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宜兴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钟情,除了这种茶具风格多样,富含文化品位,还与这种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紫砂"十件至乐茶具"组合,壶器与壶杯具有紫砂泥清欣淳和的自然泥土气息,茶壶扬香力大,茶味香甘持久,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杨仁勤 《江苏陶瓷》2012,45(3):74-74
宜兴紫砂茶具造型简练大方,色泽淳朴古雅,是一种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手工艺品,因此深受国内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的喜爱。紫砂茶具泡茶,有味香色浓、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特色。茶壶冷热急变性能好,置于火炉炖茶也不易爆  相似文献   

3.
周顺芳 《江苏陶瓷》2011,(6):50-50,52
宜兴紫砂茶具闻名中外,造型简练大方、色泽淳朴且古雅,是一种实用与艺术高度和谐的手工艺品,深受国内外市场和收藏家们的欢迎。紫砂茶具泡茶有味香色浓、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特色;茶身冷暖急变性能好,置于火炉炖茶也不  相似文献   

4.
宜兴紫砂茶具闻名中外,造型简练大方,色泽淳朴古雅,是一种实用与艺术高度和谐的手工艺品,深受国内外市场和收藏家们的欢迎。紫砂茶具泡茶,有味香色浓、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特色。茶身冷热急变性能好,置于火炉炖茶也不易爆裂。紫砂茶具年代越久,器身的色泽越加光滑古雅,泡出来的茶味也越加醇厚馨香,甚至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香味,所以紫砂茶具往往被世人珍如拱璧。  相似文献   

5.
张拯 《江苏陶瓷》2009,42(6):39-40
“紫砂茶具”界定的含义是:以泡茶为主要功能,宜兴紫砂泥为材料,采用宜兴传统制壶技法制作的紫砂茶壶。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爱好喝茶,各类茶具也因此而生。宜兴紫砂壶在各类茶具中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可以说,爱喝茶的人,手上不能没有一把紫砂壶。世人推崇紫砂壶,是因为其材质原矿紫砂所具有的独特的"透气而不透水"的特性,用来泡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在很多人看来,紫砂壶是最理想的泡茶茶具之一,盛暑泡茶,茶叶隔夜不馊,有"茶具之王"的美称。明代书画家文征明之孙文震亨,在其《长物志》中称紫砂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世人爱紫砂壶,不仅是因为它是理想的泡茶工具,还因为它集造型、书法、绘画、印章、篆刻等诸多艺术于一体,既有实用价值,还能品赏、把玩、收藏,发展至今早已成为一种艺术品,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林熠熠生辉。本文以紫砂壶"螭龙祥瑞"为例,浅谈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到了明代中叶,逐渐形成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紫砂艺术。与其他泡茶的工具最大的不同在于,经过长时期水的滋养,紫砂壶能形成"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俗语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紫砂艺术之所以能够传承数百年、享誉海内外皆因其能"容". 小小的一把紫砂壶,乍看之下,就是一件泡茶喝水的茶具而已,和玻璃杯、塑料壶之类没什么区别.为何会有"喝茶修身养性"之说?只因在那小小的茶壶之中容有"天下",有诗词的风骚、有书画的风骨、有雕塑的精美…….  相似文献   

9.
紫砂壶作为一件人们日常泡茶的茶具,在人们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本文就是通过对这件"秋之韵"紫砂壶的介绍和分析,来让大家对这件紫砂作品有所了解,并通过此件作品让大家感受到紫砂的工艺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茶文化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体现,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文化的内涵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茶文化离不开茶具,其中紫砂茶具是饮茶中最具情调的工艺器具。生具茶韵的紫砂茶具作为我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泡茶不吸茶香、不损茶色  相似文献   

11.
吴伟明 《佛山陶瓷》2013,23(9):65-65,67
用优质的紫砂泥,制作紫砂茶具,用紫砂壶泡茶,三者结合是绝配。用时尚的话说是黄金搭档。是茶友们和收藏家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紫砂陶,简称紫砂,又叫紫砂器或紫砂陶器。紫砂茶具,造型简练、大方,色泽淳朴、古雅。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愈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相似文献   

13.
紫砂壶是最佳的泡茶器具,这种茶具经几百年发展,已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大自然为紫砂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在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紫砂壶器造型中,无一不是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组合与泥色的浑然天成来展示形象美,以达到多样化的艺术效果。难怪有人说紫砂壶艺是"别出心裁,意在神韵"。生活是紫砂创作的源泉,艺术是生活中灵感的集中体现。艺术源于生活,紫砂"松鼠葡萄桩壶"也是从生活中猎取创作灵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俗语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紫砂艺术之所以能够传承数百年、享誉海内外皆因其能“容”。小小的一把紫砂壶,乍看之下,就是一件泡茶喝水的茶具而已,和玻璃杯、塑料壶之类没什么区别。为何会有“喝茶修身养性”之说?只因在那小小的茶壶之中容有“天下”,有诗词的风骚、有书  相似文献   

15.
紫砂陶,简称紫砂,又叫紫砂器或紫砂陶器。紫砂茶具,造型简练、大方,色泽淳朴、古雅。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愈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相似文献   

16.
正紫砂壶的优点比一般的茶具更胜一筹,一方面,是因为紫砂壶的造型美观得体;另一方面,是因为使用紫砂壶来泡茶,优点非常多。紫砂泥具有一种双重气孔的结构,由于气孔微细,密度高,使茶叶的原味得以保留。又因为紫砂泥的透气十分好,使用紫砂壶泡茶不容易变味,暑天隔日也不容易变馊。紫砂壶长久不使用的话,也不会有杂气。使用紫砂壶越久,壶身的色泽越发光亮照人。轻轻擦拭紫  相似文献   

17.
蒋亚平 《佛山陶瓷》2012,(12):55-56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到了明代中叶逐渐形成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紫砂艺术。与其他泡茶的工具最大的不同在于,经过长时期茶水的滋养,紫砂壶能形成“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许骏宇 《江苏陶瓷》2021,54(6):57-58
世间茶器众多,铁壶、陶瓷茶具、玻璃茶具等等数不胜数,各种茶具的材质不同,便有着不同的特性,各类茶具当中以紫砂壶为首,有"茶具之王"之称.紫砂壶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已然形成了丰富的造型艺术体系,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特点,其造型由传统到当代,凝结了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理念的特点.它融合了多种工艺美术形式,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兼备,让人在泡茶的过程中可以细细品赏紫砂壶本身,领略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和自然意境.本文以紫砂"合谐壶"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19.
茶具文化和饮茶习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宜兴紫砂壶作为茶文化的载体,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彩纷呈的造型为人熟知,被誉为"茶具之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用紫砂壶泡茶,既能感受到香醇的茶味,也能领略原矿紫砂的材质之美以及包浆之美,感受到其中深刻的人生况味。本文以紫砂壶"葫芦"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阮亮 《江苏陶瓷》2012,45(6):74
中国茶事,源远流长。茶具与茶艺的发展息息相关,明代制茶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散茶。散茶可直接冲泡、饮用,紫砂茶具也日趋精巧。壶小则茶香,壶大则不鲜,浸泡过久,大壶更易使茶味散失。明代陶艺名家时大彬改制小壶,更符合了明代人泡茶所讲究的"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的原则,同时也迎合了明代人的饮茶风气:"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每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紫砂壶流传至今魅力不减,除了自身材质优,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独特出众的设计风格。制作紫砂壶器的手法通常是质朴、简洁,加上陶艺人使用柔和的线条增添了壶型的典雅、朴实之美。喜爱紫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