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直接注塑法制备了聚酰胺66(PA66)/热致聚酰胺液晶(TLCP)复合材料,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晶行为、晶体形貌和力学性能.DSC研究表明,PA66和TLCP有较好的相容性,随着TLCP含量的增加,PA66的结晶度、结晶速率下降.偏光显微照片显示,在PA66中加入TLCP后,PA66的球晶明显增大,晶界模糊,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红外光谱分析表明,TLCP和PA66分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氢键.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当加入质量含量5%的TLCP时,PA66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增幅最大,分别达25.4%、26.3%,当TLCP的质量含量小于5%时,PA66和TLCP分子间相容性较好,形成大量的分子间氢键,从而提高了力学性能;当TLCP的质量含量大于5%时,TLCP分子间形成了互锁的氢键,影响了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玻璃微珠增强改性聚酰胺66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添加量的微米玻璃微珠(GB)填充聚酰胺66的复合材料,考察了玻璃微珠对聚酰胺66的力学性能及结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B的加入改善了材料的结晶性能。当GB的添加质量分数小于4%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与聚酰胺66相当,而硬度、拉伸强度大幅提高,其中GB含量2%时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聚甲醛/共聚酰胺共混物的结晶形态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共聚酰胺含量对聚甲醛/共聚酰胺(POM/COPA)共混物结晶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M/COPA共混物中存在氢键相互作用;结晶温度对POM的结晶形态有较大影响,温度较高时POM结晶较完善,球晶尺寸较大;同时,COPA的加入使共混物的球晶细化,极大地改善了POM的韧性。当COPA含量为4%时,共混物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拉伸强度几乎不变,POM/COPA具有较理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聚酰胺66(PA66)共混物,研究了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作为增容剂对PP/PA66共混物力学性能和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提高了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加入5份POE-g-MAH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PA66可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使PP的结晶峰温度升高;加入PP-g-MAH进一步提高了PP的结晶峰温度;PA66使PP的结晶活化能增大,增容剂的加入则使共混体系中PP的结晶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5.
硫酸钡填充改性聚酰胺66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酰胺66(PA66)/硫酸钡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探讨了硫酸钡的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形态结构的影响以及活化硫酸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质量分数,下同)活化硫酸钡和5%的乙烯-辛烯共聚物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共混改性PA66复合体系中,少部分的硫酸钡对PA66具有异相成核剂的作用,大部分的硫酸钡对PA66具有增韧作用。与未加活化硫酸钡的相比,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1SPa、弯曲强度提高了12SPa,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9kJ/m^2。  相似文献   

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和偏光显微镜(POM)等仪器研究了热致液晶聚酰胺(TLCP)对聚酰胺66(R%6)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LCP的添加量从0增加到30%,共混物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分别从PA66的235.83℃和39.8%逐步下降为224.7℃和30.8%,PA66的结晶明显受到抑制;共混物中PA66衍射峰的强度随TLCP含量的增加而下降,(100)、(010)晶面间距分别从0.43667nm和0.37139nm增加到0.4414nm和0.37793nm;共混物球晶尺寸明显大于PA66,并且随TLCP含量增加PA66的球晶变得越来越不完善。  相似文献   

7.
任秀艳  刘丽 《中国塑料》2016,30(1):39-44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6/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PA6/ACM)共混物,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偏光显微镜(PLM)对PA6/ACM共混物的热性能和结晶行为及晶体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C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融熔温度(Tm)和结晶温度(Tc)均略有下降;由于环氧型ACM的加入,PA6的晶型也由γ晶型转化为 α晶型,且随着橡胶加入量的增加,结晶度逐渐降低,晶粒逐渐变小,结晶也越来越不完善;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用DSC分析方法研究了PA66/PET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两种共混物配比与相容剂种类对其结晶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当共混物中PET含量较低,融体冷却时,先固化的PET在PA66连续相中具有成核剂的作用,加快了结晶速度,在有些相容剂存在下还增加了结晶度。  相似文献   

