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订餐类网站的创业机会,得益于中国餐饮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同样是订餐网,同样是借助网络平台与人气解决食客订餐与饭店送餐的矛盾,细数几个初具规模的订餐网站,做法却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调查与取样对嘉兴地区网络订餐食品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法 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市民网络订餐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针对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小龙虾和凉菜进行集中抽样检测, 重点检测微生物、重金属和寄生虫等指标,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抽取活小龙虾10批, 进行寄生虫和重金属检测。虾鳃、虾黄、虾肉、虾肠均未检出寄生虫, 虾鳃、虾黄、虾肉重金属检测结果均合格, 其中1批样品虾黄中镉含量接近国家标准限值。抽取熟小龙虾10批, 进行微生物检测, 结果均合格。抽取凉菜60批, 进行微生物检测, 其中菌落总数超标6批, 大肠埃希氏菌超标8批,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1批。结论 嘉兴地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性总体可靠。小龙虾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 凉菜类食品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 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网络外卖餐饮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为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在越秀区采集网络外卖餐饮食品120份,按照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等标准的要求开展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蜡样芽胞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结果 本次监测的网络外卖餐饮食品不合格率为39.17%(47/120),不同品种网络外卖餐饮食品间菌落总数和大肠埃希菌的不合格率以及评价等级的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合格外卖样品比较,合格外卖样品的运送距离更短而中心温度更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显示,网络外卖餐饮食品的配送距离与菌落总数呈正相关(P<0.05),而其中心温度与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网络外卖餐饮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本次监测结果提示应加强网络外卖餐饮食品的监管,以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餐饮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 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 为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对广州市5类500批次餐饮食品进行检验, 并经VITEK 2鉴定。结果 500批次餐饮食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 检出率为1.80%, 其中熟肉制品和凉拌菜、寿司食品检出率分别为3.33%和3.00%。结论 广州市餐饮食品整体情况良好, 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安全隐患, 需加强对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熟肉制品和凉拌菜、寿司等重点品种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第三方平台审查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缺位、消费者售后维权难度大等几个方面,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食品安全进行切实有效监管展开讨论。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经营者准入机制、"神秘买家"抽检方式、"互联网+明厨亮灶"制度、信用评价体系、侵权损害保障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订餐是互联网兴起的新兴产物,是新业态下食品安全的重要治理领域,从原材料的采购、制作、运输配送到食用需要经过诸多环节,存在多种不稳定因素。研究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风险因素有利于监管部门提高对网络餐饮的治理效力。因此,本文从近年来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案例出发,探讨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给出了几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防范措施,以期能为网络订餐服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餐饮迅猛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泉州市美团、饿了么两个平台共有网络订餐商家55313户,全年网络订餐交易订单数1.24亿,2020年网络订餐商家数量增加至59859户,全年交易订单达1.33亿,在整个新冠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实现了逆势增长.监管执法部门需要创新工作机制,寻找对策应...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高校餐厅的餐饮食品卫生状况。方法参照GB/T 4789.2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食菜豆制品检验》方法,在2017年3月,对该高校学生餐厅内42份饭菜样品分别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检测。结果 18份素菜样品、9份荤菜样品、3份主食样品的菌落总数结果有检出,6份素菜样品、1份荤菜样品的大肠菌群结果有检出,所有样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结果均未检出。结论该高校的学生餐厅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低,但食品仍存在一定的微生物污染问题,餐厅的食品卫生状况需进一步改进,并加强对餐饮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教育和监督,持续做好食品卫生风险监测,避免发生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在线点餐、外卖送餐等服务为人们带来了便捷和良好的用餐体验,同时也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发展。但网络订餐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较多,包括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和入驻商家的食品加工及派送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有关,还与监管和网络订餐平台的自律意识等有关。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现状,探讨了提升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方法,以期为相关企业、政府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州、佛山市餐饮服务单位温度及冷藏冷冻食品贮存现状, 评估潜在风险及作出相应的HACCP对策。方法 以冷藏冷冻设备调查表和食品贮存温度记录表方式, 调查了广州市佛山市大中小餐饮服务单位, 提出相应HACCP对策。结果 餐饮服务单位对冷藏冷冻食品的贮存管理不到位, 在冷藏冷冻食品贮藏过程中关键点控制力度不足, 缺失相应的设备维护、温度记录与相应的食品贮存记录、使用记录为主要食品风险隐患。