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南北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低碳氮比的两座污水处理厂进行南北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性分析,并相应提出了初沉池优化运行的建议。两座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不足的问题均比较突出,对于生物脱氮系统,进水中均为碳氮比的影响最大。进入雨季,相对于旱季两座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和水量均有所变化,但变化幅度有明显区别。两座污水处理厂进水有机物、氮和磷的日变化规律不相同,极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但有机物浓度均主要受到非溶解性有机物浓度影响。两座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有机物组分比例不同,北方污水处理厂溶解性易生物降解碳源比例高,非溶解性慢速不可生物降解碳源比例低。两座污水处理厂根据进水水质特征采用不同的生物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均能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2.
全国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全国12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系统分析了其进水水质特征以及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之间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水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一元线性关系,污水处理厂存在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仅有22%的污水处理厂SS/BOD_5≤1.2,有60%的样本污水处理厂SS/BOD_5≥1.5,成为总氮达标的巨大障碍;BOD_5/TP的平均值为27.23,66%的污水处理厂BOD_5/TP20,均可以满足生物除磷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污泥水是指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消化、脱水等环节产生的污水。污泥水独立对处理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实现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污泥水悬浮物和总磷去除的关键问题是根据其水质特性确定合适的混凝剂和低成本的除磷剂。利用污泥水的高氨氮实现侧流富集硝化菌强化主流污水处理系统硝化能力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能够有效解决污泥水脱氮存在的碳源不足的问题。随着深度脱水技术在国内的大规模应用,利用深度脱水污泥水补充污泥水脱氮所需的碱度和碳源,以及除磷所需的钙源能够大幅度降低污泥水脱氮除磷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4.
2013年,西安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分析了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工艺特征及运行现状,对污水处理厂工艺优化与提标改造进行研究,认为通过降低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以减少有机物过多流失、量化分段进水流量实现碳源优化配置等改造措施及优化控制生化池溶解氧、污泥回流比、污泥龄等工况,可强化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提高系统出水水质,TN、TP、COD等指标基本可达到一级A标准。但出水SS过高仍制约了污水处理厂的一级A全面达标,需对出水进行进一步的终端控制。项目研究为污水处理厂后期的提标改造工程提供运行参数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针对太湖流域20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利用实际运行数据系统分析了水质特征以及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之间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水中NH3-N和TN浓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COD、BOD_5、SS和TP的浓度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进水BOD_5/COD值在0.4~0.6之间分布的污水处理厂概率为39.2%,说明太湖流域整体进水的生化性较差;进水SS/BOD_5分布超过1.5的概率为36.3%,表明太湖流域进水易造成生物系统污泥的活性的降低;BOD_5/TN的均值为3.82,表明进水反硝化碳源不足;进水BOD_5/TP20的概率为82.8%,基本满足生物除磷的要求。水质指标中BOD_5和COD,SS和BOD_5、COD,TN和NH3-N之间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结合新排放标准和太湖地区进水水质特征,提出适用于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提标工艺技术路线建议,为新一轮提标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稳定达标的工艺流程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依据江苏省太湖流域多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特别是进水水质特性和出水达标情况的分析研究,结合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的除磷脱氮技术改造需求,总结分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稳定达标所需的代表性工艺操作单元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稳定达标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和扩展工艺流程,阐述了工艺流程中各工艺单元的组合方式、关键控制参数和设计选择重点.  相似文献   

7.
调研了4座市政污水处理厂的除磷效能、污泥活性以及微生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出水总磷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但污泥性能差异显著。活性污泥厌氧释磷率和好氧聚磷率范围分别是0.224~7.77mg/(gVSS.h)和0.386~7.9mg/(gVSS.h)。聚磷假丝酵母菌(Accumulibacter)比例较低,为3.8%~8.7%,聚糖假丝酵母菌(Competibacter)为3.2%~9.1%。进水乙酸含量和乙酸吸收率,厌氧释磷率和好氧聚磷率间都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表明污水中可利用碳源的数量和磷素的比例极大影响污泥除磷性能。故控制工业废水排入,适当添加碳源,或设置独立的前置反硝化池有望增加污水处理厂的除磷效能。  相似文献   

8.
上海曲阳污水处理厂改造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海曲阳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对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污泥脱氮除磷处理技术(PASF)、污泥处理和生物滤池臭气处理方案、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进行介绍,对工程实施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全国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管网中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与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密切相关。对昆明市第六污水处理厂进水口以及服务范围内的广福路干管、云秀路干管、新宝象河南岸干管进行了水质水量监测,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质频繁超出设计值,2012年COD、BOD5、SS、TN和TP超出设计值的天数分别为202d、147d、209d、309d和175d。三根主干管的TN值持续高于污水处理厂进水设计值,广福路干管和云秀路干管夜间会出现水质水量冲击负荷。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污染企业排入市政管网的水质监督;加强管网的检测、维护和修复,减少垃圾、河水、雨水进入污水管网,以免影响进水水质;合理调整运行参数并强化脱氮除磷,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0.
