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制丝工艺管理水平 ,应用层次分析法设计出制丝质量考核系统 ,对影响制丝质量的8项主要指标进行考核。用成对比较法衡量各项考核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综合专家意见 ,用几何平均法求出综合打分表 ,计算出各考核项目的分配分数 ;根据制丝质量指标要求决定标准值 ;设计单位扣分值 ,考核与工资分配挂钩。实践证明 ,实行该考核系统对提高制丝质量、进而提高烟支卷制质量、降低耗丝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制丝工艺质量评价中参数赋权分析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选取"云烟"某规格一类卷烟制丝过程全批次数据的稳态数据样本,通过Pearson相关性矩阵筛选各工序出口含水率的解释变量,然后利用随机森林回归进行建模分析,采用拟合优度和五折交叉验证的测试集标准化均方误差分别验证模型的拟合效果和外推预测性能,最终根据OOB均方误差的平均递减值进行解释变量影响权重的测度和关键参数的筛选。结果表明:1综合Pearson相关性矩阵和设备控制原理,筛选得到37个解释变量;2制丝过程5个工序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均大于0.9、五折交叉验证测试集的标准化均方误差均小于1,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和外推预测性能较好;3根据解释变量影响权重的测度分析,筛选得到18个关键参数;4基于全样本数据建立的制丝过程关键参数筛选和赋权方法,可为制丝关键质量特性精准控制和工艺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过程能力分析在制丝工艺技术改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稳定、提高卷烟制丝质量,采用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对制丝关键工序重要参数进行了评价,发现润叶加料、混丝掺配加香工序有待改进,对其进行改进后,再次利用统计过程控制技术进一步完善制丝质量考核体系。结果表明:①经改进后的制丝生产工艺关键指标过程能力指数PPK(Preliminary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值平均提高了0.23,润叶加料均匀性标准偏差降低了56.5%,梗丝掺配均匀性由改进前的94.27%提高到97.38%;②改进前后批内、批间卷烟样品的感官质量得分波动值分别降低0.29和0.27分,说明改进后批内、批间的内在质量更趋于稳定;③完善制丝质量考核体系后,松散回潮热风温度、润叶加料入口流量、加料比例、烘丝热风温度、加香瞬时比例5个指标的平均PPK值提高6.1%。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制丝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结论不直观、缺乏可比性等不足,提出了基于加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的卷烟制丝过程质量评价方法。按照工段、工序、工艺参数的层次结构建立制丝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配,基于加权TOPSIS法形成对工序、工段及整体制丝过程的批次质量评价方法。以D牌号一个月的制丝生产过程为例,验证该方法综合评价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制丝过程质量与历史水平的纵向比对,能够快速发现批次弱项指标,有利于促进制丝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梗丝工艺质量,考察了烟梗筛分、压梗、切梗厚度、膨胀强度(汽料比)、干燥方式5个工艺参数对片状梗丝和辊切梗丝质量的影响.通过增加烟梗筛分工序,取消压梗工序,增加辊切及配套松散和均铺工序,确定了辊切梗丝成丝工艺流程并进行了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①增加烟梗筛分工序,能够改善片状梗丝物理质量,提高长丝率,降低整丝率、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卷烟制丝生产过程工艺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从关键参数影响权重研究入手,从早期的较为粗略的评价方法到基于统计学分析的评价方法,从仅关注关键工艺参数到尽可能囊括所有参数,从仅针对稳态生产过程数据分析到建立全生产过程的质量评价方法,较为清晰地向读者展示制丝生产过程工艺质量评价方法的几条研究脉络。  相似文献   

7.
烘丝工艺参数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制丝工序工艺参数变化对卷烟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趋势,按照“卷烟制丝生产线工序质量评价”的要求和方法,对烘丝过程中的滚筒转速、热风温度、热风风门开度和排潮风门开度等工艺参数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①较高的滚筒转速、热风温度、排潮风门开度有利于卷烟香气的透发和提高,但不利于烟气特性和口感特性的改善;②较低或较高的热风风门开度都不利于卷烟香气特性的改善;③随滚筒转速、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门开度的增大,烟丝中的挥发性有机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逐渐降低,TSNA含量逐渐增加;④随排潮风门开度的增大,烟丝中的有机酸总量逐渐增加,TSNA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卷烟产品加工质量,优化制丝工艺过程,研究了制丝过程中烟草品质变化的近红外谱图表征方法。将样品的近红外谱图在7000 cm-1~4000 cm-1频率范围内做一阶导数预处理,以试验样品与对照样品的差谱图对制丝过程中烟草品质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差谱图的变化与工艺参数条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制丝过程中的单工序和组合工序烟草品质变化均可通过近红外技术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
为使卷烟企业可根据产品的特性灵活选择和安排处理工序,实现各个制丝处理工序的“单元化”和“模块化”,拓宽对于新产品的适应性,提出了基于ISA-SP95的柔性制丝线批次管理模式,并结合柔性制丝工艺的特征建立批次管理模型.通过MES系统与制丝集控系统的应用集成实现批次调度功能;基于批次控制软件实现制丝生产批次的精确化、智能化控制.柔性制丝批次管理模式应用于龙岩卷烟厂“精品线”技改项目,实现了生产管理与过程控制的整体集成和融合应用,满足了柔性制丝线分组加工、精确控制的工艺要求,较好地解决了原系统中生产资源调整困难和新产品研发适应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卷烟工艺参数与主流烟气中CO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丝过程4个重点工序中微波松散、松散回潮工序对烟支主流烟气中CO量的影响作用较小;切丝、HT+烘丝工序对烟支主流烟气中CO量的影响作用较大.切丝宽度、HT蒸汽压力、热风温度、排潮风门开度、热风风门开度和筒体转速6个工艺参数对烟支主流烟气中CO量有影响作用,其中切丝宽度和HT蒸汽压力与热风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晓娟 《食品与机械》2017,33(5):204-210
为解决将制丝工艺质量、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消耗作为影响因素联合对制丝工艺进行综合等级判定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线性投影法的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通过对甲乙丙3个班组9~12月份质量系数、断料情况等进行建模,表明:神经网络评价模型既可以用于验证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也可独立对制丝工艺综合等级进行判定。两种方法相结合,互相验证,为提高制丝工艺综合生产水平提供了科学、简洁的依据,对查找工艺质量、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消耗指标下的各项不良因素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2.
对原COMAS制丝线打叶前工艺进行了改造,去掉了配叶、切尖、解把工序。采用翻箱喂料定量装置,并对相关工艺设备进行了改造,提高了制丝质量和设备有效作业率,降低了单箱耗丝量,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实现了全配方打叶。  相似文献   

