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壳聚糖衍生物及其纳米粒的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德润  沈勇 《印染》2005,31(14):12-14
利用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及相应纳米粒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研究整理织物的抗菌作用。结果显示,纳米材料整理后的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经壳聚糖衍生物整理的织物抑菌性能大于壳聚糖;试验研究使用不同交联剂对抑菌性能的影响的结果表明,柠檬酸和酒石酸混和交联剂整理的织物抗菌效果强于单一柠檬酸交联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壳聚糖-银复合整理棉织物变色发黄的问题,考察了壳聚糖浓度、银添加量、银添加方式和溶剂体系等因素对织物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白度随壳聚糖浓度和银添加量的提高而下降,且添加银对白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以溶胶方式添加的银因主要沉积在织物表面而比离子态添加时对织物白度影响更大。柠檬酸作溶剂时织物白度较乙酸体系要低,但耐水洗牢度更好。通过微观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探讨了几种因素影响白度的微观机制,并确定了抗菌剂组成为:柠檬酸1%,壳聚糖0.25%,硝酸银添加量5~10 mg/kg。以此整理的棉织物白度下降率低于8%,对大肠杆菌抑菌率可达100%,经20次洗涤后仍可保持优异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季铵盐在桑蚕丝织物抗菌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朱蓓  陈宇岳 《纺织学报》2010,31(10):70-74
基于壳聚糖季铵盐良好的抑菌性和水溶性,将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壳聚糖合成了壳聚糖季铵盐。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和比较了壳聚糖及壳聚糖季铵盐的抗菌性,并将其用于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整理,采用振荡烧瓶法对处理前后的丝织物进行抗菌性测试。结果表明: 壳聚糖及其季铵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性,且壳聚糖季铵盐的抑菌效果优于壳聚糖;经壳聚糖及其季铵盐处理后,桑蚕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明显提高,且壳聚糖季铵盐的抑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涤纶纱线的抗菌性能,采用紫外光照还原的方法,制备了壳聚糖基载银(CS-Ag)复合抗菌整理剂。利用制得的纳米银溶液对涤纶纱线进行抗菌整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抗菌纱线的纤维表面形态;测定整理前后纱线的断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上载率、抗菌性能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当壳聚糖用量为2%时,处理后纱线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好;当壳聚糖用量为2%,涂层次数为2层时,其上载率提升较大;当壳聚糖用量为2%,涂层数为2层,硝酸银含量为0.8%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有较大提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能显著提升涤纶纱线的抗菌性能,等同参数下该抗菌纱线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涤纶纱线的制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和中草药黄芩甙提取物为整理剂对纯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采用浸轧法,利用单因素的分析方法,对不同质量浓度抗菌剂、不同焙烘温度、不同焙烘时间进行实验,并对整理后织物的抑菌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整理后的织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抗菌效果较好,抗菌率在92%以上,水洗20次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仍在80%以上,并基本保留织物原有风格及服用性能.抗菌整理对白度和透气性影响不大.实验确定了最佳抗菌剂质量浓度为20~25 g/L,最佳焙烘温度为110℃.  相似文献   

6.
采用壳聚糖和双氰胺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双胍衍生物,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pH值及壳聚糖和双氰胺的投料比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研究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不同用量的整理剂对经过氧化预处理的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测定,得出最佳整理工艺.结果表明,整理剂用量为20%(owf)时能达到最好的抑菌活性,在经过数次洗涤后,抑菌率仍能高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7.
将壳聚糖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合成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再将HTCC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反应,合成带有纤维反应性基团的水溶性O-甲基丙烯酰胺壳聚糖季铵盐(NMA-HTCC)。采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法测定并比较了壳聚糖及NMA-HTCC的抗菌性,并将其用于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整理,采用振荡烧瓶法对处理前后的丝织物进行抗菌性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及NMA-HTC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性,且NMA-HTCC的抑菌效果优于壳聚糖;经壳聚糖及NMA-HTCC处理后,桑蚕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明显提高,且NMA-HTCC的抑菌效果更好。将NMA-HTCC改性桑蚕丝织物作为药物载体,对芦荟蒽醌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
精纺呢绒的壳聚糖抗菌整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性,已被应用到织物的抗菌整理中.文章采用环保型化学物质--壳聚糖和柠檬酸,按轧-烘-焙工艺整理精纺呢绒,使其获得良好的抗菌性能.分析了柠檬酸、壳聚糖、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抗菌整理的最佳工艺.整理后的精纺呢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抑菌性和耐洗涤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2种不同的抗菌剂即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当壳聚糖用量为0.7%(owf)时,羊毛织物的抗菌率为91%,同时羊毛织物的白度有所提高,断裂强力增加。当纳米二氧化钛用量为1%(owf)时,羊毛织物的抗菌率为98.7%,并且羊毛织物的白度有所提高,断裂强力增加。水洗后,壳聚糖整理后的羊毛织物抗菌性能下降,纳米二氧化钛整理后的羊毛织物抗菌效果依然很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一凝胶技术制备出稳定的TiO2/ZnO复合水溶胶,在溶胶阶段通过轧焙烘工艺对纯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研究了TiO2与ZnO的掺杂比例、复合溶胶用量及焙烘温度对毛织物抗菌功能的影响,并对整理后织物的抗菌功能耐久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毛织物具有很好的抑菌功能,且织物的断裂强度、回潮率、硬挺性等物理机械性能都有所提高.经50次水洗之后,对金葡萄糖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5.8%和77.5%.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发一种新型纯天然生物抗菌剂,本实验将辣椒素抗菌液、壳聚糖抗菌液、辣椒素/壳聚糖抗菌液分别采用二浸二轧的方法整理在棉织物、尼龙织物和丝织物上进行定性抗菌探究试验,研究表明抗菌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棉织物丝绸织物尼龙织物,且抑大肠杆菌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辣椒素的抑菌性能弱于壳聚糖。  相似文献   

12.