结论 针对餐饮服务单位温度调查现状, 餐饮服务单位应做好人员管理培训、设备管理和冷藏冷冻食品贮存、使用档案记录, 提高餐饮事故溯源性, 为餐饮监管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外卖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 2018年从云南省8个地州市, 以随机采样的方式, 在饭店/酒店、快餐店、小吃店、便利店/零售店、网店共采集176件外卖餐饮样品, 共计6类食品, 按照GB 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相关方法对7项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176份样品中有98份卫生学指标检测结果不合格, 不合格率55.68%, 其中菌落总数不合格率为39.20%, 大肠埃希氏菌计数不合格率16.48%; 有11份食源性致病菌指标检测结果不合格, 不合格率为6.25%, 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 为3.41%, 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1.14%, 蜡样芽胞杆菌不合格率为0.57%,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未有检出; 8个地州市中以普洱市、文山州、红河州、版纳州卫生学指标不合格率高, 文山州与曲靖市的食源性致病菌指标不合格率高; 6类外卖餐饮中, 米面制品和中式凉拌菜不合格率最高; 流通环节样品食源性致病菌指标不合格率高(7.80%), 与服务环节样品(0.0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第三季度采集的样品不合格率最高, 其次为第二季度; 5种采样地点类型中, 网店的食源性致病菌指标不合格率最高(7.91%), 与其他4种类型的不合格率(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云南省外卖餐饮整体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有引发食物中毒的风险, 应引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及时制定与完善外卖食品的相关安全标准, 加强外卖食品的监督检查和监测, 努力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多元监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湖北省餐饮食品安全状况, 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探讨管理对策。方法 2017年从湖北省餐饮环节随机抽取6类餐饮食品2555批次, 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和判定, 利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不同类别餐饮食品中复合调味料合格率最高(100%), 消毒餐饮具合格率最低(72.16%)。检测的食品添加剂、污染物、微生物和非食用物质指标中, 非食用物质的合格率最高(100%), 微生物的合格率最低(81.44%)。结论 餐饮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不同食品、不同指标的检测合格率有所不同, 消毒餐饮具的卫生状况较差, 微生物污染的情况较为普遍。今后应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的监管,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2019年河北省餐饮食品及消毒餐饮具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通过对2019年河北省七类餐饮食品及消毒餐饮具的采样检测,按照食品种类、抽样场所、不合格项目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化学污染物、非法添加等不合格,讨论具体不合格原因,形成对策建议。结果 通过对河北省1799份餐饮食品及消毒餐饮具样品检测结果发现,餐饮食品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消毒餐饮具中大肠菌群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超标现象比较突出。在所有采集样品中,发酵面制品合格率最高,合格率为98.5%;其次为饮料和肉制品,合格率均为98.4%。合格率最低的是消毒餐饮具,合格率为79.4%。结论 通过落实餐饮食品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不合格餐饮食品和消毒餐饮具的公示和核查处置力度,进一步加快制定餐饮食品微生物限量等国家标准等措施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公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情况, 发现公众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关注点。方法 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与网络问卷调查2种方式, 随机对500名韩城市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公众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关注水平和满意水平均较高; 关心餐饮单位是否具备相关许可证件的公众比例达到了53.35%; 投诉举报电话的知晓率达到了79.29%; 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的维权方式主要是与经营者交涉; 大部分公众对推广“阳光厨房”工作持积极认可态度; 公众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态度主要受微信、微博朋友圈的影响;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问题主要由餐饮店不讲诚信造成的; 产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是由加工过程卫生不达标造成; 监管部门应重点整治的对象是无证照餐饮店; 最担心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食品种类是油炸类食品。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 可以从公众视角全面了解韩城市当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情况, 发现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的监管环节、对象及种类, 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与建议, 为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众满意水平, 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餐饮业食品与食品工业的食品分类有很大区别,在对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本身进行研究的同时,对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并且对其在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餐饮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全方位应用于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充分发挥食品添加剂应有的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食品添加剂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较为完善,但监督检查发现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食品添加剂采购管理制度不落实、贮藏不规范、使用没有制定管理规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添加剂知识欠缺等。根据《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餐饮服务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用量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布并适时调整。基于上述原因,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非常有必要牵头针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开展研究,以规范餐饮服务提供者正确、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文分析餐饮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存在的问题,掌握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现状,了解当前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措施,为制定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2018年山东省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汇总分析。方法 依据2018年山东省级监管部门公布的山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 对餐饮食品的监督抽检情况进行分析, 讨论不合格原因, 探讨改善餐饮食品安全状况的对策。结果 餐饮具的问题最为突出, 合格率比总体平均合格率低21.64%, 自消毒餐饮具合格率比集中消毒餐饮具合格率低21.49%; 其次是鲜奶吧自制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的微生物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第三是微生物和污染物的项目合格率分别比项目平均合格率低3.26%和2.30%。大肠菌群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超标是主要问题。结论 针对餐饮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 可通过落实餐饮经营者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制度, 完善餐饮食品相关标准, 加强餐饮服务行业监管, 建立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系统(HACCP)等措施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