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浩  黄雷  鲁朝林  郭会荣 《人民长江》2017,48(18):33-38
通过辨识江汉平原含水系统的水文地质结构,深入分析了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揭示了研究区地下水时空演变规律。结合地下水流系统分区分析了研究区的降雨-径流关系和地下水动态类型。同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累计水位升幅和累计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表水除丰水期补给地下水外,其余时段地下水补给地表水;研究区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位关系总体为深层孔隙承压水位中层孔隙承压水位浅层孔隙潜水位;研究区地下水对降雨入渗产生的滞后效应表现为低水位期滞后5~7 d,高水位期滞后1~2 d。研究结果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评价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那追水库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条件和规律、地下水水动力条件、地下水水位及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入手,分析了水库可疑渗漏地段,重点研究了水库右岸断层及灰岩向下游的渗漏问题,分析了渗漏途径和渗漏形式,并进行了渗漏量估算。  相似文献   

3.
在广泛收集唐山沿海地区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水化学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规律、水化学形成的主要作用和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唐山沿海地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具有一定的水平分带规律性。由于区内地下水持续大量开采,造成区内浅层地下水咸化和深层地下水硬度增大。同时,对区内深层地下水进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反应路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模拟水流路径上,深层地下水主要发生方解石、白云石、岩盐、萤石溶解反应和石膏沉淀反应,同时伴随着阳离子交换作用,使得Na+和Cl-含量明显增加,Ca2+和SO42-含量减少,水化学类型将由HCO3-Na型向HCO3.Cl-Na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水库断层岩溶带地震波波速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台站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期间,高桥断层附近断层岩溶地区记录到的ML2.0以上地震的波速比,并对研究区内沿断裂带及透水性不同地层的内波速比值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断层岩溶带地区受库水影响,波速比值偏高,波速比与不同地层岩石的透水性成正比,断层岩溶带地区孕育较大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5.
黔中高原分水岭地区是我国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区,岩溶十分发育,地下径流成分的赋存、输移、补给和排泄等规律因岩层结构复杂而呈现独特性。对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评估通常多以水文地质法为主,水文学方法的应用尚属罕见。本文应用流域水文模型方法对该地区代表性流域的地下水资源规律和特性作了分析、评估,并与水文地质方法比较,成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黔中高原分水岭地区是我国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区,岩溶十分发育,地下径流成分的赋存、辁移、补给和排泄等规律因岩层结构复杂而呈现独特性,对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评估通常多以水文地质法为主,水文学方法的应用尚属罕见,本文应用流域水文模型方法对该地区代表性流域的地下水资源规律和特性作了分析,评估。并与水文地质方法比较,成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氟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危害人体健康,以新疆石河子地区平原区地下水中的氟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及Map GIS等软件对23个地下水水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分布上研究区内地下水中氟的含量从南向北呈逐渐升高趋势,垂向分布上深层承压水氟含量高于浅层承压水的;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为南部山区煤系地层,以及区内化工企业排放的"三废"等;地下水中氟富集主要受气候、径流等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化学环境条件等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岩溶地区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建立岩溶区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隧洞涌水预测方法为目标,通过分析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深埋长引水隧洞工程区的岩溶水文地质资料,结合地层结构、岩性组合、地貌特征等因素,研究该工程区内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关系。在此基础上,依托实地调查的典型涌水支洞,分析研究了不同情形下涌水量对降雨事件的响应,总结得出岩溶隧洞突涌水模式。针对不同突涌水模式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涌水量计算方法与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岩溶隧洞突涌水模式可以分为岩溶管道控水模式、层面控水模式和断层带与暗河联合控水模式;岩溶管道控水的猫场隧洞4#支洞涌水对降雨响应迅速,宜采用水均衡法估算涌水量,层面控水的水打桥隧洞2#支洞涌水受岩体渗透各向异性影响较大,宜采用岩体渗透性各向异性的有限元渗流分析方法预测,而断层带与暗河联合控水的水打桥隧洞4#支洞涌水主要由断层从暗河导入,可采用三维有限元渗流场计算分析预测其涌水;采用上述方法对典型支洞涌水预测的误差分别为6.97%、4.81%、1.13%。研究成果对于岩溶区深埋隧洞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能源对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区内地热资源与沂沭断 裂带有着密切的关系, 区内不同走向断裂纵横交错, 构造裂隙发育, 为地下水的存储、 运移和深循环提供了空间, 沿 主断裂径流的深循环地下水受热增温后向其分枝断裂带迁移, 地下热水在泰山群花岗岩风化层及断裂构造破碎带 中富集, 故地热资源的勘探应以花岗岩风化层及断裂构造破碎带为重点, 其能效可相当于 3 000 多 t 煤的能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鲁中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泉水流量衰减、干涸,水源地超采,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加强研究。以泰安纸坊泉域为例,探讨了泉域内岩溶水强径流带分布、成因类型及典型水文地质特征,以达到合理开发、保护岩溶地下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岩溶水强径流带是有巨大调蓄功能并发育于浅部地下水积极交替带的网络状强岩溶富水带,其地下水动态稳定,成井率高且识别特征明显,是本区岩溶水水源地开采的理想场所。研究强径流带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其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鲁中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地下河作为岩溶山区水资源的重要运移及储存场所,对于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根据贵州岩溶地区地下河径流路径与地层产状、构造的关系,将地下河径流路径划分为走向型、倾向性(顺倾向型、逆倾向型、其它型)、断裂带型及褶皱轴线型(沿向斜轴线型、沿背斜轴线型)4种类型,并对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下地下河径流路径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自遵义拱断-六盘水断陷-黔南台陷方向,地下河径流路径由走向型为主逐渐过渡为倾向型为主,且地下河平均长度及河网密度都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区域环境现状、发展趋势及水库运行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克孜河下游河岸林草区的水分运动和补给关系,计算地下水补给量变化值和埋深变化值,预测卡拉贝利水库修建后天然植被的生长状况,为项目决策和工程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建立区域水均衡模型,模拟工程修建前后,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量分配和流转关系及平衡状况变化,通过监测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数据,模拟工程建成前后河流末端河岸带林草区地下水埋深的分布变化情况,分析由于工程建设导致地下水位变化进而对河岸带林草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上是河道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河道过水期水面线高于地下水位,河道地表径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在断流期河道两岸地下水位高于河床高程,地下水侧向渗出补给地表水。  相似文献   

13.
