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水解产物超滤组分进行系统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利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制备南极磷虾蛋白水解物(antioxidant hydrolysate of Euphausia superba protein, EPAH), 利用超滤技术制备抗氧化组分。以自由基清除实验、脂质过氧化抑制实验、体外DNA氧化损伤保护实验以及氧化损伤张氏肝细胞(Chang liver)模型进行抗氧化组分的活性研究。结果 利用超滤技术将EPAH按照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MW)分为三个肽组分EPAH-I(MW<3.5 KDa)、EPAH-II(3.5 KDa5 KDa)。其中, EPAH-I显示出强的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和质粒DNA的氧化损伤保护作用以及对H2O2氧化损伤的张氏肝细胞显示出较强的保护作用。在5.0 mg/mL浓度下, EPAH-I可将氧化损伤张氏肝细胞(Chang liver)的活力由模型组的(49.51±4.18 )%显著提升至(70.58±4.52)% (P<0.05);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提高至(176.34±10.92) U/mg prot和(35.83±2.55) U/mg prot, 活性氧自由基含量降至2.76±0.18%, 膜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降至(5.75±0.16) nmol/mg prot。结论 本实验制备的南极磷虾抗氧化组分(EPAH-I)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可用于抗氧化相关功能产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2.
以草菇为原料提取蛋白质,蛋白酶酶解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草菇抗氧化肽的提取工艺。通过超滤分离纯化获得不同分子量的肽段,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率和还原力法测定超滤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优酶解蛋白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70 h,加酶量3.81%,底物质量浓度3.11 g/100 mL,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9.85%±2.52%。通过超滤分级制备所得分子量最小的肽段F1(<3 kDa)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活性,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率和还原力分别为78.81%±1.56%、91.05%±1.65%、0.47±0.02。草菇抗氧化肽可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得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海蜇低分子肽(low molecular weight peptide from Rhop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 RKLP)制备工艺,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及分析氨基酸组成。方法 海蜇利用碱性和中性蛋白酶双酶分步酶解制备海蜇肽,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响应面实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采用超滤技术,获得分子量≤3.5 kDa RKLP。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acid),ABTS]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RKLP抗氧化活性。氨基酸分析仪分析RKLP氨基酸组成。结果 酶解制备海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3%碱性蛋白酶pH 7.5酶解2 h、1%中性蛋白酶pH 7.0酶解2 h,所得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1.52%±0.59%,接近与预测值70.57%。RKLP水解度为6...  相似文献   

4.
分离纯化鲜马奶抗氧化活性肽并检测其抗氧化活性。以胰蛋白酶为酶源酶解鲜马奶乳清蛋白,采用3KDa、10KDa、30KDa不同分子量范围超滤膜对水解液进行分离,分子量在3~10KDa段的酶解液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均较高,分别为0.8949、63.19%、77.13%、70.08%。用SephadexG-50葡聚糖凝胶色谱纯化鲜马奶抗氧化活性肽并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得到A、B两个组分,B组分的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均高于A,分别为0.9814、55.28%、74.25%、56.67%。说明鲜马奶乳清蛋白酶解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为鲜马奶抗氧化肽进一步纯化、结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去壳牡蛎肉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牡蛎低聚肽,并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对比消化前后牡蛎低聚肽分子量分布、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变化,探究牡蛎低聚肽经模拟胃、肠道消化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牡蛎低聚肽的相对分子量主要在1 000 Da以下,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重均分子量下降不超过8.2%;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降低分别不超过7.9%,8.7%;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OH清除率降低分别不超过9.3%,3.8%;胃蛋白酶消化后,ABTS自由基清除率降低9.2%,胰蛋白酶消化后,ABTS自由基清除率提高3.6%;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ORAC值分别提高11.5%,1.3%。胃肠消化对牡蛎低聚肽的抗氧化活性评价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说明牡蛎低聚肽具有较好的综合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南极磷虾抗氧化多肽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能力为指标,筛选制备南极磷虾抗氧化多肽的水解条件,得到高效的抗氧化多肽制品。结果表明: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复合,酶解南极磷虾6h后得多肽的抗氧化能力最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11.5%,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2.7%,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4.8%。经超滤分离,分子量范围在5~10ku的多肽表现出较强的清除三种自由基的能力。对其进行tricine-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电泳图谱上出现了两个条带。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滤、大孔树脂、凝胶过滤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对中华圆田螺肉的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为指标,制备抗氧化肽,并通过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MDA生成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分子质量1kDa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分离出的混合物抗氧化肽纯度达到90%。