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有重要关联,寻找食源性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当前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热点。异甘草素是甘草的重要活性成分,相关研究表明甘草提取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推测与异甘草素有关。鉴于此,本实验通过酶抑制、荧光猝灭以及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异甘草素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机制。结果表明,异甘草素以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相混合的方式抑制α-葡萄糖苷酶,其抑制效果明显优于阿卡波糖。荧光猝灭分析结果表明在疏水作用力驱动下异甘草素可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生成复合物,结合位点数为1。分子对接结果验证了相关实验结论:异甘草素位于酶的疏水口袋中,与残基Asp202和Arg400以氢键结合,并与周围众多的疏水残基存在疏水作用,共同维持该复合物结构。本研究对于开发新型的食源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推动异甘草素在功能性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蛹虫草子实体为原料,通过建立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验证模型,以麦芽糖作为反应底物,阿卡波糖作为阳性对照,利用体外酶促反应方法,对通过水提、脱色、醇沉、除蛋白及色谱柱纯化得到的不同纯度的蛹虫草多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逐步的酶促反应实验,确定蛹虫草中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显著抑制作用的功能成分为多糖,并且随着多糖纯度的不断提高其抑制率随之提高。通过对经色谱层析柱纯化后蛹虫草多糖进一步的酶促反应实验研究,表明蛹虫草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随多糖浓度的提高而提高,说明蛹虫草多糖的抑制效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纯化后的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22 mg/m L,呈现出良好的降血糖功能,为今后将蛹虫草开发为降血糖药物及保健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阻止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是治疗糖尿病的1种有效方式。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对香蕉花中不同极性组分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各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石油醚部分对-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达788.36 g/mL,低于对照阿卡波糖(IC50=999.31μg/mL),乙酸乙酯(IC50=1 877.77μg/mL)和正丁醇部分(IC50=2 117.78μg/mL)活性次之。该提取物最高活性部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根据Lineweaver-Burk方程求得Ki值为250.70μg/mL;对石油醚部分进行GC-MS分析,鉴定出29种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酸类(71.58%)、酯类(13.01%)、胺类(5.88%)、醛类(1.52%)、酮类(0.42%)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利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芭蕉花与根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并与阳性对照Acarbose比较,发现芭蕉花与根提取物均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除芭蕉花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外,其他提取物活性均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103.01μg·mL-1)。其中,芭蕉根和花的石油醚提取物的活性最高(IC50=32.03μg·mL-1和49.37μg·mL-1)。不同部位比较,芭蕉根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好于花;同一部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比较,石油醚提取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高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5.
芭蕉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芭蕉花与根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并与阳性对照Acarbose比较,发现芭蕉花与根提取物均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除芭蕉花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外,其他提取物活性均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103.01μg·mL-1)。其中,芭蕉根和花的石油醚提取物的活性最高(IC50=32.03μg·mL-1和49.37μg·mL-1)。不同部位比较,芭蕉根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好于花;同一部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比较,石油醚提取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高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6.
白藜芦醇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备受重视,有报道称白藜芦醇有降血糖的功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够降低血糖含量,有效防治II型糖尿病。因此,为了确定白藜芦醇的降血糖机制,研究白藜芦醇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活力,采用双倒数作图法研究白藜芦醇的酶抑制动力学,并采用对接模拟方法对白藜芦醇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模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白藜芦醇非竞争性地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5.047 μmol/L,抑制常数为5.743 μmol/L,明显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632.6 μmol/L);对接模拟结果表明其与α-葡萄糖苷酶有多种可能的结合模式,且都不影响阿卡波糖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因此,白藜芦醇有被开发为降糖药物的潜力,也可作为膳食补充剂发挥一定的降血糖功效。 相似文献
7.
8.
9.
芡种皮多酚提取物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了芡种皮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芡种皮多酚提取物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作用(IC50分别相当于生药浓度0.08 mg/m L和0.30 mg/m L),其抑制作用与浓度之间存在量效关系,二者的抑制类型均为可逆性的竞争性抑制剂。因此,芡种皮具有开发成辅助降糖的保健食品或药品的潜力,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索了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总黄酮、总三萜及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利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模型,以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阿卡波糖(ACAR)为阳性对照,测定了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总黄酮、总三萜及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总黄酮、总三萜浓度为1.0 mg/m L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96.15±1.52%、60.33±1.84%和48.62±2.15%,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浓度为0.33 mg/m L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96.53±1.62%、68.48±1.83%、15.57±2.37%和6.24±2.49%。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及五味子醇乙均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板栗壳为原料,经回流提取、浓缩、萃取和大孔树脂吸附洗脱,提取纯化多酚并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表明,AB-8对板栗壳中多酚的吸附效果明显,达到了4.41mg/g。静态解吸实验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60%时解吸的效果最好,能达到95%以上;而pH对解吸的效果影响不大。由动态解吸曲线得到流速对解吸的效果影响较小。多酚洗脱曲线和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曲线的峰值重叠性较好,说明多酚能有效抑制该酶的活性,抑制率最大达到21.78%。 相似文献
12.
