描述能力和指导开采决策.  相似文献   

19.
李景叶 《石油学报》2012,33(4):633-639
流体替换常用于计算油藏流体变化前后岩石弹性参数变化,是进行地震油藏描述与监测研究的关键步骤。流体替换需要孔隙度、岩石基质、流体属性和泥质含量等数据信息,因此目前往往只能在有测井数据的油藏部分进行流体替换,并通过地震数值模拟获取流体变化前后地震响应,从而进行地震属性分析与优化。为了扩大流体替换应用范围,提出利用地震资料直接进行流体替换。在确定油藏流体类型与岩石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油藏地质模型,模拟油藏流体变化前后地震反射振幅峰值关系,并分析储层参数(包括孔隙度、储层厚度和泥质含量等)变化时该振幅关系变化特征。采用曲线拟合方式对该振幅峰值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可直接应用于地震数据的流体替换线性拟合方程,从而进行实际地震数据流体替换。基于胶结砂岩油藏岩石物理模型的模拟分析与实际资料应用试验,证明了基于地震数据流体替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墨西哥湾South Timbalier 295区块浊积岩储层的4D地震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uth Timbalier区块295油区二次地震测量的振幅有着很大的差异,它与各个储层的油气产量有关。K8砂体(溶解气驱储层)表现为与气逸相产在的振幅增加;而K40砂体(水驱油储层)的振幅随着水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对二次测量各自进行处理后(叠后)优化二者之间相关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重建面元,互相关,通带滤波和互均衡等。我们开发了一种表征两次地震测量间相关性的统计方法,利用这种统计分析可把记录岩石流体特性变化引起的振幅差异与地震数据错误相关导致的振幅差异区分开来。时延地震分析提供了一种对油气生产过程成像的重要方法,它可用于提高储层描述能力和指导开采产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