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正交试验讨论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浴比对真丝绸染色效果的影响,优化了桃树叶天然染料提取工艺及提取液对真丝绸的染色工艺.采用桃树叶天然染料直接对丝绸织物染色,与预媒染、同浴媒染、后媒染3种染色方式进行了比较,并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结果表明,桃树叶染料色素提取的优化工艺为:温度100℃,时间60 min,料液比1∶30;桃树叶直接染丝绸的优化工艺为:温度75℃,时间40 min,浴比1∶50;桃树叶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符合国家优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2.
从密蒙花中提取天然色素,研究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讨论了染色p 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浴比对真丝绸密蒙花提取液直接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Cu2+、Fe2+、Al3+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密蒙花染料色素提取的优化工艺为:温度80℃,时间3 h,料液比1∶30;密蒙花提取液直接染色丝绸的优化工艺为:p H=3,温度60℃,时间55 min,浴比1∶60;染色真丝绸的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可达到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天然橘子皮染料直接对丝绸织物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分析讨论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浴比对染色织物上染率的影响,比较了预媒染、同浴媒染、后媒染3种染色方式,测试了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结果表明,橘子皮染料直接染丝绸的优化工艺为: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40 min,浴比1∶60,媒染方式以后媒染为最佳.橘子皮染料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符合国家优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4.
5.
利用紫叶酢浆草提取液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研究该提取液在不同p H值及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确定直接染色的最佳工作条件。测试不同媒染方法和媒染剂染色羊毛织物表面得色深度以及染色织物的皂洗、摩擦牢度。结果表明:紫叶酢浆草提取液具有一定的耐热性,p H值是影响其稳定性的最大因素。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液浓度0.8x,温度70℃,p H值4,时间60 min。不同的媒染剂和染色方法染得羊毛织物的色相不同,铝盐后媒法染色织物增色效果最好。染色羊毛织物具有一定的牢度,通过媒染提高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各项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6.
天然植物染料桔子皮对毛织物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桔子皮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测试其主要化学成分.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得出桔子皮最佳萃取工艺条件:温度80℃、染料质量浓度200 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40 g/L、时间30 min.通过媒染试验,得出桔子皮用于毛织物染色,适合同浴染色,且由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温度80℃,pH值4,萃取液用量40 mL/L,时间45 min,浴比1:40.通过对染色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干洗牢度及皂洗牢度的检测,得出染色织物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7.
天然植物染料槐米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槐米染料的提取条件,染色工艺进行了试验,并对槐米在真丝绸和棉布上的染色性能,湿牢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采用提取的桔子皮染液对锦纶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探讨了染色温度、pH值、保温时间及不同媒染剂的影响,得出天然植物染料桔子皮染锦纶织物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染色的各项牢度指标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浴比沸煮、弱酸(pH=5)条件下,采用铜离子后媒法染色60min得到的锦纶织物具有良好的得色量和染色...  相似文献   