杜磊  谢勇  叶玲  邹奉元 《丝绸》2013,50(2):1-5
采用镀银纤维与光触媒纤维长丝以不同嵌织比例和不同织物组织结构制得织物样品,采用吸收法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抗菌效果。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抗菌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抗菌织物对于大肠杆菌抑菌效果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斜纹织物的抗菌效果优于平纹织物和缎纹织物。研究认为织物的抗菌效果来自于银离子溶出性抗菌和TiO2的非溶性抗菌的协同作用。当镀银纤维和光触媒纤维嵌织比例为1︰1,并以斜纹组织织造时,织物中单质银质量分数为0.94%,TiO2含量为0.29%,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且生产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载银抗菌整理剂的改性及整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芳兰 《印染助剂》2007,24(10):33-35
对壳聚糖载银抗菌剂进行改性制备抗菌整理剂并对其在纺织品上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1227对壳聚糖载银抗菌剂进行改性来制备复合抗菌剂,然后通过浸-轧-烘方法制备抗菌织物,并采用抑菌圈法对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进行评价.同时考察织物在经过银系列抗菌剂抗菌整理前后的变色情况.结果表明:织物经复合抗菌剂整理后,抑菌圈出现了双层,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同时织物的白度能保持在纺织品所要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付小蓉  朱昊  黄丹 《印染》2010,36(13)
以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和苯甲醛为改性剂,在壳聚糖结构上引入季铵盐基团和希夫碱基团,合成了具有双功能化基团的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O-季铵化-N壳-聚糖席夫碱(O-HTCCS),并将其用于纯棉织物的抗菌整理。测试整理工艺、交联剂种类和用量、O-HTCCS用量和焙烘条件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柠檬酸二浴法整理工艺为:柠檬酸用量14%,O-HTCCS用量2%~3%,140℃焙烘3 min。O-HTCCS用量为3%时,整理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均达到或接近100%,且经20次水洗后抗菌率仍能保持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壳聚糖和银离子分别作为抗菌剂整理棉织物,测试了织物经两者整理后的抗菌性能和耐洗性,分析了两者分别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抗菌效果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得出了壳聚糖和银离子分别在织物抗菌整理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对棉针织物的抗菌整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壳聚糖和柠檬酸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并对整理织物的抗菌效果进行测试,用整理后的织物制成内裤试穿5个月后观察其效果.同时,实验了壳聚糖与柠檬酸混合试剂对织物防皱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染色织物色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纯棉针织物不仅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而且经整理的织物色光无明显变化,与柠檬酸混合试剂整理织物,可缓解泛黄现象、提高强力保留率且无甲醛释放.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现有甜菜碱抗菌剂在棉织物整理中抗菌效果不足的问题,制备了一种聚磺酸甜菜碱(PSPB-Am-AGE)抗菌整理剂并应用于棉织物的抗菌整理。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合成抗菌剂的温度、时间、引发剂用量和反应单体配比对其抑菌率的影响;采用活菌计数法测试了抗菌剂的最低抑菌浓度、抗菌整理后棉织物的抗菌性能及耐洗牢度。试验结果表明:合成该抗菌剂的最优工艺为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4 h,甜菜碱与丙烯酰胺的量比为 2∶1,引发剂2%;PSPB-Am-AGE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2.625 g/L;红外谱图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PSPB-Am-AGE成功接枝到织物表面。整理后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6.25%和99.79%,经30次洗涤后抑菌率仍超过90%,耐洗涤性能优于AAA级抗菌纺织品。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以处理后羊毛织物的增重率为考核指标,采用谷氨酰胺转胺酶(TG酶)催化丝胶、壳聚糖和羊毛的接枝反应,对羊毛织物进行整理。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对比织物整理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丝胶和壳聚糖与羊毛发生接枝反应。整理后羊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都大于99%,断裂强力提高,白度有所下降。经20次水洗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率分别为86.8%和83.9%,说明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亚麻/棉混纺织物的壳聚糖整理技术,并进行了壳聚糖整理亚麻/棉织物的抑菌抗菌效果和抗皱效果的研究。经试验认为亚麻/棉混纺织物的壳聚糖整理加工工艺为:亚麻/棉织物的壳聚糖整理、轧染染色。采用壳聚糖整理亚麻/棉织物是提升该类织物使用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将纳米银和壳聚糖混合后作为抗菌剂,并采用浆内添加和表面涂布两种方法制备抗菌纸,分析壳聚糖与纳米银添加量对抗菌纸抗菌性能的影响。通过抑菌环实验来检测抗菌纸的抗菌性能;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激光显微拉曼成像光谱仪对抗菌实验后的大肠杆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涂布壳聚糖/纳米银混合抗菌剂时,抗菌纸的抗菌性能最好,当壳聚糖添加量(相对绝干浆)为10.0%、纳米银添加量(相对于绝干浆)为0.68%时,抑菌环直径可达到25.1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