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钰  吴卫  苏华  易斌 《食品科学》2014,35(4):50-54
为充分利用紫苏资源,优化其籽粕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考察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温度、时间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响应面优化后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浸提时间0.5 h、浸提温度70 ℃、超声功率100 W、料液比1∶15。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理论值为0.232%,实测值为0.229%。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紫苏籽粕超声辅助提取原花青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紫苏资源,优化其籽粕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考察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温度、时间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响应面优化后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浸提时间0.5 h、浸提温度70℃、超声功率100 W、料液比1∶15。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理论值为0.232%,实测值为0.229%。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原花青素的得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从黑果枸杞中提取原花青素的工艺。通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三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建立了该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实验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良好,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响应值均有极显著影响,在乙醇体积分数56%、提取温度46℃、提取时间48 min的条件下,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得率为4.315%,与响应面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为1.5%,说明本研究方法是一种适合于从黑果枸杞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爬山虎果实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本文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和重复提取次数为单因素,考察其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然后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RSA,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建立原花青素提取工艺模型。结果表明:根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6 ℃,提取时间74 min,乙醇体积分数56%,液料比20:1 mL/g,提取1次。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爬山虎果实原花青素的得率为3.8214%±0.2287%,接近于预测值3.8166%。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爬山虎果实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采用蜗牛酶对石榴皮中原花青素进行提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酶用量为单因素试验考察变量,以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方法,对石榴皮中原花青素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石榴皮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原花青素的响应面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50℃、pH 5.0、蜗牛酶用量1.0%,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为0.658%。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地掌握蓝莓酒中原花青素的有效含量,优化蓝莓酒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该研究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蓝莓酒中原花青素,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蓝莓酒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7 min,料液比1∶7(g∶mL),乙醇体积分数67.0%,提取温度55 ℃。在此最佳条件下,原花青素平均得率为4.86 mg/g。  相似文献   

7.
以柑橘皮为原料,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研究响应面优化双酶法提取川陈皮素的最佳工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柑橘皮中川陈皮素的含量,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探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复配比例、复合酶添加量、水浴温度、酶解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对川陈皮素得率的影响,并设计响应面分析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影响川陈皮素得率的强弱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水浴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响应面优化后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复配比例1.5∶1、复合酶添加量5%、乙醇体积分数70%、水浴温度61℃、酶解时间2 h、料液比1∶15,所得川陈皮素得率为265.1μg/g。与响应面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为2.3%,说明优化后得到的提取参数准确可靠,是一种适合于柑橘皮中川陈皮素提取的快速、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苹果皮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辅助提取原花青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酶解温度、提取时间、酶解浓度和pH对苹果皮中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酶法辅助提取原花青素的因素次序为:酶解温度>酶解浓度>pH>提取时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浓度为1.0%,酶解温度为50℃,pH值为4.5,提取时间100min,所得苹果皮中原花青素的得率为0.489%。  相似文献   

9.
以板栗壳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辅助提取原花青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酶解温度、提取时间、酶解浓度和pH对板栗壳中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酶法辅助提取原花青素的因素次序为:酶解温度提取时间酶解浓度pH,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提取时间90 min,酶解浓度1.00%,pH 4.5。所得板栗壳中原花青素的得率为0.46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水相法对油菜籽粕中原花青素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p H和提取温度为自变量,以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的交互作用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建立油菜籽粕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双水相法提取油菜籽粕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26%,硫酸铵质量分数18%,p H2.40,提取温度39℃,在此最优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为7.78 mg/g。该研究为油菜籽粕中原花青素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任美  夏延斌  王亮亮 《食品科学》2016,37(10):105-110
以莲子钻芯粉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莲子钻芯粉中的甲基莲心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为自变量,以甲基莲心碱提取量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莲子钻芯粉中甲基莲心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1%(质量分数)、酶解时间1.7 h、酶解pH 4.8、酶解温度50 ℃。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甲基莲心碱提取量为(7.02±0.22)mg/g,高于传统乙醇法(4.03±0.17)mg/g,提取量提高了71.9%。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有效地提高了莲子钻芯粉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提醇沉法,利用L9(33)正交试验优选锁阳多糖的提取工艺,用硫酸苯酚比色法对甘肃河西沙区不同地区锁阳中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90min、提取次数为2次;甘肃河西沙区不同地区锁阳多糖含量差别显著。锁阳多糖可作为控制锁阳质量的一项指标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生物酶法提取锁阳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较高的锁阳多糖得率,以河西锁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协同生物酶技术进行锁阳多糖提取工艺及活性的研究,选用单因素试验探索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纤维素酶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对锁阳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ethlthiazoletrazolium,MTT)法评价锁阳多糖对HeLa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锁阳多糖超声波-纤维素酶法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g/mL)、超声功率300 W、酶解温度60 ℃、超声时间10 min、加酶量1.8%、酶解时间90 min、pH 5.5。最优条件下锁阳多糖得率达3.01%。MTT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多糖对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芦笋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利用纤维素酶协同乙醇提取法从芦笋中提取黄酮,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液料比50∶1(mL/g)、酶添加量0.20%、乙醇体积分数38.90%、酶解时间1.50 h、酶解温度50.0 ℃、pH 5.0时,芦笋黄酮最高得率为3.99%。当样品质量浓度达到100 μg/mL时,芦笋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6.08%,芦笋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9.42%。小鼠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20 μg/mL芦笋黄酮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提高16.85%,丙二醛(MDA)含量减少2.49%。以D-半乳糖法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液SOD活力分别提高11.69%和27.62%,MDA含量分别减少38.04%和37.95%。  相似文献   

