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为目标,根据共性结构设计合成一种能够检测所有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化合物所需的抗原。以4-硝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经过还原,衍生生成4-氨基邻苯二甲酸,将合成的半抗原衍生物通过戊二醛法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得到人工抗原,再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经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经紫外光谱和免疫实验确证偶联成功,抗原4-PAE-BSA和4-PAE-OVA的结合比为分别为15∶1和12∶1,经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反应特异性较好。该抗原的合成为进一步制备针对邻苯二甲酸的宽谱特异性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对氯甲基苯甲酸(CBA)为链接臂,用混合酸酐法将莱克多巴胺(RA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RAC-CBA-BSA),通过紫外、红外、电泳鉴定抗原合成成功;再以卵清蛋白(OVA)为载体蛋白合成包被抗原(RAC-CBA-OVA),测定其与抗体的亲和力和抑制率。间接竞争ELISA结果以对CBA为链接臂合成的包被抗原对应的抗体滴度为7047.3、IC50为17.05ng/mL,结果表明,CBA可以用于RAC人工抗原的合成,使用RAC-CBA-OVA作为包被抗原可以提高ELISA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苯甲酸的衍生物邻苯二甲酸酐(PA)的氨解法将苯甲酸(BA)偶联到载体蛋白上合成苯甲酸的人工抗原:免疫原苯甲酸-鸡卵清蛋白(BA-OVA)和包被原苯甲酸-牛血清白蛋白(BA-BSA).通过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扫描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检测鉴定人工抗原,并用免疫原(BA-OVA)免疫BALB/c小鼠,检测抗体的生成.结果表明,苯甲酸人工抗原的合成成功.根据邻苯二甲酸酐、人工抗原和载体蛋白的紫外吸收值,计算出免疫原中苯甲酸(BA)与载体鸡卵清蛋白(OVA)的偶联比约为174:1.免疫小鼠血清中的抗体通过ELISA法检测为阳性(血清效价达到了1:3.2×10<'5>),表明合成的抗原已诱导出针对苯甲酸的特异性抗体生成,为进一步的苯甲酸单克隆抗体制各和免疫检测提供可靠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4.
郭乃菲  高兴  纪淑娟  于基成 《食品科学》2010,31(13):214-218
以杀菌剂百菌清为起始反应物,通过两步化学反应合成百菌清的衍生物(半抗原);采用活化酯法与混合酸酐法分别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牛血清蛋白、卵清蛋白)进行偶联,制备百菌清的人工抗原,同时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效价。利用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波谱(NMR)对百菌清半抗原进行表征,并用紫外扫描的方法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百菌清半抗原及人工抗原,并且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偶联比分别为27.86:1 和12.32:1,抗血清效价约为1:1.28 × 104。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不同组成的模拟葡萄汁在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葡萄汁中的精氨酸影响发酵过程中葡萄酒的尿素和瓜氨酸含量,从而也对发酵结束后的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有显著影响,两者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葡萄汁中尿素和瓜氨酸直接影响葡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平均氨基甲酸乙酯产生量分别为1.017 2μg/mg尿素和0.305 5μg/mg瓜氨酸;而(NH4)2HPO4对氨基甲酸乙酯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对从原料方面降低葡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提高葡萄酒的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高效检测食品中胭脂红酸含量,本研究通过羟基二咪唑法制备了胭脂红酸人工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获得了胭脂红酸抗血清,经硫酸铵沉淀法分离纯化获得抗胭脂红酸多克隆抗体;利用棋盘滴定法检测了抗体效价,并探究了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有机溶剂对ELISA反应的影响,优化出最佳ELISA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建立了胭脂红酸的间接竞争ELISA抑制曲线。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免疫抗原(CA-BSA)和检测抗原(CA-OVA)均与载体蛋白成功偶联;经分离纯化获得的胭脂红酸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16000;检测抗原最佳浓度为1μg/m L、ELISA反应最适缓冲液为pH7.4、含50mmol/L Na~+且无甲醇的磷酸盐缓冲液;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7.8~1150ng/mL,检测限为1ng/mL,灵敏度IC_(50)值为95.2ng/mL。本研究为开发CA快速检测试剂盒对食品中胭脂红酸含量的大量快速测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陶旭晨  李磊 《纺织学报》2011,32(1):20-24