栀子黄是传统中药栀子的主要开发产品,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底物浓度、酶量和反应时间等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栀子黄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及酶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体外研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底物浓度为3 mmol/L、酶量为50μL、反应时间为50 min;栀子黄对嗜热芽孢杆菌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没有表现出抑制活性,而对猪胰肠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大米α-葡萄糖苷酶和酵母α-葡萄糖苷酶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且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因此,栀子黄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本研究对提升降糖效果和解析降糖机制的相关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板栗壳为原料,经回流提取、浓缩、萃取和大孔树脂吸附洗脱,提取纯化多酚并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表明,AB-8对板栗壳中多酚的吸附效果明显,达到了4.41mg/g。静态解吸实验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60%时解吸的效果最好,能达到95%以上;而pH对解吸的效果影响不大。由动态解吸曲线得到流速对解吸的效果影响较小。多酚洗脱曲线和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曲线的峰值重叠性较好,说明多酚能有效抑制该酶的活性,抑制率最大达到21.78%。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3):36-41
研究了D-木糖、L-阿拉伯糖、海藻糖、棉籽糖、水苏糖、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以及麦芽糖醇等小分子糖及糖醇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期为降糖营养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α-葡萄糖苷酶对糖及糖醇的分解作用,进一步检测各种糖及糖醇在蔗糖底物存在下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将抑制效果较好的糖及糖醇进行复配,利用Calcusyn软件计算复配结果,观察样品的相互作用。D-木糖、L-阿拉伯糖、海藻糖、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山梨糖醇均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且D-木糖、L-阿拉伯糖、海藻糖、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以及山梨糖醇的IC50值分别为23.89 mg/mL、15.03 mg/mL、9.75 mg/mL、3.19 mg/mL、20.64 mg/mL、106.19 mg/mL。赤藓糖醇分别与海藻糖、异麦芽酮糖醇复配后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联合指数CI1),表现出协同效应。结论:赤藓糖醇与海藻糖或异麦芽酮糖醇复配后(CI1)有助于增强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余甘子甲醇提取物降糖活性部位中的酚类化学成分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采用甲醇浸泡提取余甘子,D101大孔树脂柱粗分离得到三个部位,降糖活性测试表明30%乙醇洗脱部位(PEA)为活性部位,后续采用Sephadex LH-20,ODS和制备HPLC等柱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NMR和HR-ESI-MS数据并参考相关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体外方法测定化合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从PEA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酚类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1),没食子酸甲酯(2),1-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3),1,6-二-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4),柯里拉京(5),粘酸-1,4-内酯-2-O-没食子酸酯(6),粘酸-2-O-没食子酸酯(7)。除化合物2外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没食子酸衍生物是余甘子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及其抑制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筛选模型,从多糖和多酚中筛选高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PNPG为底物,测定各物质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计算IC50。根据IC50值,对抑制效果较好的抑制剂采用LineweaverBurk(L-B)作图法确定其抑制反应的类型。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和染料木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较好,IC50分别为4.81μg/mL和10.19μg/mL。原花青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为4.728mg/L;染料木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为11.090mg/L。 相似文献
17.
18.
麦麸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度开发麦麸资源,考察3种麦麸皮提取物对酵母和鼠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水、95%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12.24%、3.49%、1.4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3mg/mL 提取物对2种来源酶的抑制效果不同,抑制率分别为44.5%、56.4%、31.9%和26.3%、32.6%、26.8%,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2、0.25、0.80和0.77、0.52、0.89mg/mL.选取抑制活性较好的95%乙醇提取物,针对与人体情况更为接近的鼠源α-葡萄糖苷酶,进一步考察其作用浓度和时间对抑制活性的影响,以及其抑制类型.结果表明:麦麸皮95%乙醇提取物是α-葡萄糖苷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作用迅速,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L-阿拉伯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阿拉伯糖对小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与阿卡波糖的联用效应。方法利用体外实验,提取大鼠小肠粘膜上清液为α-葡萄糖苷酶粗酶液,分别以终浓度为60 mg/ml蔗糖、20 mg/ml麦芽糖/α-糊精为底物,建立最佳抑制反应体系,测定L-阿拉伯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及抑制作用类型;采用4×3析因设计,研究L-阿拉伯糖与阿卡波糖联用效果。结果以蔗糖、麦芽糖、α-糊精为底物时,L-阿拉伯糖对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选择性较高地抑制蔗糖酶活性,当L-阿拉伯糖添加量为0.5%蔗糖浓度时酶活性抑制百分率>50%,最高酶活性抑制百分率约93%,且有良好剂量-反应关系,IC50为0.164 mg/ml,抑制类型为反竞争性抑制(Ki,0.558 mg/ml);与阿卡波糖联用二者有交互作用,尤其以蔗糖为底物时联用效果较明显,联合应用可能提高了抑制活性。结论 L-阿拉伯糖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尤其对蔗糖酶有良好的选择性抑制;在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方面,其与阿卡波糖有一定联用效果,L-阿拉伯糖在含糖食品中可能有较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