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主井箕斗装载硐室处于矿井的咽喉部位,设计断面大、受力复杂、服务于矿井全周期,箕斗装载硐室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整个煤矿的生产运营.采用ANSYS建立箕斗装载硐室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基于FLAC3D模拟分析开挖与支护条件下箕斗装载硐室围岩位移场和塑性区的演化规律,确定锚杆(索)合理的间排距.基于新奥法思想,采用锚杆(索)测力计、压力盒和钢筋计等传感器对深部特大型箕斗装载硐室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初步揭示锚杆(索)轴力、围岩压力(初期支护与二衬间的接触应力)、二衬钢筋受力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分析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发展规律,评价现有支护技术方案的支护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支护设计奠定基础.监测结果表明,支护结构的受力数值均在安全范围内,尤其是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良好,结构安全可靠,起到了安全承载储备作用;所采用的"锚网索喷初次支护+钢筋混凝土衬砌二次支护"联合支护技术方案,保证了深埋大断面硐室的稳定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陈志勇  姚直书  何超 《煤炭技术》2014,(10):307-308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矿箕斗装载硐室原支护结构与优化支护结构进行对比受力分析,来确定优化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优化支护结构的监测与数据分析,及时观测和分析装载硐室的变形情况,确保箕斗装载硐室安全稳定,为优化支护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煤矿安全》2016,(3):198-201
为了保证主井箕斗装载硐室的安全与稳定,评价其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的合理性,采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了红庆河煤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围岩和砌碹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规律。结果表明:箕斗装载硐室水平受力不均匀,两侧山墙受力要小于其余侧壁;砌碹支护结构数值模拟法向应力极值为4.13 MPa,切向应力极值为1.77 MPa;现场监测靠近下部硐室迎面弧墙内排钢筋应力最大,数值为72.0 MPa,远小于钢筋设计强度值;监测期内该箕斗装载硐室是安全稳定的,砌碹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红庆河煤矿主立井箕斗装载硐室施工速度,根据特大型箕斗装载硐室断面大、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特点,硐室施工采用分段、分层掘进,锚网索喷复合支护,模板拱腿进行图形定位,并根据定位进行材料计划和加工。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施工组织及施工准备阶段图形定位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施工工序,实现了工程安全、保质、快速施工,对类似条件特大型装载硐室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6,(4):35-37
针对门克庆矿井箕斗装载硐室局部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现象,采用FLAC3D对原有支护方案作用下的硐室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箕斗装载硐室稳定关键支护部位,提出了加固与支护方案,通过现场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硐室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6.
该文详细介绍了安居煤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支护设计与施工,实践表明大埋深软岩硐室采用锚网索初次支护和钢筋砼二次支护是成功的。采用预应力锚索增大围岩自支撑拱强度和范围,提高了硐室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利用短锚杆和钢筋网喷射砼,稳定残余应力圈,防止围岩结构的破坏。施工后,硐室没有发生变形破坏,经检验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红庆河煤矿井底箕斗装载硐室围岩条件及地应力条件,分析了硐室结构优化的可能性,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分析方法,设计提出了硐室"断面简单化、个数单一化、受力合理化"设计理念。通过工程实践表明,与传统箕斗装载硐室相比,该硐室设计理念及布置形式能大幅度降低硐室复杂程度,简化箕斗装载硐室施工程序,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硐室适用围岩应力变化的能力,满足特大型煤矿箕斗装载硐室对空间、安全、运行、工作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大型箕斗装载硐室发生变形及破坏,门克庆煤矿对其支护方案展开设计,通过对某矿井箕斗装载硐室变形破坏原因的分析,对门克庆箕斗装载硐室装载工艺以及硐室支护方案的研究,提出了硐室底板采用反底拱,端墙采用圆弧拱、平台兼有支撑侧墙作用的设计理念;将硐室在高度方向上分成了3个空间结构,以避免断面上中下交界处产生应力集中的危害,并有效抵抗弯矩和围岩变形。通过数值模拟及实践校验,该硐室支护断面形式、结构受力、支护方式较合理,有效控制了变形,整体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箕斗装载硐室采用锚杆、锚索、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在国内尚属首次。介绍了邢东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施工中,采用该项支护技术缩短工期,节约费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针对葫芦素矿井箕斗装载硐室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硐室动态施工、生产振动、围岩蠕变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预注浆、锚网索喷与钢筋混凝土砌碹的联合支护技术,成功解决了软岩条件下特大型硐室结构设计与围岩稳定控制难题。该研究对类似条件下的大硐室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7,(4):54-56
淮南张集矿区第二副井箕斗装载硐室属于深井大断面硐室,针对工程所处地质情况和基于现有支护技术手段的分析,提出采用锚注网喷联合支护技术对硐室进行支护。支护后的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该支护技术能够很好地控制围岩变形,保证了硐室围岩的稳定和矿井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2.
魏树群 《河北煤炭》2001,(1):42-42,53
箕斗装载硐室采用锚杆锚索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 ,改变了传统的装载硐室钢筋混凝土支护模式 ,是井下大断面硐室支护改革的创新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型箕斗装载硐室的结构支护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云 《建井技术》1997,18(4):12-14
谢桥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为目前国内煤炭系统最大的装载硐室,硐室所处的位置岩性差。设计采用锚网喷作一次支扩民,现浇钢筋混凝土作二次支护,有效地控制了围岩的变形。主要介绍硐室支护结构内力计算及硐室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主井装载硐室施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硐室支护方式、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方面具体介绍了主井装载硐室施工工艺,同时对破除装载硐室内井壁的爆破方法进行了说明,为大断面硐室施工时支护参数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及破井壁施工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蔡振雷 《中州煤炭》2002,(4):29-29,33
通过对焦作古汉山主井箕斗装载硐室施工经验的分析 ,探讨了在软岩中大型硐室的施工技术及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临涣矿井年产量为1.8Nt,为适应多种牌号煤的分采分运,在主井井底设有动力煤箕斗装载硐室(简称南硐室)和焦肥煤箕斗装载硐室(简称北硐室)。虽然硐室断面大,支护结构复杂,由于采用锚、喷、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口孜东井下软岩大硐室的支护问题,分析了两淮矿区深井高地压硐室支护技术现状、特点。并根据口孜东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处工程地质情况,对装载硐室支护方案设计进行了比选和优化,提出了"锚索网带喷+钢筋混凝土+直墙肋梁加固"联合支护形式,其支护效果和经济性大幅提高。可为深井高地压软岩条件下大硐室支护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李凤君  翟洪生  张延军 《建井技术》2009,30(5):11-13,19
针对朱集矿主井特大型箕斗装载硐室复杂而困难的施工条件,通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优选,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实现了安全、优质、快速施工。文中还提出了以箕斗装载硐室为核心的主井硐室群施工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江军 《建井技术》2007,28(3):13-16
介绍了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煤矿主井曲墙三心圆带底拱形箕斗装载硐室(体积为亚洲最大)施工技术,为在软岩及双突煤层中施工特大型硐室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石拉乌素煤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施工中,采取了立井井筒冻结段双层井壁中的特大硐室施工方法。采用此方法仅用33 d便完成了箕斗装载硐室的施工,避免了井筒硐室段多次分段套砌内壁的繁琐转换施工工序,减少了井筒内壁接茬缝。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又缩短了施工工期,效率高,投入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