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加拿大油砂沥青减压渣油的梯级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在获得较大脱沥青油收率的前提下可使重脱沥青油(重脱油)的黏度降低近70%。重脱油在反应温度410℃、反应时间25 min条件下进行减黏处理,100℃动力黏度从4 187 mPa·s降低到1 366 mPa·s,黏度降低67%以上,减黏油的安定性为1级。将直馏煤、柴油、VGO(减压蜡油)及减黏油与少量的稀释剂进行调合,8℃(冬季)和15℃(夏季)时仅需分别加入14%和6%的稀释剂,调合油即可满足加拿大原油管输要求,稀释剂用量减少50%以上。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2016,45(8):982
以印尼油砂为研究对象,将有机溶剂相和水相同时引入油砂形成多相体系,对油砂油进行提取分离。考察了水砂比(水与油砂的质量比)、水相p H、剂砂比(溶剂与油砂的质量比)和温度等因素对多相提取油砂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水砂比0.4~0.6、水相p H 10~12、剂砂比1.0、温度70℃;在最佳条件下,溶剂重复使用5次,油砂油收率仍达94.5%以上;以石脑油为溶剂,水剂重复使用5次,油砂油收率保持在90.5%以上;尾砂经两级水洗后含油率小于0.3%(w),金属含量满足GB 4284—19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可直接用作农用土壤。  相似文献   

3.
稠油的改质降黏是指在非催化裂解的反应条件下,稠油烃类可以进行分解、异构化、芳构化、氢转移、叠合和烃化等多种反应,其中最主要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如断侧链、断环、脱氢等裂解反应)。改质降黏过程中裂化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相关。改质稠油的黏度的变化主要与裂化转化率有关,也就是说,在不同温度下,只要裂化转化率接近,减黏稠油的黏度基本接近,减黏稠油的黏度随裂化转化率的提高而降低。在实验条件下,200~350℃馏分的生成速率最大,对于一般的20%左右的裂化转化率而言,490℃以下时轻质馏分显著增多,490℃以上时轻质馏分显著降低。在裂化转化率低于25%,甲苯不溶物含量小于0.2%,满足一般减黏过程对缩合反应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静态试验装置上以4种重油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T±20 ℃、反应时间为2~120 min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减黏率和生成重油中甲苯不溶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重油,在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减黏率存在最大值;对于不同性质的重油,在操作条件相同情况下,其减黏率有差异;当进一步提高操作条件的苛刻度后,劣质重油的减黏率呈现快速降低趋势,表明胶体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而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都对重油中甲苯不溶物的生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察油沙沥青减黏裂化和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的密度、黏度、安定性、沥青质含量、甲苯不溶物含量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的变化,研究了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的储存稳定性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减黏裂化和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的密度、黏度、安定性、沥青质含量和甲苯不溶物含量均呈现增大的趋势,说明两种改质油的稳定性均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变差;在相同条件下,相比于减黏裂化改质油,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的密度、黏度、沥青质含量和甲苯不溶物含量随储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幅度较小,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的安定性(斑点试验等级)一般不超过2级,满足船运对油品安定性的要求,说明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的储存稳定性优于减黏裂化改质油;供氢热裂化改质油稳定性改善的原因主要为供氢馏分油的供氢作用和体系胶体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和开发高效减黏、抗硫氮和重金属的水热催化裂化改质催化剂是油砂沥青资源利用技术的关键,以天然斜发沸石为基质制备氢型沸石载体和微孔镍基沸石催化剂,考察其应用于模型化合物水热裂化的性能和对加拿大麦肯河SAGD油砂沥青减黏改质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正十六烷为模型化合物的水热裂化过程中,微孔镍基沸石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裂化性能和优良的水热稳定性;在油砂沥青改质试验中,微孔镍基沸石催化剂能够显著降低油砂的黏度,增产中间馏分油,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硫、氮含量,可用于中低温和非临氢条件下的油砂沥青减黏改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减黏裂化预处理延迟焦化原料的效果,以两种减压渣油为原料,在温度为380~420℃,反应时间2~90 min的实验条件下,考察其减黏裂化性能,探索渣油的减黏率与操作条件及甲苯不溶物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原料油,减黏率存在最大值;对于不同的原料油,当操作条件较为缓和时,其减黏率相差较大;但随着操作条件苛刻度的逐渐提高,其差别逐步变小,并基本趋于一致。当减黏率达到最大值后,甲苯不溶物的含量急剧增加,并出现拐点,该拐点可以作为减黏裂化深度的参考依据。结合实际生产需要,推荐原料减黏预处理条件为:反应温度400℃、反应时间30~40 min。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某油砂沥青改质厂合成原油产品收率的设计值与实际运行值,结合现有单元装置,探讨了提高合成原油产品收率的工艺流程优化方案.研究表明,先溶剂脱沥青后热裂化的工艺组合,以及对脱油沥青黏度的认识不充分,造成合成原油实际运行收率偏低.探讨了减压渣油先热裂化再溶剂脱沥青的工艺流程方案.与原设计方案相比,优化的工艺方案馏分油收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炼油能力和成品油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低硫船用燃料油生产成为炼油厂重油平衡以及盈利的关键。目前企业常采用轻质馏分稀释低硫减压渣油来调合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存在成本高、盈利能力差问题。利用减黏工艺大幅度降低减压渣油的黏度和倾点,可实现以大比例减黏渣油调合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试验结果表明,减压渣油经减黏改质后,降黏率超过90%,倾点降至30 ℃以下,与原调合方案相比,轻质馏分调入量由30.0%降至3.2%,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此外,采用减黏路线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降低了渣油加氢装置负荷,使进入催化裂化装置的高残炭劣质组分减少,改善了催化裂化装置进料,综合测算企业效益可增加 7 982 万元/a。