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型早强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晶种、高价阳离子硫酸盐和羟基羧酸复合制成的新型早强剂,用其拌制的混凝土的工作性好,可以显著提高早期强度,降低坍落度损失和泌水,减少干缩。新型早强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强,在低温下具有很好的早强效果,混凝土中水的冰点下降达2.6℃。XRD和SEM显示掺加新型早强剂的混凝土早期水化产物增多,结构密实,其抗渗、抗冻性能提高,耐久性好。  相似文献   

2.
早强剂是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与减水剂复合兼有减水作用的早强剂为早强减水剂。早强剂按照其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无机早强剂又分为氯化物系和硫酸盐系。氯化物系中常用的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硫  相似文献   

3.
早强剂作为混凝土的常用外加剂之一,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在加快施工进度及提高模具周转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的早强剂掺入混凝土中,对于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各不相同,文章在C50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在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时,甲酸钙、三乙醇胺、硫酸钠三种早强剂在单掺及复合的情况下,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主要得出如下结论:在三种早强剂单独掺加时,以甲酸钙的早强效果最好,通过早强剂的合理复合可以获得更高的混凝土早期强度,对于早强剂的复合应在考虑早强剂作用机理的情况下合理确定其复合比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早强减水剂SqA并对其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此种早强剂不仅早强效果明显,且具有一定的抗冻害性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早强抗冻剂。  相似文献   

5.
在10℃环境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配比复配型早强剂对C30混凝土早强性和工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复配型早强剂的配比.并研究了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中掺入具有早强激发特性外加剂后的性能,分析了掺早强剂混凝土拌合物水化反应的内在特征以及对混凝土强度迅速发展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复配型早强剂对混凝土强度早期发展有较大作用,在10℃环境...  相似文献   

6.
采用砂浆实验和混凝土实验评价了新型晶核型早强剂的超早强性能,通过水化温度、水化程度分析及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新型晶核型早强剂的早强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晶核型早强剂使砂浆的30 min流动度经时损失略有增加,对砂浆及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尤其是1 d以内的超早期强度有显著促进作用,可以加快水泥水化过程中C-S-H凝胶的生成,加快水泥水化进程,并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  相似文献   

7.
<正> 硫酸钠在常温、较低正温及蒸养条件下对于混凝土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促硬早强效果,并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以及在硫酸盐腐蚀介质中的稳定性,而且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因此在氯盐对钢筋的锈蚀作用日益被人们重视之下,硫酸钠便成为无机盐类混凝土外加剂中很受瞩目的一种了。目前,在实际施工生产中,除单独使用外,还常与其它早强剂组合用作复合早强剂(如:硫  相似文献   

8.
超早强混凝土在公路、桥梁、港口等工程的维修加固中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采用42.5级硫铝酸盐水泥、聚羧酸减水剂、0.28~0.32的W/C、适宜的缓凝剂和早强剂,配制出了12h抗压强度大于35MPa,28d抗压强度大于50MPa,且施工性能优良的超早强混凝土。长期收缩和耐久性试验表明,其自收缩与C50普通混凝土相当,最大干缩300με;徐变与普通混凝土相当;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盐侵蚀、抗碳化和抗磨蚀性能等耐久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温环境下常规早强剂的性能缺陷以及复掺和掺量增加带来的成本过高等问题,采用溶液反应合成法,选择自制的聚羧酸型分散剂,在钙硅比为1.5、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24 h的条件下,合成了悬浮稳定性能好、早强性能优异的C-S-H晶种早强剂.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掺入该晶种早强剂能使混凝土在冬季2~6℃低温环境下,仍具有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当地原材料,分别采用了调整配合比、掺加早强剂以及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配制早强混凝土的试验研究,测定了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标养和自养条件下的抗压强度。认为采用掺加早强剂与调整配合比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具有较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2.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5.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6.
高善学 《山西建筑》2011,37(30):127+211-127,211
为了预防电力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因铁芯多点接地导致接地电流超标而造成的铁芯发热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压器铁芯接地智能保护原理,并通过对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实时监测,在检测到接地线电流超过国家标准后采取自动启动限流装置的措施,实现将接地电流限制在规程要求的范围之内,并对电气设备状态进行在线检修、评估、预警和风险分析,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杨玉玲 《山西建筑》2011,37(11):56-57
以锚索框架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锚索框架支护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框架形式,阐述了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包括锚索材料,岩体条件,张拉器具和工序,外界自然条件和人工作业因素等,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对湿陷系数、本构模型和弦线模量等几种计算湿陷变形的方法进行了评价.对比原位浸水和载荷试验结果,湿陷系数计算湿陷变形误差很大,本构模型尚未在工程中推广应用,弦线模量计算湿陷变形最为准确.由于能够准确计算湿陷变形,因而能够按变形控制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在上海中环线大柏树立交桥工程中需拆除预留两联高架桥。该文介绍了该工程采用人工破碎方法拆除的施工流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混凝土凿除,预应力释放,箱梁支撑系统设计和箱梁变形控制。经工程实践,使拆除工程在不影响周边环境及该处交通的前提下安全顺利地得以实施,为市中心交通枢纽处拆除高架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