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于1987年11月20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X66012—87及ZBX66013分别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及低盐  相似文献   

2.
阳悦读者自松花江酱油厂来信,建议我们刊登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早在30年代,我国即已制订酱油、食醋、酱类等发酵调味品的专业标准,并曾通过全国各省市的有关主管部门分发至全国各企业。现在考虑到近十年来受到体制改革、企业调整、人员变动及企业新增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单位内的专业标准可能会有缺失等情况,为此本刊决定于本期转载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专业标准(ZBX66013—87)、酱油卫生标准(GB2717—81)和检验方法(ZBX66014—87)。我们恳切希望全国的酿造企业都能以之作为生产必须遵循的国家规范,通过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技术管理)把好产品质量关。  相似文献   

3.
酱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酱油卫生标准》(GB2717—1996)的定义“以粮食及其副产品为原料,经过酿造工艺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产品”.从我国现有酱油生产方法采用工艺来分大致有三种:高盐稀态发酵、低盐固态发酵和配兑法.其中前二种发酵法国家专业标准(ZBX66012-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专业标准《酱油、食醋、酱类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ZBX66012~66020-87)中规定测定酱油中的质量指标,主要是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全氮、氨基酸态氮三个项目.本文重点对在应用玻璃电极测定氨基酸态氮时电极不作前处理而直接使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志慧 《食品科学》2005,26(3):198-200
分别用ZBX66014—87标准、GB/T5009.39—1996标准对同一酱油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并用茚三酮比色法进行对照。结果显示:GB/T5009.39—1996标准测定氨基氮含量偏低,ZBX66014—87标准测定氨基氮含量偏高,但ZBX66014—87法扣除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所测铵盐氮含量后,结果与茚三酮比色法所测值相当。  相似文献   

6.
氯化物含量多少是酱油中一个重要检测项目,一般是采用沉淀滴定法中的摩尔法。《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009,39-85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检验方法》ZBX66014-87中有关氯化物测定也是采用此法,但在具体方法上又有所不同。那么哪一种方法的准确度更高呢?我们试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7.
本工艺选用优质玉米、小麦、花生、粕与麸皮为主辅料,采用双菌种制曲,然后再进行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食醋品质有很大提高.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或超过ZBX66015-87标准.  相似文献   

8.
酿造酱油的总酸和氨基酸态氮采用两种检验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检验方法ZBX 660014-87和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509.39-1996分别对同一酿造酱油样品进行检验,结果两种方法的总酸、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差异很大。建议制定酿造酱油国家行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或立即修定GB/T 5009.39-1996。  相似文献   

9.
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淀粉质、食盐和水。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虽然它使酱油具有咸味,并与氨基酸等呈鲜物质协同起到调味的作用,同时在酱醅发酵过程和成品保存期中,还有良好的保质作用,但是习惯上过多的食盐用量是否有必要,确是值得行家们探讨的问题。国家专业际准(ZBX 66013—67)规定,一级和二级酱油感官指标中的滋味是:味鲜  相似文献   

10.
氨基氮、总酸都是酱油中的主要成份,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酱油的质量,是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但采用的测定方法一定要慎重,否则会带来很大偏差,目前,这两个指标的测定方法大多采用ZBX66014—87标准,  相似文献   

11.
测定酱油等发酵食品还原糖含量的常用方法是国家标准《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GB/T5009.7—1987)或者专业标准《还原糖测定法》(ZBX66040—1987)。其中,国家标准中提供的方法为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专业标准提供的方法为亚铁氰化钾快速法和兰-艾农法,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缺点,  相似文献   

12.
以高盐稀态法酿造米渣生酱油,探究菌种耦合对其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4组不同菌种耦合发酵的米渣生酱油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其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GB 18186—2000《酿造酱油》中一级酱油的标准,其中S4生酱油(米曲霉耦合黑曲霉和鲁氏酵母发酵)游离氨基酸总量达到41.81 g/L,4种米渣生酱油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和抗氧化氨基酸的质量浓度均高于同时发酵的大豆生酱油S5生酱油(米曲霉发酵)。S3生酱油(米曲霉耦合鲁氏酵母发酵)和S4生酱油的抗氧化活性普遍高于S1生酱油(米曲霉发酵)和S2生酱油(米曲霉耦合黑曲霉发酵),各结果均表明S3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达到等质量浓度VC的最高175.42倍,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VC的2.16倍。抗氧化活性受发酵温度影响明显,分别在35℃和50℃发酵时出现峰值。多菌种耦合发酵对米渣生酱油品质和抗氧化活性均有明显改善,其中鲁氏酵母发挥了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各生产厂家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酱油、食醋混浊沉淀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各生产厂家都在探索解决办法。笔者最近应用膜分离技术对酱油、食醋进行了微滤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样品成品酱油、食醋,由淄博市周村酿造厂提供。1·2试验装置由美国星达公司提供简易2.3英寸台式微滤装置,膜的型号PVDF01—CB-2319251·3试验分析方法1.3.1常规理化指标:采用ZBX66014-87和ZBX66016一87中的检验方法1.3.2卫生指标:采用GB2717-81和GB2719-81中规定的检验方法2试验内容2.l用蒸馏水测膜的水通…  相似文献   