9.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混物的结晶与降解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聚乳酸(PLLA)亲水性差、降解周期长的问题,利用与亲水性高分子聚乙二醇(PEG)共混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采用转矩流变仪制备了不同组成的PLLA/PEG共混物颗粒,系统研究了PLLA/PEG共混物的结晶和熔融、亲水性和在酸碱介质中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PEG的加入增强了共混物中PLLA的结晶能力,提高了PLLA在降温过程中的熔融结晶温度。PLLA/PEG共混物在等温结晶中表现出比纯PLLA更快的结晶速度。通过改变PLLA/PEG共混物的组成,可调控材料的表面亲水性和降解速率。随着PEG含量的增多,PLLA/PEG共混物的表面接触角降低。PLLA与PLLA/PEG共混物均可在水溶液中降解,共混物的降解速率高于纯PLLA,随着PEG含量的升高和降解液中酸碱浓度的提高,PLLA/PEG共混物的降解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HM-128,HM-529两种增塑剂复配对聚乳酸(PLA)进行熔融共混改性,研究增塑剂用量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拉伸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筛选增塑剂复配最佳配比和用量.结果表明,确定HM-128与HM-529质量比为1:1保持不变,随着增塑剂用量增加,共混物的平衡转矩和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撕裂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淬冷断面由平整变为粗糙;在复合增塑剂总质量分数16%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复配增塑剂中HM-529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平衡转矩增大、断裂伸长率提高,当HM-128/HM-529质量比=1/1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分别为35.6 MPa,209.2%和30.6 N/cm,淬冷断面非常粗糙,获得了良好的增韧效果,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理想.  相似文献   

12.
用挤出-拉伸-注塑法制备了PP/PA66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拉伸比(λ)和增容剂用量(Cg)对PA66成纤性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λ有利于成纤,能明显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αk),拉伸强度(σt)也有增益;增加Cg不利于成纤,导致αk下降,但能改善界面粘结而使σt明显提高;材料σt和αk分别主要受界面结构和纤维形态控制,决定了它们随λ和Cg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辐照法将马来酸酐(MAH)基团接枝到聚苯醚(PPE)上,制备了PPE-g-MAH,将其和聚酰胺(PA)66通过熔融共混挤出方法制备了PPE-g-MAH/PA66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吸水性实验、维卡软化和热变形实验、拉伸和冲击性能测试及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等对PPE-g-MAH/PA66共混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PPE/PA66共混物相比,PPE-g-MAH/PA66共混物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均得到改善;随PPE-g-MAH含量的增加,PPE-g-MAH/PA66共混物中PA66的熔融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均向PPE方向移动,表明两者的相容性有所提升,且共混物的维卡软化温度、热变形温度、25℃之前的储能模量均升高,吸水率降低;当PPE-g-MAH含量较低时,共混物拉伸强度提升明显而冲击强度升幅较小,当PPE-g-MAH含量较高时,共混物冲击强度提升明显而拉伸强度基本不变。因此,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PPE-g-MAH含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锡氟磷酸盐玻璃(TFP)粉末与PA66(PA66)粉末混合、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PA66/TFP杂化材料,并研究了不同TFP含量杂化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结晶性能等。结果表明,当TFP填充量为30 %时,PA66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了13 ℃,且在130 ℃处出现了第三个松弛峰;加入TFP未改变PA66的晶型,却使得PA66的α晶型与γ晶型数量、结晶速度和结晶度明显降低;TFP颗粒形态可变,与PA66相容性良好且以两种尺寸的颗粒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5.
PA66/PP/POE—MAH合金的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直接共混法制备了PA66/PP/POE-MAH合金,性能测试表明PA66/PP/POE-MAH合金的常温及低温缺口冲击强度较原PA66有较大提高,而吸水率则明显下降,拉伸强度变化不大。DSC测试显示,POE-MAH可降低PA66及PP的熔点及热焓,表明POE-MAH影响着PA66和PP的两相界面作用和结晶行为,SEM照片显示分散相粒径大小及两相界面结构与POE-MAH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用熔融接枝的方法以苯乙烯(St)作共单体将马来酸酐(MAH)接枝于乙丙共聚物VERSIFY(V)上,制得不同MAH相对接枝率的接枝物V-g-(MAH-co-St),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V-g-(MAH-co-St)增容的尼龙(PA)66/聚丙烯(PP)共混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熔体流动速率(MFR)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MAH相对接枝率的增容剂V-g-(MAH-co-St)对PA66/PP共混物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St的含量可以得到高MAH相对接枝率的V-g-(MAH-co-St),当MAH/St质量比从2/1变为1/1时,接枝率显著提高,继续提高St含量,接枝率提高幅度减小。V-g-(MAH-co-St)可使共混物中PP分散相的尺寸减小、分散均匀。当增容剂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0%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在总体上得到提高,MFR迅速降低;增容剂中MAH相对接枝率越高,共混物的弯曲强度越高,MFR越低,而缺口冲击强度相差不大。当增容剂质量分数从10%增加到25%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大幅提高,且MAH相对接枝率越高,其提高的幅度越大,但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明显下降,MFR下降幅度变小。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接枝衣康酸增容PA6/PP共混物性能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和熔融接枝技术制备了一系列聚丙烯(PP)接枝物,包括单一单体接枝物PP接枝衣康酸(PP-g-ITA)和双单体接枝物PP接枝ITA和苯乙烯[PP-g-(ITA-co-St)],通过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了PP接枝物的结构,并研究了PP接枝物的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与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关系。通过反应挤出制备了PP接枝物增容PA6/PP共混物,研究了增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加入接枝物后,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SEM观察表明,接枝物的加入能明显改善增容共混物的两相界面结合状况,降低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改善体系的分散状况,共混物的两相界面变得模糊,相容性得到明显提高;DSC测试表明,加入接枝物后,共混物中PA6组分的结晶度下降,PP组合的结晶度上升。表明PP-g-ITA是PA6/PP共混体系有效的增容剂兼增韧剂。  相似文献   

