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建立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其测量不确定的来源。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抽吸过程、测量重复性和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2μg/支,在95%的置信度下,取包含因子为k=2,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4μg/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定卷烟主流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为测定主流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提供有效、可靠的测量数据。方法根据JJF(烟草)1-2007《卷烟主流烟气中烟碱、焦油和一氧化碳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的指导方法,对卷烟主流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测量过程进行研究,系统分析整个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并确定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结果结果表明一氧化碳测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是由环境波动、示值、抽吸口数造成的,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应尽量减小测试环境的波动性及提高示值的精度,才能进一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结论该批卷烟样品的测定结果:一氧化碳含量为10.2 mg/支,扩展不确定度为0.7 mg/支。  相似文献   

3.
为改进实验室卷烟物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探索稳健统计-迭代法评定卷烟物理测量不确定度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实验室积累的质控数据,分别采用“bottom-up”法和稳健统计-迭代法对卷烟物理中质量、圆周、吸阻、硬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利用稳健统计-迭代法计算的卷烟质量、圆周、吸阻和硬度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10 g、0.04 mm、28.0 Pa和5.3%,利用“bottom-up”法的计算结果为0.012 g、0.04 mm、32.0 Pa和6.8%。稳健统计-迭代法反映了实验室较长时间内的检测水平,而且评定过程简单方便,体现了该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为测定主流烟气中焦油含量提供有效、可靠的测量数据。方法用吸烟机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粒相成分进行捕集,应用气相色谱法对粒相成分中的烟碱和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再由总粒相物含量得出卷烟烟气中焦油含量。根据JJF(烟草)1-2007的指导方法,对上述焦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研究,系统分析得出不确定度来源和不确定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确定焦油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表述出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焦油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由气相色谱测定曲线拟合及测试环境波动造成的,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应尽量提高拟合曲线的线性度,并减小测试环境的波动,才能进一步的减小测量不确定度。结论该样品的焦油含量为8.98 mg/支,扩展不确定度为0.15 mg/支。  相似文献   