体外抗氧化活性显示,该抗氧化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ORAC均为最高,且ORAC与谷胱甘肽相比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小鼠体内抗氧化酶及MDA增加值的测定显示,除GSH-PX外,试验组与谷胱甘肽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试验所获得的抗氧化肽具有和谷胱甘肽相当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深层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应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紫花芸豆清蛋白,并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水解物分离成4种不同分子质量大小的多肽组分(1 kDa、1~3 kDa、3~5 kDa和5 kDa);评价水解物和其膜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羟自由基抑制率、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均能显著提高紫花芸豆清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ABTS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提高较大,但是碱性蛋白酶降低了芸豆清蛋白的还原力。经过超滤膜分离后,不同分子量大小的各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是各组分的抗氧化能力不同, 1 kDa以下组分具有更佳的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分离并鉴定获得单一抗氧化肽段,从而用于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加工工艺乳饼抗氧化肽的稳定性,以传统乳饼(TRB)和发酵型乳饼(FRB)为实验材料,超滤分离出不同分子量(3~10 ku和<3 ku)乳饼蛋白肽,以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RP为评价指标,考察温度、pH、食品原辅料、压力等加工环境和模拟胃肠消化对不同工艺乳饼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环境及模拟胃肠消化后,不同分子量的FRB抗氧化肽稳定性高于TRB,且3~10 ku的FRB抗氧化肽活性最高;FRB和TRB抗氧化肽在高温和酸碱环境中活性显著下降(P<0.05);山梨酸钾和超高压加工技术对乳饼抗氧化活性影响不显著;高糖抑制抗氧化活性,但分子量3~10 ku的FRB蛋白肽DPPH·清除率任能维持在84%以上;2%~8%的NaCl有利于提高抗氧化活性。胃肠消化后,不同工艺乳饼蛋白肽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降低(P<0.05),ABTS·清除率、还原能力显著升高(P<0.05),其ABTS·清除率高于41.85%,还原能力RP值大于0.12。研究可为乳饼及其抗氧化肽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海洋胶原低聚肽中抗氧化肽的活性和结构,本文以三文鱼皮为原料,采用两步酶解法制备出海洋胶原低聚肽(MCOP),在对其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洋胶原低聚肽中分子量小于1000 u的组分高达90.79%,主要分布在132~576 u范围内,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IC_(50)值约为8.0 mg/m L。然后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海洋胶原低聚肽进行分离纯化,收集11个组分峰,对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1个组分的活性均比海洋胶原低聚肽高。最后利用Q-TOF质谱仪对收集的11个组分进行了结构鉴定,并测定了15个肽段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15个肽段均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Gly-Arg(GR)、Arg-Glu-Arg(RER)、Ala-Pro(AP)的清除率比海洋胶原低聚肽高,是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肽段。本研究为海洋胶原低聚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动物蛋白酶和风味酶联合水解,采用超滤等膜分离技术制备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得到不同分子质量区间的多肽样品F1(100~3000 u)、F2(3000~10000 u)和F3(大于10000 u)。以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检测指标,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组分F1的抗氧化活性最强。进一步对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F1进行分离。以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筛选指标,采用强阴离子、反向色谱柱YMC-pack-OSD-AQ进行逐级分离收集,筛选出2个具有抗氧化活性较强的肽段(b-f1和b-f6)。采用ESI MS/MS测定其氨基酸结构,结果显示:b-f1的分子质量均为436 u,其氨基酸序列是Arg-Phe-Asp(RFD)或Trp-Thr-Met(WTM);b-f6的分子质量为700 u,其氨基酸序列为Phe-Ala-His-Asp-Asp-Pro。b-f1和b-f6对ABST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81.22±4.12)%和(76.35±3.32)%。  相似文献   

12.
羟脯氨酸作为胶原蛋白的特征成分,其在肽序列中可使胶原衍生低聚肽对肽酶或蛋白酶产生高度抗性,口服后经过胃肠消化吸收至血液中仍能以肽的形式存在。羟脯氨酸小肽可在肠上皮细胞膜部位被完整吸收,并在血浆达到较高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以及更稳定、高效的生物活性。本实验以15 条羟脯氨酸小肽为研究对象,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4 种体外方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5 条羟脯氨酸小肽中,Leu-Hyp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23.6%;Leu-Hyp、Ile-Hyp的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分别为57.8%和57.7%;其他小肽的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较低,清除率均小于15%或不具有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浓度为3 mmol/L时,15 条小肽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较强,清除率分别可达30%~50%和60%~80%。综上,本实验所选15 条羟脯氨酸小肽均具有一定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Leu-Hyp、Ile-Hyp的体外抗氧化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合浦珠母贝肉短肽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合浦珠母贝肉活性肽,本文采用Sephadex G-25分子筛层析法对合浦珠母贝肉酶解产物进行分离,测定分离到的各活性组分分子量及其总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肉酶解产物经Sephadex G-25分离得到6个主要活性组分,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437.5、833.7、421.9、244.7、89.0、17.4u,其中功能短肽F1(1437.5u)、F2(833.7u)、F4(244.7u)的抗氧化效果较强,特别是F2(833.7u)短肽具有最强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该研究为合浦珠母贝肉抗氧化活性肽的开发提供理论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e study aimed to purify and characterize antioxidant peptides from chicken blood hemoglobin hydrolysate. The fraction M2 (< 3 KDa) with the strongest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isolated by ultrafiltration, and its DPPH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ABTS [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and iron ion chelation activity were 82.91%, 77.49%, and 80.99%, respectively. After in vitro digestion,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chicken blood hydrolys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digestion (p < 