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照GB 50909—20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提出了抗震分析的内容、方法和要点,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地震作用下高架桥的抗震性能。通过分析可知,在顺桥向地震作用下矮墩先于高墩出现塑性铰,在横桥向地震作用下高墩先于矮墩出现塑性铰;在进行抗震设计时,除需满足桥墩的抗震性能,还需要考虑主梁的正应力和墩梁固结处的剪应力;双肢薄壁墩墩身系梁的合理布置能有效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关结论为类似桥梁的分析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韩俊辉 《福建建材》2023,(5):69-73+84
为了研究铁路桥梁混凝土盖梁门式墩的抗震性能,结合高速铁路32.6m标准跨度简支梁,基于Midas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按照《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通过反应谱法分析了墩柱和基础在多遇地震和设计地震作用下的响应,验算了多遇地震作用下墩柱的强度、稳定性及承台和桩基的强度,以及设计地震作用下支座的强度;并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分析了门式墩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纵桥向和横桥向的延性比。结果表明,门式墩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墩柱、承台及桩基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在设计地震作用下,支座水平承载力满足抗震设计的连接构造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门式墩纵桥向和横桥向均满足延性设计要求;在多遇地震和设计地震作用下,有车组合工况比无车组合工况更不利;支座抗震型号应结合地质条件、结构形式、二期恒载和活载等具体计算选取。  相似文献   

3.
孙福维  陈泉 《山西建筑》2014,(11):189-190
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了空间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时程分析,并对固结墩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处桥墩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塑性变形满足规范设计要求,分析结果可为该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轻轨桥梁实例,建立了空间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动力反应谱分析,验算了其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该处桥墩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满足规范设计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顺桥向可能发生损伤,分析结果可为该桥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刘毅 《四川建筑》2015,(2):121-123
以某大跨长联铁路连续梁桥为例,对该桥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动力性能抗震分析,并提出了采用速度锁定装置等减隔震措施来有效降低固定墩的地震响应,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S形非规则高架曲线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制作一座相似比为1/20的模型桥梁,对该模型桥梁测试过程的试验现象、动力特性、加速度及位移测试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形曲线桥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结构自振频率下降明显,阻尼比显著增大;多遇地震输入时墩底加速度峰值小于墩顶加速度峰值,罕遇地震输入时,由于墩梁扭转十分严重,导致墩顶加速度峰值小于墩底加速度峰值;多遇地震时,墩梁径向相对位移大于切向相对位移,罕遇地震作用下,墩梁径向相对位移小于切向相对位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高烈度条件下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问题,参考与借鉴日本的工程实践经验,对日本规范的发展变迁进行研究。就日本规范中地震水平设计加速度与我国规范进行对比,发现日本罕遇地震作用强度明显高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主要是针对罕遇地震的设计做了一系列改进,日本规范在罕遇地震时坚硬场地土上采用更大的设计加速度,这使弹塑性动力学分析成为罕遇地震条件下进行抗震设计所采用的最主要分析计算手段。希望通过本文唤起对罕遇地震设计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8.
以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北一路桥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桥的结构特点,采用两阶段分析法的思路,建立了桥梁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该桥的动力性能;采用反应谱分析法、时程分析法计算了桥梁结构在设计反应谱、3条典型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该桥的抗震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桥整体刚度较大,桥梁振动以顺桥向振动形式为主;2号主墩墩底截面受力最为不利,为全桥抗震设计的控制截面;塔柱在地震作用下塔底面外内力响应、塔顶面外位移响应较大,在设计时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地震作用下城市高架曲线桥上部梁体位移响应规律,基于ANSYS软件有限元分析,开展了不同水平、不同类型地震作用下上部梁体位移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地震作用下曲线梁桥上部梁体主要表现为切向位移,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切向位移较最大径向位移增加约1.45倍,出现在端跨桥台位置,该位置应加设纵桥向防落梁装置;最大径向位移出现在中跨位置,应加设横桥向防落梁装置,多遇地震作用下无需加设防落梁装置。罕遇地震作用下,每联桥梁中部墩底截面曲率易超出屈服曲率值而进入塑性,选取的日本海中部T1-111-1地震波振动频率大,各点地震强度强烈,墩底滞回曲线密集。地震作用下曲线梁桥结构上部梁体位移响应规律研究有助于分析地震作用下曲线梁桥结构的损伤特点,在明确城市高架曲线桥防落梁装置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臻林  胡潇 《建筑科学》2014,(3):118-122
应用弹塑性计算方法对汶川地震遭受损害的什邡电信大楼进行推覆分析,研究该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变形与破坏情况。比较该结构在不同加载模式下的抗震性能,从而判定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是否满足不倒塌的抗震设计目标。通过SAP2000软件辅助计算深入理解静力弹塑性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方法延伸到更加复杂的结构抗震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