开阳南江大峡谷岩溶地下水补径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开阳南江大峡谷景区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为独特的岩溶峡谷喀斯特地貌,为了查明该区地下水径流特征,特开展此次研究。在野外1∶10 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剖面,结合NaCl示踪试验以及13组地下水样的水化学离子与总溶解性固体(TDS)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研究区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结果显示:(1)区内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具有就地补给、就近泉点排泄循环的特点;(2)兰家寨段地下水受构造控制强烈,火龙潭(SQ2)上升泉同时作为F2断层两盘地下岩溶水的排泄点;(3)梯子岩泉作为断裂带泉也接受顶部洼地与落水洞处地表水的补给,并且存在一条地下岩溶管道;(4)大新场-屯上段鱼梁河与白安河同时作为峡谷两岸的排泄基面,不存在水力联系;(5)坡顶上-老河沟段之间地层的凸起转折对SW向与NE向地下水具有分流作用,构成地下水分水岭并使NE向地下水向老河沟方向径流。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域供水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某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库水是否会沿着断层F1向下游产生渗漏,从而改变顺断层发育温泉群的水量、水温和水质等要素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有鉴于此,通过对温泉所处地区的区域地质条件、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的分析,阐明了温泉群的成因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地质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评价了库水渗漏对温泉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泉群属上升泉,其形成与区域地下水的深循环有关,这一循环系统相对独立,只是在泉水上升排泄过程中,与浅层地下水发生了混合;水电站建成后,温泉仍会正常排泄;库水沿断层的渗漏对温泉群的水量、水温和水质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引汉济渭工程黄三段深埋长输水隧洞岩性复杂多变,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为深入分析黄三段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地下水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手段,对黄三隧洞沿线钻孔、大坪隧道、良心河、沙坪河等区域进行现场测试及取样室内分析。通过对温度、电导、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地下水流速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合水文地质测绘、试验等基础性工作,对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力联系及连通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黄三隧洞南部和中部存在富水带,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围岩可划分为中等富水区、弱富水区、贫水区,分别占隧洞全长的7.9%、15.4%、76.7%;实际揭露涌水量与原设计预测情况一致,验证了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成后,输水期间抬高沿线河水位,河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必将发生变化,对河道两侧地下水水位和水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梁济运河段的地貌、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应用地下水非稳定运动数学模型,研究河渠渗漏对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从而分析预测影响区盐渍化情况。梁济运河在南水北调通水后,减小了两岸地下水埋深,影响范围约在500~1000m,地下水埋深减小为1.0~3.0m,地下水埋深均大于适宜临界埋深,但还存在盐渍化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地铁工程对兰州断陷盆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地铁 1 号线对兰州断陷盆地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根据地下水长期监测资料,采用 Vilual MODFLOW 模型,预测了地铁工程引起的地下水流场变化程度及影响范围,并采用水质化学分析方法,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趋势做了研究。结果表明: 兰州地铁建成后对断陷盆地浅层地下水径流阻滞作用明显。预测地铁运营前 5 a 水位上升幅度最大,后 5 a 趋于平缓; 10 a 时上升较大的区域为地铁沿线南侧西客站至文化宫站,升幅达 2. 10 ~ 2. 80 m,其中小西湖站水位最大雍高 2. 81 m,北侧 “迎水面”奥体中心站到马滩站区间水位平均雍高约 1. 50 m; 预测影响范围为 0. 8~1. 2 km。通过对多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认为,随着含水层溶滤及矿化作用增强,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和 SO2-4 、Cl-离子增加,对水下建( 构) 筑物基础的腐蚀增强。针对地铁工程建设产生的主要地下水环境问题,提出了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人工调控地下水流场和污染管理等三项保护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兰州市地下空间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库计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计水源地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研究区地下水的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从外围分水岭向内以及由内部分水岭向周边,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总体上沿地下水流向,呈HCO3型→HCO3•Cl型→HCO3•SO4•Cl型→SO4•Cl型逐步过渡变化规律;在垂向上,中、浅层地下水水力联系较为密切,分带规律不明显,深部地下水水质略差;在时间上,由于白垩系含水层厚度巨大,垂向水力联系密切,且水位埋藏普遍较深,季节性变化对地下水水质影响有限,地下水水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华北平原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的二元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谢新民  郭洪宇  唐克旺  尹明万 《水利学报》2002,33(12):0095-0100
在系统分析华北平原区“四水”转化机理和地下水补、径、排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和提出一种基于“四水”转化水文模型和地下水数学模拟模型的二元耦合模型,并结合安阳市水资源评价实例,较好地解决了大埋深条件下平原区水资源统一评价问题,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开展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