14.
李杰  李香芹 《食品科学》1999,20(2):66-67
对酱油质量的判定,常按照ZBX66013-87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全氮、氨态氮及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的测定。由于操作繁锁,所需仪器设备、药品较多,因此不便于现场监测。本文利用一定量的有机溶剂使蛋白质变性沉淀的原理,选用无水乙醇沉析酱油,通过观察沉淀析出的速度及沉淀的...  相似文献   

15.
酱油生产技术(二) 酱油的分类及主要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鲁肇元 《中国调味品》2002,(2):45-46,42
1 酱油的分类1 1 按标准划分根据GB1 81 86— 2 0 0 0“酿造酱油”标准及SB1 0 336— 2 0 0 0“配制酱油”标准的规定 ,我国酱油产品 ,按生产工艺的不同 ,划分为“酿造酱油”及“配制酱油”两大类。1 1 1 酿造酱油标准规定 :酿造酱油 ,系指以大豆和 /或脱脂大豆小麦和 /或麸皮为原料 ,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料。“酿造酱油”再依据工艺条件的区别 ,细分为 :1 1 1 1 高盐发酵 (传统工艺 )包括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高盐固态发酵酱油 ;高盐固、稀发酵酱油。1 1 1 2 低盐发酵 (速酿工艺 )低盐固态发…  相似文献   

16.
酵母菌对酿造酱油风味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固态低盐发酵还是高盐稀态发酵,工艺上都广泛采用酵母菌来改善酿造酱油的风味。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对4-乙基愈创木酚、4-乙基苯酚、4-羟基-2-乙基-5-甲基-3-呋喃酮等酱油特征性风味物质的积累有重要的影响。文章简述了鲁氏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球拟酵母(Tetragenococcus Halophila)等耐盐酵母菌在发酵代谢途径、条件、风味物质种类及风味测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改善酱油风味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发酵调味料中氯丙醇的危害与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发酵调味料中氯丙醇的产生,特性,毒性,检测方法和清除工艺进行了论述,对于企业生产发酵调味料如酱油时有效控制3-氯-1,2-丙二醇(3-MCPD)的含量并使其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油菜籽生产大国,产量约占世界油菜籽产量的1/3,2003年产量达1142万t;同时又是菜籽油的消费大国,2003年的消费量为376.3万t,菜籽油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用油的主要品种之一。为了保证菜籽油的军需民食,使其在加工、流通环节中有一个统一的质量要求,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国家粮食部即制定了菜籽油部颁质量标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加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品种的多样化,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制定了国家标准《菜籽油》(GB1536-86)、《菜籽色拉油》(GB7654-87)和《高级菜籽烹调油》专业标准(ZBX1…  相似文献   

19.
在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基础上,以小麦麸皮为原料制备酶解液的盐溶液,代替传统发酵中的水加入曲中进行发酵。采用HS-SPME-GC对4组酱油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探讨其对酱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小麦麸皮酶解液的的酱醪发酵30 d后氨基态氮、总氮和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通过HS-SPMEGC分析,表明4-乙基愈创木酚(4-EG)和4-羟基-2,5-二甲基-3-呋喃酮(HEMF)含量也明显增加,淀粉酶组与空白组相比增加了近2倍;感官上淀粉酶组色泽为红棕色,有光泽,香气浓郁。因此,小麦麸皮淀粉酶解液可显著改善低盐固态酿造酱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酱油香气物质的形成与酵母菌的代谢息息相关,本文旨在研究酵母菌对发酵酱油中香气物质形成与含量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C-O/MS)联用技术分别对不加酵母菌、加AY酵母菌以及加入T酵母菌发酵制得酱油中的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加入酵母菌的酱油中形成的各类香气物质更加丰富,其中AY型鲁氏酵母菌能够产生更多种类的酯类(11种)及醇类(12种)物质;T型鲁氏酵母菌有助于醛类(7种)物质的形成。且AY型鲁氏酵母菌在酱油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酯类(155.19 μg/L)、呋喃酮类(68.53 μg/L)、醛类(86.46 μg/L)等物质的含量更高,T型鲁氏酵母菌的产醇类(1260.64 μg/L)物质能力则更加优越。通过对酱油样品中OAV的计算,发现,AY酵母菌酿造酱油中的4-羟基-2-甲基-5-乙基-3(2H)-呋喃酮(HEMF),2/3-甲基丁醛、及苯乙醛的OAV高于其他样品的OAV值,T型鲁氏酵母菌的1-辛烯-3-醇及3-甲硫基丙醛的OAV值高于其他样品的OAV值。将OAV值与PCA结合分析,可以看出,AY型鲁氏酵母菌发酵酱油的香气优势明显,并且T型鲁氏酵母菌发酵酱油以熟土豆气味为主,并伴有蘑菇香气;AY型鲁氏酵母菌发酵酱油以甜香香气为主,并伴有麦芽香气。综上,AY型鲁氏酵母菌的整体产香优于T型鲁氏酵母菌的产香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