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徐金辉  徐学华  熊伟  高祥 《黄金》2016,(4):37-42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是影响分析计算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试验力学参数离散性大的问题,以德兴铜矿富家钨露天开采边坡工程为背景,对试验所获取的力学参数进行了反算,然后根据这些参数分别运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边坡在天然、饱水、爆破等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综合考虑裂隙、岩性等因素对边坡作出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边坡在局部地方可能发生失稳破坏,这也验证了参数反算结果的准确合理性且与工程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顶铁矿露天采场边坡岩体强度低、稳定性差的特点,在系统的现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体结构与岩性分布调查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基础上,采用符合现代岩石力学原理的数值模拟和极限平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和设计优化研究,并推荐了该矿的边坡设计方案.总体边坡角比原设计平均提高3°以上.   相似文献   

3.
云南某露天边坡岩体主要以大理岩化灰岩为主,边坡岩体整体呈中风化,随着后续开采,边坡的安全问题将制约矿山的发展。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是影响边坡工程和地下工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研究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岩体力学参数,对比了由Hoek-Brown强度准则和岩体直剪试验得出的岩体参数,使用敏感性分析理论分析了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某露天矿岩质边坡的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Hoek-Brown强度准则得出的岩体抗剪强度参数比较可靠;在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取值较小时,对安全系数的敏感性差异不明显,当二者取值较大时,以2%参数变化率为临界点,内摩擦角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某露天采场边坡为例,结合现场勘察,对高密集片理结构千枚岩边坡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类边坡岩体的失稳模式,并综合分析了该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该类边坡岩体具有多种失稳方式,其中以局部的弯曲折断破坏为主,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朝着蠕滑—拉裂的破坏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某露天采场边坡为例,结合现场勘察,对高密集片理结构千枚岩边坡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类边坡岩体的失稳模式,并综合分析了该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该类边坡岩体具有多种失稳方式,其中以局部的弯曲折断破坏为主,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朝着蠕滑—拉裂的破坏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属于沟谷型的马耳岭Ⅱ号排土场自然条件入手,基于工程地质勘察,对土场地基土及堆积物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研究,确定排土场边坡破坏模式.利用Bishop法对排土场进行稳定性分析,作出稳坡决策。  相似文献   

7.
马博恒 《河北冶金》1992,(2):1-10,29
本文根据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资料和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从工程地质角度分析了支家庄铁矿露采边坡的下稳定因素,提出了未来边坡潜在的破坏模式,为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节理的存在对水电高陡岩质边坡的力学性质有重要影响,如何构建反映三维节理分布特征的等效岩体计算模型,是分析与评价岩体力学特性的关键。本文基于损伤力学和统计强度理论,在三维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3D)软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等效岩体三维随机节理网络模型的新方法。首先,基于Baecher模型和Monte-Carlo方法,在RFPA3D软件中实现了三维随机离散节理网络(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FN)模型的重构。然后,利用RFPA3D软件内嵌DFN模型,赋予节理和岩石不同的力学参数,构建了工程尺度等效岩体三维随机节理网络模型,实现了三维随机节理岩体破裂过程、变形和强度等力学性质的分析。最后,以两河口水电站左岸边坡坝址区下游节理岩体为研究对象,验证了三维随机DFN模型的准确性,开展了研究区内节理岩体尺寸效应研究,并获得了研究区内岩体的表征单元体(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REV)和等效力学参数。该研究成果为等效岩体力学行为分析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厂91号矿体岩石力学参数工程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岩体中的结构弱面的存在,以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岩体力学参数与相应的岩石试块力学参数之间存在的很大的差别。现采用M.Gergi、Z.T.Bieniawski和Hoek-Brown等多种方法对广西大厂91号矿体的岩石参数进行工程处理,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岩体力学参数推荐值。  相似文献   

10.
不同倾角顺层岩质边坡失稳机制的相似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矿山采场边坡的稳定性决定矿山的安全生产,边坡开挖引起的变形及应力调整规律是边坡稳定性的重要依据。应用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倾角对顺层岩质边坡失稳机制的影响,模型的物理力学参数参考云南某露天矿采场的岩体参数,进行配比试验并选出最优配比,按照30°,35°,45°,50°倾角分别进行试验,对每组试验进行观测,作位移变形图和位移矢量图,对每组的试验的变形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比各试验的变形情况,发现模型出现顺层岩质边坡典型的上部"下陷"、下部"鼓胀"的变形特征,并得到30°和35°倾角边坡表现为拉裂破坏,45°和50°倾角边坡表现为滑移-压裂破坏。  相似文献   

