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究香芹酚处理对宁夏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的控制,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香芹酚对宁夏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生长、菌落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在活体条件下研究了其对枸杞黑霉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对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离体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处理能显著抑制A. alternata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其抑制效果存在浓度依赖效应;与对照相比,浓度为8 μL/L香芹酚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0.81%和57.17%;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香芹酚处理的A. alternata菌丝量少,表面粗糙,粗细不均匀,部分出现塌陷,孢子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进一步体内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处理枸杞果实能抑制损伤接种黑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扩展速度,并且处理还能提高果实的POD和PAL活性。由此可见,香芹酚可以通过直接治愈和间接诱导抗性来控制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在采后病害控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芒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及天然抗菌物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元江县的三年芒果为材料,分离并鉴定贮藏过程中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害及病原真菌,同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用25种植物提取液对病原菌进行抑菌实验,以找到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质.结果表明,从贮藏中的芒果上分离、鉴定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色二孢(Diplodia mangiferae)、大茎点霉(Macrophoma mangiferae Hingoroai & Sharma)、拟茎点霉(Phomposis mangiferae Ahmad)4种病原真菌;确定了对4种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液及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其中对盘长孢状刺盘孢有抑制作用的提取液有100g/L的黄连水提取液、1OOg/L的高良姜水提取液、6.25g/L的连翘乙醇提取液、50g/L的丁香乙醇提取液和25g/L广霍香乙醇提取液;对色二孢有抑制作用的有100g/L的百部水提取液和12.5g/L的广霍香乙醇提取液;对大茎点霉有抑制作用的是12.5g/L的连翘乙醇提取液、25g/L的广霍香乙醇提取液和50g/L的桉叶乙醇提取液:对拟茎点霉有抑制作用的有25g/L的连翘乙醇提取液、50g/L的丁香乙醇提取液和6.25 g/L的广霍香乙醇提取液.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山西省甜樱桃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的病原菌,本文对低温贮藏过程中发生腐烂的甜樱桃果实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在形态学基础上,结合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获得的2株病原真菌YTA、YTB进行鉴定。YTA和YTB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将测序所得的基因序列与NCBI的GenBank进行同源序列比对,确定甜樱桃病原菌的生物学分类。结果表明:病原菌YTA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YTB为葡萄孢属(Botrytis sp.),将其重新回接到甜樱桃上,均能引起甜樱桃腐烂。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葡萄孢属(Botrytis sp.)均是造成山西省甜樱桃采后腐烂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4.
杏采后易受病原菌侵染,本研究通过对采后贮藏期间‘金太阳杏’和‘胭脂杏’果实发病部位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将纯化后的菌株回接到相应品种的健康果实上,出现与分离发病果实相同的病症,经形态学特征分析、真菌r 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从杏果实共分离到5株病原菌。从‘金太阳杏’分离到3株病原真菌,其中325#为甜樱间座壳菌(Diaporthe eres),327#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328#为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从‘胭脂杏’果实分离得到两株病原真菌,分别为326#椭圆葡萄孢菌(Botrytis elliptica)和331#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D. eres、B. dothidea、A. pullulans和B. elliptica为杏果实上未见文献报道的病原真菌,而B. cinerea未有发现侵染‘胭脂杏’的报道,研究结果旨在为杏果实的生物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芋艿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原菌种类,研究桧木醇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为采后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本实验通过组织分离法,从采后自然发病的奉化芋艿上分离纯化主要病原真菌,基于科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致病性检测,并通过形态观察和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桧木醇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研究桧木醇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丙二醛浓度、亚细胞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引起芋艿腐烂变质的主要病原菌经鉴定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和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桧木醇处理可抑制此两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加剧菌丝膜脂过氧化,并破坏菌丝体亚细胞结构,抑菌效果明显,在控制芋艿采后病害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王丹  张静  贾晓曼  辛力  翟浩 《食品科学》2019,40(24):167-172
为明确山东泰安地区蓝莓采后主要致腐病原菌及肉桂精油对其抑菌效果,从自然腐烂的“晚丰”蓝莓上分离纯化优势菌株,采用传统真菌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进行鉴定,并采用体外熏蒸抑菌实验研究肉桂精油对几种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泰安本地蓝莓分离到3 株病原真菌,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肉桂精油对尖孢镰刀菌、链格孢菌和灰葡萄孢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0、30 μL/L和30 μL/L;通过扫描电镜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经肉桂精油处理的3 种病原菌菌丝形态均受到严重破坏,发生凹陷、皱缩、粗糙等一系列变形现象。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用于水果采后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近年来使用水杨酸减少水果腐烂、延缓采后果实成熟衰老、保持果实品质、增强果实抗冷害性能和诱导采后果实对病原菌的抗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水杨酸用于水果采后贮藏保鲜的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枣果实皮薄肉厚、细嫩多汁,不仅在采后运输中易损坏,也极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对造成枣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筛选,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的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同时进行菌株的回接及病斑病症的验证,最终从采后贮藏过程中自然发病的冬枣和骏枣果实上分别分离到3株(221~#、227~#、232~#)和2株(229~#和230~#)丝状病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菌株221~#和227~#为镰孢菌,229~#和232~#为葡柄霉,230~#为短柄霉属真菌,通过rDNA ITS区序列分析,鉴定221~#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227~#为变红镰孢菌(Fusarium incarnatum),229~#为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230~#为产酶短梗霉(Aureobasidium proteae),232~#为葡柄霉(Stemphylium armeriae)。目前这5种病原真菌均未发现可导致枣果实采后病害发生的报道,其中Stemphyli...  相似文献   