9.
天然植物染料紫苏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植物紫苏为染料来源,探讨紫苏提取液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紫苏较为合适的提取工艺: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60、提取时间90 min、NaOH用量30 g/L。在超声波和常规染色两种条件下,讨论了染液质量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盐用量对紫苏染色棉织物颜色色深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可明显提升上染量,K/S值会随紫苏质量浓度、染色时间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预媒染结果表明:铜盐对颜色有明显的增深作用,同时提高了紫苏染色棉织物的色牢度。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天然植物染料在纸纱上的染色工艺及染色性能,选用栀子黄和橄榄绿,分别采用直接染色法和还原染色法对纸纱进行染色,并对染色后的纸纱表观染色深度(K/S值)、色牢度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栀子黄在优化染色工艺为弱酸性(p H值=5)、染料用量5%、温度90℃的条件下,可将纸纱染得中等色深;色牢度除耐日晒色牢度较差(1~2级)和湿摩为2级外,各项色牢度均在3级以上,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1.7%和85.3%。还原型染料橄榄绿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料用量10%、温度65℃、染色时间40 min、还原剂浓度10 g/L、NaOH浓度9 g/L;纸纱染色后除湿摩为2~3级外,各项染色牢度较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3.5%和80.1%。研究认为:可以选用直接型和还原型植物染料对纸纱进行染色,纸纱同时被赋予良好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11.
天然植物染料黄连对棉针织物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黄连天然植物染料的分子式,萃取实验和直接染色、后媒染色的工艺流程,以及中性液洗涤工艺、铁盐和铝盐的后媒染工艺处方和条件.通过正交实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及单因素分析确定了黄连用于棉针织物直接染色的最优工艺条件:染液pH值为4,萃取液用量为70 mL/L,浴比1:40,温度80℃,染色时N45 min. 用硫酸亚铁和明矾对直接染色试样进行后媒处理,以提高染料和织物之间的结合力,并测试了按最佳工艺条件染色后试样的色牢度,其摩擦牢度和中性洗牢度均达到3级或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提取的天然茶叶染料对锦纶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探讨了染色温度、pH值、保温时间及不同媒染剂的影响,得出茶叶染锦纶织物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染色的各项牢度指标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浴比1:20、沸煮、弱酸(pH=5)条件下,采用铜离子后媒法染色50min得到的锦纶织物具有良好的得色量和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红花的萃取工艺及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确定了最佳染色工艺条件,并对染色试样的色牢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出红花染色织物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14.
15.
柞丝绸天然植物染料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淑兰  万发东 《辽宁丝绸》1999,(1):29-31,37
柞丝绸是天然蛋白质纤维织物,穿着舒适、保温、保湿、冬暖夏凉,素有纤维皇后之美誉。用合成染料染色,虽然价格便宜,色泽鲜艳,但由于有的染料中间体及偶氮染料有毒并有致癌物质,在印染加工中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特别是1994年7月15日德国政府颁布了禁止使用20余种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胶染料及相应118种染料的法令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合成染料的危害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回归自然的潮流下,天然染料染色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许多国家的科技人员,应用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植物染料液体茜红、液体姜黄、液体靛蓝,分别对莫代尔纤维进行染色,标准水洗20次后,检测染后纤维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3种染料均赋予莫代尔纤维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华印 《染整技术》2011,33(3):36-39
研究苋菜红天然植物染料在不同条件下稳定性及其染色性能。通过测试染液可见吸收光谱、织物色度指标以及染色牢度来探讨酸碱、温度对苋菜红天然染料的影响及染料在丝绸织物的染色应用。研究结果显示:苋菜红天然染液颜色特征随pH值改变而有所改变,在酸性条件下表现比较稳定的红色调;染液在70℃以下热稳定性良好;金属离子媒染工艺可以较大程度提升苋菜红染丝绸织物的染色深度和牢度。  相似文献   

18.
以红莲子草的水提取液为染液,对羊毛织物进行直接染色和媒染染色实验。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影响提取效果和直接染色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了红莲子草染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料液比1∶10,时间60 min,提取2次。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染液浓度0.75x,温度60℃,p H值5,时间50 min。不同的媒染剂和染色方法染得羊毛织物的色调不同。直接染色织物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相对较低,经媒染处理后其耐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提高1~2级,各项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9.
对西红花色素的稳定性,以及西红花色素对真丝织物染色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直接染色和预媒染染色的工艺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西红花色素对酸性环境和常见金属离子有较好的稳定性,对真丝织物染色具有较好的上染性能。  相似文献   

20.
天然植物染料黄连对真丝织物染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提取黄连并用该提取液对丝绸进行染色.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黄连提取及其染色的适宜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水煮次数影响最大,其次为水煮时间、浸泡时间和加水量;媒染剂对颜色的增深和耐干摩擦牢度有一定的作用,其中硫酸铜的增深效果较好,但各种染色法的水洗牢度都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