合成了丙烯酸异山梨醇双酯和4-(丙烯酸乙氧基酯)苯甲酸胆甾醇酯液晶中间体,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通过聚合反应将丙烯酸六氟丁酯引入并合成了4-(丙烯酸乙氧基酯)苯甲酸胆甾醇酯基元含氟侧链高分子液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氟谱表征了该液晶的分子结构。通过DSC和偏光显微镜分析这种高分子液晶的玻璃化温度、清亮点及相变区间,结果表明,该液晶具有玻璃化温度、清亮点低,相变区间窄的特点,且随着丙烯酸六氟丁酯成分的增加,高分子液晶的玻璃化温度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重金属镉人工抗原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 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或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为双功能螯合剂,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和Cd2+进行螯合,制备镉人工抗原,通过二喹啉甲酸(BCA)法、紫外全波长扫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火焰原子吸收法以及动物免疫的方法对人工抗原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紫外全波长扫描和SDS-PAGE电泳初步证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BCA法测定人工抗原BSA-EDTA-Cd2+和BSA-DTPA-Cd2+的蛋白质浓度分别为0.9488、0.5506 mg/mL;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得BSA-EDTA-Cd2+和BSA-DTPA-Cd2+的Cd2+浓度分别为22.8、20.1 μg/mL,说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且BSA-EDTA-Cd2+和BSA-DTPA-Cd2+的偶联比分别为14.2:1和21.6:1;用BSA-EDTA-Cd2+和BSA-DTPA-Cd2+分别免疫小鼠,四免后血清效价均能达到1:25600,且两组血清敏感性分别达到208.63和98.43 ng。结论 人工抗原BSA-EDTA-Cd2+、BSA-DTPA-Cd2+合成成功,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和建立重金属镉快速免疫分析技术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特布他林(Terbutaline,TBL)又名特布特罗,属于小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量为225.29,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需要和载体蛋白偶联后方可进行抗体的制备。本试验以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并运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与卵清白蛋白(OVA)进行偶联,分别制备出免疫抗原TBL-cBSA与包被抗原TBL-cOVA。紫外分光光度法及SDS-PAGE进行鉴定。经紫外扫描,证明其偶联比分别为7.60∶1、7.65∶1,此特布他林完全抗原可以免疫动物,本研究成果为特布他林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除草剂丁草胺、巯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丁草胺半抗原,用氢核磁共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方法进行鉴定;通过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丁草胺人工抗原,用紫外光谱法对其鉴定;免疫动物后,间接竞争ELISA检测鉴定抗体。结果表明,巯基丙酸与丁草胺连接生成半抗原,半抗原被连接到载体蛋白上,丁草胺人工抗原合成成功,获得了丁草胺小鼠抗血清。棋盘滴定法确定包被抗原工作浓度为3μg/ml,抗血清稀释倍数为32000倍。建立了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丁草胺IC50为1.44μg/ml,检测限为0.47μg/ml。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重氮法直接用甲胺磷连接牛血清白蛋白合成了人工抗原。通过鉴定,该人工抗原的紫外吸收光谱呈现出与半抗原、载体蛋白的紫外吸收光谱均不同的吸收峰;红外光谱图中也同时呈现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特征吸收带;并测得人工抗原中甲胺磷与载体蛋白的结合比为15∶1,表明该人工抗原合成成功。  相似文献   

12.
雪卡毒素是一种存在于珊瑚鱼中的海洋毒素,极低剂量就会引起中毒。为了建立雪卡毒素的免疫分析方法,必须合成其人工抗原才能制备抗体。以雪卡毒素的结构类似物莫能菌素为半抗原,采用琥珀酸酐法将其改造成莫能菌素-琥珀酰半酯(MON-HS),再用混合酸酐法将其与大分子载体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成功制备出了雪卡毒素人工抗原MON-HS-BSA和MON-HS-OVA。以MON-HS-BSA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以MON-HS-OVA为包被抗原,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Ci-ELISA)检测到小鼠血清中产生了雪卡毒素的抗体,说明已成功合成雪卡毒素人工抗原,该抗原可用于制备雪卡毒素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3.
