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4,4′ 双(2 磺基苯乙烯基)联苯二磺酸(BSBD)掺杂本征态的聚苯胺,得到BSBD掺杂的聚苯胺(PANI/BSBD),探讨了掺杂温度、掺杂酸用量对PANI/BSBD电导率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掺杂温度有利于提高PANI的掺杂程度和电导率,但过高的温度会引起PANI/BSBD的部分脱掺杂,电导率下降。增加BSBD的用量也可提高PANI的掺杂程度,提高PANI/BSBD电导率;但过量的游离BSBD会以固体杂质形式析出,使PANI/BSBD电导率下降。在90℃下,PANI链中亚胺氮(-N=)原子与掺杂酸中H+之比为1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1.0×10-2S/cm。紫外可见光光谱(UV Vis)分析表明,随BSBD用量的增大和掺杂温度的提高,表征醌式结构的吸收峰强度逐渐下降,同时有一定红移,表明PANI/BSBD掺杂率的升高。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明,随着BSBD用量的增加,掺杂态聚苯胺的特征峰位置向低频移动,掺杂主要发生在-N=原子上。  相似文献   

2.
功能磺酸掺杂聚苯胺的电导率及其光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成了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磺基水杨酸(SSA)和对甲苯磺酸(TSA)掺杂的导电聚苯胺样品:PANI/DBSA,PANI/SSA,PANI/TSA.用四探针法测定其电导率,研究不同功能磺酸掺杂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分析它们的FT-IR光谱、UV-VIS光谱吸收及NIR光谱反射现象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功能磺酸掺杂剂的对阴离子尺寸大小影响其掺杂PANI的电导率和光谱特征,PANI/DBSA的对阴离子尺寸大于PANI/SSA,PANI/TSA,其电导率、FT-IR和UV-VIS图谱红移量都相对PANI/SSA,PANI/TSA大.同时不同功能磺酸掺杂聚苯胺的NIR光谱反射率为:PANI/DBSA>PANI/SSA>PANI/TSA.  相似文献   

3.
二次掺杂聚苯胺的合成及其导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掺杂态的聚苯胺(PANI)合成是采用快速直接法合成盐酸/PANI,用氨水水解掺杂态,得到本征态PANI,再用对甲苯磺酸对PANI进行二次掺杂。在不同反应摩尔比、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温度下合成的对甲苯磺酸/PANI,用于测量电导率,得出优化条件。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形貌,并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两种在煤/聚苯胺(PAN)复合材料聚合中引入磺酸基的方法,通过电导率对比可知,两种方法都有利于提高煤/PAN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这是因为质子酸的掺杂使聚苯胺分子内及分子间的电荷离域化增强,电导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磺酸基较大,掺杂到聚苯胺中,降低了聚苯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聚苯胺分子以伸展链构象存在,更有利于其电荷离域化,从而使其具有更高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5.
将甲酚作为一种掺杂剂与传统掺杂剂对聚苯胺(PANI)进行共同掺杂,并通过改变甲酚掺杂量和掺杂方式,制备得到一系列甲酚、磺酸共同掺杂PANI。测定了掺杂产物的电导率、结晶度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甲酚和磺酸共同掺杂使PANI的分子链构像由卷曲变得更加舒展,从而使其电导率提高。在掺杂的同时加入间甲酚,且甲酚和本征态聚苯胺(EB)的摩尔比为0.2∶1所得PANI的电导率达到32.5S/cm。共同掺杂还使所得PANI的结晶度增大,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电导率聚苯胺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樟脑磺酸(CSA)做掺杂剂,对聚苯胺(PANI)进行了掺杂研究,考查了掺杂时间、温度、掺杂剂用量及间甲酚(m-c)与三氯甲烷(ch)的混合溶剂比例对其导电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掺杂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温度对聚苯胺的电导率影响较大,通过控制温度,可以制备出电导率达400S.cm-1的磺化聚苯胺薄膜,且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在空气中放置6个月,其电导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比例的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与对甲基苯磺酸(TSA)复合磺酸体系替代盐酸体系,合成了具有一定溶解率的聚苯胺(PANI),研究了不同DBSA/TSA比例对掺杂态PANI的产率、掺杂程度、溶解率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BSA/TSA摩尔比为7/3时所得PANI同时具有较好的电导率和溶解性.采用该体系合成的掺杂态PANI的电导率为1.1S/cm,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丙酮、四氯化碳和二甲苯中的溶解率(质量分数)分别为70%,40%,26%和19%.  相似文献   

