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献学》一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作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包括献学观、校勘学观和目录学观。  相似文献   

2.
基于“仁”的思想,《论语》中的文学观表现为尚文和尚用两个方面,两者分别表现为对文学艺术特征及其社会作用的关注和重视,“中庸”的思想将二者有机调节融合一体,达到“中和”之美,在文学观上表现为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长篇小说《音乐会》通过叙述一位酷爱音乐的朝鲜孤女金英子在东北抗联游击队的战争经历,展示了枪林弹雨之中的各种人性:一方面是东北抗联战士以死呵护朝鲜抗日志士的遗孤金英子;一方面是金英子保护和感化日本战俘松下浩二并与松下浩二结成姐弟之情;一方面则是日本侵略者在战争中所展现出的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4.
由江西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组织编写、陈正夫同志任主编的《高校学报学》一书已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12月出版发行。该书约25万字,由21部分组成,大体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报学的对象与内容,目的与意义、原则与方法、地位与特点的编述以及对该书成书过程的说明,包括绪论和后记;二是对学报的论述,包括学报的产生与发展、性质与任务、地位与作用、宗旨与效益、方针与原则、种类与特点;三是对学报编辑的论述,包括编辑职责与编辑劳动、编辑素质与编辑道德、编辑观念与编辑心理、编辑结构与编辑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评析了《神秘的海人》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观点,肯定了此书在探索人类起源上所作出的假设,并肯定了其在社会各个阶层的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6.
吴承恩是否写过《西游记》曾广受怀疑,蔡铁鹰先生认为历史上之所以会产生《西游记》作者含混不清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上下的功夫不足,尤其是体系性的整理、阐述不足,导致一些研究者对吴承恩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成果一知半解,而把研究的视点纠缠于一些似是而非的考辩。《吴承恩年谱》、《吴承恩集》在《西游记》与吴氏本人之间建立起学理的、逻辑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突破是对吴承恩的文学创作形成了迄今最系统最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前年年底,笔者拜收到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李卓教授惠赠的新著《日本家训研究》,甚喜。一口气初读一遍,获益颇多,感受尤深。后又断断续续地研读若干章节,深感其无论是篇章结构、观点立论,还是史料的挖掘和分析,抑或从研究视角和采用的方法,都可视作中国学者对日本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专题史湛深研究,有着学术原创性的精品佳作。  相似文献   

8.
《董梅卿》是一出为纪念辛亥革命而新编的历史剧,它塑造了寒江舟作为一个反清志士的英雄形象。剧末,辛亥革命成功了,女主人公董梅卿幻想着与革命烈士寒江舟成婚,而此时的寒江舟却还拖着大清王朝的大辫子。本文从浪漫主义的内涵与历史发展观出发,认为这条辫子的出现,在艺术上是一个败笔,在政治上是一个失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陈吉荣所著《翻译建构当代中国形象》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以及在研究澳大利亚现当代中国文学翻译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阐述了转换性形象翻译视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论语》始于“学而”终于“尧日”,体现了儒家君子修、齐、治、平的生命轨迹.学习作为整个过程的起点是讲求次第的,要经历一个从自修自尽到传道授业的过程.从为学的态度与方法、为学的榜样、终身学习之路和学以致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论语》中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11.
林纾的翻译观,即林纾翻译所遵循之宗旨。译者总是带有特殊的翻译目的和文化意识开始自己的翻译实践。透过《黑奴吁天录》的原著选择,及译者对文本删减、改写和增补,可以发现:林纾在政治上力图翻译救国,而文化上追求的是在翻译中不忘遵循中国传统纲常伦理规范。“翻译救国”和“以中化西”构成了林纾的翻译思想的核心,也造就了风格独特的“林译小说”。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是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WTO允许其成员使用反倾销作为贸易救济手段,但其不当行使及滥用会严重影响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导致国际贸易秩序陷入不稳定状态。我国加入WTO以来,已经成为国际反倾销调查的主要目标国之一,这不但使我国的相关企业遭受严重损失,而且影响了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环境及我国在WTO成员中的形象。介绍了WTO《反倾销协定》的历史沿革,分析了WTO《反倾销协定》的基本规则、法律地位和特点,以及各方有代表性的观点,对于提高反倾销调查之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倾向即医治发达工业社会的痼疾。学者们讨论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哲学内涵,对人类文明从思辨角度予以重新审视,为构建新的文明理论不断探索努力。马尔库塞的学术勇气以及建立崭新文明理论的决心尽显在《爱欲与文明》之中。  相似文献   

14.
生态翻译观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不断地进行多维的选择与适应。关联翻译观强调翻译过程的每一步都要以在寻找最佳关联为原则。将两种翻译观视阈下的翻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寻求观点整合。阐明了两种翻译观可以互为补充,关联互动,有利于探寻译学研究综观与整合的新途径,为翻译活动提供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翻译理论对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这两对矛盾缺乏解释力,也无法为译者在翻译技巧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社会符号学和语用学介入翻译领域,形成了社会符号学翻译观和语用翻译观。作为两种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它们虽然提法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有一致性:译者可以跳出直译或意译,归化或异化的束缚,通过各种可行途径达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目的,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尽可能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17.
就英国文学简史国外版本进行研究,并追溯其发展、演变和趋向,本研究在国内尚属首例.本论文拟就通过比较法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版的四部英国文学简史国外版本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考察和追溯近四十年来英国文学史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取向,以探究对我国英国文学史的编写和教学的意义和启示.本文从目录、个案和篇章研究以及整体结构三大层面分析它们在体例、评述、资料和语言上各自的特色.通过分析比较,本文认为英国文学史的研究具有时代性,其评述重心已逐步从作者中心转向读者的批评反应,理论含量增加,呈现出综合化多元化的走向,符合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在这一全球化语境中,笔者认为编写一部既准确如实反映英国文学史及其古今研究成果,又适合国情,以外国人独特的视角和时代术语来审视和解读的英国文学史书,刻不容缓.笔者还希望这一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触发国内学者用自己的时代语言来书写和展示中国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8.
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毛泽东阐述了认识和实践、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基本原理剖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从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上回答了中国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践论》和《矛盾论》中论述的原理、方法、立场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于实现中国梦仍然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实现中国梦既要以普遍原理为指导,同时又要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它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还涉及文化方面。以两首中国古诗《饮酒》和《木兰辞》为例,从专名文化,植物文化含蕴,习俗文化方面分析了其德语翻译中的文化体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释了《大学》中所论述的中国传统教育目标什么,并分析了中国传统教育目的观的两个价值取向,一是通过道德教育塑造伦理人格即“修己”,二是借政治教育为国家培养统治人才即“治人”。通过辨析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目的观,试图揭示决定教育发展方向的深层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