18.
采用熔融挤出过程中改变螺杆转速和添加引发剂的复合引发方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将其单独或与CaCO_3混合后改性聚酰胺66(PA66)。通过滴定分析、红外表征和熔体流动速率(MFR)测定等方法研究了175℃条件下螺杆转速对EPDM-g-MAH的MFR和接枝率的影响。探讨了接枝物和CaCO_3对PA66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螺杆转速可以有效控制接枝物凝胶含量(1%),提高接枝率和MFR;当接枝物用量为30份时,PA66/EPDM-g-MAH复合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为34.24 k J/m2,是纯PA66的3.89倍;当CaCO_3用量小于15份时,两种CaCO_3与EPDM-g-MAH均能够协同增韧PA66,当PA66/EPDM-g-MAH/CaCO_3配比为100/30/10时,加入超细活性重质CaCO_3及纳米CaCO_3的复合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纯PA66的4.35倍和4.10倍,超细活性重质CaCO_3的作用优于纳米CaCO_3。超细活性重质CaCO_3用量为20份时,PA66/EPDM-g-MAH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及MFR最佳,分别为59.42 MPa、81.6℃及9 g/(10 min)。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增容剂乙烯(E)-丙烯酸酯(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物(E-MA-GMA)对聚苯硫醚(PPS)/聚酰胺(PA)66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容剂的加入,增加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DSC结果表明,E-MA-GMA影响共混体系的结晶和熔融行为;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增容PPS/PA66共混体系是假塑性流体,E-MA-GMA用量增加,使共混体系的表观黏度增大。  相似文献   

20.
PA66/GF复合材料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单纤维直径的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PA)6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A66/GF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结果表明,GF直径减小,其与PA66的界面结合程度变好,PA66/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提高,但增幅不尽相同,直径为11 μm的GF制得的PA66/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GF直径为10 μm的力学性能相当、微观结构也相似.采用直径为11 μm的GF制得的PA66/GF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