11.
陈赞成  余斌  胡建军  曹辉 《黄金》2013,(6):35-39
针对呼的合铜矿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岩体力学特性等,应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方法进行了工程地质划分、节理裂隙统计和岩体结构分类。同时应用CSMR分级方法对呼的合铜矿岩体质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类和评价,其评价结果为Ⅰ区和Ⅱ区边坡岩体质量评价级别为IIIb,Ⅳ区、Ⅴ区和Ⅵ区评定级别为Ⅲa,Ⅲ区评定级别为Ⅱb。  相似文献   

12.
赵伟  吴顺川  高永涛  周喻  肖术 《工程科学学报》2015,37(12):1542-1549
采用FLAC3D程序和离散裂隙网络技术构建的遍布节理岩体模型能同时考虑节理岩体中节理和岩体的作用,具有概念清晰、建模快捷、计算效率高等特点.首先对现场结构面测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其概率分布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分两尺度考虑节理并确定其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其次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构建相应的节理岩体模型,研究其强度特征并获取工程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结合Hoek-Brown、Mohr-Coulomb准则及最大围压拟合综合确定节理岩体力学参数;最后将拟合所得参数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分别运用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计算两种模型的安全系数,对比发现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所提出的研究思路用于确定节理岩体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涞钢支家庄铁矿边坡岩体岩组特征,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组合特征,划分了岩体结构类型,分析了不同岩体结构我的工程地质特征,为确定岩体变形和破坏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省普洱市大平掌铜矿东部边坡为工程实例,研究结构面对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大型露天矿山边坡岩体工程稳定性分级分析方法,按照岩体结构面与矿山边坡规模的匹配性,依次对矿山边坡的总体边坡、组合台阶边坡、台阶边坡进行分层次的岩体稳定性分析并找出控制边坡稳定的关键性结构面及其组合.经过现场与实验分析对比,得到结构面对台阶边坡和整体东部边坡的影响很大,对组合台阶坡影响甚小.同时台阶边坡相对于整体东部边坡而言规模较小,故台阶边坡的结构面对整体东部边坡影响较小.最后,运用Midas-GTS建立考虑结构面及不考虑结构面的东部边坡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及对比.   相似文献   

15.
安庆铜矿2#矿体开采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岩体稳定是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因工程地质条件方面的差异和地质工程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矿山需要解决的工程岩体稳定问题。针对安庆铜矿2#矿体赋存条件的特征,为确保矿体安全、顺利回采,开展了现场岩体工程地质调查,进行了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在收集和整理原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岩体质量评价,运用Mathews方法进一步评价了岩体稳定性。为矿山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矿山生产爆破的持续进行,爆破对工程岩体造成的损伤存在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当累积超过其承受极限时,将造成边坡滑坡等失稳破坏。采用现场声波测试方法,以声波波速变化表征岩体损伤度,结合LS-DYNA动力有限元数值建模,对矿山频繁爆破加载下饱水岩体累积损伤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频繁爆破加载作用下,节理裂隙较发育的工程岩体受到的损伤存在不断积累的过程。由于岩体的饱水状态,前期的爆破次序中岩体出现损伤的现象极少。随着爆破的持续,岩体出现损伤破坏的现象逐渐增多,且大多为损伤度的突变剧增;饱水岩体表征的损伤阈值应小于0.19,实际发生损伤的现象应比测试结果更多;工程岩体受到频繁爆破加载作用下的累积损伤主要表现为原生裂隙的持续扩张及相互贯通,且岩体裂隙在含水情况下更容易发生破坏贯通。  相似文献   

17.
蒙库铁矿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岩体质量分级是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支护设计的基础。文中根据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岩体结构面的现场量测统计,结合蒙库铁矿开采设计,采用CSMR法对北帮边坡岩体质量进行了系统分级。研究结果表明,该段边坡岩体质量为Ⅱ级,局部可能出现小规模的块体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