15.
探讨应用复合酶法提取石榴籽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优化复合酶配比,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得出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水平,进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复合酶最优配比为果胶酶24.2%、纤维素酶67.2%、甘露聚糖酶8.6%;并以此参数为基础,得到复合酶法提取石榴籽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0∶1(mL/g)、介质pH 4.5、酶解温度48.5 ℃、酶解时间287 min,在此条件下,石榴籽多糖得率为2.83%。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试验优化苹果渣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提取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富士苹果渣中总三萜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选择苹果渣粉碎粒度、液固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因素筛选设计对影响超声波提取苹果渣总三萜的因素进行试验,筛选出影响显著的因素;然后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三因素三水平,以苹果渣总三萜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粉碎粒度、液固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对苹果渣总三萜得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苹果渣总三萜最优提取工艺为粉碎粒度100 目、液固比12∶1(mL/g)、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40 ℃,在此条件下富士苹果渣总三萜的得率为(7.10±0.01)%。  相似文献   

17.
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确定八角茴香叶黄酮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67%、液料比26∶1、微波温度75 ℃、微波起始功率500 W、微波时间8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的得率为6.97%。采用D101大孔树脂和制备色谱两种方式纯化八角茴香叶黄酮,结果表明制备色谱不仅能够高效快速地纯化八角茴香叶黄酮,并且能够对黄酮成分进行初步分离。  相似文献   

18.
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采用无水乙醇萃取和氧化铝柱色谱相结合的技术,研究了高纯度磷脂酰胆碱的制备方法。乙醇萃取后磷脂酰胆碱的纯度为62.00%,得率为31.94%。主要考察了柱层析过程中的固定相、洗脱液浓度、上样量、料液比及洗脱液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定相为100~200 目三氧化二铝、洗脱液为90%乙醇、上样量为1 g/30 g、料液比为1∶12(g/mL)、洗脱液流速为3.0 mL/min时,磷脂酰胆碱的纯度可达到94.52%,回收率为83.71%。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工业化制备磷脂酰胆碱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朱素英 《食品科学》2015,36(10):65-69
目的:探究三七花多酚的提取优化工艺以及其抗氧化性。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3 个因素,采用响应面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得到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三七花多酚提取量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响应面图及三七花多酚提取量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三七花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5 ℃、提取时间47 min、乙醇体积分数48%,多酚提取量(以没食子酸当量计)预测值可达58.95 mg/g,且实际值为预测值的98.44%,抗氧化性与三七花多酚提取量的相关系数为0.757 208。结论:最佳条件下实际值与预测值相符,说明预测结果可靠,可作为三七花多酚提取的优化条件;三七花多酚提取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的相关性说明三七花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桑叶槲皮素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槲皮素工艺,以桑叶槲皮素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超声温度等对槲皮素提取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槲皮素提取量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分别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1%、液料比26∶1(m L/g)、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70℃,在此条件下,做3次平行实验进行验证,桑叶槲皮素提取量为11.13 mg/g,与模型预测值11.31 mg/g基本相符。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桑叶槲皮素的提取量,响应面法对桑叶槲皮素提取条件参数优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