对大理以MBR+人工湿地为处理工艺的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通过工程数据收集、水质数据分析、现场勘查等方式进行技术诊断,发现该污水处理厂的主要问题是出水TN、TP和悬浮物长期超标,主要原因是进水负荷低;未安装化学除磷设备;MBR池DO、污泥回流比控制不当和膜清洗不规范及人工湿地运行不善。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进水、工艺、运行参数调整和运行管理强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控分析,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实现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1.
北京汛期对卢沟桥污水处理厂运行影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夏季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水质水量发生突变,影响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针对降雨水量水质特点,分析探讨汛期对北京市卢沟桥污水处理厂(倒置A2/O工艺)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汛期降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降低了污水中污染物浓度、改变了污水组分、降低了系统脱氮的能力,但此时除磷的效果却有所上升.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对污水处理厂汛期运行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倒置A2/O工艺实际运行除磷效果差、出水TP不能达标排放的问题,通过监测污水处理厂实际进出水水质和生化反应池运行参数,分析除磷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并研究其解决措施,寻求最优的运行参数和工程改造措施,提出优化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强化污泥处理系统污泥水的处理,以及启动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的化学除磷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较低及冬季低温运行条件,选取脱氮效率、除磷影响等作为研究指标,采用构筑物监测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的方法,对低碳源改良A2/O工艺中的预缺氧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运行条件下,预缺氧池能保证低温下的脱氮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14.
佛山镇安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山镇安污水处理厂是佛山首批城市污水治理重点项目之一。二期工程污水处理采用改良A2/O工艺,扩建规模10万m3/d,通过分点进水实现高效的脱氮除磷功能,污泥采用一体化浓缩脱水处理,采用自动反冲过滤器实现中水回用。设计进水水质采用85%的保证率确定,工艺设计参数通过模拟计算确定。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特点、运行情况和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青岛市居民生活区与工业区的2座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分析2015年全年进厂污水水质指标如BOD_5、COD、SS、NH_3-N、TN和TP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活区污水处理厂全年进水各指标稳定,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反映了青岛地区常年缺水情况下居民的节水习惯。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全年进水指标中BOD_5、COD、SS、TP波动较大,有时会出现极端值,特别是在8月、9月和12月,这可能与某些季节性生产企业的废水排放有关,水质大幅波动可能会对污水处理工艺产生冲击;指标中NH_3-N与TN较为稳定,说明工厂企业含氮类污染物排放较少。BOD_5/COD,BOD_5/TN,BOD_5/TP比值分析表明,生活区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碳源较为充足,基本可以满足脱氮除磷的要求;而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的碳源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许劲 《给水排水》2001,27(7):15-18
通过分析总结昆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状况 ,建议根据运行管理的经验调整或改进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工艺。并就进水浓度偏低、预处理、污泥量计算、污泥消化、污水消毒及除磷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7.
将反硝化除磷菌应用于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的A2/O工艺中,对其整个冬季水质进行监测,研究了A2/O工艺中的反硝化除磷现象。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除磷性能逐渐增强,存在明显的反硝化除磷现象;随着除磷能力的增强,反硝化除磷量与总除磷量之比逐渐增大;在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中,反硝化除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碳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天津地方标准要求下津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措施及效果。进水低C/N条件下,在生物段保留多点进水基础上优化了内回流及好氧池曝气方式,并将深床滤池改造为反硝化深床滤池以保障脱氮效果;在滤池后增加了臭氧氧化工艺以提高出水COD达标稳定性并可面向未来新兴微量污染物去除需求。提标改造效果良好,出水各项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2/599—2015)A类标准;有机物、氮和磷主要依靠生物二级处理去除,深度处理段显著提升了出水水质,对COD、TN、NH_3-N、TP、SS和色度稳定达标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昆明市A2/O工艺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了影响生物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效果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条件的好坏决定了生物除磷效果,厌氧池末端NO-3-N越低,厌氧条件越好,生物除磷效果越好。影响厌氧条件的因素众多,包括厌氧池HRT、缺氧池HRT、污泥回流方式、污泥回流量等,通过优化技术参数,能够改善污水处理厂厌氧池的厌氧条件,从而提高生物除磷效果。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生物除磷效果,不会对生物脱氮作用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复合A/O硅藻精土工艺是将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合建成一个复合A/O处理池,以减小占地面积,并在运行过程中投加硅藻精土,实现脱氮除磷的新型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广东省江门鹤山市古劳镇污水处理厂采用该工艺设计,运行数据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适用于我国南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浓度偏低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