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鹤煤集团在复合顶板、断层构造多、软煤层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走向长壁炮采放顶煤的采煤方法。在炮采垮落放顶煤工艺中,根据自身条件,采用π型钢梁对棚支架和液压支架联合对顶板进行控制,找出适合该矿井的顶板控制措施,很好地指导了矿井的安全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类似条件的煤矿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采煤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良彬  王卫军 《煤》1999,8(5):8-9
在工业性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采煤法的原理及试验效果。与我国现行急倾斜煤层采煤法进行了对比,具有工艺简单、高效、采出率高,同时全风压通风,双安全出口,属正规采煤法。这种采煤方法在我国急倾斜煤层矿井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3.
论文基于错层位采煤法具有巷道布置层位和方式灵活、接续工作面巷道能巧妙的避开支承应力峰值的影响,并且还能提高煤炭回收率等优点,结合河南某矿"三软"煤层实际开采条件为背景,提出了采用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开采"三软"煤层。与传统采煤法相比,错层位采煤法将首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在较为坚硬的顶板岩层中,改善了巷道围岩条件,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发现:在掘进和回采期间,错层位巷道围岩能承受较大支承应力,巷道围岩变形较小,巷道围岩和实体煤一侧支承应力影响范围较小,巷道掘进和维护较为容易;接续工作面巷道布置首采工作面采空区下方的应力降低区,巷道掘进较为容易。错层位采煤法开采"三软"煤层具有显著优势,对类似地质条件的"三软"煤层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急倾斜煤层长壁开采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及顶板管理复杂等问题,提出了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该采煤方法利用掩护支架把工作空间与采空区隔开,大大简化了复杂的顶板管理工作,工作面煤炭自溜运输,减轻了繁重的攉煤劳动。应用结果表明: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在开采急倾斜煤层时,能有效地提高采出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青龙煤矿是兖矿集团在贵州建设的第一对矿井,该矿井设计120万t/a。主采煤层为M16、M18煤层,煤层及其顶底板松软破碎,断层多,破碎带多,揉皱及小挠曲极为发育,属于标准的"三软"煤层,即顶板、煤层、底板软,在加上突出矿井,水文地质复杂,给掘进支护及工作面回采顶板管理造成极大困难。经过多次实践应用,摸索出一套简易实用,成本低廉,易于操作的超前管棚支护:在煤巷施工、过断层、破碎带、过四岔门、巷道立交、交岔点,以及接煤、采煤工作面过破碎带等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倾斜煤层属于"难采煤层",由于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使得采煤方法的选择始终是一个技术难题,制约了矿井的经济发展.介绍了使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开采急倾斜煤层的采煤方法,及其准备回采、正常回采和收尾工作的具体措施,并指出该采煤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冯超 《陕西煤炭》2022,(3):27-29+64
采煤方法选择是矿井开采设计中的最关键问题,直接关系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整体效益。通过分析杭来湾煤矿302盘区地质条件、煤层变化特征、资源回收率等因素,对比和分析国内及周边矿井的成功经验,综合分析分层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放顶煤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和一次采全高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的优缺点和可行性,认为杭来湾煤矿302盘区3号煤宜采用一次采全高大采高综采或综采放顶煤开采的采煤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采出率,减小设备投入、降低巷道掘进率和工作面搬家周期,提高矿井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1矿井概况英岗岭矿务局东村煤矿设计年产量15万t/a,主采二迭系上统乐平组老山段B4煤层,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放炮采煤法,一次放炮采全高,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煤层自然发火倾向为Ⅱ级,矿井瓦斯等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3.9 m3/t,煤层瓦斯渗出初速度小,透气性差,仅  相似文献   

9.
兴安煤矿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损失,对已开采过的二水平南17#煤层的赋存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合理的采煤工艺和采煤方法,安全有效地把17#煤层的残余底煤采了出来,实现了17#煤层的旧区复采,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矿井资源采出率,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0.
矿区主采山西组二1煤层,该煤层具有“两软一硬”即煤层松软、底板岩层松软、顶板岩石坚硬以及煤层厚度局部变化较大的赋存特点,矿井采掘接替次序由浅部至深部,当浅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以后,已回采区域会形成大量老空积水的情况,那么相邻深部备采工作面顺槽掘进期间将面临开展针对已回采区域采空积水治理问题,这一问题是制约目前矿井安全生产的一项关键水害问题,老空水为煤矿水害类型中最普遍的一类,根据本地区水文地质特征,结合采掘布局实际情况,研究实施了针对采煤工作面沿底回采、备采工作面沿老空、沿煤层顶板掘进期间以及工作面形成乃至后期对老空积水的综合防治技术,该技术贯穿整个采煤工作面开始掘进至回采结束的一系列水害治理技术实施。  相似文献   