0.05). M2 exhibited the strongest antioxidant activity after stomach digestion, with a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and iron ion chelating power of 82.91% and 79.61%, respectively. Component A was purified from M2 by Sephadex G-25 gel chromatography. The peptide sequences were identified by LC-MS/MS from fraction A, and four peptides, AEDKKLIQ (944.54 Da), APAPAAK (625.36 Da), LSDLHAHKL (1033.57 Da), and LSNLHAYNL (1044.54 Da) were synthesized using the solid-phase peptide method, among which APAPAAK was a novel antioxidant peptide. Molecular docking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binding of these four peptides to the key active site of Keap1 via hydrogen bonding.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chicken blood may provide a new natural source of antioxidant peptides.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羊肉火腿加工过程中内源抗氧化肽的抗氧化能力变化,本实验以不同加工时期干腌羊肉火腿为研究对象,利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粗肽并测定多肽质量分数,对粗肽还原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羊肉火腿加工过程中多肽质量分数显著升高,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具体表现为加工过程中还原力显著增强(P<0.05),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在成熟结束期和成熟中期表现出最强抗氧化能力(分别为0.09、0.017 8 mmol/L);羟自由基清除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风干期抗氧化能力达到最大。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从原料腿到成熟结束期肌肉中蛋白质逐渐发生降解,产生小分子抗氧化肽。本实验为下一步研究羊肉火腿多肽的抗氧化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酶解河套小麦胚芽蛋白获得多肽,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确定其多肽分布。结果表明,胚芽蛋白及多肽浓度与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不同浓度的中性蛋白酶酶解获得的多肽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获得的多肽(P<0.05),其还原能力、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清除率最高达(1.17±0.004)1.0 mg/mL、(84.82%±0.87%)1.5 mg/mL和(55.01%±0.01%)1.0 mg/mL,且其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高于胚芽蛋白(P<0.05)。另外,不同蛋白酶水解能力不同,其中胃蛋白酶的水解能力最大,中性蛋白酶水解能力最小;胚芽蛋白多肽的抗氧化能力与其分子量大小相关,但不一定蛋白多肽的分子量越小,其抗氧化效果越好。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河套小麦胚芽抗氧化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贝贝  于哲  李强  刘飞  钟芳 《食品科学》2022,43(7):128-138
为明确胶原蛋白肽在体外消化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探讨活性肽消化保护的必要性,本实验以羊皮为原料,制备了分子质量集中在低于1 kDa的羊皮酶解胶原肽,研究胶原肽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性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评价体外模拟消化前后酶解胶原肽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消化分析胶原肽在消化过程中肽段的变化,并采用肠溶胶囊对胃消化阶段的胶原肽进行保护。结果表明,胶原肽富含脯氨酸,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卷曲和β-片层,有利于胶原肽抗氧化活性的发挥。胶原肽的还原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消化后下降,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上升,原因是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对抗氧化氨基酸的敏感度不同。此外,胶原肽在胃消化阶段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降低,肠溶胶囊的使用对胶原肽的活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抗氧化活性肽的消化保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挤压膨化大豆在生物解离过程中,通过酶解(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产生的大豆蛋白酶解物(soybean protein hydrolysate,SPH)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需要探索模拟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GI)消化对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以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酶解得到的SPH和经过模拟GI消化后的产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解度、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xidative radical absorption capacity,ORAC)、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对样品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风味蛋白酶酶解,采用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时抗氧化活性更高;但是经过模拟GI消化后,风味蛋白酶酶解得到的SPH抗氧化活性更高,ORAC为69.15 μmol/m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27.29%、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56.21%,肽的相对含量更高,为75.86%,并且肽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氨基酸含量更高,分子质量小于1 kDa的肽相对含量最高,为17.35%。  相似文献   

19.
大豆低聚肽是一种有益健康的功能性配料,所呈现的健康益处高度依赖于肽结构。采用紫外全波长扫描法及圆二色光谱法分析其结构是如何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以及先胃蛋白酶后胰蛋白酶处理的影响。为探讨消化处理前、后大豆低聚肽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分别计算消化前、后大豆低聚肽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结果显示:大豆低聚肽主要为分子质量<1000 u的组分,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先胃蛋白酶后胰蛋白酶处理后<1000 u的组分比例最大可达88.46%。在波长275 nm处均有最大吸收峰。二级结构中,4组大豆低聚肽中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均为30%左右,约占总二级结构组成的1/3,表明了大豆低聚肽无序性较高且结构疏松开放。大豆低聚肽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稳定性均较好。经胰蛋白酶消化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有所降低,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极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