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SVG和持久框架的SCADA图库一体化配置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工程配置困难的问题,采用可伸缩矢量图形(SVG)作为监控画面的图形格式,基于SVG的Batik组件开发包和Hibernate持久框架.设计了一套SCADA图库配置系统.在公用信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SCADA实时数据的模库同步思想.设计了"及时同步"和"定时同步"2种同步方式.并实现了电力设备实时数据库对象/关系混合模型.采用SVG描述的电力设备图元与实时数据模型进行合并.达到了图库属性同步配置和样式关联的效果.通过绘图平台、图元库和图库同步3个模块的配合.完成了SCADA图库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结构及模型驱动的配电网图形自动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配电网自动化及其相关系统建设水平的日益提高,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更加频繁。但鉴于当前不同系统对相同电力设备图元尚缺乏统一的定义标准,导致不同系统间图形缺乏交互能力,难以达到美观、一致性、实用化的需求。立足于配电网应用,通过拓扑模型抽取、对象识别、图元布局及智能布线等过程,实现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及模型驱动的配电网一次接线图的自动生成方法,为配电网自动化调度应用提供免维护的图形自动生成手段。通过工程现场的具体应用,验证了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金藤工业园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及其技术讨论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介绍了上海金藤工业园配电网及其自动化系统,主要硬件设备进口,自行开发软件及监控系统,采用自动化环网柜,馈线终端,光纤通信技术,实现环网配电自动化。着重描述了故障识别,故障隔离及网络重构技术,并对自动化环网配电模式,自动化系统配置方式等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CIM/SVG和面向对象的配电单线图自动生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研究了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IM)数据和可伸缩矢量图形(SVG)格式的配电单线图的自动构图。首先提出了符合常规配电单线图布置原则的分级支线配电数据模型和基于CIM的馈电线路分支化方法;提出了具备自动构图要素的干线图元对象和支线图元对象,构成递推的图形描述模型,通过最低级支线逐级向上进行图形参数识别,并生成其SVG子图形(叶子),并逐级组装最后生成整条馈线的SVG;逐级形成的图形独占空间,在原理上根本避免了交叉和重叠。根据数据模型自动生成电网单线图,并对图元自动增加其控制属性,提高了电网自动化的自动工程配置能力。所提出的算法已通过浙江省某县市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图形辅助智能开票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操作票自动生成系统通用性和出票正确性水平仍需提高的现状,提出一种图形辅助智能开票专家系统。对整个系统功能结构作了阐述,具体对图元类的设计、图形辅助智能开票、图库一体化的数据库设计做了进一步的改进。系统结合专家系统的正向推理控制策略,保证了开票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改善了传统图形系统设计中图形编辑模块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图库一体化更使得系统的操作、维护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操作票自动生成系统通用性和出票正确性水平仍需提高的现状,提出一种图形辅助智能开票专家系统.对整个系统功能结构作了阐述,具体对图元类的设计、图形辅助智能开票、图库一体化的数据库设计做了进一步的改进.系统结合专家系统的正向推理控制策略,保证了开票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改善了传统图形系统设计中图形编辑模块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图库一体化更使得系统的操作、维护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7.
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智能电网对配电网规划建设以及配电自动化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对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实施方案进行研究。结合实例展示配电自动化多专业统筹、技术路线选择,工程可行性控制、配电网生产运行检修及调度监控需求与支撑技术控制等具体的技术内涵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其中包括: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涉及的配电网区域特征分析、设计水平年和规模规划原则;主站系统及其信息量规划、规模控制、总体技术要求、主站体系结构、功能设计;信息交互架构及其交互边界界定与信息集成应用;配电终端及其辅助配套;配电网通信体系设计目标、配电网通信技术选择、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组网方案和光缆设计等主要技术环节。给出了大型案例应用的基本成果并验证了设计思想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1配电自动化系统对于配电自动化,《配电系统自动化设计导则》中针对其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设计方案,通过IEC 61850-6标准的自描述功能,取代远动协议点表的人工配置和修改工作。自描述ICD文件由硬件编码器自动生成,配电主站通过FTP方式获取配电自动化终端的ICD文件,从中解析出三遥信息表和配电网络拓扑信息,配电主站SCADA系统可据此实现前置协议点表和图库的自动生成功能。  相似文献   

10.