5.
采用转盘式吸烟机和气相色谱仪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总粒相物、烟气水分、烟气烟碱量进行研究,通过对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班次的卷烟产品进行抽样,依据GB5606—2005《卷烟》及GB/T 19609-2004《卷烟用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系列国家标准,测量卷烟焦油,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有必要按照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原则,对检测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分析。本研究有利于指导生产,保障卷烟产品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述了金属材料抗拉强度检测中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关系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重要性。通过对HRB400热轧带肋钢筋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7.
为反映实验室残脂率检测结果的可靠程度,采用测量不确定度的直接评定方法对羽绒残脂率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根据羽绒残脂率测试原理,分析得出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为测量的重复性、样品质量的称量、残脂的称量;进而对各分量分别进行了评定,计算出了羽绒残脂率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分辨力为1 mg的天平,烧瓶称量产生的不确定度是残脂率不确定度的最主要来源,且合成不确定度较大;使用分辨力0.1 mg的电子天平称取烧瓶,则其产生的不确定度和测量重复性产生的不确定度是影响残脂率总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对检测紫外辐照计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和评定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产生不确定度的因素,对各不确定度分量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从而做出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判定。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卷烟主流烟气中相关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数据验证方法,以及不同样品和不同机型吸烟机测量不确定度,以氰化氢、氨、苯酚、巴豆醛、NNK和苯并[a]芘为目标物,选用GUM法并通过简化计算公式、讨论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及与输入量的关系建立测量模型,通过数据相关性探讨,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通过组织共同实验,以重复性限、再现性限验证数据的有效性。通过选取不同卷烟样品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并回归拟合建立不同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估计值函数关系。通过拟合曲线置信区间验证不同机型吸烟机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表明:① GUM法适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相关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是输入量c最大的权重分量,包含因子k=2的扩展不确定度与对应测量值的比值在6.2%~14.4%之间。②运用共同实验的重复性限、再现性限是验证数据的有效方法,并验证了本评定的数据都是有效的。③不同样品的测量值与测量不确定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函数关系式用测量值获取测量不确定度估计值。④不同机型吸烟机的测量结果和测量不确定度呈现一定差异,但不致显著影响测量不确定度估计。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检测质量控制的原理及方法,对实验室纺织品检测的常规检测项目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和质量控制应用。根据日常检测中积累的大量检测质量控制数据,用统计分析方法验证了实验室内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豆制品中铝的含量,对测定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根据CNAS-CL01-G003:2019对测定不确定度的有关要求,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将各分量进行合成。当铝含量为39.56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2.51mg/kg(k=2)。针对引起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者,通过几种改变测量方法的途径,使其中3 个主要分量分别从0. 019 662、0. 002 412、0.002 74下降为0. 010 085、 0. 001 520、0. 001 66,效果显著,达到了降低影响结果准确性因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按照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及评定程序,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蒸馏酒、配制酒中锰含量的结果不确定度进行研究,影响样品浓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标准曲线拟合、样品重复测量、标准物质、样品制备和仪器示值分辨率误差等引入的不确定度,通过计算得到锰的合成不确定度为uc=0.01314 mg/L,扩展不确定度为Up=0.02747 mg/L(kp=2.09,νeff=2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宝粥罐头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结合CNAS-GL06-20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规定的基本程序,分析了测量不确定性的来源,计算了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八宝粥罐头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为0.1172 g/kg,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5.0%,测定结果可表示为X=(0.1172±0.0059)g/kg,k=2。在影响检测结果的6个不确定度分量中,标准工作溶液曲线拟合求浓度和样品前处理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是对结果影响较大的2个不确定度分量。结论可通过减少这些不确定度分量提高测量结果的质量,对实际工作中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参照国家标准GB/T 5009.15-2003[4]《食品中镉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肉制品中镉的含量。通过对镉的测定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实验,分析和识别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进行评定,得出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有效地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珠宝检测实验室对贵金属含量无损检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应用尚不成熟。着重分析了采用X射线荧光能谱法测定贵金属含量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探讨了几种因素对不确定度的影响,有利于在实际检测中对其进行合理的评定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定碱水解法测定乳粉中脂肪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方法根据GB 5413.3-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的测定》和JJF 1059.1-2006《测定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建立不确定度模型,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分析该方法测定中各不确定因素,对乳粉中脂肪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乳粉中脂肪含量为21.2 g/100 g,不确定度为0.34 g/100 g,脂肪含量表示为:(21.2±0.34)g/100 g,k=2。结论通过分析各分量的相对不确定度,找出检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实验进行优化,能有效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帮助检验人员确定测定结果的可靠程度,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辣椒中镉(Cd)含量,及评估测定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以提高定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识别试样称量、试样定容、标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拟合、重复测量、回收试验等不确定度来源,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 辣椒中镉含量不确定度测定结果为:。结论 测定过程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准曲线拟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辣椒中镉含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能保证分析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原理和方法,对电位滴定法测定白酒中总酯含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定量,分析了测量重复性、取样、标准滴定液的标定过程、滴定管和摩尔质量等因素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建立了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总酯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0.00836 g/L,扩展不确定度为U=0.0167 g/L;k=2。  相似文献   

19.
对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菜粕中的异硫氰酸酯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建立测量模型,分析确定菜粕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逐层分析与合成,当菜粕的丙烯基异硫氰酸酯含量为99.2 mg/kg时,得到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2.2、4.4 mg/kg。结果表明,校正因子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样品重复测定、回收试验和添加内标溶液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也不容忽视,试样称量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小,为采用该方法测定菜籽饼粕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液相色谱法测定果汁中糖精钠的不确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汁中糖精钠的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以方法GB/T 5009.28-2003,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系统分析计算不确定度各分量。当糖精钠含量为0.097 g/kg时,不确度为0.05 g/kg(k=2)。充分分析和识别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来源,较为全面地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测量果汁中糖精钠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