13.
为弥补传统制丝工艺过程稳态优化方法的不足,基于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以工艺参数为节点、影响关系为路径、影响大小为路径参数的网络模型,通过定量分析工艺参数间的关系,实现制丝过程中关键参数的优化调整。以昆明卷烟厂制丝线数据为对象对网络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6个关键参数的网络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间的偏差均在1%以内,预测值与真实值间平均偏差为0.52%,优于真实值与工艺标准设定值间平均偏差(0.85%),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该技术可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制丝工艺过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原制丝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新的制丝质量评价方法。我们以长沙艾特MES制造执行系统为平台,以其在线自动检测数据的远程自动采集为基础,按制丝质量检验数据的来源进行分类,区分不同的检验项目,以在线自动检测数据的远程自动采集为基础,对重点参数和波动较大的参数进行重点监控,以过程标准偏差运算为依据,衡量水分曲线的离散程度,分工艺段加以综合加权平均,计算各工艺段的综合过程标偏控制能力,分级运算并判断过程能力是否充裕,并对过程控制能力强的工段及个人分级进行奖励。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证明新的评价方法能够反映卷烟加工全过程控制水平的总分散,有利于促进制丝质量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5.
新型辊压法烟草薄片生产线具备均匀掺兑5%~10%木浆纤维、薄片起皱成形的功能.加纤起皱薄片的填充值、强度等物理指标有了明显提高.当卷烟厂的制丝工艺参数作相应配改后,可实现薄片以片状组份在制丝线加料工序时掺兑.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滚筒烘丝各工艺参数对烘后叶丝质量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法对HT蒸汽流量、筒壁温度、热风温度、排潮风门开度及筒体转速等参数对叶丝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①滚筒转速仅对叶丝物理指标有显著影响;排潮风门开度和HT蒸汽流量同时影响叶丝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且影响趋势相同;筒壁温度和热风温度对叶丝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趋势相反.②在试验范围内,各工艺参数的最优组合为:筒壁温度130℃、热风温度90℃、排潮风门开度59%、筒体电机频率24Hz、蒸汽流量240 kg/h,对应烟丝填充值、整丝率和感官质量得分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0.18 cm3/g,1.6%和1.8分,碎丝率降低了0.7%.  相似文献   

17.
张志龙 《丝绸》1995,(4):28-31
介绍了集倍捻、假捻、定形三工序于一体的一步法倍捻机的工作原理,假捻捻度、倍捻捻度、加热温度、加热及冷却时间、张力等工艺参数对涤纶弹力型绉丝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工艺贯彻率作为衡量工序控制水平的重要技术指标,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笔者曾参加过五家大中型制丝厂的全面质量管理省级评审验收工作,在评审中发现,企业的工艺贯彻率不高,尚有较大潜力可挖。本人认为潜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艺标准;二是工艺纪律。1.工艺标准工艺标准作为现场工序控制的主要技术依据,必须具备科学性。不少制丝厂的工艺标准主要参考了《制丝手册》等技术文献。例如《制丝手册》中的复摇车厢温度是38~44℃,而这家企业的具体情  相似文献   

19.
应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卷烟制丝烘丝工序中挥发性、半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合烟丝的感官质量评吸结果,优化了烘丝工序中4个参数,得出较佳的参数水平为:注入蒸汽量为1600kg/h、物料流量为4100kg/h、工艺气为13500kg/h和负压水平为800Pa。   相似文献   

20.
济南卷烟厂贯彻“以工作质量保证设备质量,以设备质量保证工艺质量,以工艺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全面质量管理方针,抓住完善5000kg/h制丝生产线工艺的重点,认真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以《卷烟工艺规范》为标准,重点对影响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烟叶解把率、制叶片和制丝工艺流程以及工艺质量检测系统进行了整改,取得明显效果,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