由低硫减压渣油经减黏工艺生产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对低硫船用燃料油的生产和低硫减渣的高效利用均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LPEC)开发了一种将浅度热裂化反应和深度热裂化反应有机结合加工劣质重油的新技术(ADCP)。该技术可显著改善延迟焦化装置的进料性质、延长加热炉的运行周期、提高液体产品的产率。为了给工业生产装置提供基础设计数据,LPEC在自建的中试评价装置上,考察了浅度热裂化反应条件对生成重油的黏度以及甲苯不溶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或延长冷油停留时间,浅度热裂化后的重油轻质化明显,黏度显著降低。当基准冷油停留时间为“t”时,反应温度由(T-30)℃提高到(T+30)℃,减黏率由1880%提高到8925%;在基准反应温度为“T”时,冷油停留时间由(t-20)min延长到(t+20)min,减黏率由4006%提高到7286%;但过高的减黏率会加剧甲苯不溶物的生成,不利于工业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因此应选择适宜的操作条件,将减黏率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油砂油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内蒙古油砂油性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油砂油密度大(20℃密度为0.9996g/cm^3),粘度较大,水含量高(16.0%),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硫质量分数为2.64%,属高硫环烷基原油。油砂油各馏分的密度、粘度均较大。根据该油砂油的特性,建议该油砂油经加工后用作低凝点柴油和润滑油的调合组分,并用于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新疆油砂稠油制特种沥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疆小西沟、风城两种油砂为原料,利用甲苯抽提制取的油砂稠油研制开发高价值的特种沥青产品。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表明,小西沟油砂稠油可用作管道防腐沥青;风城油砂稠油分别与克拉玛依减压渣油和孤岛减压渣油调合后可制取油漆沥青和抛光沥青。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辽河油田曙1-20-374井目前存在的油帽粘度高、关井时间长、在套管内形成死油帽,难以进行捞油作业等问题,进行了生物酶稠油降粘在捞油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分析了降粘机理及影响降粘率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生物酶稠油降粘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原油的粘度高而难以采出问题;当温度为50℃时,生物酶降粘效果最好;超过50℃,降粘效果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生物酶用清水配样比用污水配样效果好,对超稠油效果不明显;生物酶稠油降粘技术相对成本较低,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风城超稠油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活性大分子降黏剂制备了风城超稠油O/W降黏体系,以超稠油O/W降黏体系的初始表观黏度为主要评价手段,系统考察了降黏剂用量、含水量、初始搅拌转速对风城超稠油O/W降黏体系初始表观黏度的影响。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活性大分子降黏剂对风城超稠油具有良好的初始降黏效果,在活性大分子降黏剂用量0.1%~0.2%、油水质量比10∶3~10∶4、初始搅拌转速不小于400r/min条件下,得到的风城超稠油O/W降黏体系初始表观黏度小于600mPa.s,降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对煤焦油重质馏分油进行预加氢处理,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等方法,从分子结构角度深入探讨煤焦油重质馏分油的理化性质和供氢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预加氢处理,煤焦油重质馏分油的芳碳率(fa)由加氢前的0.89下降到加氢后的0.80,芳环取代度(σ)由加氢前的0.12提高到0.20,供氢指数(PDQI)由3.21 mg/g提高到4.02 mg/g;预处理后的煤焦油重质馏分油在煤油共炼中的氢耗由4.03%下降到3.74%,转化率和油产率均得到提高,产物油中的沥青质含量明显下降,油品质量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Tar sand heavy oil ( TSHO ) was extracted from Xinjiang Xiaoxigou and Fengcheng tar sands.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TSHO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SHOs are not suitable to produce paving asphalt. However, some asphalt products with special uses were prepared from the TSHOs. The results show that Xiaoxigou TSHO can be used to produce anticorrosion asphalt for pipeline. Fengcheng TSHO, blended with kramai vacuum residuum and Gudao vacuum residuum, can be used to produce painting and polishing asphalt. The influence of the blending asphalt's SARA compositions on their qualiti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ar sand heavy oil ( TSHO ) was extracted from Xinjiang Xiaoxigou and Fengcheng tar sands.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TSHO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SHOs are not suitable to produce paving asphalt. However, some asphalt products with special uses were prepared from the TSHOs. The results show that Xiaoxigou TSHO can be used to produce anticorrosion asphalt for pipeline. Fengcheng TSHO, blended with kramai vacuum residuum and Gudao vacuum residuum, can be used to produce painting and polishing asphalt. The influence of the blending asphalt's SARA compositions on their qualiti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