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系统的介绍无机类富勒烯金属硫化物纳米管、纳米洋葱及其纳米复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同时还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无机类富勒烯金属硫化物纳米管、纳米洋葱及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最新进展,如气-固相或气相反应合成、模板技术、激光溅射、电弧放电、热分解合成和超声波电化学合成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文献和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贵金属与聚苯二胺如聚邻苯二胺、聚间苯二胺、聚对苯二胺的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优异的电导性能和电催化性能。指出通过电沉积技术、自组装技术、化学氧化还原复合法及原位聚合原位还原复合法可以获得具有多功能性的聚苯二胺/金属纳米复合物,其电导率较基体聚苯二胺最高可提高1000倍,该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电还原催化电流较金属裸露电极最高可提高70倍。聚苯二胺/金属纳米复合物在电催化、修饰电极、二次电池等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卟啉-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复合物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同时具有卟啉的生物功能特性和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磁特性,如利用磁分离方便地解决纳米催化剂难以分离和回收的问题,提高催化剂寿命。合成了众多卟啉-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复合物,它们在诸多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结合文献,综述了近年来该类复合物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合成方法,及其在非均相催化氧化、光动力治疗及磁热疗等多个领域的进展,并展望了此类复合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胡蕊  樊君  刘恩周  温凯 《应用化工》2010,39(1):99-103
纳米结构光催化剂由于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已成为催化剂领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综述了各种光解水制氢用纳米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氮化及其复合物等,指出TiO2已经也将会是光催化制氢中所用光催化剂最重要的一种,其它类型氧化物根据其性能特点在实际的光催化制氢系统中也能被有效应用,如何对纳米半导体材料进行合理裁剪和复合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根据目前研究现状指出,结合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实现多技术集成将是今后光催化制氢纳米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许东彬 《广东化工》2013,40(18):60-61
文章所说的树脂纳米金属复合物指的是树脂纳米铅复合物和树脂纳米硫酸铅复合物。用高能X射线照射树脂纳米铅复合物和树脂纳米硫酸铅复合物后,发现小孔型树脂纳米金属复合物中的纳米铅颗粒和纳米硫酸铅颗粒由分散不均匀及无规则的形貌变成散均匀的规则球形颗粒,复合体系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将纳米银与非银材料结合制备银基纳米复合物,不仅能克服纳米银在口腔抗菌领域应用上的不足,还能通过银与非银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其抗菌活性,提高其在口腔临床应用的潜能。综述了近年来银/金属氧化物、银/碳材料、银/无机盐等纳米复合物在增强材料稳定性、提高抗菌活性、降低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其抗菌机理,并对银基纳米复合物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银基纳米复合物在口腔抗菌领域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型纳米微波吸收剂研究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纳米微波吸收剂的吸波机理及其优异的吸波性能。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新型纳米吸波材料的研究动态,对纳米铁氧体及其复合物吸收剂,纳米陶瓷吸收剂,纳米金属与合金吸收剂,纳米导电聚合物等几种新型纳米微波吸收剂的特点和应用背景进行了描述。提出了高性能纳米微波吸收材料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碳纳米管因其具有独特的性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固有的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金属纳米微粒的载体。概述了电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担载金属纳米微粒的工艺及其进展,同时介绍了该复合镀层在催化剂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石墨烯、石墨烯复合材料及核壳型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质及用途,分析了核壳型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在小分子生物、电化学、催化、防腐、吸附、导热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核壳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合成方法及应用机理,展望了核壳型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在处理水体污染和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从单金属、双金属和多金属核壳体系3个方面系统综述了几种典型的贵金属金、铂、钯、铑等纳米核壳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催化领域的相关应用,同时指出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纳米碳纤维的批量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纳米碳纤维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复合材料、电子器件、储氢等领域极具应用价值,批量制备低成本的纳米碳纤维是应用的关键,介绍了纳米碳纤维批量制备的方法,并对纳米碳纤维的应用和市场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纳米级SiO2填充PVC糊的流变性能及存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改善PVC糊的流变性能及存放性能,采用纳米级SiO2填充PVC糊,对照了纳米级SiO2与普通SiO2填充PVC糊的流变性能和存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级SiO2可以给予PVC糊以明显的切力变稀性能,并使其切力变稀性能可以持久地保持。  相似文献   

13.
Polypropylene (PP)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automobiles, medical devices, office equipment, pipe, and architecture. However, its high brittle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low mechanical strength, dyeing properties, antistatic properties, and poor impact resistance, considerably limit its further applications. Nano‐ZnO treated by KH550 coupling agent and glass fibers (GFs) were introduc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flowability of PP in this research.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of nano‐ZnO/GFs/PP hybrid composites were analy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effect of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anocomposites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ano‐ZnO surface‐coupled by KH550 could be uniformly dispersed in the PP matrix. The incorporation of nano‐ZnO and GFs resulted in increases of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nd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PP and a decrease of the crystallization degree. The introduction of nano‐ZnO and GFs also enhanced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impact toughness of the hybrid composites and improved their fluidity. Composites containing 2% of nano‐ZnO and 40% of GFs possessed the optimum mechanical properties. J. VINYL ADDIT. TECHNOL., 2010. © 2010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热点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发展概况,评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以纳米粘土复合材料为重点综述了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阻隔、杀菌除臭、消烟阻燃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以马来酸酐和正十八醇为原料合成了可聚合表面活性剂马来酸单十八酯,并用其改性Fe3O4纳米磁粉.用改性纳米磁粉制备了苯乙烯基可聚合磁流体,并通过本体聚合获得了磁性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直径约7 nm的Fe3O4纳米颗粒在磁流体和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磁粉表面包覆的马来酸单十八酯和苯乙烯基质发生了共聚.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及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与相间条件聚合的聚苯乙烯(PS)相比,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去除磁粉后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降低,但热稳定性比相同条件下聚合的PS有明显提高,这说明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和活性PS链之间形成了共价键,从而增强了Fe3O4纳米颗粒与基质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分子模拟研究纳米改性聚合物材料的部分工作,主要包括纳米材料的结构模拟,力学性能的模拟,改性剂相互作用的模拟以及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界面作用的模拟。  相似文献   

17.
纳米粒子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简要介绍了纳米粒子的特性、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ferroelectric Ba0.5Sr0.5TiO3 and non-ferroelectric MgO composites synthesized by using nano particles are investigated for tunable microwave applications. Dielectric properties are studi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50°C to 100°C, with and without an electrical field. The dielectric tunability is ∼50% for BST:MgO composites under the field of 80 KV/cm. at around the Curie peak. The use of nano particle sizes of materials considerably reduces dielectric losses and shows comparatively high K-factor values in the resulted composites. The ferroelectric phase is well connected and thus enhances the overall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19.
抗紫外纤维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无机纳米粉体在抗紫外纤维上的应用方法,发展现状及最新成果。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团聚和分散)和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先进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的典型代表SiC烧结体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单一的SiC烧结体材料的断裂韧性低和难以烧结致密的缺点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研究SiC材料在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大多倾向于SiC基复合材料方向发展。本文介绍了纤维补强型和颗粒弥散增强型SiC基复合材料近五六年来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