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番茄红素在体内代谢中的几何异构体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天然番茄红素分子在大鼠体内吸收、转运和贮存过程中的几何异构体组成的变化。方法:用天然番茄红素萃取物一次灌喂雄性SD大鼠后,收集其粪便、小肠壁、血清及肝脏,萃取其中的类胡萝卜素组分,用C30-检测萃取物中番茄红素几何异构体的组成。结果:天然番茄红素在大鼠体内吸收、转运和能工巧30-HPLC-PDA贮存过程中几何异构体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顺式异构体的比例大幅度上升。这一变化被证实发生在血清中。这一结果对天然番茄红素在体内的代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斑蝥黄质分子在雄性大鼠体内代谢过程中的几何异构体组成变化。方法:选择体重250g±10g的雄性SD大鼠,一次灌胃1mL斑蝥黄质与豆油混合物(1.75mg斑蝥黄质/mL),4h后收集其血清、肝脏及粪便,萃取其中的斑蝥黄质组分,在酸性乙腈-水(流动相A)和MTBE(流动相B)流动相梯度洗脱中,用C30-HPLC-PDA对萃取物进行分离,检测其几何异构体的组成。结果:斑蝥黄质分子几何异构体在本项研究中所采用的C30-HPLC条件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分离。检测结果表明:在大鼠体内的消化、吸收、血液运输和肝脏代谢中,未发现斑蝥黄质分子几何异构体比例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应用C30-HPLC-PDA分离与鉴定番茄红素几何异构体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装备了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的高压液相色谱(HPLC)上,应用C30柱,番茄红素几何异构体获得了良好的分离。色谱条件为:WatersYMCCarotenoidS-5(4.6×250mm)柱;乙腈-甲醇-三乙胺(75∶25∶0.05,V/V)为流动相A,甲基叔丁基醚-三乙胺(100∶0.05,V/V)为流动相B,流动相B在8min内由0%线性增至55%,而后维持恒定至35min;流速:1.0mL/min;PDA波长范围:260~700nm;进样量:20μL。根据各组分的色谱行为、光谱特征和在碘催化下发生几何异构的产物分析,13,13'-顺式番茄红素、11,11'-顺式番茄红素、9,9'-顺式番茄红素和全反式番茄红素4个组分被鉴定。本项研究的结果奠定了应用C30-HPLC-PDA定量检测番茄红素几何异构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装备了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的高压液相色谱(HPLC)上,应用C30柱,番茄红素几何异构体获得了良好的分离。色谱条件为:WatersYMCCarotenoidS-5(4.6×250mm)柱;乙腈-甲醇-三乙胺(75∶25∶0.05,V/V)为流动相A,甲基叔丁基醚-三乙胺(100∶0.05,V/V)为流动相B,流动相B在8min内由0%线性增至55%,而后维持恒定至35min;流速:1.0mL/min;PDA波长范围:260~700nm;进样量:20μL。根据各组分的色谱行为、光谱特征和在碘催化下发生几何异构的产物分析,13,13’-顺式番茄红素、11,11’-顺式番茄红素、9,9’-顺式番茄红素和全反式番茄红素4个组分被鉴定。本项研究的结果奠定了应用C30-HPLC-PDA定量检测番茄红素几何异构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京  惠伯棣 《食品科学》2007,28(8):104-107
目的:观察几何异构化对番茄红素淬灭单线态氧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碘诱导的方法从番茄红素全反式异构体中制备一定数量的13和9顺式异构体,应用C30-HPLC-PDA分离和纯化个异构体组分。而后,通过对反应体系的光子计数,比较不同异构体对次氯酸-双氧水反应所产生的单线态氧的灭能力。结果:各异构体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依次为:全反式异构体>13顺式异构体>9顺式异构体。结论:发生在番茄红素分子中双键两侧的顺式异构可降低其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而这一异构发生的位置越靠近分子的中央,其淬灭单线态氧能力下降越快。  相似文献   

6.
秋橄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与几何异构体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方法对来自我国浙江富阳地区的秋橄榄果实(果肉及果皮)中的番茄红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应用C30-HPLC对其中番茄红素组分的几何异构体比例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秋橄榄果肉和果皮中番茄红素含量为7.5mg/g干重。其中,全反式异构体占87.07%(W/W),在顺式异构体中,13,13’-顺式异构体所占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7.
惠伯棣  裴凌鹏  石文娟  李京 《食品科学》2010,31(17):345-350
目的:一次饲喂来自于番茄果皮萃取物后,观测天然番茄红素在雄性和雌性大鼠血清和肝脏中的积累情况,重点分析不同性别大鼠间差异。方法:分别选体质量为(250 ± 5)g 的雄性和雌性SD 大鼠136 只和408 只,随机分成17 组和51 组,每组8 只。在雌鼠中,17 组作卵巢去势手术,17 组作假手术,其余17 组作对照。用天然番茄红素萃取物与色拉油配制成番茄红素质量浓度为0.625mg/mL 的灌胃液。每只大鼠灌胃一次,每次1mL 灌胃液。灌胃后定时每次取雄性、雌性对照、雌性手术和雌性假手术各一组大鼠断头取血。每只取血8mL。同时,定时每次取雄性、雌性对照,雌性手术和雌性假手术各一组大鼠处死取肝4g,萃取各鼠的血清和肝脏中的总类胡萝卜素,使用C18-HPLC,采用外标法,检测其中的番茄红素含量。结果: 番茄红素在雄性大鼠血清和肝脏中积累的最高水平出现的比雌性的快,也显著比雌性的高;雌性大鼠在卵巢摘除后,番茄红素在血清中积累的最高水平显著升高,在肝脏中积累的水平显著下降,并在8~24h 内保持平稳。结论:番茄红素在雄性大鼠体内比在雌性体内代谢得快;番茄红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与雌性激素有关,雌性激素的衰竭可促进番茄红素在体内的代谢。  相似文献   