8.
采用苯胺单体与氧化剂"迅速混合"的聚合方法制备了盐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后经氨水脱掺杂得到脱掺杂聚苯胺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脱掺杂PANI纳米纤维的形貌。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配制出不同PANI用量的脱掺杂PANI纳米纤维/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并测量了不同温度、不同PANI用量的脱掺杂PANI纳米纤维/LDPE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击穿强度和不同频率下相对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得到了直径均一的脱掺杂PANI纳米纤维;添加适量的脱掺杂PANI纳米纤维的LDPE复合材料电导率降低;添加少量脱掺杂PANI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没有降低;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先降低后增大,但介电损耗一直在增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苯胺单体与氧化剂"迅速混合"的聚合方法制备了盐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后经氨水脱掺杂得到脱掺杂聚苯胺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脱掺杂PANI纳米纤维的形貌。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配制出不同PANI用量的脱掺杂PANI纳米纤维/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并测量了不同温度、不同PANI用量的脱掺杂PANI纳米纤维/LDPE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击穿强度和不同频率下相对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得到了直径均一的脱掺杂PANI纳米纤维;添加适量的脱掺杂PANI纳米纤维的LDPE复合材料电导率降低;添加少量脱掺杂PANI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没有降低;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先降低后增大,但介电损耗一直在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以苯胺(An)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柠檬酸(CA)为共掺杂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合成掺杂态水溶性聚苯胺(PANI)。借助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合成PANI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磺酸基团有效地接入PANI主链结构中;AMPS与CA共掺杂所得PANI热稳定性能比单一AMPS或CA掺杂所得PANI有很大提高;UV-Vis光谱吸收峰蓝移程度与掺杂态物质种类有关。研究发现,当合成温度为30℃,AMPS和CA的摩尔比为1∶1,An单体与APS的摩尔比为1∶2时,合成的AMPSCA共掺杂PANI水溶性高达90%。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多元铝青铜QA19—5—l—l热轧板材的工艺制定及试制开发过程,并对在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多元铝青铜QAl9 5 1 1热轧板材的工艺制定及试制开发过程 ,并对在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研究了氧含量、夹杂物、宏观组织、拉制速度和电渣重熔等因素对BFe10 1 1合金铸锭锻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含量、夹杂物对锻造性能影响不大,铸锭中的粗大晶粒及存在的缺陷将会降低锻造性能,而斜向生长的柱状晶区有利于锻造的质量控制,慢速停拉式铸造和合理的电渣重熔工艺对发挥合金的可锻性有利。  相似文献   

16.
17.
铜镍合金在NaCl溶液中点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燕 《材料保护》2007,40(6):17-19
对铜镍合金BFe30-1-1在NaCl溶液中出现的点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测试其在不同pH值的0.5 mol/L Nacl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以确定点蚀电位,并在点蚀电位之上进行恒电位腐蚀.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腐蚀后溶液中的Cu2 和Ni2 含量,采用扫描电镜进行形貌观察以及分析试样断面的微区成分,并对点蚀坑内的腐蚀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以了解不同条件下铜镍合金的点腐蚀行为.结果表明,BFe30-1-1合金在酸性和弱碱性的0.5 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规律基本相似;在强碱性溶液中的低电位下,合金表面可以形成较稳定的钝化膜,因而耐腐蚀性能较好;铜镍合金BFe30-1-1的点蚀坑内发生了脱镍腐蚀.  相似文献   

18.
19.
BFe10-1-1合金管是制造冷凝器的关键材料,主要采用热挤压方法成形.为了制定该合金的热挤压工艺,并为其挤压成形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热力学参数,在Gleeble-1500动态热模拟机上进行高温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BFe10-1-1合金在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行为.试验温度为800~950℃,应变速率为0.1~20 S-1.研究结果表明,BFe10-1-1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应变速率越大,动态再结晶软化现象更为明显;获得了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来描述的BFe10-1-1合金高温变形的峰值应力方程,计算获得该合金变形激活能Q为182.68 kJ/mol.  相似文献   

20.
电磁搅拌对BFe10-1-1白铜管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水平连铸过程中施加工频旋转电磁场对BFe10-1-1白铜管坯表面质量、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电磁搅拌对管坯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平电磁连铸短流程工艺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白铜管坯,电磁搅拌能够避免管坯表面热节瘤等缺陷的形成,同时促使粗大柱状晶发生细化,并使溶质元素宏观偏析得到了抑制;电磁搅拌能够提高管坯的抗拉强度和塑性,当线圈电流为100A时管坯抗拉强度较普通连铸坯提高了9%,而延伸率则提高了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