酱油中的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SLE(固相支持液/液萃取)结合GC-MS法测定酱油中的氨基甲酸乙酯,方法检出限0.005 mg/L,加标回收率71.0%~90.5%,相对标准偏差RSD%4.45%~5.53%,满足分析方法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4.
A 3-year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effects of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yl carbamate in wine. The study monitored the changing concentration of ethyl carbamate and of urea and citrulline, which are two major precursors of ethyl carbamate in wine. In addi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ethyl carbamate, both urea and citrulline decayed in other reactions. Kinet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model the formation of ethyl carbamate and its dependence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ethanol, urea and citrulline. Thi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equation tha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yl carbamate in wine at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resulting from any given storage time and temperature profile. The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data obtained from similar studies.  相似文献   

15.
氨基甲酸乙酯为2A类的致癌物,在发酵食品中广泛存在,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残留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检测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预处理方法,对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分光检定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等在氨基甲酸乙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合成丁香酚半抗原及人工抗原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氯乙酸对丁香酚进行结构改造, 以获得含羧基的丁香酚半抗原。将经重结晶纯化后的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经碳化二亚胺(carbide dimethylamine, EDC)偶联制备人工抗原。采用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对丁香酚半抗原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紫外光谱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flight time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对偶联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紫外光谱结果表明, 与载体蛋白相比, 偶联物的特征吸收峰强度有一定的增强; MALDI-TOF MS结果表明, 表明丁香酚半抗原与BSA的偶联比为12.5:1。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丁香酚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 为丁香酚抗体的制备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是在食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化学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中。对于啮齿类动物,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多位点致癌物,可以导致动物发生肺癌、淋巴癌、肝癌和皮肤癌等疾病。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其认定为2A级致癌物,鉴于其对人类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氨基甲酸乙酯污染已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现状,对其理化特性、代谢途径、毒性、在发酵食品中的污染情况及各国限量标准进行了综述。最后建议我国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氨基甲酸乙酯安全问题调查和研究,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建立国家限量标准,以利于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发酵食品相关工业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同时检测酒精性饮料中的氨基甲酸甲酯(MC)和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采用固相萃取方式对酒样进行前处理,D5-氨基 甲酸乙酯为内标,使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定量测定含量。 结果表明,在10~400 μg/L范围内,EC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6, MC的相关系数为0.996 1,二者检出限均为10 μg/L,MC加标回收率为103%~108%,RSD为0.50%;EC加标回收率为96%~104%,RSD 为3.79%;方法准确性良好。 MC含量测定结果RSD为3.0%,EC含量测定结果RSD为2.0%,方法精密度良好。 抽样检验结果表明,白酒 中未检出MC,其他酒精性饮料均含有一定量的MC和EC。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产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残留量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调查60份江西省内生产的黄酒产品中氨基甲酸乙酯(EC)残留量。酒样添加d5-EC同位素内标,经硅藻土层析住吸附,乙醚洗脱,用GC-MS测定,内标法定量。色谱柱为DB-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加标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107.5%,相对标准偏差为1.33%(n=2),黄酒中EC的污染水平中,EC的中位数为24.4μg/kg,均值为35.0μg/kg,检出率为70%,含量值范围为6.0~123.7μg/L。通过此次调查江西产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残留量,将为我国制定国家标准和对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污染水平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sought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light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yl carbamate (EC) in cachaças aged in wooden barrels and stored in glass bottles for a period of 6 months. The quantification of EC was achieved by HPLC using a fluorescence detector after previous derivation of the samples and standards with 9‐xanthydrol. All of the samples presented an EC concentration below the limit established by Brazilian legislation.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found was 79.70 µg L?1. As for the influence of light and storage period, 70% of the samples exhibited an influence of these parameters. Copyright © 2015 The Institute of Brewing & Distil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