8.
应用C30-HPLC-PDA-ELSD估算番茄红素顺式异构体吸光系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参比样品的匮乏,番茄红素顺式异构体的吸收光谱定量需基于其吸光系数.采用C30-HPLC-PDA-ELSD系统,参照已公布的全反式异构体的吸光系数(A1%1cm=3 400),根据其光谱峰面积与质量峰面积之比,估算出9,9'-顺式异构体、11,11'-顺式异构体和13,13'-顺式异构体的吸光系数分别为2 100、1 819和1 134.这一结果揭示了番茄红素分子中的顺式异构位置、最大吸收波长(λmax)处的吸光系数与顺式峰相对峰高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在C30-HPLC上定量顺式异构体的基础,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在方法上,尝试使用在线串联光谱和质量检测器测定目标化合物的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9.
C30-HPLC-PDA分离与鉴定β,β-胡萝卜素几何异构体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在装备了二极管阵列(PDA)检测器的HPLC上,应用C30固定相,β,β-胡萝卜素的几何异构体获得了良好的分离。分离条件为:固定相=YMCCarotenoidS-5(4.6×250mm)柱;流动相A=乙腈:甲醇:三乙胺(75:25:0.05,V/V);流动相B=甲基叔丁基醚(MTBE)-三乙胺(100:0.05,V/V);线性梯度:B在20min内由0%增至80%;流速=1.0ml/min;PDA波长范围=260~700nm;进样量=20μl。根据各组分的色谱行为、光谱特征和在碘催化下发生几何异构的产物分析,13,13’-、11,11’-、9,9’-顺式和全反式异构体被鉴定。本项研究的结果奠定了应用C30-HPLC-PDA定量检测β,β-胡萝卜素的几何异构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惠伯棣  张艳  叶珊 《食品科学》2008,29(6):284-287
采用C30-HPLC-PDA-ELSD系统,参照已公布的全反式异构体的吸光系数(Al1%cm=2500),根据β,β-胡萝卜素顺式异相体电子吸收光谱峰面积与ELSD质量峰面积之比,估算出9-和13-顺式异构体的吸光系数分别为2018和1990.根据其色谱峰面积,可以准确测量出盐生杜氏藻软胶囊中β,β-胡萝卜素几何异构体的组成.  相似文献   

11.
12.
液固吸附色谱法分离番茄红素异构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伟  丁霄霖 《食品科学》2003,24(2):48-51
本文应用液固色谱法成功对5个样品中番茄红素的异构体实现了分离。5个样品中的番茄红素均以反式结构为主,但差异很大,新鲜番茄中反式的番茄红素占96.38%,1%番茄红素油树脂中反式结构的番茄红素只有37.65%。根据其特征紫外吸收和保留时间等特征对异构体的种类进行了初步复写。为进一步研究番茄红素异构体的物化性质和生理活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番茄红素是一种功能性食用色素,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但是它不稳定,容易被氯化而影响其保健作用的发挥,文中就番茄红素及其制品的稳定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萃取番茄红素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超临界萃取番茄红素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发现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夹带剂是主要影响因素外,预处理也是影响提取率和纯度的关键步骤。采用皂化和乙醇对番茄皮进行预处理,再用超临界CO2作为流体,体积分数90%的乙醇作为夹带剂,在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为60℃,解析温度为45℃,动萃取1.5~2 h,番茄红素提取率可达到93.81%。  相似文献   

15.
以武汉江夏区种植的番茄为原料,研究了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预处理工艺为用乙醇处理番茄浆,液料比为3∶1(g/g),处理温度60℃,处理2次,每次1 h;最佳提取工艺为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作为番茄红素提取剂,液料比7∶1(g/g),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0.5 h,处理1次,一级提取率高达91.2%。  相似文献   

16.
从破壁方法、浸提溶剂及提取条件等方面对黏红酵母番茄红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破壁方法及浸提溶剂进行选择,结果表明热酸法是黏红酵母破壁提取番茄红素的最佳方法,丙酮-乙酸乙酯(1:1)混合液是理想的提取溶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番茄红素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适宜的提取条件为丙酮-乙酸乙酯(1:1)溶剂添加量60mL/g、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h。在此提取工艺下,得到红酵母番茄红素提取量为4.55mg/g,比未优化时的3.22mg/g增加了41.30%。  相似文献   

17.
To determine the lycopene content of extruded products containing 10% tomato skin, the conditions for solvent extraction were optimised. After three extraction cycles at 50 °C each for 15 min at a solvent to meal ratio of 40:1, a maximum of 6.6 ppm lycopene was extracted. However, the extraction was considered incomplete, thus the product was digested by pancreatin prior to extraction. The extracted lycopene content was increased to 23.5 ppm using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20 min of digestion with 10 mg mL?1 pancreatin. To validat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at optimum conditions, a set of extruded products containing different lycopene concentrations was used. Digestion increased the extracted lycopene content by more than 2.5‐fold between the products. Furthermore, this inclus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red colour and the extracted lycopene content. Therefore, including a digestion step prior to extraction by solvents was necessary to efficiently extract lycopene from extruded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