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储能电站监控系统是储能电站的核心部分,实现了对储能站内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配电等设备的信息采集、处理、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等功能。储能监控系统的体系架构直接影响储能电站对电网支撑作用的功效。首先总结了当前主流的三种储能监控系统架构技术特点。接着从层次架构、应用功能、性能指标、设备数量、信息交互、运维便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比对分析。针对储能监控存在的问题,提出储能电站协调控制解决方案。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含主备协调器切换机制、信息建模、一次调频及动态无功调节等。最后在实验室搭建了储能协调控制测试环境,经实验验证了储能协调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效存储海量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Base的双列族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库设计新方法。通过将HBase的列族存储架构应用到繁杂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数据的高效存储中,然后构造存储优化函数来寻找和设计最优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数据存储结构。最后进行几种不同列族数的数据读写时间的对比实验。实验证明:所提的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双列族存储设计方法可以高效存储海量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块化的高频隔离功率变换系统为基础,搭建了含有光储系统和工频负载的直流配电系统实验模型。设计了实验模型的3种运行模式,并通过对系统电压、功率关系及各并网接口模块工作特性的分析,提出一种以直流母线电压为主要控制量的分层逻辑控制系统。分层逻辑控制系统分为数据采集、模式识别、逻辑组合和指令执行4个控制层,各层间无需互联通信,通过各并网接口模块所离散出的12个子控制器,以就地控制方式保证系统功率平衡、电压稳定及各接口模块间的协调配合。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直流配电系统运行控制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交直流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实时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是未来智能配电网的架构特点。首先,建立了含两个区域的交直流混合配电基本架构,并根据各种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和发电特性,将光伏电源、直驱风机、双馈风机和储能装置接入配电网的合适区域。然后,详细分析了交直流接口换流器的数学模型及其几种典型控制策略。最后,利用变流器控制方式和运行策略的多样性,对上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进行了均衡馈线出力、不间断供电和能量调度实时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配电网系统架构在接纳多种分布式电源方面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变电站无人值守环境下智能变电站站控层设备缺乏全面有效监测手段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站控层设备监测系统。系统对站控层设备硬件、软件和核心业务进程进行实时状态监测,提出了一种周期动态变化轮询策略,使用图形可视化方式展示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故障分析和智能告警,通过告警直传上送调度主站,实现远方和本地对站控层设备健康状态的全面掌握和故障预判。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在工程实施中的部署方式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增量配电网安全运行及经济效益出发,针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网引起的相关问题,构建以系统有功损耗、电容器及变压器调节代价、储能调节代价综合最小为目标的时段解耦动态拓展无功优化模型。在传统无功优化的基础上增加储能有功调节能力和光伏无功调控能力,将动态无功优化解耦为多时段静态无功优化,采用灾变遗传算法求得含高渗透率光伏及储能的增量配网无功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时段解耦动态拓展无功优化模型能够提高增量配电网的无功优化效果,在减少电网损耗、降低设备调节成本的同时,兼顾电网电压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配电网调度监控系统数据体量不断增大导致数据检索速度越来越慢的问题,结合数据同步技术与倒排索引机制,提出了一种二级索引架构。使用数据库的同步组件与索引器生成非主行键索引,在搜索时先获得数据主行键,再根据主行键检索到需要的数据,完成非主行键检索,再利用倒排索引技术改变数据的信息结构,缩短检索时间。以某铁路局10 kV供电调度监控信息为算例,进行非主行键检索测试。结果表明:完成非主行键检索所用时间为161 ms,满足在配电网调度监控系统中对数据进行快速检索的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DER并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设计了一套基于B/S架构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监控系统。针对家庭式DER监控灵活性较差这一问题,进行了监控平台的设计、Boa服务器与CGIC标准库的移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Mini SQL嵌入式数据库和编写了Web界面。该监控系统采用B/S架构,能够节约监控主站与专用网络的建设成本,在保障DER安全可靠运行的同时可将运行参数直观地显示在Web界面。最后在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监控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性能,对配电网故障处理过程进行了归纳。对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改进以及单相接地故障处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指出配电网继电保护不必追求完美配合,只要效果明显就值得配置。论述了一种基于合闸速断方式的就地智能馈线自动化的改进方法,实例表明其不仅可以显著加快相间短路故障处理速度而且可以做到免整定。论述了智能接地配电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讨论了暂态过程抑制、选相容错纠错和单相接地选线定位与隔离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线性化模型是直流系统稳定性分析、接口耦合机理研究及控制器设计的基础。将含多直流微网的辐射状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分为整流接口及所连交流主网、逆变接口及所连无源交流系统、并网接口及所连直流微网以及直流网络4个部分,建立灵活的同步旋转坐标系。分别推导系统各部分在发生小扰动下的暂态数学模型。采用一种含控制标识位的接口控制器线性化建模方法,并引入锁相环控制,建立系统的全局线性化模型,提高了模型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普适性。通过与电磁暂态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全局线性化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