9.
宁夏是宁夏枸杞的主要种植地,枸杞鲜果加工或干果储藏不当易发霉变质造成经济损失。本研究使用真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引起宁夏枸杞干果霉变的主要真菌种类,并探讨宁夏枸杞干果霉变可能造成的危害。从宁夏的五个村庄采集的枸杞霉变果实中分离培养真菌菌株,将分离到的菌株提取DNA,利用生物条形码技术对致病真菌进行扩增和鉴定,并使用最大似然法进行菌株系统发生分析。从宁夏枸杞分离出45株真菌,经鉴定发现存在10个属的真菌,分别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镰刀菌属(Fusarium spp.)、立枯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木霉属(Trichoderma spp.)、Filobasidium属(Filobasidium spp.)、青霉属(Penicillium spp.)、弯孢霉菌(Curvularia spp.)、毛霉菌属(Mucor spp.)、黑曲霉菌(Aspergillus spp.)、红酵母菌属(Rhodotorula spp.)。导致宁夏枸杞干果霉变的真菌最常见的为链格孢属,至少四种检出真菌能够产生真菌毒素,可能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宁夏枸杞中的真菌种类和数量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0.
香茅精油对果蔬采后主要致病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链格孢菌、炭疽菌、灰霉菌、蒂腐菌、串珠镰刀菌为供试菌株,采用带药介质法对香茅精油时果蔬采后主要致病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完.结果表明,香茅精油对受试的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灰霉菌对香茅精油最为敏感,浓度为300μL/L香茅精油即可完全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直径的扩增,蒂腐菌次之;对于链格孢菌、串珠镰刀菌和炭疽菌,香茅精油浓度为500μL/L时,可达到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水杨酸对果蔬采后贮藏保鲜和系统获得性抗性的影响。在阐述水杨酸对果蔬贮藏保鲜的影响时,主要从其对乙烯的合成、膜脂过氧化、活性氧代谢及呼吸作用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在阐述水杨酸对果蔬的系统获得性抗性影响时,分别对其可激活果实的防御机制和对信号分子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鲜枣采后贮藏期间易发生病害而腐烂。为深入研究危害采后鲜枣的主要病原菌和发病原因,以天津静海所产梨枣、圆铃枣、冬枣3个品种鲜枣为试材,对采后低温贮藏后期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侵染梨枣的病原菌主要有根霉和交链孢。侵染圆铃枣的病原菌是交链孢,但主要表现为生理性病害酒化。侵染冬枣的病原菌主要是交链孢和裸孢壳菌。  相似文献   

13.
采后热水和乙醇处理对枸杞鲜果腐烂的控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相似文献   

14.
15.
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的抑制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平板接菌试验和体内果实接种试验测定对羟基苯甲酸对采后柑橘炭疽病致病菌(胶孢炭疽菌)的生长抑制作用;观测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后,接种和未接种病原真菌的柑橘果实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浓度越高,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越强,其EC50为0.056mg/mL。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的柑橘果实中,PPO、POD、SOD、PAL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并且对羟基苯甲酸诱导的抗性相关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维持较高的活性。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提高柑橘果实相关抗性酶活性以及抑制膜脂过氧化反应,诱导其果实抗性。对柑橘采后贮藏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在采后果实保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生物活性分子,能抑制果实贮藏过程的呼吸速率,并影响氧化物质代谢、糖代谢、膜脂过氧化和功能成分积累等,从而控制果蔬的生长、成熟和抗病性。本文综述了NO对采后果实保鲜的作用,包括乙烯释放和呼吸速率、氧化物质代谢、糖代谢、膜脂过氧化和功能成分积累等方面;并探讨了可能参与NO发挥保鲜作用的下游信使,包括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 PLD)、Ca~(2+)和环鸟苷酸(guanosine 3’,5’-cyclic phosphate, cGMP)等,以期为NO应用于采后果实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后续需进一步探讨其他参与NO发挥保鲜作用的下游信使,并揭示它们所组成的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18.
《食品工业科技》2013,(06):334-337
为了解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苯丙烷代谢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0.5mmol/L和1.0mmol/L的水杨酸对蓝莓果实进行浸泡处理,然后装入聚乙烯薄膜袋后松扎口,贮藏在1℃下。贮藏期间分析测定了蓝莓果实的感官品质、呼吸速率以及参与苯丙烷代谢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0.5mmol/L和1.0mmol/L的外源水杨酸处理均可促进蓝莓果实苯丙烷代谢的进程,从而使苯丙烷代谢的终产物-木质素的含量增加,进而增加了果实硬度并可有效地抵御微生物的入侵,减少果实腐烂,延长保质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0、0.5、1、1.5、2mmol/L)处理对桑葚果实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桑葚果对维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硬度、色彩饱和度和维生素C含量有较好作用,显著提高了贮藏期间果实的总花色苷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综合而言,1.5mmol/L水杨酸处理桑葚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采前喷施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对红地球葡萄采后果实软化进程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材料,采前喷施1.0 mmol/L SA处理,采收预冷后在常温(22±1)℃贮藏,分析果实品质、原果胶(protopec-tin,PP)、纤维素、水溶性果胶(water soluble pectin,W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