11.
宫延明 《煤炭技术》2014,(9):339-340
沿空留巷是一项较完善的技术,软岩顶板并留双巷技术,在矿井生产中较少采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软岩顶板煤层采煤工作面留双巷解决了通风和瓦斯巷道的难题。就软岩顶板留双巷的方法和有关技术问题进行论述,对留双巷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董宝良 《现代矿业》2011,27(8):78-79
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一直是采矿技术中的难题,根据建设煤矿实际煤岩地质条件,对俯伪斜走向分段密集采煤法进行了分析,为大倾角薄煤层低瓦斯矿井取消木支护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该采煤法与仓储式采煤法相比,单产提高30%,采出率达到90%以上,技术经济效果俱佳。  相似文献   

13.
以胜利煤矿为试验矿井,对1306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抽采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瓦斯抽采钻孔优化方案,运用回归分析手段对优化后采集的瓦斯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评价系统优化后瓦斯抽采效果。现场工程实践表明,通过在开采煤层中布置顶板和底板高(低)位钻孔同时抽采本煤层和上下邻近层卸压瓦斯后,1306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达到了37.6%~80.7%,瓦斯浓度降为0.36%~0.38%,满足了矿井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一直是采矿技术中的难题,根据建设煤矿实际煤岩地质条件,对俯伪斜走向分段密集采煤法进行了分析,为大倾角薄煤层低瓦斯矿井取消木支护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该采煤法与仓储式采煤法相比,单产提高30%,采出率达到90%以上,技术经济效果俱佳。  相似文献   

15.
高家堡井田主采煤层埋藏深度较大,上覆地层洛河组厚度巨厚,距主采煤层间距较小,并且属强富水层。通过矿井回采井下出水规律分析,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随着采面的不断推进,矿井水量不断增大;再通过矿井的水质化验分析,确定矿井的涌出水为洛河组水,因此确定煤层顶板至洛河组底板之间存在原生裂隙。使矿井煤层在回采过程中,受顶板水害威胁程度加重,同时也使矿井防治水工作难度增加。为探测出裂隙的发育情况,通过蚂蚁追踪技术,精细刻画出煤层至洛河组底板裂隙发育高度及裂隙发育方向,为煤矿开采中顶板水害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科学预防地质灾害,有效降低煤矿顶板水害的地质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为缓解采掘接替紧张局面,充分发挥技术效益,梁北煤矿把11071工作面设计成超长工作面,探索极软煤层大采高超长工作面采煤新工艺。通过改进顶板控制技术,实现了工作面长度由150 m到327 m的跨越,提高了资源采出率,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于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不正规小块段采煤工作面,若采用炮采工作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大,为解放劳动力,应积极推广机械化采煤,而"三软"煤层顶板管理是采煤机械化管理难点,本篇对此进行积极探讨,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刘畅峰  付强 《中州煤炭》2010,(5):102-104
城山煤矿在不同区域、不同煤层和不同工作面,分别采取针对性的瓦斯抽采技术,实现了矿井瓦斯治理由"被动治到主动治"的根本转变。重点对顶板瓦斯巷抽采技术、高位钻场大直径近水平钻孔抽采技术、千米长钻孔抽采瓦斯技术、区段顶板瓦斯巷与采煤工作面上解放层联合抽采瓦斯技术、掘进工作面边掘边抽抽采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炭采出率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传鹏  丁日佳  李上 《煤矿开采》2010,15(3):111-114
我国煤炭采出率现行标准,仅规定了采区采出率要求,且其分类比较简单,缺乏指导性。分析了地质勘探与矿井设计阶段、采区准备阶段及煤炭开采阶段的煤炭损失,根据分析将影响煤炭采出率的因素分为3类:煤层赋存及地质条件因素、采煤方法因素及管理因素。以煤层赋存及地质条件因素为依据,建立了更为详细的煤炭采出率标准。  相似文献   

20.
放顶煤开采是大型矿井厚煤层常用的采煤方法,而顶煤的冒放性是影响放顶煤开采的重要因素。以潘津煤矿23-25#煤层的地质条件和开采状况为背景,从煤层的强度和埋深、顶板条件、顶煤节理裂隙、煤层夹矸以及采放比5个方面分析了该矿井顶煤的冒放性,确定采放比制约了顶煤的冒放。提出了一套注水弱化顶煤的方案,最终确定采用双轮间隔、1刀1放的放煤工艺,使顶煤放出率提高到81.93%,实现了矿井的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